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课题1-2 溶液的形成(下)(word讲义)-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课题1-2 溶液的形成(下)(教师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
    • 学生
      课题1-2 溶液的形成(下)(学生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
    课题1-2 溶液的形成(下)(教师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第1页
    课题1-2 溶液的形成(下)(教师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第2页
    课题1-2 溶液的形成(下)(教师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第3页
    课题1-2 溶液的形成(下)(学生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第1页
    课题1-2 溶液的形成(下)(学生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第2页
    课题1-2 溶液的形成(下)(学生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课题1-2溶液的形成下教师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课题1-2溶液的形成下学生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导航
    课前引入
    自热食品,是指不依赖电、火等方式加热,而用自带发热包加热的预包装食品。 如自热米饭,自热火锅等。使用时,只需将特制的发热包放在食盒底部,再加入一杯凉水,即可制作出热气腾腾食物。
    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吗?
    知识精讲
    实验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一、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 物质的溶解过程
    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是物理过程,吸收热量。
    水和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
    2. 吸热或放热现象解释
    (1)当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则溶液的温度降低,如NH4NO3的溶解。
    (2)当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则溶液的温度升高,如NaOH的溶解。
    (3)当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没有明显差别或差别不大时,则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如NaCl的溶解。
    3. 常见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
    思考与交流
    在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的活动中,老师请小明和小林各做了一个小魔术。两位同学分别取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放在小木板上。小明在烧杯和木板之间放一定量的固体石蜡小颗粒,小林在烧杯和木板之间洒少量水,然后再分别向烧杯中加入某种固体物质(两人加的物质不同),充分搅拌后,两上拿起烧杯,木板都“粘”上来了。请你揭开“魔术”的奥秘。
    实验探究——乳浊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实验操作】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水和几滴植物油,观察试管中的液体是否分层。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4~5滴洗涤剂。用胶塞分别塞紧试管,振荡,观察现象。静置几分钟,再观察现象。把两支试管内的液体倒掉,并用水冲洗试管,比较这两支试管的内壁是否干净。
    二、乳化现象
    1.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
    2. 乳化现象:洗涤剂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_______,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_______,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
    3. 洗涤剂所起的作用就是乳化作用,洗涤剂是乳化剂。
    4. 应用
    (1)用洗涤剂或乳化剂将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干净。
    (2)农药的配制是将农药加入到一定量的乳化剂中,再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制成透明液体乳油,能均匀的喷洒在农作物上。
    思考与交流:汽修工人手上沾上油污时,常用汽油洗去。该过程是否为乳化?
    三、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
    及时小练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___。
    ①冰水混合物;②干净的海水;③食用油滴入水中,搅拌;④白酒;
    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⑥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⑦铁粉放入水中,搅拌;
    ⑧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⑨碘放入汽油中,搅拌。
    对点训练
    题型一:溶解时吸热/放热的判断
    【变1】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试管,向试管中分别注入水,测得水的初温为,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固体,振荡.
    “振荡”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
    用温度计分别测三支试管中溶液的温度,高于的是________溶液,这是因______.
    装有溶液的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原因是________.
    由此探究实验可知________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例2】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③④
    【变2-2】小乐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反应物只有过氧化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过程中其溶液总质量不变
    B.小乐想多次重复该实验以获得普遍规律,但是实验中的二氧化锰不能重复利用
    C.由于反应时快速产生氧气使得广口瓶内气压不断增大,气球会变小,红墨水会左移
    D.将过氧化氢溶液换为水,二氧化锰换为硝酸铵进行实验也能使气球变小红墨水左移
    【变3-1】将NaOH、NaCl、NH4NO3固体各10g分别放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在不同时间测量溶液的温度,绘制成如下图像:
    分析图像,回答问题:
    (1)在NaOH、NaCl、NH4NO3三种物质中,溶解时出现吸热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写名称);
    (2)对NaOH而言,a点右侧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段内,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面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二:乳化
    【例4】汽油能洗去衣服的油渍,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油是由石油分馏得到的,此变化为__________洗洁精能洗去餐具的油渍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请描述此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是让油渍与洗洁精和水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写全)
    【变4-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溶液一定是含有两种物质的混合物D.长期用硬水洗涤的衣物会变硬
    【变4-3】一天小松不小心将碘酒洒到衣服上,他妈妈立即用水和洗洁精清洗衣服,但怎么洗也洗不掉这些斑点,还是小松给妈妈出了个好主意,你认为小松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这种方法和用洗洁精除油污的方法比较,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
    题型三:溶液、乳浊液、悬浊液
    【变5-3】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
    ③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
    ④浊液对生产有害无利;
    ⑤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
    ⑥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其中正确的是( )
    A.③④⑤⑥B.②⑤⑥C.③⑥D.③⑤⑥
    【变5-4】在①食盐、②花生油、③木炭粉、④蔗糖这4种物质中,与水混合能形成乳浊液的是____(选填序号,下同),混合后该物质与水能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____。
    提分特训
    【题1】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一段时间后,气球又恢复原状,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A.①B.①③C.③D.②④
    【题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洁精能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和铅的熔点都高
    C.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D.NH4NO3溶于水放热使水的温度升高
    【题4】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的液体和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的液体分别是
    A.乳浊液、溶液B.溶液、乳浊液
    C.悬浊液、乳浊液D.溶液、悬浊液
    【题5】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A.牛奶、汽水、石灰浆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江水、乳白鱼肝油、碘酒
    D.盐酸、泥浆、“健力宝”饮料
    【题6】如图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把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B.分别向等质量镁和铁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
    C.向一定质量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
    D.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题7】如图所示,胶头滴管中有液体药品,试管内放有固体药品。
    (1)若只将滴管中的水滴入甲试管内,可观察到形管内红墨水左边液面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
    (2)若只将滴管中的液体滴入乙试管内,能使形管内红墨水左边液面高于右边液面,则滴管中的液体药品是______,乙试管内的固体药品是______(任写一组)。
    【题8】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 NaOH、CuSO4、NaCl、CaCO3、NH4NO3 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他的理由是:(用化学式填空)
    (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分作业
    【练1】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用罐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B.浓硫酸C.食盐D.生石灰
    【练2】如图使右侧U形管中液面左高右低,该物质是
    A.氢氧化钠固体B.硝酸铵晶体
    C.氯化钠晶体D.浓硫酸
    【练3】如图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液体X滴入到烧瓶中,若小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变瘪(液体X的体积忽略不计),则液体X和固体Y是
    【练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的一些做法科学合理的是
    A.厨房中铁锅洗干净后,为了防锈最常用的做法是在其表面涂油
    B.汽油除油污是利用了汽油具有乳化作用
    C.厨房里油锅着火,向锅里注水
    D.日常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和冰块的共存物是悬浊液
    B.凡均一、稳定、透明、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都是混合物
    D.在泥水里,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练6】下列洗涤原理与汽油除油污原理相同的是
    A.水洗去试管内的高锰酸钾
    B.洗洁精洗碗
    C.洗发水洗头
    D.肥皂洗衣服
    【练7】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A.牛奶、汽水、石灰水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泥水、肥皂水、碘酒D.酒精、泥浆、汽水
    【练8】小岗分别试用以下方法清洗餐具:
    a.只用冷水 b.只用热水 c.在冷水中加人几滴洗涤剂 d.在热水中加人几滴洗涤剂
    (1)上述方法中清洗餐具最干净的是______(填序号)。
    (2)以上对比实验说明温度越_______(填“高”或“低”)洗涤效果越好。
    (3)用下列选项填空:
    A.反应 B.溶解 C.乳化 D.过滤
    ①洗涤剂对油污有_______作用。
    ②小岗认为汽油也能去除油污,但去污的原理与洗涤剂的不同。汽油可以________油污。
    【练9】果果利用如图装置探究一些物质与水作用时热量的变化情形,向盛有10mL水的试管中加入三种不同物质,搅拌后得到透明澄清的溶液。则回答:
    (1)该实验中需要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若食盐溶于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则该溶液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仔细观察探究过程,记录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3)假如果果旅途中出现感冒高烧不退的症状,她会选择上述三种物质中的_________溶于水中迅速制备一个冰袋用于冰敷,请你帮忙分析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固体分别溶于适量水中,并用温度计分别测量溶解前后的温度变化
    NaCl
    温度无明显变化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放热现象。
    NH4NO3
    温度降低
    NaOH
    温度升高
    溶解时吸热
    NaOH、CaO(生石灰)、浓硫酸等
    溶解时放热
    NH4NO3、NH4Cl等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现象
    用水冲洗后的试管
    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 + 植物油
    分层
    浑浊
    分层

