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天津武清区杨村一中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练习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
    2023天津武清区杨村一中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含解析01
    2023天津武清区杨村一中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含解析02
    2023天津武清区杨村一中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含解析03
    2023天津武清区杨村一中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含解析01
    2023天津武清区杨村一中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含解析02
    2023天津武清区杨村一中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含解析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天津武清区杨村一中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含解析

    展开
    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学摸底测试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33分)
    一、(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要专注于眼前的风景,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无论这片风景怎样。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职业选择,尤其是各种人生选择。最近几年,身边新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我感觉他们的生活状态就是,不是在找工作,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他们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找到一份工作,一边做一边羡慕别的工作,于是跳槽成了家常便饭。跳槽之后,又不满足,于是接着跳,这样下去,工作无法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一份工作,做到皮毛就 ① ,永远领略不到其中的魅力。我很想对他们说:不要总羡慕别人的风景,属于自己的风景最美。如果你选择属于自己的风景,就要做到专注。一份工作的魅力,与认识到的风景的魅力是同样的道理,需要你深入其中,慢慢发现其中的奥秘。每一处风景都有独特的魅力,既然选择了,就要 ② ,专注当下。认识风景,就像欣赏一座山一样,你只有走进去,完全沉浸,才能了领略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才能领略到 ③ 的妙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几番周折,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美好的体验,都是深入其中得到的。
    人生短暂,我们不可能看遍所有的风景,那就把自己的一片风景经营得 ④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属于自己的风景,才是最美的。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了了之 目不窥园 曲径通幽 多姿多彩
    B. 束之高阁 目不窥园 曲尽其妙 五光十色
    C. 不了了之 心无旁骛 曲径通幽 多姿多彩
    D. 束之高阁 心无旁骛 曲尽其妙 五光十色
    2. 将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加以修改,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无论这片风景怎样,都要专注于眼前的风景。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各种人生选择,尤其是职业选择。
    B. 无论这片风景怎样,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都要专注于眼前的风景。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各种职业选择,尤其是人生选择。
    C. 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无论这片风景怎样,都要专注于眼前的风景。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各种职业选择,尤其是人生选择。
    D. 无论这片风景怎样,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都要专注于眼前的风景。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各种人生选择,尤其是职业选择。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处,语境指做工作不能做完,用“不了了之”。不了了之:用不能了结事情的办法去了结。指把未做完的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束之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丢在一旁不管,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
    ②处,语境形容对选择的专注,用“心无旁骛”。心无旁骛:心中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
    ③处,语境形容风景的妙处,用“曲径通幽”。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通到风景美丽的地方,形容景色雅致迷人 。曲尽其妙: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
    ④处,语境形容人生姿态丰富,用“多姿多彩”。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五光十色:色泽鲜艳,花样繁多。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
    一语序不当,“要专注于眼前的风景”应作为条件复句放在“无论这片风景怎样”的后面,同时句前加上“都”;
    二不合逻辑,作为递进关系的复句,“尤其是”后面应接“职业选择”,表强调突出。
    只有A项修改正确。
    故选A。
