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分层作业】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5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3课月是故乡明分层作业(培优版)(含答案)
展开
语文部编版5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2课 祖父的园子 分层作业(培优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浩渺(miǎo) 巍峨(é) 萌动(míng)B.澄澈(chéng) 旖旎(qí) 公顷(qǐng)C.瑞士(ruì) 无垠(yín) 点缀(zhuì)D.蓬莱(lái) 燕山(yàn) 篝火(gōu)2.对“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B.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无限思念之情。C.作者只想看到故乡的月亮。3.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月夜美景的一项是(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B.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C.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D.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5.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夏天的夜,天空中繁星闪烁,不可胜数。B.听了黄老师的讲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如此简单。C.你到了国外,可不能乐此不疲,忘记养育你的故土啊!D.在风雪中观赏梅花,雪与梅相映成趣,让人流连忘返。 二、填空题6.读句子,完成练习。①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②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第①句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世界各地月亮的________________(用句中的四字词语回答)。第②句多运用____字词语,写出了朗润园的________。结合全文,我们发现作者借这些语句表达了_______________之情。7.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意思不变。(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 )(2)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3)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记得有一个晚上同几个同伴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选自季羡林《海棠花》8.联系上下文可知,“断片”在选段中具体指的是“________”一事。(不超过30字)9.根据选段的内容,完成以下示意图。10.作者写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幻想的目的是( )(多选)A.表达心中的烦躁、无趣 B.突显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绚烂C.表达自己内心的渴望 D.为后文写海棠花的美作铺垫11.联系季羡林在《月是故乡明》中所写的“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我们可以推测出他是借“海棠花”表达自己_____的感情。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童年的回忆如果重年是一幅画,那它便是美妙绝伦的风景画;如果童年是一杯茶,那它便是回味无穷的上等白茶;如果童年是一朵花,那它便是百花之中最美丽娇艳的玫瑰。是的,童年是每个人心里最美的一部分。童年,躲在芳草茵茵的花丛里。小时候,还未上幼儿园,我喜欢叫上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到楼下的花丛里捉迷藏,逮蚂蚁,玩过家家。我们从来不嫌脏,只顾着用花瓣当蘑菇,用小草当葱,用土当面粉,我们炒莱,蒸馒头,煮面汤,有时还能捉住一两只蝴蝶,把它们当作我们的顾客。小小的游戏,我们却如此喜欢,如此开心,也许这就是童真童趣吧!童年,就这样遗失在花丛中了。童年,躲在满是粉笔画的楼道里。上幼儿园时,我和小伙伴们就不能天天那么开心地玩耍了,我们只有周末才能在一起玩。而且,我们不在花丛中玩了,因为我们认为自己长大了。这时,我们就在楼道里画画,黑色的石灰地,白色的粉笔头,画出的东西格外明显。我们从一楼画到七楼,又从七楼画到一楼,丝毫不觉得累。我们画小人,画花草,画动物,觉得有趣极了!童年,就这样遗失在楼道中了。童年,躲在旋律优美的班歌里。上了小学,我们要定一首属于自己的班歌国了,我又激动又兴奋。老师让各个小组来编创,然后选出一个最好的。同学们都十分积极,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有的同学认真思索,有的同学热烈讨论,还有的同学唱了起来。最后,老师选出了第六小组的《四二欢迎你》,他们用的正是《北京欢迎你》的曲调,同学们都很高兴。童年,就这样遗失在美好的旋律中了。童年的回忆,美丽而甜蜜,留在了我们记忆的深处,留在了花丛中、楼道里,还有美妙的音符中……令我们魂牵梦萦。我爱缤纷的童年,爱这童年的回忆。1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回味无穷:______________(2)魂牵梦萦;_______________13.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不包括( )。A.使文章节奏鲜明,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喜爱B.读起来朗朗上口,强烈地表现了童年生活在作者的心中是最美好的C.表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D.使作者的童年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14.本文按作者的成长顺序叙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三件趣事,请分别概括。(1)小时候,还未上幼儿园,______________(2)上幼儿园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了小学,________________15.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是多样的,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本文的作者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如“____________”,就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喜爱之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会飞的蒲公英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______(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喝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是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_____(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选文有改动)16.根据注音写出汉字。①轻________(yíng)②娇________(nèn)17.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鹊、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19.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_____________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20.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2.C3.C4.B5.C6. 排比 美妙绝伦 四 风光绝妙 自己对故乡的思念7. 衬托 不可计数 可能 茅塞顿开8.“我”在高崖上看到自家的两棵海棠树开着很美的海棠花 9.惊喜、高兴 想到树下看看 渴望 发现是自家海棠树 10.BCD 11.思念故乡 12. 比喻事后回忆起来仍然很有意味。文中指童年让人难以忘怀,回忆起来觉得十分美好。 形容思念情切。文中指“我们”非常想念童年生活 13. 排比 比喻 C 14. “我”和小伙伴一起到楼下的花丛里做游戏。 “我”和小伙伴在楼道里画画。 “我”和同学们一起编创属于自己的班歌。 15.示例:我爱缤纷的童年,爱这童年的回忆 16. 盈 嫩 17.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淡雅(或平凡)。 18.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19. 蒲公英 教育“我”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20.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 21.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征,有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希望。 22.每一个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