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2 课文2 赤壁赋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2 课文2 赤壁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梳理,典句翻译,名句默写,高考中的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②(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③(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④( )横江水光接天纵⑤( )一苇⑥( )之所如⑦( )凌⑧( )万顷之茫然⑨( )浩浩乎如冯⑩( )虚⑪( )御⑫( )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⑬( )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2段)于是饮酒乐甚扣舷①( )而歌②( )之歌③( )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④( )兮溯⑤( )流光⑥(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⑦( )歌而和⑧( )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⑨( )不绝如缕⑩( )舞⑪( )幽壑之潜蛟泣⑫( )孤舟之嫠妇⑬( )
(第3段)苏子愀然①( )正襟危坐②(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③(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④( )其破荆州下⑤( )江陵顺流而东⑥( )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⑦( )临江横槊赋⑧( )诗固⑨(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⑩( )于江渚⑪( )之上侣⑫( )鱼虾而友⑬( )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⑭( )蜉蝣⑮( )于天地渺⑯( )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⑰( )托遗响⑱( )于悲风
(第4段)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①( )而未尝往也盈②( )虚③( )者如彼而卒④( )莫消长⑤( )也盖将⑥(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⑦(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⑧( )非吾之所有虽⑨( )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⑩( )
(第5段)客喜而笑洗盏更①( )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②( )相与③( )枕藉④(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⑤( )
答案 (1)断句略。
(2)(第1段)①既望:过了望日(农历十五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 ②属:这里指劝人饮酒 ③少焉:一会儿 ④白露:白茫茫的水气 ⑤纵:任 ⑥一苇:小船(比喻船很小,像一片苇叶) ⑦如:往 ⑧凌:越过 ⑨茫然:旷远的样子 ⑩冯:通“凭”,乘 ⑪虚:太空 ⑫御:驾 ⑬遗世:脱离人世
(第2段)①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 ②歌:动词,唱
③歌:名词,歌词 ④空明:月光下的清波 ⑤溯:逆流而上 ⑥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 ⑦倚:循、依 ⑧和:同声相应,唱和 ⑨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⑩缕:细丝 ⑪舞:使……起舞 ⑫泣:使……落泪 ⑬嫠妇:寡妇
(第3段)①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②危坐:端坐 ③缪:缭、盘绕 ④方:当 ⑤下:名词作动词,攻占 ⑥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 ⑦酾酒:斟酒 ⑧赋:朗诵 ⑨固:本来
⑩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⑪渚:江中小洲 ⑫侣:以……为伴侣 ⑬友:以……为朋友 ⑭寄:寄托 ⑮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⑯渺:渺小 ⑰骤得:屡次得到 ⑱遗响:余音,指箫声
(第4段)①斯:此,这里指水 ②盈:满 ③虚:缺 ④卒:到底 ⑤消长:消减和增长 ⑥将:假如,如果 ⑦曾:竟,竟然 ⑧苟:如果 ⑨虽:即使 ⑩适:这里有享有的意思
(第5段)①更:再,又 ②狼籍:凌乱。也写作“狼藉”
③相与:互相 ④枕藉:枕着垫着 ⑤白: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
二、基础梳理
1.通假字
答案 通“凭”,乘
2.古今异义词
答案 ①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②白茫茫的水气 ③旷远的样子
3.一词多义
答案 (1)①名词,一种文体 ②动词,朗诵 ③动词,创作 ④名词,赋税 ⑤动词,征收
(2)①形容词,端正 ②形容词,高 ③形容词,正直 ④指人快要死了
(3)①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日 ②动词,向远处看 ③名词,名望,声望 ④动词,盼望,期望 ⑤名词,念头,打算
(4)①连词,假如,如果 ②副词,将要 ③动词,率领 ④名词,带兵的人,将领 ⑤动词,扶持,扶助 ⑥助词,无义 ⑦动词,请 ⑧副词,且,又
(5)①副词,竟,竟然 ②动词,通“增”,增加 ③副词,曾经 ④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6)①副词,屡次 ②形容词,迅疾 ③副词,突然
4.词类活用
答案 ①名词作动词,唱 ②名词作动词,攻占 ③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 ④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⑤名词作状语,向南 ⑥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⑦形容词作动词,整理 ⑧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 ⑨使动用法,使……起舞/使……落泪 ⑩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5.特殊句式