    水+植物油 + 洗涤剂
    分层
    浑浊
    不分层

    溶液
    乳浊液
    悬浊液
    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之中形成的混合物
    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的混合物
    分散在水中的物质
    溶解性
    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状态
    固、液、气


    外观特点
    透明、均一
    浑浊、不均一
    浑浊、不均一
    久置后现象
    稳定不变
    分层(不稳定)
    沉淀(不稳定)
    实例
    蔗糖溶液、食盐水
    油水混合物
    泥水
    相同点
    都是混合物





    X
    稀盐酸


    双氧水

    Y
    铁粉
    氢氧化钠
    氯化钠
    二氧化锰
    硝酸铵




    X
    双氧水



    Y
    二氧化锰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铜粉
    鉴别NH4NO3、CuSO4和NaCl三种白色粉末
    探究铁生锈所需的条件
    过滤泥水中的泥沙
    实验设计
    序号
    液体X
    固体Y
    A
    稀硫酸
    大理石
    B

    氧化钙
    C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D
    稀盐酸
    碳酸钠粉末
    试管中加入的物质
    硝酸铵
    食盐
    氢氧化钠
    U型管中水柱的变化
    _____
    基本不变
    ____

    相关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优秀习题,文件包含901-1溶液的形成下word讲义学生版docx、901-1溶液的形成下word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精品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精品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901-1溶液的形成上word讲义学生版docx、901-1溶液的形成上word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课题2化学肥料教师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课题2化学肥料学生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