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347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衡阳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347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衡阳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347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衡阳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衡阳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0·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84消毒液”可用于新冠状病毒肺炎的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 NaCIO)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
A.ClO2
B.H2
C.H2O
D.Na2O
2.(2020·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图A是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汞得到氧化汞
B.图B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图C是两份等质量、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图D是向等质量的Zn和Mg中分别滴加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3.(2020·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l:1
4.(2020·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西瓜榨汁
B.菜刀生锈
C.瓷碗破碎
D.湿衣晾干
5.(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
D.置换反应可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则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6.(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汽油挥发C.饭菜变馊D.胆矾研碎
7.(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X处的粒子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
8.(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铜是一种不活泼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不反应,但可与稀硝酸(有强氧化性)发生如下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
A.NO2B.NOC.N2D.N2O
9.(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衡阳市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南岳剪纸B.石市竹木雕C.常宁版画D.未阳糯米酒
10.(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是反应物B.x的值为20
C.乙是此化学反应的催化剂D.生成38g甲,需消耗60g丁
11.(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丙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
C.该反应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二、填空题
12.(2020·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全球大面积爆发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预防新冠状病毒及疫情的扩散,消毒、杀菌很关键。酒精(C2H5OH)可用作消毒剂,也是一种常用的燃料。
(1)酒精是一种_____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某同学配制了一瓶酒精消毒剂,经测定此消毒剂中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个数比为1:1,此消毒剂中酒精的质量分数为_____。
13.(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请回答: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它们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则______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3)为缓解全球性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请举例一种新能源______。
(4)一定甲烷(CH4)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之比可能为______。
A.l:1:6 B.1:2:6 C.1:3:6 D.1:4:6
14.(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回答下列问题。(“一”表示相连的两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请写出图中甲表示的物质类别_______。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请写出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而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如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成___色。
15.(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北京冬奥会是奥运历史上第一届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能的奥运会,所有场馆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及“绿电”。试回答:
(1)写出一种清洁能源_______。
(2)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祥云”火炬采用丙烷(化学式C3H8)作为燃料,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飞扬”火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火炬燃料由氢气替代了丙烷,其优点是_______。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科学探究题
16.(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某课外化学兴趣小组发现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后产生了气体,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该气体是CO2;猜想二:该气体是SO2;猜想三:该气体是_______。
【查阅资料】
①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
②
【实验设计】
【现象与分析】
(1)装置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__。装置B中高锰酸钾溶液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
(2)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CO2,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
【反思交流】
(3)若装置B与装置C位置互换,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_______,理由是_______。
(4)有同学认为,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后生成的产物中,除上述已验证的物质外,至少还有一种产物,理由是_______。
四、计算题
17.(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托盘天平两盘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烧杯内均盛有100g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平衡。现向左盘烧杯中加入6.5g锌粒,恰好完全反应,向右盘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求:(1)右盘烧杯中加入氧化铜的质量;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8.(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以下是某同学解答一道计算题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问题。
题目: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7.5g放入试管中加热,反应中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多少?
