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西南宁市宾阳中学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0321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广西南宁市宾阳中学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0321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广西南宁市宾阳中学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0321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广西南宁市宾阳中学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西南宁市宾阳中学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广西南宁市宾阳中学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镀池中电解液必须含镀层金属阳离子,且电镀时浓度保持不变
B. 盐桥可以把负极区的阳离子转移到正极区,把正极区的阴离子转移到负极区
C.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均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
D. 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阴极为纯铜,电解液中c(Cu2+)保持不变
2. 用锌片、铜片、西红柿等材料可以制作如图所示的西红柿电池。电池工作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Zn片作正极
B. Cu片质量减少
C. 电子由Zn片经导线流向Cu片
D. 实现了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云通常用小点的疏密来表示,小点密表示在该空间的电子数多
B. Se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为[Ar]4s24p4
C. 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所以Cu位于s区
D. 原子光谱的特征谱线用于鉴定元素,从1s22s22p33s1跃迁至1s22s22p4时释放能量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焰色试验与电子跃迁有关
B. 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
C. 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D. 根据对角线规则,H3BO3是弱酸
5.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H4、C2H4、CO2分子中的键角依次增大
B. HF、HCl、HBr分子中的键长依次增大
C. H2O、H2S、H2Se分子中的键能依次减小
D. 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
6. 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一种安全稳定、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工业上通过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铵和盐酸的方法制备ClO2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为电源的负极
B. 电解池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H4++6e−+3Cl−=NCl3+4H+
C. 在b极区流出的Y溶液是稀盐酸
D. 电解过程中二氧化氯发生器中产生2.24LNH3,则b电极产生0.6gH2
7. 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乙醇,潮湿时易被氧化,常用作媒染剂。以印刷线路板碱性蚀刻废液(主要成分为[Cu(NH3)4]Cl2)为原料制备CuCl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u(NH3)4]Cl2中配体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N的2p轨道和H的1s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的
B. “沉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NH3)4]2++4OH−=CuO↓+4NH3↑+2H2O
C. “还原”后所得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Cu2+、H+、Cl−、SO32−
D. “洗涤”时使用乙醇能防止CuCl被氧化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B. 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型分子且键角都为109.5∘
C. NH4+的电子式为,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
D. NO2、BF3、NCl3分子中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
9. 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为sp3杂化,且杂化轨道容纳1对孤电子对的是( )
A. CH4、NH3、H2O B. CO2、BF3、SO32−
C. C2H4、SO2、BeCl2 D. NH3、PCl3、N2H4
10.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项目建设。图1是太阳能电池工作示意图,可与图2石墨烯锂电池联合使用。已知石墨烯锂电池的反应式:、Co、N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给石墨烯锂电池充电时,Y接太阳能电池的N电极
B. 石墨烯锂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1−xMnO2+xLi+=LiMnO2
C. 石墨烯锂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ixC6−xe−=xLi++C6
D. 石墨烯锂电池充电时,每转移lmol电子,图2中X极质量减少7g
11. 某种天然沸石的化学式为W[Z2R3Y10]⋅3X2Y,其中元素X、Y、Z、R、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占据四个不同周期。Y在地壳中含量最高,基态W原子的核外电子恰好填满10个原子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电离能:Z>R B. 电解Z的熔融氯化物可以得到Z的单质
C. 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Y>R D. Z是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12. 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A. 2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Y原子
B. 原子核外L层上有8个电子的X原子与M层上有8个电子的Y原子
C. 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D.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13. 已知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向混盐CaOCl2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发生反应:CaOCl2+H2SO4(浓)=CaSO4+Cl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aOCl2中的氯元素为−1价
B. CaOCl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
C. 在上述反应中,浓硫酸不体现氧化性
D. SO42−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故SO42−中不含有配位键
14. CH3+、CH3⋅、CH3−都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且CH3+中所有原子均共面
B. CH3−与NH3、H3O+互为等电子体,几何构型均为三角锥形
C. CH3+与OH−形成离子化合物
D. 分子式为C5H8的链状烃分子结构中含有1个π键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σ键和π键都属于共价键,均有方向性
B. 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C. 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
D. 等物质的量的[Cu(H2O)4]2+与[Ag(NH3)2]+中所含的σ键数之比为3:2
16. 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YW3分子中Y原子采用sp3杂化
B. 简单离子半径:Y>Z
