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0303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0303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学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0303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学案
展开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的发行和使用情况2.了解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1.了解中国古代货币的发行和使用情况,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发展趋势2.了解近现代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情况,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世界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1.铜铸币(1)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 海贝 。(2)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 铜铸币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4)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 圆形方孔钱 ,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2.纸币(1)北宋出现“ 交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 辅币 ,与铜钱兼行。(2)元朝则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__钞__”。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3)明朝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 3.白银(1)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金、银也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2)自明朝中期起, 白银 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3)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 铜钱 兼用。(4)晚清时,清政府开始铸造 银元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货币文化的特征 (1)源远流长:中国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度之一,拥有内容丰富、涉及广泛、独特民族风格的货币文化。 (2)包罗万象:中国货币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密切,并与众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光芒四射:经过漫长的对外交往,中国货币文化对中国境内少数民族、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货币文化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4.民国时期货币(1)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以 银元 为法定货币。(2)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 法币 ,并禁止流通银元,将 白银 收为国有。(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1948年,国民政府发行 金圆券 。由于急速贬值,民间自动重新使用 银元 。国民政府又发行银圆券,仍以失败告终。5.人民币(1)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币 成为法定货币。(2)从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五套,形成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3)长期以来,人民币对 国民经济 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1.金本位制(1)形成: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 金本位制 。此后,形成以 英镑 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2)特点: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3)作用:金本位制的实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 世界经济 的发展。(4)瓦解及影响①1929年,美国爆发 经济大危机 ,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 黄金 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②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统一的标准和基础。③英国、法国和美国构建了以英镑、 法郎 和 美元 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2.布雷顿森林体系(1)背景①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 美国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②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2)形成:为了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会议确立了以 美元 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3)特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 美元 挂钩。(4)影响①积极: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②消极: 美元 取得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5)瓦解: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后来,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1.下面是关于古代中国某时期货币的发展演变图。这种变化反映出( )A.强国对小国经济控制加强 B.商品交换推动统一市场形成C.封建经济由开放倾向保守 D.政治局面影响货币发展走向解析:D。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图片反映了秦朝统一全国后经济统一的措施,D项正确。题干反映了国家统一后的经济统一,小国此时已被统一,A项错误。推动统一市场的因素为国家大一统,而非商品经济发展,B项错误。题干未体现封建经济的保守倾向,C项错误。 2.随着商业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 )A.田庄 B.草市 C.纸币 D.会馆解析:C。北宋益州(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项正确。 3.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其主要内容为:“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其突出作用是( )A.货币统一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B.使中国的外汇价格得到稳定C.实现了中国货币的现代化 D.政府加强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解析:A。国民政府发行统一货币,有利于国内市场的统一,便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B项不是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角度思考。C项中实现货币现代化的说法绝对。D项不属于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4.二战后,为重塑世界货币体系,美国主导( )A.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B.实施了马歇尔计划C.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D.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解析:A。二战后期为了重新塑造世界货币体系,在美国的主导下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了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故选A项。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为了控制欧洲而实施的援助计划;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的措施;世界贸易组织是1995年建立的,是世界贸易体系化的表现,排除B、C、D三项。 5.以稳定国际汇率或给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为主要宗旨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银行 D.关贸总协定解析: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年,其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B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世界银行的主要使命是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关贸总协定宗旨是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排除A、C、D三项。 6.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其表现之一就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通过下列哪一机构组织可以进行磋商解决( )A.联合国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货币基金组织解析:C。