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天津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写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
    • 练习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docx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第1页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第2页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第3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天津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写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杨村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一般情况下,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 O2、糖蛋白、有氧呼吸的酶、H+ B. 过氧化氢酶、受体、血红蛋白、H2OC. Na+、葡萄糖、氨基酸、CO2 D. 蛋白质、Ca2+、载体、抗体2. 下图1表示内环境模式图,下图2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2中的甲、乙和丙分别对应图1中的⑤、④和②B. 如果图1中的③是肝细胞,则血浆流经肝组织后血糖浓度降低C. 据图2可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 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体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3. 突触小泡可从细胞质基质摄取神经递质。当兴奋传导至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图中不能检测出神经递质的部位是(    A.  B. C.  D. 4. 下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或④处必须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B. ①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②和④处,且电位大小相等C. 通过结构③,兴奋可以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也能从细胞b传递到细胞aD. 细胞外液的变化可以影响①处兴奋的产生,但不影响③处兴奋的传递5. 如下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Ⅰ、Ⅱ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①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特异性受体②胰岛A细胞、肌肉细胞、胰高血糖素、特异性受体③垂体细胞、卵巢细胞、雌性激素、特异性受体④运动神经元、肠腺、乙酰胆碱、特异性受体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6.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在苦药里加糖,仍会感觉很苦,即“苦味胜过甜味”。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舌面和上颚表皮上的味蕾细胞(TRC)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GCbt区域,产生甜味和苦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浅色TRC感应苦味分子;深色TRC感应甜味分子;代表增强,代表减弱A. 形成味觉的过程中,兴奋在①上的传导是双向传导B. 苦味分子与TRC结合后,在②处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信号转变C. 甜味和苦味分子引起大脑皮层产生相应感觉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D. “苦味胜过甜味”是由于在大脑皮层中,苦味信号得到强化,甜味信号被减弱7. 军演活动中解放军的精准射击离不开神经系统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得人体机能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紧张时伴随瞳孔扩张是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的结果B. 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部,可以引起头面部肌肉运动C. 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D. 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8. 甲状腺腺泡细胞以碘和酪氨酸为原料合成甲状腺激素(T3T4)释放到血浆中。人体甲状腺分泌和调节示意图如下。据下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寒冷信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TRH增多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B. 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可代偿性地增加T3T4的分泌C. 甲状腺分泌的T4直接作用于垂体而抑制TSH的释放D. 长期缺碘会影响T3T4TSHTRH的分泌9. 下列有关免疫学叙述正确的是(  )A. 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不会有免疫排斥反应B. 注射疫苗可以达到治疗乙型肝炎的目的C. 过敏反应属于异常的细胞免疫过程D. 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可以检测组织内的抗原10. 99.7%的宫颈癌都是由HPV病毒感染所引起。宫颈癌疫苗专用于预防HPV病毒,人体接种宫颈癌疫苗将获得相应免疫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HPV病毒入侵后,浆细胞会增殖分化并产生特异性抗体B. HPV病毒对人体来说是一种抗原,会被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C. 注射HPV病毒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人体内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D. HPV病毒再次入侵时,记忆T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成辅助性T细胞11. 核酸疫苗是当前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的接种疫苗之一,其制备过程如下:体外制备新冠病毒S蛋白的mRNA,再用纳米脂质体颗粒包裹后注射到人体内,在人体细胞中合成并分泌病毒S蛋白,以此引发人体免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疫苗mRNA通过胞吞方式进入人体细胞B. 核酸疫苗包裹在纳米脂质体颗粒中可避免人体RNA酶的水解C. 核酸疫苗能直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D. 相比灭活疫苗,注射核酸疫苗产生的抗体种类较少12. 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得到的探究不同浓度的某生长素类似物(A)对月季扦插枝条生根影响的实验结果,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空白对照组B. 1.0mg/mL相比,1.0mg/mL2.0mg/mL之间生根条数的多少无法判断C. 应在1.0mg/mL2.0mg/mL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探究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D. 从图中能得出5.0mg/mL的浓度对月季枝条的生根起抑制作用13. 花开花落,花季易逝,再待花开有的需要静候一年。为满足某些特殊的观花需求,园林技术人员常通过温度处理、光照处理或植物激素处理来提前或推迟花期。下列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植物激素可直接参与植物细胞内的代谢活动进而影响植物的开花B. 光照、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植物体内激素的浓度及比例,进而影响植物的开花C. 光照处理是通过光敏色素将信息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D. 