C. XCl3中并非所有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D. 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介于X、Y元素之间的元素共有2种
17. 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SiH4,即Y>R,故C正确;
D.Z为Al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F,故D错误;
故选:C。
元素X、Y、Z、R、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在地壳中含量最高,则Y为O元素;基态W原子的核外电子恰好填满10个原子轨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则W为Ca;5种元素占据四个不同周期,则X位于第一周期,为H元素;设Z的化合价为x、R的化合价为y,根据化学式Ca[Z2R3O10]⋅3X2Y可知:2x+3y+2=20,讨论可知x=3、y=4,则Z为Al、R为Si,符合题意,或x=6,y=2,由原子序数,可知Z为S、R为Ca,不符合题意,以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结合原子序数、原子结构来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A
【解析】解:A.2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即为2p3结构,所以X为N原子,3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即为3p3结构,所以Y原子为P原子,N和P都位于第ⅤA族,化学性质一定相似,故A正确;
B.原子核外L层上有8个电子的X原子是无法确定的,M层上有8个电子的Y原子也是无法确定的,故B错误;
C.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可以是H、Li、Na、K、Cr、Cu等,所以X、Y原子的性质不一定相似,故C错误;
D.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为He原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为Be原子,两者性质不相似,故D错误;
故选:A。
同族元素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若两种元素位于同主族,则化学性质相似,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通过核外电子排布判断原子的位置情况,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3.【答案】C
【解析】解:A.根据分析可知,混盐CaOCl2中含有Cl−和ClO−,氯元素为−1价和+1价两者价态,故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混盐中含有Cl−O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在上述反应中,浓硫酸不体现氧化性,只有氯元素化合价改变,为氯元素的归中反应,故C正确;
D.SO42−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6−4×2+22=4,S原子为sp3杂化,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但SO42−中含有2个S→O配位键,故D错误;
故选:C。
混盐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阴离子组成,所以混盐CaOCl2相当于CaCl2和Ca(ClO)2的混合,含有的阴离子为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据此分析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涉及化学键类型、杂化类型、粒子的空间构型的判断等,同时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中等。
14.【答案】B
【解析】解:A.CH3+和CH3⋅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3×1−12=3,C原子为sp2杂化,粒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H3−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3×1+12=4,C为sp3杂化,含有一对孤电子对,粒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所有原子不能共面,故A错误;
B.CH3−与NH3、H3O+的原子数均为4,价电子均为10,互为等电子体,几何构型均为三角锥形,故B正确;
C.CH3+与OH−通过孤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形成的是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分子式为C5H8的烃的不饱和度为12−82=2,链状烃分子结构中可能含有1个π键或2个C=C,故D错误;
故选:B。
A.CH3+和CH3⋅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C原子为sp2杂化,粒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H3−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C为sp3杂化,含有一对孤电子对,粒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B.CH3−与NH3、H3O+的原子数均为4,价电子均为10,互为等电子体,几何构型相似;
C.CH3+与OH−通过孤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D.分子式为C5H8的烃的不饱和度为12−82=2,可能含有1个π键或2个C=C。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涉及化学键类型、杂化类型、粒子的空间构型的判断等,等电子体原理的应用等,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中等。
15.【答案】D
【解析】解:A.s轨道是球形对称,s轨道及s轨道形成的共价键没有方向性,故A错误;
B.在稀有气体单质中不存在化学键,所以气体单质中,不一定有σ键,故B错误;
C.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中的三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形成3个σ键,同时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它们均有一个未成对电子,这些2p轨道相互平行,以“肩并肩”方式相互重叠,形成一个多电子的大π键,故C错误;
D.[Cu(H2O)4]2+中O原子是配体H2O中的O原子,O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则杂化类型为sp3杂化;配位键属于σ键,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O−Hσ键,则1mol[Cu(H2O)4]2+中含有σ键(4+2x4)=12mol,同理,1mol[Ag(NH3)2]+中所含的σ键数为(2+3x2)=8mol,故等物质的量二者所含的σ键比为12:8=3:2,故D正确;
故选:D。
A.s轨道是球形对称;
B.在稀有气体单质中不存在化学键;
C.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中的三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形成3个σ键,同时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
D.[Cu(H2O)4]2+中配体是H2O,配位键属于σ键,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O−Hσ键,[Ag(NH3)2]+中配体是NH3,一个NH3分子中有3个N−Hσ键。
本题考查了共价键的形成及类型,注意σ键、π键的形成过程及判断的一般规律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结构、化学键、原子序数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最外层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Z的原子序数最大、且形成+1价阳离子,则Z为Na;Y形成3个共价键,其原子序数小于Na,则Y为N;W形成1个共价键,其原子序数小于N,则W为H;W、X、Y、Z的原子序数总和为24,X的原子序数为24−1−7−11=5,则X为B。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H、X为B、Y为N、Z为Na,以此来解答。
A. NH3分子中Y原子上由1对孤对电子,形成3个N−H键,则N原子采用sp3杂化,故A正确;
B. 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Y>Z,故B正确;
C. XCl3中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3=6,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l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
D. 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介于X、Y元素之间的元素共有3种,分别为Be、C、O,故D错误;
