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案设计
展开一、学习目标
1.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二、基础知识
1.酸雨的特点:
2.酸雨的形成:
3.酸雨的危害:
①
②
③
④
4.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
5.模拟的酸雨与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差别?
6.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吗?
7.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需要,应怎样设计?
8.其他的环境污染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造成危害的实例:
①
②
③
9.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 、
等
三、随堂检测
1.下列不属于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 )
A.工厂安装净化装置B.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
C.禁止乱砍滥伐D.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
2.下面关于酸雨的危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对建筑物及雕塑无危害B.酸雨会对人的眼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
C.影响水生植物及鱼类正常生长D.导致农作物减产
3.下列现象中,是废电池污染导致的是( )
A.饮用水中带有霍乱菌B.水中的藻类迅速繁殖,使鱼窒息而死
C.镉扩散到土壤中D.渤海海域发生赤潮
4.酸雨是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一,其对生物的影响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下列关于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B.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
C.促进植物的生长D.使土壤酸化,对人体产生危害
5.在垃圾分类处理处,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废弃物,由废旧电池污染所带来的危害是( )
A.饮用水中出现病原微生物
B.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渔业资源受到破坏
C.土壤受到污染进而污染庄稼
D.河流中出现富营养化
6.能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是( )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增高
③燃料脱硫
④把已经酸化的土壤加入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7.下列现象中,不是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A.酸雨B.竹子开花C.温室效应D.水土流失
8.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用硫酸配制了pH为5的模拟酸雨,室温下用黄豆种子做如下实验:
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实验组B.需每天向第2组种子定时喷洒等量清水
C.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作实验材料D.为提高实验准确性,可增加实验次数
9.我国科学家在南海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在海底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物,燃烧后仅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清洁能源。和石油、煤炭一样,“可燃冰”中的甲烷也是来源于古生物遗骸。科学家们还通过实验证明了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据此分析可以得出的观点,合理的是( )
A.大量使用“可燃冰”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B.海底甲烷逸漏会加剧温室效应
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是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了氧气
D.“可燃冰”被公认为石油、煤炭的替代能源,且和石油、煤炭一样都是清洁能源
10.下列关于环境污染及原因关联错误的是( )
A.重金属污染——汞、银等进入自然环境
B.白色污染——大量的废弃的包装塑料
C.臭氧层破坏——大量使用氟利昂、排放含氮废气
D.空气污染——向水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
11.近几年,雾霾天气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时有发生,多地城市陷入严重空气污染。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提倡秸秆焚烧还田B.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提倡发展私家车D.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
12.阅读材料,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探究实验。
酸雨是指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结合形成的雨。酸雨中所含的酸性物质主要是硫酸和硝酸。酸雨的PH小于5.6,具有较强的酸性,会影响土壤,破坏土壤肥力,使农田、森林和草地的生产能力下降;也会直接危害植物的叶和芽,严重时使植物枯萎甚至成片死亡。酸雨还会腐蚀金属桥梁、建筑物和户外雕塑。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酸雨真的对生物有不利影响吗?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呢?如下是某小组的探究报告,请完善此报告。
(1)提出问题: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2)作出假设: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伤害作用。
(3)实验方案:实验器材:用稀硫酸配制pH分别为3、4、5、6的酸性溶液各1小喷壶,蒸馏水1小喷壶,大型水槽(仿稻田水土),50株生长状况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同品种水稻幼苗等。(说明: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从。0~14,pH越大,酸性越小,7为中性,小于7呈酸性,大于7呈碱性。)实验步骤:
①将50株幼苗等分5组,每组10株,培育在已经编号的水槽中,同置于适宜的环境中。
②每天用喷壶定时对5组水稻幼苗的叶和芽分别喷洒适量且________的不同PH的模拟酸雨或蒸馏水。(酸有腐蚀性,操作时注意安全,不要飞溅到身体和衣物上。)
③连续7天,每天定时观察、认真记录幼苗生长及伤害情况。7天后的实验结果如表:
注:"+"表示伤害程度,“+”越多表示伤害程度越大;“0”表示没有伤害。
(4)实验结论: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伤害作用,pH为3~7时,pH越小,伤害程度________。
(5)分析讨论:①实验中要设置E组,其作用是与其他4组形成________。②实验中,每组用10株幼苗,而不是1株,这是为了避免因偶然因素而产生实验,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③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折线图。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酸雨产生的原理,控制酸雨产生的主要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即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污水的排放与酸雨的产生没有直接的关系。