赤霉素能促进开花,因此可以用赤霉素处理以提前花期14. 在我国江南的一片水稻田中生活着某种有害昆虫。为了解虫情,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该种群展开了调查,前后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该昆虫种群最可能遭遇到的事件为(    A. 受寒潮侵袭 B. 遭杀虫剂消杀 C. 被天敌捕杀 D. 被性外激素诱杀15. 将小球藻在光照下培养,以探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采用规格为16中格(400小格,0.1m3)的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培养液稀释了100倍,检测四角上中格的小球藻数量分别为22262428。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小球藻获得充足氧气B 取等量藻液滴加到血细胞计数板上,盖好盖玻片,稍待片刻后再计数C. 此培养液中小球藻数量约为4×108/mlD. 位于边角处的小球藻应均计数,以避免统计不全16. 20世纪70年代褐家鼠由外地进入新疆,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研究发现,新疆某地褐家鼠种群的周限增长率为1.247t1年与t年种群数量的比值),种群年龄组成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种群老年个体占比较低,属于衰退型种群B. 依据其年龄组成和周限增长率推测,该种群很难被去除C. 该种群扩大过程中,当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提高,食物网更复杂D. 作为近缘物种,褐家鼠与当地的鼠类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能力17. 下表为某地人工柳树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平均值,单位:株/m2随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郁闭度00.20.40.6θ81.0一年蓬15.313.510.87.44.32.4加拿大一枝黄花10.49.56.15.63.01.2刺儿菜3.74.38.54.42.21.0 A. 1.0的郁闭度相比郁闭度为0时一年蓬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 相同郁闭度下草本植物间的密度差异与自身特性有关C. 除郁闭度外,气温、干旱等因素也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D. 影响该地林下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18. 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海岸线岩石上共同生活的两种藤壶(节肢动物)。星光小藤壶生活在浅水区,退潮时经常暴露在空气中;寒仿藤壶生活在深水区,退潮时很少暴露在空气中。将寒仿藤壶人为移除,星光小藤壶能够很快占领深水区;但将星光小藤壶移除后,寒仿藤壶不能在浅水区生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研究藤壶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B. 星光小藤壶生活在浅水区是与寒仿藤壶种间竞争的结果C. 寒仿藤壶不能生活在浅水区的限制因素是星光小藤壶D. 星光小藤壶和寒仿藤壶的生态位重叠度越高,二者的种间竞争越激烈19.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种群密度B. 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属于初生演替C. 竞争的结果都表现为相互抑制D. 优势种在群落中不仅数量多,对其他物种影响也很大20. 在我国西北某地区,有将荒漠成功改造为枸杞园的事例。改造成的枸杞园与荒漠相比,生态系统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防风固沙能力有所显现 B. 食物链和食物网基本不变C. 土壤的水、肥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D. 单位空间内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明显增多21. 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 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 000只鸭就能把4 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 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A. 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B. 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C. 乙图AB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呈“J”形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103tN0D. 鸭子的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的最大数量,不同时期环境容纳量不同22. 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B. 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C. 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D.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23. 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B. 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C. 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 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24. 某村民构建了“稻+萍+泥鳅+鸭”种养模式的农场。在此模式中,鸭主要以杂草、害虫、绿萍为食;同时鸭、泥鳅又为水稻、绿萍提供肥料;深水、绿萍为泥鳅提供隐蔽场所,使鸭难以捕食,绿萍、鸭粪又可作为泥鳅的食物。下列对此模式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该生态系统模式充分利用了农田的立体空间,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B. 鸭与泥鳅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C. 鸭粪中的物质和能量能被水稻、绿萍利用D. 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群落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5. 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和幼龄(砍伐后22)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试,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碳量生产者活生物量(g/m2)死有机质(g/m2)土壤有机质(g/m2)净初级生产量(g/m2)异养呼吸(g/m2) 老龄1273025605330470440幼龄146032404310 360390(注:净初级生产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异养呼吸: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A. 西黄松老龄群落每平方米有910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繁殖B. 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量大于老龄群落C. 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 根据年碳收支分析,西黄松幼龄群落净初级生产量大于零,因此能降低大气碳总量二、非选择题26. 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人类对于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如图是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刚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种到土壤里不能发芽,其原因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使其进入休眠期,要解除它的休眠,促使其发芽,可用与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作用效果类似的化学物质处理。