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0·湖北孝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B.BC.CD.D
2.(2022·湖北孝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3.(2022·湖北孝感·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二、填空题
4.(2020·湖北孝感·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用下列物质或元素的字母序号填空:
A 金属材料 B NH4NO3 C 有机合成材料 D 钙元素 E 糖类
(1)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传播,小明出门购物时戴上了口罩和一次性塑料手套,在市购买了大米等物品,则大米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为_________________,口罩中的金属条属于_________________,制手套的塑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作物缺氮元素,可向土壤中施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年人为预防骨质疏松,应多吃含有______________的食物。
5.(2022·湖北孝感·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现有三种物质:A.氧气 B.金刚石 C.氯化钾,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①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②可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③可用作钾肥的是____。
(2)疫情防控,处处蕴含化学知识。
①正确佩戴口罩能有效预防新冠肺炎,制作口罩用的无纺布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聚丙烯属于____(填字母序号)。
A.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②“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可以消毒、杀菌。“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使人中毒,反应原理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6.(2022·湖北孝感·统考中考真题)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请依据H、C、O、Na、Cl、Fe等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科学家 (填字母序号)利用上述总分元素组成的物质和氨气制得了纯碱。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A.侯德榜B.张青莲C.屠呦呦
(2)写出厨房常用调味品的化学式_______。(任写一种)
(3)热水瓶胆内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以用_______来洗涤(任写一种)。
(4)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目前,我国的钢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请写出工业炼铁的原理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甲、乙、丙、丁是由上述部分元素组成的不同类别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能发生反应,“→”表示某一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甲为氧化物,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甲一定是二氧化碳
B.乙一定是酸
C.丁可能是碳酸钠
D.甲→丁发生的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三、实验题
7.(2020·湖北孝感·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X,X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A和C连接制取气体X,则X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A和B或A和D连接都可制取气体X,则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
(3)若向锥形瓶中盛装大理石或石灰石,来制取气体X,则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除选取上图部分装置外,还需补充大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铁架台(带铁夹)、玻璃片和______________(填一种仪器)。
四、科学探究题
8.(2020·湖北孝感·统考中考真题)线上化学课堂中,老师演示了“吹气生火”实验,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用导管吹气,脱脂棉燃烧了起来。同学们对该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复学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脱脂棉燃烧的原因。
【作出猜想】根据燃烧条件分析:①脱脂棉是可燃物;②吹出的气体可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③反应放出热量,满足了温度达到脱脂棉的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向过氧化钠粉末中不断吹气,观察到过氧化钠粉末由淡黄色逐渐变为白色,在导管口P处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木条复燃,说明试管内生成了氧气。同时还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还放出了热量。
【得出结论】吹出的气体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同时反应放出热量,满足了脱脂棉燃烧的条件。
探究二:试管内残留白色固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①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作出猜想】猜想1:CO2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2CO3;
猜想2:H2O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OH;
猜想3:CO2和H2O均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2CO3和NaOH。
【实验验证】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能反应,猜想3正确。请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化工厂存有过氧化钠时,一旦失火,不能选用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灭火。
A 二氧化碳灭火器 B 细沙 C 水基型灭火器
A.节约资源
B.物质分类
①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
②超市购物,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①生铁、硫、红磷均为单质
②甲烷、75%酒精、食醋均为混合物
C.物质构成
D.性质用途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②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
①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能做燃料
②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向盛有80℃热水的两只烧杯中各放入一小块白磷,然后用导管对准其中一块白磷通入氧气,观察现象
B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C
鉴别NaCl、NaOH与NH4NO3三种固体
取等量样品,分别溶于同温等体积水中,测量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D
检验CO2气体中是否混有HCl气体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残留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固体成分含有碳酸钠
