![【中考一轮复习】中考地理人教版一轮考点复习精练:12 《美国 巴西 极地地区》(附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0280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一轮复习】中考地理人教版一轮考点复习精练:12 《美国 巴西 极地地区》(附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0280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一轮复习】中考地理人教版一轮考点复习精练:12 《美国 巴西 极地地区》(附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0280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一轮地理考点梳理课件+过关训练解析
【中考一轮复习】中考地理人教版一轮考点复习精练:11《 撒哈拉以南非洲 澳大利亚》(附答案解析)
展开课时训练(十二) 美国 巴西 极地地区A 夯实基础[2021·株洲]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出口国,具有生产规模大、集中连片分布的特点。读“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完成1~3题。1.为图中棉花带提供灌溉水源的河流是 ( )A.亚马孙河 B.多瑙河C.刚果河 D.密西西比河2.美国棉花带降水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 B.西多东少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3.美国棉花带集中分布有利于 ( )①单产量提高 ②专业化生产③机械化生产 ④商品率提高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2022·长沙]甲、乙两国同为移民国家,分别以葡萄牙语、英语为官方语言。读图,完成4~5题。4.甲、乙两国的早期移民大多来自 ( )A.亚洲 B.南美洲C.非洲 D.欧洲5.两国人口和城市均集中分布于东南部的原因不包括 ( )A.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B.高纬地区,气候温和宜人C.热带、亚热带地区,农业条件好D.早期移民登陆地区,开发历史久[2022·临沂]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于2021年11月5日出发,2022年4月26日返回上海基地码头。下图为2022年5月30日我国南极科考站实时气温监测数据。据此完成6~7题。6.每年1月至2月是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段,原因是 ( )A.气候寒冷,冰层厚 B.处于暖季,白昼长C.气候寒冷,降水少 D.处于暖季,炎热干燥7.图示科考站实时气温监测数据说明南极地区 ( )A.酷寒 B.干燥 C.降雪多 D.烈风[2022·自贡]下图为北极航道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图中所示北极航道路线主要联系的大洲是( )A.欧洲与北美洲 B.欧洲与非洲C.亚洲与北美洲 D.亚洲和欧洲9.推测最有利于北极航道通行的时段是( )A.1月—2月 B.3月—4月C.7月—8月 D.11月—12月B 能力提升[2022·鄂尔多斯]2020年2月底,乌克兰沃纳德斯基南极科考站附近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一种极地雪藻微生物,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当温度升高时,就会迅速生长,呈红色。下图是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10.我国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不易出现“西瓜雪”,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降雪太少 B.气温太低C.风力强劲 D.冰川深厚11.“西瓜雪”的出现,可能预示着 ( )A.极地冰雪增多B.极昼时间变长C.全球气候变干D.全球气候变暖12.[2022·福建龙岩市上杭县质检题节选]美国和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读“两国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沿岸,这是因为日本 。 (2)美国的老工业区分布在东北部,这里发展工业的优势是五大湖提供了充足的 资源,以及周边丰富的 等矿产资源和便利的交通。 (3)日、美两国的高科技产业发达,源于两国具有 等发展高新技术的优越条件。美国 (城市)附近的“硅谷”地带,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13.[2022·福建]下图示意美国本土纽约至旧金山的铁路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铁路干线横穿的大洲是 。该铁路干线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旧金山濒临的大洋是 。 (2)从地势倾斜和地势起伏状况,描述该铁路干线经过地区的地势特点 、 。 (3)甲地地形类型以 为主。从地形角度考虑,甲、乙两地铁路建设成本更低的是 。 14.[2022·宜昌节选]读“巴西地形略图”“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巴西地形略图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1)巴西的地形特征为 。 (2)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请分析其形成原因: 。 (3)1960年巴西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巴西政府迁都的原因是 。 15.[2022·泰安]美国与巴西都是西半球重要的国家,两国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各具特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巴西混血人种数量众多,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历经长期融合、发展,形成了巴西文化的 特色。 (2)美国是世界农业强国,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 ,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巴西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大量出口创汇,许多热带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该国种植农作物的自然条件是 。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巴西工业化步伐加快,从“巴西的农业、矿产和工业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农矿产品)的关系是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其中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贡献最大,试举一例说明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4)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联合国全球行动计划目标之一是从发达国家筹集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巴西热带雨林是开发还是保护,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D [解析]读图可知,美国棉花带位于南部阴影部分,有密西西比河流经。