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1 昼夜的交替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 昼夜的交替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科学史中以托勒密、哥白尼为代表的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解释。
知道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
知道地球自转轴(地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
2.科学探究
针对科学史中昼夜交替现象的两种解释,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用实验进行模拟。
能用模型解释昼夜是怎样交替的。
3.科学态度、STSE
对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运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探究兴趣,积极实验,尊重证据。
了解人类对地球运动不断探索的历程,心怀敬意。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橡皮泥、牙签、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看单元页画面,读小诗:昼夜交替定作息,春去秋来雁迁徙,天天年年总如此,地球运动有规律。
(2)提问:昼,是指白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天;夜,是指夜晚。昼夜交替,意思是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不断循环。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交替。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新课学习
1.作出假设
(1)介绍科学史上的两种解释
讲述: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90—168)提出了“地心说”。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位置,并静止不动,太阳、月亮和其他星球都围绕地球转动。地心说认为昼夜交替是由于太阳绕着地球转动而形成的。
后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它有自转运动。于是对昼夜的形成就有了新的说法: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2)交流:关于昼夜的形成,你们赞成哪一种说法?说一说自己的道理。
(3)过渡提问:我们能用模拟实验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论点吗?
2. 模拟昼夜的形成
(1)明确任务:设计实验模拟昼夜的形成,探究昼夜形成的原因。
(2)介绍材料: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
(3)分组讨论:要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我们怎样进行模拟实验呢?
(4)方法交流:
根据各组的观点,实验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手电筒不动,地球仪转动,模拟地球自转。另一种是地球仪不动,手电筒转动,模拟太阳转动。
(5)动手实验:各组根据自己的方法开展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6)交流: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看一看大家是不是有了共同的认识。
(7)小结:两种完全不同的实验,都能模拟出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
(8)继续探究:两种完全不同的实验,都能得到同样的效果。谁对?让我们看看更多的研究证据吧!
(9)自主阅读:教材P45“傅科摆”。
(10)交流:读这则材料,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傅科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11)实验总结:综合上面的模拟实验和“傅科摆”的实验,可以证明: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黑夜。
(12)过渡提问:想一想,昼夜是怎样交替的呢?
2. 昼夜是怎样交替的
(1)研究一:怎样判断是黎明还是黄昏?
①介绍材料: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
②明确方法:展示教材P46上方的参考图。昼与夜交汇处,称为晨昏线。地球自转,晨昏线移动。教师提醒:一定要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
③先思考后演示:A处和B处,谁是黎明?谁是黄昏?教师演示:首先,按照教材图示,教师在“晨昏线”上分别贴上A和B,让学生分别推测A、B是在“晨线”处还是在“昏线”处(即哪边是“晨线”哪边是“昏线”);接着让“地球”缓慢自转,验证推测是否正确;然后让“地球”自西向东缓慢转动,观察被照亮区域的变化,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④学生实验
⑤实验汇报,并小结: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根据实际,晨昏线是自东向西移动的,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研究二:怎样判断地球自转一周?
①介绍材料: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
②明确方法:展示教材P46下方的参考图。在黎明到来的晨昏线上,用橡皮泥固定一个点,竖直插上一根牙签,让牙签迎来初升的太阳。
③动手实验并思考:继续让地球自转会使得这个地方再次迎来黎明吗?
④小结:地球自转再回到此点,为自转一周,此周期定义为“一天”,一天又划分为24小时。
(3)练习:活动手册P13下方,判断两个地方是早晨还是傍晚?
(三)整理,下课。
小学科学大象版 (2017)五年级下册1 昼夜交替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 (2017)五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259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 昼夜交替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下册9 昼夜交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2382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9 昼夜交替教学设计</a>,共5页。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2.昼夜交替现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2.昼夜交替现象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