    3. 下面所列作品与信息,对应正确一项是( )
    A
    《谏逐客书》
    西汉
    政论文
    贾谊
    藉寇兵而赍盗粮
    B
    《茶馆》
    现代
    话剧
    老舍
    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得掉脑袋
    C
    《复活》
    俄国
    小说
    列夫·托尔斯泰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
    D
    《荷塘月色》
    现代
    报告文学
    朱自清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西汉”“贾谊”错误,《谏逐客书》的作者是战国末期李斯。
    C.“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出自俄国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
    D.《荷塘月色》的体裁是写景散文。
    故选B。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睡前拖延”是荷兰学者Kroese等人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习惯性地推迟其预定的就寝时间的行为。这一概念在国内常被称为“晚睡强迫症”或“习惯性熬夜”。已有许多研究表明,习惯性睡前拖延带来的睡眠不足会导致激素异常和免疫力下降,使人们患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和慢性感染等各种疾病的风险加大。
    由于每个人的生物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其睡眠——觉醒节律也不同。睡眠——觉醒节律代表了个体对睡眠和清醒时间的偏好差异,表现为不同的睡眠类型。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睡眠——觉醒节律与睡前拖延存在关联。偏晚睡晚起型的青少年更倾向于推迟就寝时间,偏早睡早起型的青少年更不易于睡前拖延。偏早睡早起型的人更容易考虑他们行为的未来后果,采取更具策略性的行动,懂得延迟满足;而偏晚睡晚起型的人则更容易冲动和冒险,寻求即时满足,更看重眼前而不顾长远。
    研究显示,睡前拖延特别容易发生在个体心理能量不足或自我控制力弱的状态下,因为决定去睡觉的时间点本来就是在一天结束时,而那时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通常都是比较匮乏的,所以往往会自我调节失败,不能按预期的时间去睡觉。
    (摘编自李露孙慧敏《睡前拖延研究综述》)
    材料二:
    年长、年青两辈作息规律及认识比较
    年长一辈
    年青一辈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规律
    华灯初上,我的精彩才开始
    按照中医养生来说,23点开始肝脏排毒,是子午觉的黄金时期
    西医认为,人的生物钟不一样,只要整体睡眠时间够就行
    遵守自然规律,天黑了睡觉,天亮了起床,这样才健康
    根据个体习惯自定规律,我的时间我做主,适合自己就好
    “萤火虫族”的六大特征
    年轻化族群构成
    因为职业选择和互联网影响,以90后、95后、00后年轻群体为主
    主动熬夜
    他们熬夜是工作或个人原因的主动熬夜
    越夜越美,享受夜时光
    习惯夜晚,享受夜晚
    在夜间发光发热
    在夜间,通过工作和消费切实为中国夜间经济发展创造价值
    多样化夜间生活
    夜间活动丰富多彩,有的在奋斗,有的在工作,有的在享受,各得其乐
    不断扩大的“萤火虫部落”
    随着00后、10后互联网一代的成长,群体不断扩大,并形成独具属性的“夜间”社群
    (摘编自《2020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材料三:
    《2020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国人平均睡眠时长为6.92个小时,接近六成的人每周熬夜超过3次,拥有深度睡眠的不到1/3,睡得晚、睡得短、睡得浅成为当代国民的三大睡眠现状。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光污染打破睡眠节律,职场、社交和社会阶层压力导致身份焦虑和群体孤独,失眠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干扰睡眠的因素不断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2019年我国手机网民达8.47亿。某科技公司数据则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在移动设备上花费6.2个小时,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娱乐文化的繁荣和对自由时间的把控欲让熬夜成为一种主动行为,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报复性熬夜”“解压式狂欢”是职场人在内心焦虑状态下带有证明性的自我宣誓,此外,00后和年轻妈妈也是“萤火虫族”中的典型人群。00后学生党娱乐学习两手抓,而年轻妈妈处于职场和家庭双重压迫中,在“工作+带娃”的模式下过着双面黑洞的生活,20%的人甚至发生天天熬夜的现象。
    (摘编自《2020中国睡眠指数报告解读》,消费日报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睡前拖延”是由荷兰学者Kroese等人提出,指个体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习惯性地延迟自己预定的就寝时间的行为。
    B. 睡眠不足会影响激素和免疫力水平,增加人们患上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心血管疾病、慢性感染等各种疾病的风险。
    C. 相较于晚睡晚起,偏早睡早起的人更倾向于从长远角度考虑他们的行为后果,采取更具策略性的行动,而不是寻求即时满足。
    D. 决定去睡觉的时间点就是在一天结束时,因此这时自我控制资源比较匮乏,导致自我调节失败,引发种种睡前拖延现象。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年长一辈秉持中医养生观念生活得更加健康,相对而言,年青一代按照个体的习惯自由安排睡眠时间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B. “萤火虫族”以90后、95后、00后年轻群体为主,00后学生党娱乐学习两手抓,年轻妈妈在工作和家庭双重压力下被动熬夜。
    C. “萤火虫族”的夜间活动丰富多彩,他们在或为工作而努力奋斗、或为享受夜晚生活而消费的同时,为我国夜间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D. 近六成人每周熬夜超过3次,拥有深度睡眠的不到1/3,20%的人甚至天天熬夜。这反映了当代国民睡得晚、睡得短、睡得浅的现状。
    6. 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人们睡前拖延的因素的一项是( )