2.A [解析]读图可知,美国年等降水量线数值从东向西逐渐降低,主要是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带来降水,所以东多西少。3.B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农业的特点:生产区域专业化、机械化、商品化程度都很高。4.D [解析]由轮廓可知,甲是巴西,早期移民大多来自欧洲的葡萄牙;乙是澳大利亚,早期移民大多来自欧洲的英国。5.B [解析]甲巴西和乙澳大利亚两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较平坦,海陆交通便利;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位于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农业条件好;是早期移民登陆地区,开发历史悠久,所以两国的人口和城市均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6.B [解析]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南端,纬度高,终年严寒,每年1月至2月,南极地区处于暖季,气温相对较高,且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是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段。7.A [解析]阅读我国南极科考站实时气温检测数据可知,长城站的气温是-3℃,中山站的气温是-8℃,泰山站的气温是-37℃,罗斯海新站的气温是-18℃,气温很低,说明南极地区气候酷寒。8.D [解析]读图可知,北极航线连接了大连和鹿特丹,大连是亚洲东部的港口,鹿特丹是欧洲西部的港口,故图中所示北极航道路线主要联系的大洲是亚洲和欧洲。9.C [解析]北极航线连接了大连和鹿特丹,经过北冰洋等纬度较高的海域,此海域气候寒冷,封冻时间长,7月—8月处于夏季,气温较高,融冰量大,是最有利于北极航道通行的时段。能力提升10.B [解析] 阅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可知,昆仑站的纬度大约是80°S,纬度高,终年严寒,气温太低,雪藻微生物不能生长,所以不易出现“西瓜雪”。11.D [解析] “西瓜雪”是当温度升高时,雪藻微生物迅速生长形成的,出现“西瓜雪”,说明气温升高,预示着全球气候变暖。12.(1)太平洋 国内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需大量进口原料,出口产品(2)水 煤、铁(3)科技力量雄厚,高素质人才众多,研发资金雄厚 旧金山[解析](1)读“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可知,该国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因该地区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便于矿产、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输出,故工业区多分布于此。(2)读“美国本土工业区分布略图”可知,美国的老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该地区靠近五大湖,既保证了工业用水,又提供了水运,该地区的煤、铁资源也很丰富,满足了工业原料和能源需求。(3)美国和日本资金充足、科技力量雄厚、高素质人才众多,为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国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13.(1)北美洲 东西向 太平洋 (2)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地势起伏大(3)山地 乙地[解析](1)阅读美国本土纽约至旧金山的铁路干线图,纽约位于大西洋沿岸,旧金山位于太平洋沿岸,该铁路线横穿美国本土,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经纬网图依据经纬线来判别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该铁路干线的延伸方向大致是东西向。(2)对照海拔高度表可知,该铁路干线自东向西海拔呈现高—低—高的变化,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地势起伏大。(3)甲地海拔高,地势崎岖,地形类型以山地为主。甲地为山地,地势起伏大,铁路建设成本高;乙地地势平坦,铁路建设成本较低。14.(1)以平原和高原为主(2)气候: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沛;地形:地处亚马孙平原,南北西三侧均为高山高原,支流多,流域面积广大(3)加快内地开发建设;缓解里约热内卢的环境压力;气候相对温和,环境优美[解析](1)阅读巴西地形略图,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2)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沛;流经亚马孙平原,南北西三侧均为高山高原,支流多,流域面积广大,所以成为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3)里约热内卢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开发历史悠久,环境污染严重,巴西利于位于内陆地区,将首都迁往巴西利亚,有利于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缓解里约热内卢的环境压力;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海拔较高,气候相对温和,环境优美。15.(1)移民 多元性(多元化;多样性) (2)专业化 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3)靠近原材料产地 推动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等(理由合理即可)(4)支持保护。保护全球气候;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理由合理即可)[解析](1)美国经济发达,吸引大量移民迁入,成为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巴西混血人种数量多,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历经长期融合、发展,形成了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多元化;多样性)特色,例如桑巴舞、狂欢节等。(2)美国是农业强国,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区域专业化生产,形成了乳畜带、玉米带、棉花带、小麦区、亚热带作物带、混合农业区等许多农业带(区),生产规模大。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湿热,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利于耕作,盛产甘蔗、咖啡等热带农产品。(3)巴西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这里煤、铁等矿产资源和农产品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推动支柱产业发展迅速;信息技术产业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方面,形成了许多新的部门,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等(理由合理即可)。(4)巴西热带雨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的功能,应加以保护,可以保护全球气候、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