该同学很快列出计算过程,求出了氯化钾的质量。请你帮该同学检查是否正确。
解:设生成KCl的质量为x
x=16.7g
答:生成KC1的质量为16.7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的O2质量是_______g。
(2)上述计算过程是否正确?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如果错误,请你重新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KC1的质量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氯原子,反应后出现了2个钠原子、2个氯原子和1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尚缺的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存在于X中,则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C。
2.C
【详解】A、在密闭容器里加热汞得到氧化汞,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容器中的物质总质量保持不变,故A正确;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盐酸为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为碱性,pH大于7,所以溶液pH由小于7逐渐变为大于7,故B正确;
C、两份等质量、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最后产生的氧气总量应该相同,故C错误;
D、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锌中分别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至过量,开始时金属过量,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当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则镁和锌全部参加反应,
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镁生成的氢气大于锌,故D正确。
故选C。
3.A
【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也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选项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丙与丁均属于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该反应中的甲、丙、丁属于化合物,而乙是氧气,属于单质,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则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错误,故选A。
4.B
【详解】A、西瓜榨汁只是西瓜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菜刀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变化生成了新物质---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C、瓷碗破碎只是瓷碗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湿衣晾干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5.C
【详解】A、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碳酸钠属于盐,错误;
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错误;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正确;
D、置换反应可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冰雪融化,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汽油挥发,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饭菜变馊,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胆矾研碎,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7.A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小白球表示的原子个数一共为4,反应后小白球表示的原子的个数一共有8个,黑球代表的原子个数为2,则X处的粒子中一共有两个黑球代表的原子,4个小白球代表的原子,即一个黑球与两个白球结合,故A正确;
故选A。
8.B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反应前含Cu、H、O、N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24、8,反应后含Cu、H、O、N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22、6,可判断2X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物质X的化学式为NO;
故选B。
9.D
【详解】A、南岳剪纸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石市竹木雕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常宁版画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未阳糯米酒为糯米的发酵过程,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详解】A、反应前丁的质量分数为48%,反应后丁的质量分数为30%,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故选项正确;
B、由图2可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加一起等于1,所以可算出乙的质量分数为10%,即x的值为10,故选项不正确;
C、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0%,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也为10%,乙的质量分数在反应前后不变,故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故选项不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丁的质量比为:(19%-17%):(48%-30%)=1:9,则若生成38g的甲,设消耗丁的质量为x, ,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A
11.D
【分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得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
【详解】A、根据图示反应微观示意图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丙为SO2,SO2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得出生成物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故选项说法正确;
D、置换反应是指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为两种化合物,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2. 可再生 71.9%
【详解】(1)酒精可由红薯、玉米等粮食发酵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
(2)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此消毒剂中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个数比为1:1,即:C2H5OH~H2O,则酒精与水的质量比为:46:18,故此消毒剂中酒精的质量分数为:。
13. 不可再生 煤 氢能(合理即可) B
【详解】(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由图可知,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煤产生二氧化硫的含量高,故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容易导致酸雨;
(3)人们正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有氢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4)设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x:y:z,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x+y):2z=1:4,(x+y):z=1:2。故选B。
14.(1)金属氧化物
(2)
(3)红
【详解】(1)酸能与活泼金属、碱、盐、酸碱指示剂、金属氧化物反应,故甲为金属氧化物;
(2)氢氧化钠是碱,稀盐酸是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5.(1)太阳能
(2) 不会产生温室气体
【详解】(1)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且使用无污染,属于清洁能源;
(2)丙烷燃烧生成水与二氧化碳,氢气燃烧生成水,故使用氢气的优点为不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氢气与氧气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6. CO2和SO2 二氧化硫##SO2 使SO2完全除去,排除对CO2检验的干扰 不合理 SO2也会与Ca(OH)2反应生成沉淀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有氢元素,反应产物中一定有氢元素,则至少还有一种产物
【详解】提出猜想:根据题干信息,该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该气体还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混合物;
现象与分析:(1)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装置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装置B中高锰酸钾溶液必须足量的原因是:使SO2完全除去,排除对CO2检验的干扰;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交流:(3)由于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果装置B与装置C位置互换,无法确定是否含二氧化碳,故该实验设计不合理;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H、S、O元素,生成物中含S、C、O元素,故生成物中还应含氢元素,故除上述已验证的物质外,至少还有一种产物。
17.解:(1)设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得x=0.2g,y=9.8g;
由于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无气体生成,则天平左盘增加的质量等于天平右盘增加的质量,故右盘烧杯中加入氧化铜的质量为;
答:右盘烧杯中加入氧化铜的质量为6.3g。
(2)由于6.5g锌粒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故由(1)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9.8g,则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详解】(1)见答案。
(2)见答案。
18.(1)9.6
(2) 错误 解:设生成KCl的质量为x
x=14.9g
答:生成 KCl 的质量为14.9g。
【详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及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与氧气,反应产生的氧气会逸散出去,根据质量守恒得出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与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则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故氧气的质量为27.5g-17.9g=9.6g;
(2)27.5g是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混合物的质量,该同学认为27.5g是氯酸钾的质量,故该同学计算过程错误;
计算过程见答案。
【点睛】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中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实际质量之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株洲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长沙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岳阳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