    A. 个体对睡眠和清醒时间的偏好差异
    B. 个体心理能量不足或自我控制力弱
    C. 干扰睡眠的因素不断增长,尤其是手机
    D. 00后、10后互联网一代迅速成长
    【答案】4. D 5. C 6. D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D.“……因此……”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为“决定去睡觉的时间点本来就是在一天结束时,而那时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通常都是比较匮乏的”,二者不是因果关系。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A.“生活得更加健康……年青一代按照个体的习惯自由安排睡眠时间是违背自然规律的”错误。原文信息是年长一辈认识到“遵守自然规律……这样才健康”而不是“生活得更加健康”,并且“年青一代……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于文无据。
    B.“被动熬夜”错误。据材料三中“00后和年轻妈妈也是‘萤火虫族’中的典型人群”以及材料二中“萤火虫族”以“主动熬夜为主”的特征可知,“被动熬夜”的说法有误。
    D.“20%的人甚至天天熬夜,这反映了当代国民睡得晚、睡得浅、睡得短的现状”分析错误,根据材料三最后一段可知“20%的人”不是对所有国民而言,是00后和年轻妈妈中天天熬夜的比例,和“反映了当代国民……”不对应。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由于每个人的生物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其睡眠——觉醒节律也不同”“睡前拖延特别容易发生在个体心理能量不足或自我控制力弱的状态下”“干扰睡眠的因素不断增长”分析可知,影响人们睡前拖延的因素有“觉醒节律”“个体心理能量不足或自我控制力弱”“干扰睡眠的因素不断增长”等。
    D.“00后、10后互联网一代迅速成长”不属于影响人们睡前拖延的因素。
    故选D。
    三、(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盗寇,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疑沮,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选自王守仁①《教条示龙场诸生》,有删改)
    材料二: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②鸟言,山栖羝服,无轩裳宫室之观,文仪揖让之缛,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
    (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有删改)
    【注】①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在写材料一、二时,作者自京城谪龙场驿丞;②结题,指少数民族结发于额的装束。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笃:坚定 B. 亦有薄于孝友之道 薄:轻视
    C. 诸生殆不至于此 殆:大概 D. 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 饬:谨慎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故立志而圣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B. 凡学之不勤 夫子之谓也
    C. 而习类尚因其故 蒙故业,因遗策
    D. 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 能以足音辨人
    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
    B. 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
    C. 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
    D. 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
    10. 下列六句分编四组,全都属于作者赞同的观点的一组是( )
    ①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②将陋其地,弗能居也 ③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④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 ⑤自当从事于学 ⑥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⑤⑥
    1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第一段王阳明谈立志,主要谈到了三个内容: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方法、不立志的危害。
    B. 王阳明谈勤学,更看重学生们的勤奋真诚谦逊退让;谈改过,他教育学生“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反躬自问,有错必改。
    C. 材料二中作者命名“何陋轩”的原因和孔子有关,他以亲身经历赞扬少数民族质直纯朴的品格,批驳了人们称之为“陋”的说法。
    D. 材料二中王阳明认为龙场有着质朴淳厚的古代遗风,这是因为古时候,法制没有完备,人们不受礼法约束。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2)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13. 材料一第二段谈勤学的问题,请简要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述的。
    【答案】7. D 8. C 9. B 10. B 11. A
    12. (1)现在求学的人,荒废学业,懒散懈怠,贪图安逸,荒废时日, 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他们)志向未能确定罢了。
    (2)说到过失,从大贤人开始就不能避免,但是不妨碍他最终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够改正啊。
    13. ①首先通过立志来引出观点,要勤奋学习。②然后通过将身边人的事例进行正反对比,突出观点。③最后总结观点——君子应勤于治学。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饬:告诫、约束。句意:平日没有老师朋友的讲解学习规劝约束的缘故啊。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顺承/转折。句意:所以立志做圣人。/超脱于尘埃之外,却不沾染世俗的污垢。