故选:D。
17.【答案】C
【解析】解: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应为Al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应为Si元素;X与Z位于同一主族,则X为C元素;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则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3−4=7,且原子序数最大,应为Cl元素.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I1(X),
故答案为:Y为Mg,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s轨道为全满稳定结构,X为Al,3p原子轨道上有一个单电子;
(4)①在CH4、NH3、H2O分子中,C、N、O三原子都采取sp3杂化,H2O的键角小于NH3的键角,是因为水分子中O有两对孤电子对,氨气分子中N上只有一对孤电子对,故水分子中孤电子对对共价键的排斥力更大,所以键角更小,
故答案为:水分子中O有两对孤电子对,氨气分子中N上只有一对孤电子对,故水分子中孤电子对对共价键的排斥力更大,所以键角更小;
②SO2的原子数为3,价电子为6+2×6=18,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分别为O3、NO2−,
故答案为:O3、NO2−;
(5)①Cr的原子序数为24,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其价层电子排布图为,基态Cr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24种;
故答案为:;24;
②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蓝色溶液最终变为深蓝色,该深蓝色离子为铜氨离子,其中心原子上的二氯取代物有两种结构,说明铜氨离子不是正四面体形,所以其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
故答案为:平面正方形。
(1)由图可知,硫原子的σ键数为2,有2对孤电子对,所以价层电子对数为4,即可判断硫原子杂化方式;
(2)非金属性:S>Se,共价键的稳定性:H−S>H−Se,即H−Se更易断裂,更易电离出氢离子,SeO3中Se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即可判断空间构型,SO32−离子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S原子为sp3杂化,即可判断其VSEPR模型;
(3)已知X、Y、Z为第三周期元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X原子的第四电离能突变,说明X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即铝元素,同理,Y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即镁元素,Z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即钠元素,镁的3s轨道为全满的稳定结构,失去电子更难;
(4)①孤电子对与孤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成键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
②原子数和价电子数均相等的微粒之间互为等电子体;
(5)①Cr的原子序数为24,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即可写出其价层电子排布图,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都是不同的;
②深蓝色离子为铜氨离子,其中心原子上的二氯取代物有两种结构,说明铜氨离子不是正四面体形,即可判断其空间构型。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涉及杂化类型、粒子的空间构型、等电子体的判断等,同时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中等。
20.【答案】PH3 Cl>P>H>NaCl2+H2O=H++Cl−+HClOPCl3和PCl5 1:2
【解析】解:(1)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分别为NH3、PH3、HCl,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热稳定性最差的是PH3,
故答案为:PH3;
(2)一般来说,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周期表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小.电负性大得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电负性小的元素集中在左下角,则电负性:Cl>P>H>Na;
故答案为:Cl>P>H>Na;
(3)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4)参加反应的P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6g31g/mol:2.912L22.4L/mol=0.06:0.13=6:13,n(Cl):n(P)=0.06:(0.13×2)=3:13=1:4.33,则产物有PCl3和PCl5,则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故答案为:PCl3和PCl5;1:2。
五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该化合物为NH3,则甲为氢元素、乙为氮元素;甲和丙同族,乙离子和丙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丙为Na元素;甲和乙、丁、戊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单质丁在单质戊中可燃烧产生白色烟雾.则丁为磷元素,戊为氯元素,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等,化学计算,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21.【答案】(NH4)2CO3离子键、共价键 Cu+4H++2NO3_=Cu2++2NO2↑+4H2O先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灰绿色,最后生成红褐色沉淀
【解析】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NH4)2CO3,碳酸铵中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和共价键;A为CO2,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其在为;
故答案为:(NH4)2CO3;离子键、共价键;;
(2)反应②为铜与稀硝酸的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_=Cu2++2NO2↑+4H2O,
故答案为:Cu+4H++2NO3_=Cu2++2NO2↑+4H2O;
(3)过量的Fe粉与G(HNO3)的稀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NO和水,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不稳定,迅速被氧化,最终变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所以反应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灰绿色,最后生成红褐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OH_=Fe(OH)2、4Fe(OH)2+O2+2H2O=4Fe(OH)3,
故答案为:先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灰绿色,最后生成红褐色沉淀。
X为正盐,又能与NaOH反应,都生成气体,应为弱酸铵盐,则C为NH3;气体A能与过氧化钠反应,则A为CO2,则X应为(NH4)2CO3,B为H2O;结合转化关系可知,A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D,则D为O2;C(NH3)与D(O2)催化氧化生成气体E,则E为NO;G与木炭加热生成二氧化碳、与Cu反应生成NO,则G为HNO3,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注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应用,题目难度较大,本题解答时要善于抓住题中信息,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也是易错点,学习中要加强信息迁移能力的培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西民族高中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共18页。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普宁市华侨中学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第一次)(含答案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分子属于手性分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