答案 ①~⑤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⑥定语后置句 标志词:之 ⑦定语后置句 标志词:者 ⑧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为(介词)、何(疑问代词) ⑨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在(动词)、安(疑问代词) ⑩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羡(动词)、何(疑问代词) ⑪被动句 标志词:于 ⑫⑬判断句 标志词:也
6.文化常识
(1)《赤壁赋》
①“赋”本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也就是说,“赋”是直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②汉代时,“赋”成为一种文体。该文体介于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讲求文采、韵律。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2)七月既望
既望:过了望日(农历________为望),即农历十六日。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每月第一日为“________”,十五日为“________”,十六日为“________”,最后一天为“________”。
(3)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中国有________宿之称,其中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斗和牛都在其中。斗宿,就是________,勺子状。牛宿,有星六颗,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
答案 (1)①风 雅 颂 赋 比 兴 ②诗 散文 (2)十五日 朔 望 既望 晦 (3)二十八 北斗七星
三、典句翻译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得分点:西、东、缪,被动句式,句意通顺)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战船相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是一位盖世英雄,可现在又在哪里呢?(得分点:舳舻、酾、赋、固、安在,句意通顺)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何况我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在这里举杯来互相劝酒。在天地之间寄托自己短暂的一生,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米粒。(得分点:渔、樵、侣、友、属、蜉蝣,句意通顺)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如果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得分点:将、自、曾、无尽、何羡,句意通顺)
四、名句默写
1.《赤壁赋》中,用蛟龙和寡妇听到箫声的表现和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月亮缓慢移动的美景。
5.《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经过月亮银辉的浸染,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6.《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
7.《赤壁赋》中,作者认为物各有主,不必强求,呼吁张开胸襟、拥抱自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出飘飘然像脱离了人世,升入仙境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表现了作者放歌纵酒的愉快心情。
10.《赤壁赋》中,作者指出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4.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5.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6.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7.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8.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9.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 1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五、高考中的课文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___”。(2020年全国卷Ⅱ)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2019年全国卷Ⅱ)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全国卷Ⅱ)
(4)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于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6年全国卷Ⅲ)
(5)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谷后的旷达、洒脱;……(2018年天津卷)
答案 (1)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2)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3)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4)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5)惟江上之清风
2.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翻译。
(1)(赵太夫人)居尝语诸子曰:“尔父累俸,稍拓田庐,然不尽与尔曹,而推以赡族,惟是念祖父之余,不可专食也。尔当识此意附谱后,绝孙曾他肠,令吾族人得世世食此土,不亦美乎!”(节选自《白苏斋类集》,2020年江苏卷第7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你们要把这个意思记在家谱中,杜绝后世子孙的其他念想,让我们族人能世世代代依靠这些土地生活,不也很好嘛!
解析 “识”,通假字,同“志”,记住;“谱”,族谱、家谱;“绝”,断绝、杜绝;“孙曾”,孙辈,曾孙辈;“他肠”,其他念想;“得”,能,能够。
参考译文
赵太夫人平日常对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积累多年的俸禄,逐渐扩展了一些田产房舍,但不能都给你们,而是要用它们赡养族人,也是要感念祖辈父辈的余荫,不能独自享有。你们要把这个意思记在家谱中,杜绝后世子孙的其他念想,让我们族人能世世代代依靠这些土地生活,不也很好嘛!”