    B.取独/宾语前置的标志。句意:凡是求学不能勤奋的人。/说的就是夫子啊。
    C.都是“沿袭”的意思。句意:还沿袭着过去的风俗习惯。/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策略。
    D.因为/根据、凭借。句意:世人只是因为他们说话低微,就认为他们落后。/能根据脚步声分辨是谁。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掩饰自己的无能,忌恨他人的长处,自我炫耀自以为是,大话骗人的人,假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优异,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吗?有不鄙弃轻视他的吗?
    “讳己之不能”和“忌人之有善”结构一致,应各自成句,“忌”后不能断开,排除AC;
    “侪辈之中”中,“之”是结构助词,连接“侪辈”和“中”,故“侪辈之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观点的能力。
    ②是人们的看法;⑥世人对边远地区夷人的偏见。
    排除AC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A.“立志的方法”错误,文中没有提及“立志的方法”。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学者”,求学的人;“隳惰”,懒惰、懈怠;“玩岁愒时”,贪图安逸,荒废时日。
    (2)“过”,犯错,过失;“害”,妨碍;“卒”,最终;“为”,因为。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由“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意思是“已经立志做一个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可知,首先通过立志来引出观点,要勤奋学习。
    由“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意思是“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吗?有不鄙弃轻视他的吗?他固然可以欺骗人,别人果真就被他欺骗,有不暗中讥笑他的吗?假如有人谦虚沉默自我持重,以无才能自居,坚定意志努力实行,勤奋求学,喜好请教;称赞别人的长处,并且责备自己的过失;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且能明白自己的短处;忠诚信实和乐平易,外表内心一致的人,即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愚鲁迟钝,同学当中,有不称赞羡慕他的吗”可知,通过将身边人的事例进行正反对比,突出观点。
    由“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意思是“各位同学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勤于治学了”可知,最后总结观点——君子应勤于治学。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即便是各种工匠、有技能才艺的人,也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现在求学的人,荒废学业,懒散懈怠,贪图安逸,荒废时日, 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他们)志向未能确定罢了。所以立志做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了;立志做贤人,就可成为贤人了。志向没有立定,就好象没有舵的船,没有衔环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逃,最后又到什么地方为止呢?古人所说,假使做好事可是父母和他生气,兄弟怨恨他,族人乡亲轻视厌恶他,如像这样就不去做好事是可以的;做好事就使父母疼爱他,兄弟喜欢他,族人乡亲尊敬信服他,何苦却不做好事不做君子呢?假使做坏事可是父母疼爱他,兄弟喜欢他,族人乡亲尊敬信服他,如像这样就做坏事,是可以的。做坏事就使父母和他生气,兄弟怨恨也,族人乡亲轻视厌恶他,何苦却一定要做坏事、做小人呢?各位同学想到这点,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立定志向了。
    已经立志做一个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凡是求学不能勤奋的人,必定是他的志向还没有坚定的缘故。跟随我求学的人,不是以聪明智能机警敏捷为高尚,却是以勤奋确实谦逊有礼为上等之选。各位同学试看你们同学当中,假若有人本来空虚却装做充实,本来没有却装做已有,掩饰自己的无能,忌恨他人的长处,自我炫耀自以为是,大话骗人的人,假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优异,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吗?有不鄙弃轻视他的吗?他固然可以欺骗人,别人果真就被他欺骗,有不暗中讥笑他的吗?假如有人谦虚沉默自我持重,以无才能自居,坚定意志努力实行,勤奋求学,喜好请教;称赞别人的长处,并且责备自己的过失;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且能明白自己的短处;忠诚信实和乐平易,外表内心一致的人,即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愚鲁迟钝,同学当中,有不称赞羡慕他的吗?他固然以无能者自居,并且不求超过他人之上,他人果真就以为他是无能,有不尊敬崇尚他的吗?各位同学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勤于治学了。
    说到过失,从大贤人开始就不能避免,但是不妨碍他最终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够改正啊。所以做人没有过失不重要,可是能够改过最重要。各位同学自己想想,日常也有缺少于廉耻忠信的德行吧?也有轻视于孝顺友爱的道理,陷入在狡猾奸诈苟且刻薄的习气吧?各位同学恐怕不至于这样。不幸或者有此情形,都是他不自知而误犯过错,平日没有老师朋友的讲解学习规劝约束的缘故啊。各位同学试着反省,万一有近似这样的行为,也要自我反思,自行悔改,然而也不要仅仅凭此自我愧疚,甚至在改正错误发扬从善方面失掉勇气。只要有朝一日能改正过去的错误,即使过去是盗贼流寇,今后也可以成为君子。如果说我过去已经是这样了,现在即使改正错误做好事了,万一人们不相信我,且不宽恕我之前的罪过,反而让我怀着羞耻之心无颜见人,进而甘心堕落,一错再错,那么我也绝望了。
    (选自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有删改)
    材料二:
    以前孔子要住在九夷(边远之地),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如果是)君子居住在那里,(又)有什么简陋的呢?”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夷蔡之外,属于边远地区,还沿袭着过去的风俗习惯。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多天,却很安乐,并没有发现他们所说的简陋落后。只是这里的人们,结发于额头,说话似鸟语,住在深山里,穿着羊皮做的衣服。没有华丽的车子,没有高大的房子,也没有繁复的礼节,然而这是一种质朴、淳厚的古代遗风,这是因为古时候,法治还没有完备,人们不受礼法约束,就都这样了,并不能认为是落后啊。夷地的人他们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世人只是因为他们说话低微,就认为他们落后,我不这样认为。
    (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有删改)
    第II卷(选择题共117分)
    四、(26分)
    1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①守空堂。
    壮齿②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注:①块然:孤独貌。②壮齿:壮年。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柔条”两句借柔条与绿叶随时令之变,或强劲,或枯黄,表现时光流逝。
    B. “明月”两句,“皦皦”写月之明亮皎洁,而“流”字赋予月光动态之美。
    C. “壮齿”两句写诗人壮年时期常常漂泊不定,如今人到暮年仍怀慷慨壮志。
    D. 本诗属于古体诗,在表情达意上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
    (2)“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本诗“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中的“空”字,与《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有何不同?请比较赏析。
    【答案】(1)C (2)描绘了一幅秋天寒风凛冽、白露凝霜的萧瑟冷寂的画面。
    (3)“块然守空堂”中的“空”是空旷、空荡的意思,写出诗人志在四海,只能孤独的守着空堂,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是白白地、徒然的意思,写出在明丽春光中的寂寞荒凉之感,表达出诗人对诸葛亮的缅怀之情。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 “壮年时期常常漂泊不定,如今人到暮年仍怀慷慨壮志”错,“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意思是壮年时光不会长久留驻,人到暮年孤独失意,故空有感慨,心怀感伤。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秋风何冽冽”,秋气萧瑟,万物凋零,凛厉的寒风横扫落叶,一派杀气。“白露为朝霜”是《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化用,左思曾有远大的功名抱负,他“在水一方”的理想追寻,使他疲惫而失落,眼看着人到暮年,黑发成霜,功名离他越来越远。白发苍苍的诗人独立在凛厉的秋风中,眼前一地寒霜,这意象是多么的悲凉凄怆啊!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的“空”,修饰的是“堂”,因此可解释为“空旷、空荡”;意思是崇高的志向局促于四海,只能孤独的守在空堂。诗人曾经抱有比四海还要远大的志向,然而残酷的现实却使得他壮志难酬,落得终老空室的下场。“局四海”与“守空堂”对比鲜明,愈发表现出理想破灭的无奈与悲哀。
    “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修饰的是“音”,可解释为“白白地、徒然”。句意是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其情感含无人欣赏、倾听之意,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寂寞荒凉之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苏洵《六国论》)
    (2)______________,气息奄奄。(李密《陈情表》)
    (3)以浮游尘埃之外,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5)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一句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一句则用星宿给月亮定位。
    【答案】 ①. 洎牧以谗诛 ②. 但以刘日薄西山 ③. 不获世之滋垢 ④.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⑤. 扪参历井仰胁息 ⑥. 徘徊于斗牛之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洎、谗、薄、滋垢、报、扪。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南门坛上
    ①一条蜿蜒曲折的青石铺就的街道,在叙述着她往日的辉煌,临水而筑,白墙黛瓦的古屋鳞次栉比,仿佛一条条小船,只要一伸手,你就能触摸到那碧波荡漾的河水;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布局,让身处闹市的你,顿时有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清净与舒畅,她就是常熟人的记忆——南门坛上。
    ②“南门坛上”始建于明洪武三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因此处建有城隍庙祭坛而得名,她见证了常熟几百年的沧海桑田。
    ③“南门坛上”是旧时常熟南门的重要水道,南来北往的各类载货船只,云集于此,铸就了其商业的辉煌。四丈湾、上塘街、总马桥、平桥街、君子弄、进河桥弄、东仓街,这些耳孰能详的名字就像一根根柔丝带,把往昔的梦,从记忆的洞穴里一点点地掏出。巷口冒着热气的豆浆油条,花式各样的本地糕点,还有醇香甘甜的糯米酒,无不勾起你早已乏味的食欲。
    ④我不是常熟人,却与坛上有着不解情缘,坛上曾留给了我抹不去的童年回忆。我的姑父家就在坛上的君子弄,弄内曾有明代清官吴寅的宅第,吴寅有功不言功,亦不争功,有“君子”之称。小时候,过年总会去姑父家住上几天,在摇曳的煤油灯下,倚在姑父怀里,听他说坛上的故事,是我最享受的时光。姑父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坛上,坛上的故事对他来说如数家珍,姑父说,坛上以前可热闹呢!青石板路溜光发亮,两旁店面林立,茶馆、饭馆、腊肉店、浴室一应俱全。这南门坛上为什么这么旺呢?据说,朱元璋得了天下,想为自己父母建皇陵,可惜啊,当年自己穷困潦倒,父母死掉,胡乱埋了,如今天下大定,父母的坟头早已不知所踪。这位朱皇帝啊,孝心还是可嘉的——为他父母造了好多的衣冠冢,好让他父母的亡灵安息,常熟的衣冠冢就在南门坛上,所以啊,坛上才如此兴旺!当然,后来我知道,坛上如此兴旺,绝不仅仅是沾了“皇气”。卖菜的、卖粮的、织毛衣的、带小孩儿的,所有这些密密麻麻编织着自己的生活的寻常百姓才真正造就了坛上的兴旺。