②取适量①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固体成分含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A、①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②超市购物,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因不可降解的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选项正确;
B、①生铁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②甲烷是纯净物,选项错误;
C、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选项错误;
D、①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能做助燃剂,不能做燃料,选项错误。
故选A。
2.D
【详解】A、向盛有80℃热水的两只烧杯中各放入一小块白磷,然后用导管对准其中一块白磷通入氧气,观察到通入氧气的白磷燃烧,未通入氧气的白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高温煅烧的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B不符合题意;
C、NaCl溶于水,溶液的温度不变,NaOH溶于水放出热量,NH4NO3溶于水吸收热量,鉴别NaCl、NaOH与NH4NO3三种固体,取等量样品,分别溶于同温等体积水中,溶解后溶液的温度不变的是NaCl,溶液的温度升高的是NaOH,溶液的温度降低的是NH4NO3,故C不符合题意;
D、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HCl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故B符合题意;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通过资源的使用率,还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E A C B D
【详解】(1)大米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为糖类,口罩中的金属条属于金属材料,制手套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E;A;C。
(2)硝酸铵属于氮肥,农作物缺氮元素,可向土壤中施加硝酸铵,故选:B。
(3)老年人缺钙,容易骨质疏松,应多吃含钙元素食物,故选:D。
5.(1) A B C
(2) B H2O
【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用途分析。
(2)根据合成材料的种类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1)①氧气的用途为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氧气,故填:A。②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故填:B。③氯化钾中含植物生长需要的钾元素,可用作钾肥,故填:C。
(2)①聚丙烯是一种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填:B。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该反应中,反应前有1个钠原子、3个氯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反应后已有1个钠原子、3个氯原子,则X中有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X是水,化学式是H2O,故填:H2O。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运用所学知识用心解答即可。
6.(1)A
(2) (合理即可)
(3)白醋(或者醋)
(4)
(5)C
【详解】(1)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是侯德榜,故选A。
(2)调味品常用的是食盐,主要成分,或者写食醋等合理即可。
(3)家里常见的能和水垢反应的是白醋,故填白醋((或者醋)。
(4)工业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故填
(5)甲、乙、丙、丁是由中部分元素组成的,且物质类别不同,甲为氧化物。
A、若甲为氧化铁,乙为盐酸,丙为氢氧化钠,丁为氯化铁,整个过程也能实现甲乙丙丁之间的转化,则甲不一定是二氧化碳,A错,不符合题意;
B、若甲为二氧化碳,乙为氢氧化钠,丙为盐酸,丁为碳酸钠,也能实现甲乙丙丁之间的转化,乙为氢氧化钠溶液,不一定是酸,B错,不符合题意;
C、若甲为二氧化碳,乙为氢氧化钠,丙为盐酸,丁为碳酸钠,也能实现甲乙丙丁之间的转化,故丁可以为碳酸钠,C对,符合题意;
D、若氧化物转化成丁是置换反应,则丁只能为金属单质,则丙只能为盐酸,与氧化物反应的乙只能为单质,乙丁二者物质类别相同,或无法实现甲乙之间的反应,D错,不符合题意。故选C
7. 氢气(或H2) 过氧化氢溶液(或H2O2溶液) B 酒精灯
【详解】(1)若将A和C连接制取气体X,可用装置A说明反应物是固液混合,不需要加热,C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则X为氢气(或H2);
(2)若将A和B或A和D连接都可制取气体X,则说明X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反应物是固液混合,不需要加热,则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或H2O2溶液);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则选用的收集装置为B;
(4)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需要采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除选取上图部分装置外,还需补充大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铁架台(带铁夹)、玻璃片和酒精灯。
【点睛】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固态还是液态)和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将发生装置分为固体加热型装置和固液混合不加热型装置;收集装置主要根据生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是否和水反应考虑能否用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还可以根据气体和空气密度的比较以及是否和空气中的各成分反应,判断能否采用排空气法收集,如果气体密度和空气密度非常接近则不适宜采用排空气法,在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密度比空气大的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8. 着火点 带火星的木条 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氢氧化钠(或NaOH) AC(选错或不全均不给分)
【详解】[做出猜想]
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填:着火点。
[进行试验]
氧气具有助燃性,在p管口放置带火星木条,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气,锥形瓶中没有生成气体,伸入烧杯中导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该反应放热,故填:带火星的木条;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实验验证]
①取残留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产生白色沉淀固体成分含有碳酸钠;
②取适量①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铜溶液,氯化铜和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铜沉淀,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固体成分含氢氧化钠,故填: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中不含氢元素含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只能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拓展延伸]
过氧化钠和水以及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化工厂存有过氧化钠时,一旦失火,不能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及水基型灭火器,故填:A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疆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株洲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衡阳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