材料涉及关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贸组织的宗旨是协调国家贸易中的关税问题,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C项正确。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世界银行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投资,推进国际贸易均衡发展;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稳定国际汇率,排除A、B、D三项。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史料 西汉初年,币制不稳,民间可以私铸货币,诸侯王和富商大贾乘机铸币大发横财,严重威胁中央政权。至汉武帝即位时,民间私铸货币尚未完全禁止,币制仍较混乱,加剧了国家财政危机。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汲取多次改币失败的教训,下诏取消郡国铸钱,销毁各地私铸之钱,严禁流通,并将铜矿产区置于中央统一管理,由中央设置三官(钟官、技巧、辨铜)铸造五铢钱(又称三官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五铢钱重如其文,且制作精良,式样规整,不易盗铸。从西汉到隋朝,五铢钱一直在货币流通领域占主要地位。 隋末,私铸钱大量出现,劣币盛行。唐朝建立后,唐高祖于621年下诏废五铢钱,改铸“开元通宝”钱。“开元”即开国,“通宝”即流通的宝货。“开元通宝”钱不再包含货币重量,宣告了自秦以来流通了八百多年的铢两货币的结束,在我国货币发展史上有划时代意义,从此,历代铜钱都称为“通宝”“元宝”,视货币为财富的观念大大增强,说明货币发展到了更高级阶段。 ——摘编自史仲文等主编《中国全史》 【思考】(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武帝和唐高祖所行新币制的形制特点。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币制改革各自的历史作用。 提示:(1)汉武帝五铢钱制:以重量为名,币值与重量相符。唐高祖开元通宝制:不再以重量为名,以“通宝”为名。 (2)汉武帝改革:促进了货币统一,稳定了国家财政和社会秩序;打击了不法富商和郡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高祖改革:改变了以重量为币名的传统,影响了此后中国古代钱币的基本形制;促进了中国古代货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历程 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中国古代最初以海贝作为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后期开始用铜仿制海贝,人工货币出现。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初郡国自由铸币,造成货币混乱,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公元前118年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唐高祖李渊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 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商品交换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大量铸造铁钱,铁钱笨重不便,北宋创印的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 6.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 1.秦朝“半两”钱,汉代“五铢”钱,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此后历代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B.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C.土地兼并逐渐加剧 D.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解析:B。根据材料可知,唐以前的货币以重量计算,唐以后的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使得钱币突破了重量限制,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 2.金初用辽、宋旧钱。海陵王时,为适应流通需要,制造了交钞(纸币),后又铸造“正隆通宝”“大定通宝”“永安宝货”,与钞参行。这说明商业的发展( )A.使纸币正式取代通宝 B.促进北方人口增加C.使货币使用情况混乱 D.引起货币流通扩大解析:D。材料中旧钱、交钞、通宝、宝货等货币使用“与钞参行”,说明商业的发展引起货币流通扩大,D项正确。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瓦解史料一 危机期间很多国家采用货币贬值作为反危机的措施,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1944年7月,来自44个国家的代表通过了以美国和英国达成的妥协方案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协定建立了两个国际性金融组织。由于美元成为稀缺货币,1948~1958年,欧洲为了应付美元荒首先在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内部实行自由化政策。195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允许出现国际收支困难的英国提取5.62亿美元巨款,成为其发挥巨大作用的开始。世界银行也在1948年以后将贷款重心从西欧转向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思考】(1)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挥的积极作用。史料二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内没有金币流通,黄金不再起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各国用所持美元兑换黄金有一定限制,如只许各国中央银行与政府机构兑换,兑换量受美国黄金储量的限制;其他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一旦美国经济动荡不定,其他国家的货币也将发生动荡。双挂钩制度的建立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因而美元成为各成员国的主要储备资产,美元享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如果美元汇率下跌,其他国家的官方金融机构就需要大量抛出本国货币,买进美元,促使美元的需求增加,美元汇率回升,结果这些国家的货币流通量增多,加剧了世界通货膨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不能利用汇率的波动达到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只能消极地实行贸易管制,或放弃稳定国内经济的政策目标。既没有对那些不能一贯执行体系规则的国家实行严厉制裁,也没有对那些在某些条件下维持合作行为的国家提供充足的金融资源。——摘编自刘生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机制、内在缺陷及历史作用分析》【思考】(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缺陷。提示:(1)积极作用:维持了战后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推动世界贸易发展;促进欧洲联合;帮助西欧经济恢复发展;为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发展提供援助。(2)缺陷:具有不稳定性;是一种金字塔型的不平等的汇率制度;易导致通货膨胀;忽视了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运行机制不健全。 世界货币体系比较 货币体系原因内容影响结果金本位①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②英国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政治上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建立起世界最大殖民帝国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美国停止黄金兑换,金本位制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①双挂钩②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同时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3.二战胜利前夕,美英等44个国家召开战后国际货币问题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关于这次会议,下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强化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 B.金本位制得以恢复C.美元取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 D.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解析:B。根据材料信息,确定了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可见美元取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可见强化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从而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结合时间信息“二战胜利前夕”,可以判断这是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国际货币会议,它并未恢复金本位制,B项符合题意。 4.下图反映的是1965~1972年纽约市场每盎司黄金的价格走势。图中变化说明( )A.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 B.美国民众的购买力提升C.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增强 D.原有货币体系不断完善解析:A。材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黄金价格上扬,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美国民众购买力的变化,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削弱,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原有货币体系不断瓦解,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