    ⑤耳濡目染之下,关于旧时的坛上,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这样一幅动态的水墨画。春日清晨,瑰丽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坛上,青石板上的露水,在朝阳的折射下仿佛晶莹剔透闪着红光的珍珠,转眼又成了一面面墨绿底子的镜子,异彩纷呈。码头边,船工们蹙着眉,抽着烟,在拥挤的河道中,为寻一靠岸处发着愁。茶馆里的谈笑声,卖菜的吆喝声,孩子们的嬉笑声,船工们上货时的号子声,犹似一曲浑然天成的民间交响乐,响彻于坛上的天空,让烦躁的您,有种迷醉的快感。
    ⑥“南门坛上”与很多文人雅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出名的,莫过于“得意楼”了。得意楼为砖混结构的茶楼,在其它古建筑的掩映下甚是显眼,镂空绘饰的朱漆门窗,雕刻精美的木制转角楼梯,古色古香的桌凳,样式古拙的茶具,让你有种似曾相识的归属感。古时,“得意楼”是常熟城里最高的建筑,楼分三层:最上面一层是专门给商会的会长及某些有身份的贵人设置的,第二层是接待谈生意的商人的雅座,底层是脚夫喝茶听书的地方。坐在楼上靠窗处,沏一壶新茶,邀一缕清风,约一二好友,不远处虞山尽收眼底,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美景中侃侃畅谈,岂不是人生得意之乐事?金尊招牌上“得意楼”三字是两朝帝师翁同龢亲书。变法失败后,被康有为誉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的翁老先生被罢官,回到了常熟老家,过着半隐的闲云野鹤生活,坛上自然是其闲暇之时必去之地,他也自然成了这座古老茶楼的常客。看着“得意楼”三个遒劲大字,我很难想象他书写此三字时,内心真的“得意”,却仿佛看到了夕阳中一位苍苒老者,朝着帝京的方向凭栏北眺的身影。“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一首临终绝笔诗道尽了悲凉。
    ⑦除了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南门坛上”还是常熟特产博物馆。蕈油面、酒酿饼、盘香饼、叫花鸡、走油肉……随便一样就能让你垂涎三尺。小时候,徜徉在坛上的街道,总会觉得大人给的零花钱太少,在众多地方特色浓郁的美味中,我最钟爱的要属走油肉。走油肉是将上好的五花肉切成规则的大方块,然后焯水,冲冷,晾干,再放入油温适合的油锅里小火慢炸,待肉表面金黄起泡,方大功告成。过年时把它切成薄薄的大片,让它与鲍鱼、白菜、蛋饺、鸭蛋一起在蒸汽的作用下,相互渗透,裹胁,十几分钟后,一盆香气四溢的蒸菜,便在我们的口中肆意了。
    ⑧然而,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由于商圈的变迁,坛上渐渐失去了往昔的热闹。年轻人外迁打工,只余老人寂寞地留守在青石街上。老屋年久失修,巷弄乏人管理,小商小贩占道经营,“脏乱差”几乎成了坛上的代名词,让很多依恋她的人,不由得扼腕叹息。
    ⑨2018年10月1日,“南门坛上”经过整修,重新开街,千年熙攘又徐徐展开,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场景又出现在了坛上的巷陌间。得意楼化身“得意楼茶艺蒸菜馆”,以蒸菜为主,辅以茶艺,评弹的经营模式在常熟日益兴盛的餐饮界抢占了一席之地。五芳斋、状元楼等老字号也重焕青春,与时尚的咖啡馆、西餐厅交相辉映,人来人往,车履不停。后轮压过前轮的印记,后人踏上前人的脚步,老去的在这里安详老去,年轻的生命在这里蓬勃生长,“历史”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提醒我们不断向前。
    ⑩在一个夏日傍晚,我又一次来到了“南门坛上”。一抹殷红的晚霞横斜于西山,湛蓝的天空中浮动着的大块云朵在夕阳的辉映下如火焰一般,映红了河面。“东里”、“西里”相对而立,细腻的小青砖,穹形的门洞,整整齐齐地镌刻了近百年的光阴。历史不过一瞬,人间已是辗转几重岁月。坛上虽是新的,但精髓没有变;人生也一样,如白驹过隙,刹那十年,人虽然老了,但心气儿还是一样的。看着那恢弘典雅、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迷人的新“得意楼”,我仿佛又看到了翁同龢老先生凭栏远眺的身影。
    (取材于徐志俊散文)
    1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第②段中,作者写到南门坛上见证了常熟几百年的沧海桑田,“沧海桑田”这个词语写出了作者身为常熟人的真实感受,抒发了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B. 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了清新优美的江南水乡风光,展现了热闹淳朴的市井生活。
    C. 历史掌故、传说和古诗词信手拈来,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和文学色彩,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D. 第⑦段详述走油肉的制作方法和过程,目的在于说明坛上人生活富裕,也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之情。
    E. 文章追忆童年往事,描写风物特产,叙述街区变迁……饱含热爱之情,体现“形散神聚”的特点。
    17. 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 鳞次栉比(zhì) 镂空(lóu) 苍苒(rán) 熙攘(rǎng)
    B. 耳孰能详(shú) 古拙(zhuó) 徜徉(cháng yáng) 镌刻(juān)
    C. 耳濡目染(rú) 醇香(chún) 焯水(chāo) 辗转(zhǎn)
    D 垂涎三尺(xián) 腊肉(là) 遒劲(qiú jìn) 裹胁(xié)
    18. 赏析文中第⑤段画线的语句。
    19. 第⑩段写道:“坛上虽是新的,但精髓没有变;人生也一样,如白驹过隙,刹那十年,人虽然老了,但心气儿还是一样的。”结合语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 文章在第⑥段和第⑩段两次写到,仿佛看到了翁同龢先生凭栏眺望“身影”,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两处“身影”的含义,并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答案】16. AD 17. C
    18. ①运用比喻,将露水比作“闪着红光的珍珠”和“墨绿底色的镜子”,写出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南门坛上异彩纷呈的美景;②运用细节描写,“蹙着眉”“抽着烟”写船工们为寻找靠岸处发愁,侧面写出坛上昔日的拥挤热闹;③运用排比、比喻,写坛上交杂的各种声音,写出了南门坛上的熙攘热闹,描绘出和谐真实的市井生活。④描绘出坛上昔日的自然美景和热闹的市井生活,表达作者的迷恋与陶醉。
    19. ①坛上虽然经过整修焕然一新,但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没有改变;②人也一样,一代又一代,生命虽然短暂,但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不变的。