2据图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上升会促进根系的生长;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合成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上升;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______调节。3研究发现A基因可能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进而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构建了敲除A基因的水稻突变体,继续进行实验。组别水稻种类检测指标1ab2普通水稻(野生型)同上①请补充上表中ab处的内容,完善实验方案。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②实验的检测结果为1组水稻根的平均长度________(“长于”/“短于”)2组,说明A基因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27 回答下列问题:.电影《流浪地球》中有“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的温情提示。事实上,很多交通法规制定的背后都依据了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特点。下图是一般情况下,人体神经、激素调节靶细胞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具有识别作用的受体分布的具体位置有______(填字母)可以代表性激素;X所代表的生理学刺激是___2若机体处于寒冷刺激时,作用到A的信号分子有______f表示的过程引起内分泌腺发生相应的反应,内分泌腺可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发挥作用。3“红灯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是司机看见红灯后的反应。此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__,在此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是___的(“相同”或“相反”),由于兴奋在___处以化学信号传递,相对耗时较长,所以遇到紧急事件时,人往往来不及及时做出瞬时反应。这就是部分交规制定背后的生理学原因。.长期肥胖易诱发胰岛素抵抗(即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而无法有效降血糖),进而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胰岛素抵抗产生的分子机制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4下图显示,当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受体胞内部分的相关位点发生磷酸化水平的改变,进而激活胞内信号通路,实现降血糖效应。据下图分析,下列哪些情况可能会引起胰岛素抵抗___(填选项)。5内质网膜上的酶D催化甘油二酯合成甘油三酯(脂肪)。研究表明其与肥胖产生的胰岛素抵抗有关。研究者利用酶D含量降低50%的突变小鼠A进行实验,结果见表。表1为正常饮食条件下,两组小鼠的相关指标;实验实验小鼠Y位点磷酸化相对水平T位点磷酸化相对水平高胰岛素环境肝细胞吸糖率对照组正常小鼠ab78%实验组突变小鼠A0.4a1.7h30%结果表明,内质网中甘油二酯积累可导致___,进而使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诱发胰岛素抵抗。28. 新型冠状病毒(SARS-CV-2)隶属于β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分析回答: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树突状细胞对病毒___,并将抗原呈递给___细胞,刺激其产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抗体和病毒结合阻止病毒进一步扩散。2“细胞因子风暴”是引起新冠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主要机理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T细胞产生大量的GM-CSF等细胞因子,GM-CSF等进一步激活炎症性单核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形成炎症风暴,严重者可导致其他器官的免疫损伤。该过程的调节机制为___调节。3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抗体检测、抗原检测三大类。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过程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若___,则说明待测者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此种方法属于上述三大类方法中的___4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方法,我国某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疫苗,为研究该疫苗的有效性,科研人员采用不同接种方法对小鼠接种不同剂量的疫苗,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浓度和产生IFNγT细胞的比例,14天后对实验小鼠接种新冠病毒,72小时后检测小鼠肺组织的病毒含量,其结果如下图。注:IFNγ是一种能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活力的细胞因子①该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方法是___②据图结果分析,该疫苗最适合的接种方式和剂量分别为___5注射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目前需要接种三剂,三剂之间间隔时间如下:,第三剂与第二剂间隔时间较第二剂与第一剂间隔长,其原因可能是___29. 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某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图,MN表示营养级。1估算海参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原因是___2图中M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kJ/m2·a)。由MN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保留一位小数),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___(填:“能”或“不能”)在M和遗体残骸间循环流动。3养殖的海带数量过多,造成牡蛎减产,从生物群落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4海水立体养殖模式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依据这一原理进行海水立体养殖的优点是___30. 为研究降水量影响草原小型啮齿动物种群密度的机制,科研人员以田鼠幼鼠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野外实验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开展,将相同体重的幼鼠放入不同样地中,5个月后测定相关指标,部分结果见下图。1由图1可知,___组田鼠体重增幅更大。田鼠体重增加有利于个体存活、育龄个体增多,影响田鼠种群的___,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密度增加。2由图2可知,增加降水有利于___生长,其在田鼠食谱中所占比例增加,田鼠食谱发生变化。3随后在室内模拟野外半干旱和增加降水组的食谱,分别对两组田鼠幼鼠进行饲喂,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田鼠体重增幅。该实验目的为___4另有研究发现,增加降水后,植物生长发生的变化会吸引部分个体前来觅食,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功能。5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加降水引起田鼠食谱变化后,田鼠肠道微生物组成也发生变化,其中能利用草中的纤维素等物质合成并分泌短链脂肪酸(田鼠的能量来源之一)的微生物比例显著增加。田鼠与这类微生物的种间关系为___。请在下图中用箭头标示三类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___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