2.答案:A
解析:酸雨具有腐蚀性,会腐蚀建筑物及雕塑。
3.答案:C
解析:废电池里含有的大量重金属汞、铅、镉等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
4.答案:C
解析:酸雨会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酸雨使土壤酸化,对人体产生危害;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5.答案:C
解析:被随意抛弃的废旧电池会使土壤受到污染,进而污染农作物。
6.答案:B
解析: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目前的有效手段是使用干净能源,发展水力发电和核电站,使用固硫的型煤,使用锅炉固硫、脱硫、除尘新技术,发展内燃机代用燃料,安装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等。即题中的①③⑤。
故选:B。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增高,溶于雨雪中生成亚硫酸、硝酸使降水的PH值降低谓之酸雨。
掌握酸雨的成因及减少酸雨的措施。
7.答案:B
解析:A、酸雨是指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B、竹子开花,属于生物生长繁殖现象,是一种自然灾害现象,与人类的活动无关,符合题意;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D、水土流失主要人为原因有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等造成的,故ACD都不符合题意。
8.答案:A
解析:A项,在对照实验中,实验条件没有发生改变的是对照组,实验条件发生改变的是实验组,因此第1组为实验组,第2组为对照组,故A项叙述不正确。
B项,该实验是为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由表格可知,第2组种子应每天定时喷洒等量清水,与第一组定时喷洒适量模拟酸雨形成对照,故B项叙述正确。
C项,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可知,无关变量都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在测定种子发芽率时,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作实验材料,避免因为种子干瘪等原因导致不发芽,影响实验结果,故C项叙述正确。
D项,为提高实验准确性,可增加实验次数,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从而消除偶然误差,故D项叙述正确。
注意本题要选择的是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9.答案:B
解析:可燃冰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A错误;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海底甲烷逸漏会加剧温室效应,B正确;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植树造林会缓解温室效应,C错误;石油、煤炭不是清洁能源,可燃冰是清洁能源,D错误。
10.答案:D
解析:A、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人体毒害最大的有5种:铅、汞、砷、镉,这些重金属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人饮用后毒性放大,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生成毒性更大的有机物,如日本的水俣病是由汞污染所引起,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白色污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臭氧有吸收紫外线中能量较大的短波辐射的能力,如果没有臭氧层,强烈的阳光早已使整个大地化为焦土。臭氧还具有强氧化能力,所以空气中的微量臭氧能消毒杀茵,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并加速血液循环,因此臭氧是一名“人类生命的卫士”,但过量的紫外线能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但是,近年来发现臭氧层对生物的保护机能正在减弱,原因是制冷剂中的氟利昂、超音速飞机排放的尾气及工厂排放的废气都会破坏臭氧层,所以不用氟利昂(或氟里昂)作制冷剂或使用无氟冰箱、飞机使用清洁能源或飞机尾气经处理后排放、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都可保护臭氧层,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现代社会人们的滥砍乱伐,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使粉尘污染加重,大量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又加重了气体的污染,有害气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如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而不是向水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故D错误,符合题意。
11.答案:D
解析:焚烧秸杆会造成大气污染,因为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不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A错误;大量燃放烟花爆竹造成大气污染,因为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不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B错误;汽车尾气排放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都可能引起大气污染,因此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C错误,D正确。
12.答案:(3)等量
(4)越大
(5)①对照;②误差;③
解析:(3)实验步骤:
②每天用喷壶定时对5组水稻幼苗的叶和芽分别喷洒适量且等量的不同PH的模拟酸雨或蒸馏水。
(4)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伤害作用,PH为3~7时,pH越小,伤害程度越大。
(5)①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酸雨的pH,表中E组是对照组。
②实验中,每组用10株幼苗,而不是1株,这是为了避免因偶然因素而产生实验误差,目的是保证变量的唯一和避免实验的偶然性。③见答案。组别
种子数
每天定时喷洒
温度
发芽率
1
100粒
适量模拟酸雨
20℃
7%
2
100粒
?
20℃
91%
水槽编号
A(PH=3)
B(PH=4)
C(PH=5)
D(PH=6)
E(蒸馏水,pH=7)
平均伤害程度
++
++
++
+
0
0
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优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优质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定向自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优质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优质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激素调节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激素调节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础知识,随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