    20. 第一处旧得意楼上翁同龢远眺的背影,暗示了老先生对国家和民族安危的担忧,对自身命途多舛的无奈;第二处新得意楼上翁老先生远眺的背影,则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新时代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的欣慰之情。两处想象前后照应,巧妙地构成了今昔对比,既强化了主题,表达作者对“南门坛上”的深厚感情,又使文章含蓄蕴藉,发人深思,给人余味无穷之感。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写出了作者身为常熟人的真实感受,抒发了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错误。从“我不是常熟人”可知,作者不是常熟人;“沧海桑田”在此处主要说常熟变化很大,没有人生无常的感慨。
    D.“目的在于说明南门坛上人生活富裕”错误,由原文“除了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南门坛上’还是常熟特产博物馆”可知,目的是为了介绍常熟的特色小吃。
    故选A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镂空”的“镂”应读“lòu”;“ 苍苒” 的“苒”应为“髯 ”
    B.“古拙 ”的“拙”应读“zhuō”;“耳孰能详”的“孰”应为“熟”
    D.“遒劲”的“劲”应读“jìng” ;“裹胁”的“胁”应为“挟”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赏析能力。
    “春日清晨,瑰丽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坛上,青石板上的露水,在朝阳的折射下仿佛晶莹剔透闪着红光的珍珠,转眼又成了一面面墨绿底子的镜子,异彩纷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本体为“露水”,喻体为“闪着红光的珍珠”“墨绿底子的镜子”,本处是写春日清晨,阳光洒在坛上的情景,所以生动形象地写出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南门坛上异彩纷呈的美景;
    “码头边,船工们蹙着眉,抽着烟,在拥挤的河道中,为寻一靠岸处发着愁”中“蹙着眉”“抽着烟”写出码头边船工们为寻找靠岸处发愁的神态、动作描写,这些对船工的细节性描写,从侧面写出坛上昔日的拥挤热闹;
    “茶馆里的谈笑声,卖菜的吆喝声,孩子们的嬉笑声,船工们上货时的号子声,犹似一曲浑然天成的民间交响乐,响彻于坛上的天空,让烦躁的您,有种迷醉的快感”中“茶馆里的谈笑声,卖菜的吆喝声,孩子们的嬉笑声,船工们上货时的号子声”运用了排比的手法,“犹似一曲浑然天成的民间交响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坛上交杂的各种声音,写出了南门坛上的熙攘热闹,描绘出和谐真实的市井生活。
    本处是对旧时天坛的描写,描绘出坛上昔日的自然美景和热闹的市井生活,能让烦躁的人有种迷醉的快感,表达作者的迷恋与陶醉。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
    由前文“‘南门坛上’经过整修,重新开街,千年熙攘又徐徐展开,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场景又出现在了坛上的巷陌间,得意楼化身‘得意楼茶艺蒸菜馆’,以蒸菜为主,辅以茶艺,评弹的经营模式在常熟日益兴盛的餐饮界抢占了一席之地,五芳斋、状元楼等老字号也重焕青春”可知,坛上虽然经过整修焕然一新,但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没有改变。
    由“老屋年久失修,巷弄乏人管理,小商小贩占道经营,‘脏乱差’几乎成了坛上的代名词,让很多依恋她的人,不由得扼腕叹息”“人来人往,车履不停,后轮压过前轮的印记,后人踏上前人的脚步,老去的在这里安详老去,年轻的生命在这里蓬勃生长,‘历史’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提醒我们不断向前”可知,人也一样,一代又一代,生命虽然短暂,但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不变的。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第一处,由“变法失败后,被康有为誉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的翁老先生被罢官,回到了常熟老家……他也自然成了这座古老茶楼的常客,看着‘得意楼’三个遒劲大字,我很难想象他书写此三字时,内心真的‘得意’”“‘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一首临终绝笔诗道尽了悲凉”可知,旧得意楼上翁同龢远眺的背影,暗示了老先生对国家和民族安危的担忧,对自身命途多舛的无奈。
    第二处,“看着那恢弘典雅,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迷人的新‘得意楼’,我仿佛又看到了翁同龢老先生凭栏远眺的身影”,在“南门坛上”经过整修,重新开街,重新焕发活力与历史古韵的时候,作者仿佛看到翁老先生远眺的背影,这时的翁老先生应当感叹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欣慰之情与自豪之情。
    同时,两处想象前后照应,巧妙地构成了今昔对比,既强化了主题,表达作者对“南门坛上”的深厚感情,又使文章含蓄蕴藉,发人深思,给人余味无穷之感。
    六、(10分)
    21.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三染法”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人物的常用手法。这里所说的“三染法”,是指先对人物进行定基调式的介绍与描写;后随情节的展开,不断对人物形象加以充实,从而塑造出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请从下列《红楼梦》中的四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人物,简要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三染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贾宝玉 林黛玉 王熙凤 薛宝钗
    【答案】作者用“三染法”塑造王熙凤形象。一染,在第三回林黛玉入贾府时,王熙凤第一次出场,“我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描写,贾母说她是“凤辣子”的介绍,既能看出王熙凤特殊的地位身份,又能看出她泼辣的性格,这里是基本定调。二染,第十四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做事雷厉风行,显示出非凡的管理才能。三染,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王熙凤贪图银子,玩弄权术,结果害死两条人命。通过多次点染,从而塑造了一个泼辣、能力强、贪婪、心狠手辣的贾府实际大管家王熙凤的立体形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一是要求学生熟悉《红楼梦》的相关情节和人物特点。二是理解“三染法”,“三染法”本为画家的绘画手法,而此处用在曹雪芹的小说创作中,是指先对人物进行定基调式的介绍与描写;后随情节的展开,不断对人物形象加以充实,从而塑造出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三染法”是雪芹惯用的手法,不仅用来写贾府,同时也用来写人、物、场景等。