(2)(李宗质)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至荆州,复然。
(节选自杨万里《李台州传》,2016年天津卷第13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季思任期届满,向东而下,所经过的地方李台州仍然这样,始终没有找到。
解析 秩满:官吏任期届满。东:作状语,向东。下:作动词,去、到。复:仍旧,还。然:这样。竟:最终。
参考译文
(李宗质)母亲姓展,是妾,生下宗质后遭遇靖康年间的动乱,母子失散了。宗质凭着父亲的官职得到荫赏。长大以后,到达做官的所在之地必定到处寻找母亲,没有找到。姻亲司马季思到蜀地去做官,宗质说:“我寻找母亲,在东南地区没找到,一定在蜀地吧?”于是跟随他到西部去,乘船经过各个州,像是县或者是村市,一定登上岸边,走遍这个地方大声呼叫,喊道:展婆,展婆。到了傍晚,才哭着回去,不吃饭,司马家的人很同情他,坚持多方宽慰劝解他,他才一边哭着一边勉强吃点东西。季思任期届满,向东而下,所经过的地方李台州仍然这样,始终没有找到。到了荆州,仍然这样(寻找)。
拓展训练 走进高考
(2020·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答案 A
解析 找出选项中断句不一致的地方,重点分析,确定正误。“士坐庭中”“噤未能言”是士的两种行为,“噤”的意思是“闭口”,与“未能言”联系紧密,中间不应断开;且“宽其禁约”的主语是“轼”,“轼”后不应断开,排除B、C两项。“每摧辱举子”的主语是“巡铺内侍”,二者不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A。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答案 B
解析 “由丞相主持”错。“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由皇帝亲自主持和出题,并定出名次。殿试的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答案 C
解析 “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分析错误,根据原文“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可知,是苏轼上书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2)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解析 翻译句子要抓住重点实词、虚词、特殊文言现象、特殊句式等得分点。(1)“粜”,出售;“常平”,地名,不译;“作”,制成、制作;“挟”,带着;“活者”,救活的人。(2)“体”,文章;“浑涵光芒”,博大深沉光辉灿烂;“鲜”,少、少有。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立即能说出其中的要点。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对苏轼的表现)很惊喜,殿试时苏轼中乙科。后来用书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苏轼的父亲)苏洵去世后,被追赠为光禄丞。苏轼服丧期满后,回到朝廷,被任命做判官告院。当时王安石正推行新法,苏轼上书论新法的不适宜。新政日益推行,苏轼在这期间,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得以安宁。后调任掌管密州。司农推行手实法,不按时施行的以违反诏令论罪。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诏令的罪责,如果出自朝廷,谁敢不服从?现在出自司农寺,这是擅自制定法令。”提举官吃惊地说:“你暂且慢一点推行新法。”不久,朝廷知道这法令有害于百姓,撤销了它。元祐元年,苏轼以七品官服入侍皇帝于延和殿,皇帝接着赐他银绯,升为中书舍人。元祐三年,代理掌管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冻得说不出话来。苏轼放宽那些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才能。巡视考场的宦官常折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元祐四年,因议论朝政多了,被当权的人忌恨。苏轼怕不被他们容纳,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掌管杭州。(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到朝廷赐予的度僧牒,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囊中的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逐渐集贮钱粮来防备疫病。徽宗即位,又经过三次大赦,就提举玉局观,恢复朝奉郎。苏轼从元祐以来,从未因每年考绩要求升迁,所以官职仅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在常州去世。苏轼跟从父亲苏洵学写文章,天赋异禀。曾经自称:“写文章如同行云流水,原本没有规定的目标,只是常常在该说的地方就说,在该停的地方就停。”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话,都可以书写、陈述出来。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例句
本字及意义
冯虚御风
例句
古义
今义
①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貌的女子
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
③凌万顷之茫然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1)赋
①《赤壁赋》
②横槊赋诗
③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④省刑罚,薄赋敛(《管子》)
⑤赋以重税
(2)危
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②危楼高百尺(《夜宿山寺》)
③危言危行(《论语》)
④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
(3)望
①七月既望
②望美人兮天一方
③都督阎公之雅望(《滕王阁序》)
④日夜望将军至(《鸿门宴》)
⑤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4)将
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②田园将芜(《归去来兮辞》)
③将数百之众(《过秦论》)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鸿门宴》)
⑤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⑥宫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
⑦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⑧将信将疑
(5)曾
①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②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
④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治平篇》)
(6)骤
①知不可乎骤得
②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③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三国演义·失街亭》)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歌窈窕之章
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③顺流而东也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乌鹊南飞
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⑦正襟危坐
⑧不知东方之既白
⑨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⑩侣鱼虾而友麋鹿
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①游于赤壁之下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④寄蜉蝣于天地
⑤托遗响于悲风
⑥凌万顷之茫然
⑦客有吹洞箫者
⑧何为其然也
⑨而今安在哉
⑩而又何羡乎
⑪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⑫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⑬固一世之雄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2 课文3 游褒禅山记,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梳理,典句翻译,高考中的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上册 Ⅰ 课文2 师说,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梳理,典句翻译,名句默写,高考中的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 课文5 阿房宫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梳理,典句翻译,名句默写,高考中的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