    如写宝黛二人。先由冷子兴和贾雨村分别介绍几句,使他们初具轮廓。宝玉乃衔玉而生,顽劣异常,不喜读书,专在内闱厮混,并常发怪论道:“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黛玉则身体不好, 但聪明敏捷,气质非凡。此即为一染。
    第三回,林黛玉被接到了荣府,人们见她“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也就在这一回,王夫人对黛玉说:“她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以后休采他;因姊妹们不理他倒好,倘或一日同他多说了一句话,他心上一喜,便生出许多事来”。此便为二染。
    接着,宝玉出场了。那是他刚从外面回来,浑身的冠带,犹如一位王孙;随后一转身,又换成了美如仙童般的家常打扮。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与此同时,借助宝玉的感官,我们也看清了黛玉的具体形象。她眉是绢烟眉,似蹙非蹙;目是含情目,似喜非喜;“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到此便是三染了。
    同样,写宝钗也是如此。一染在第四回,只有八个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二染在第五回,也只有几个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三染在第八回,略详细些:“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但很可惜,这姑娘还颇有些世故:“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22. 下面是关于《乡土中国》一书的一张思维导图,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思维导图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2)《乡土中国》是一本学术专著,你即将上高中的表弟不知道如何阅读这样的作品。请你根据上面的图文,补全下面的语句,向他介绍思维导图阅读法的优点。
    表弟啊,我推荐你一个很妙的思维导图阅读法。它有三个妙处:一是提取妙,关键信息一目了然;二是______,差异信息一目了然;三是______,______。学会了做思维导图,相信你就能读懂学术专著了。
    【答案】(1) ①. 感情 ②. 主轴是父子、婆媳,配轴是夫妇 ③. 纪律(家法)
    (2) ①. 对比妙 ②. 整合妙 ③. 全书信息一目了然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可知西洋家庭团体中,两性之间的感情很重要,所以填:感情。
    第二空“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可知在乡土社会中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夫妇成了配轴,结合表格中西方“主轴是夫妇,配轴是子女”的句式,这里可以填:主轴是父子、婆媳,配轴是夫妇。
    第三空结合“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可知乡土社会中家庭讲究纪律、家法,所以这里填:纪律(家法)。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差异信息一目了然”可知应该是运用了对比,结合“一是提取妙”的句式这里可以填:对比妙。
    第二空结合“学会了做思维导图,相信你就能读懂学术专著了”说明思维导图有整合信息的特点,结合“一是提取妙”的句式这里可以填:整合妙。
    第三空根据第二空以及后文“学会了做思维导图,相信你就能读懂学术专著了”可知内容与整合全书信息有关,结合“关键信息一目了然”“差异信息一目了然”的句式这里可以填“……一目了然”,综合起来可以填:全书信息一目了然。
    七、(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孔子曾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明初文学家刘基曾说:“知进而不知止者,虽得必失。”“进”与“止”体现了古人求学修业、立身处世的态度与智慧。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了两则看似对立的警句。一则来自于《论语》,意思是: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还是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在强调贵在坚持的同时,孔子的话还有另外的用意。其中“止,吾止也”“进,吾往也”是在提醒我们,是否追求仁道、坚持不懈,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最根本的还是我们自己,与他人毫无关系。
    另一则是明初学者刘基的话,意思是:只知道前进而不懂得适可而止的人,虽然暂时有所得,长久下去必然会失去到手的一切。这句话意在强调,要适可而止,有所不为。
    两则材料,一则重在劝导我们要“进”,要持之以恒地进取;一则重在告诫我们要“止”,要适可而止。命题人是在引导考生思考,在求学修身、立身处世方面,应该如何处理“进取”和“知止”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进与止是辩证统一的,人应有所追求,积极进取,奋进有为,不然人生空虚平淡,无所作为。同时,人也应该知止,行到水穷处,走到盈满时,要适可而止、当止则止,这也是一种智慧。不知止地一味求进,会盛极必衰;不求上进地一味止息,会荒废生命。
    写作时,最好抓住“进”与“止”两个关键词,辩证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好,第一步先阐释二者的含义:进是奋进、进取,是有所为;止是适可而止、止于所当止,是有所不为。然后,结合具体事例,来分析哪些事、哪些方面、哪个阶段、什么情况下应该奋进不止,哪些事、哪些方面、哪个阶段、什么情况下应该适可而止,比如:有些东西要一再求进,比如在修身进德方面,应该进无止境;有些东西则要适可而止,比如对名与利的追求,应该当止则止。当然也可以正反对比,指出当进不进或当止不止的危害。最后,联系现实,呼吁大家当进则进,当止则止。
    立意:
    1.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2.修身进德无止境,追名逐利适时止
    3.当进,勇往无前;当止,及时抽身。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天津武清区杨村一中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