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2 课文3 游褒禅山记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2 课文3 游褒禅山记,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梳理,典句翻译,高考中的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①( )慧褒始舍②( )于其址,而卒③( )葬之;以故其后名④( )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⑤( )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⑥( )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⑦( )漫灭⑧( ),独其为文⑨( )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⑩( )也。
(第2段)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①( ),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②( ),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③( )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④( )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⑤( )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⑥( )十一⑦(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⑧( )矣。方⑨( )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⑩( )也。既其出,则或咎⑪( )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⑫( )随之而不得极⑬( )夫游之乐也。
(第3段)于是余有叹①( )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②(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③( )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④( )非常⑤( )之观⑥( )常在于险远⑦(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⑧( )昏惑⑨( )而无物以相⑩( )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⑪( )孰⑫( )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第4段)余于仆碑又以悲①( )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②( )其传而莫能名③( )者何可胜④( )道也哉此所以学者⑤(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⑥( )之也
(第5段)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答案 (1)断句略。
(2)(第1段)①浮图:梵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②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③卒:死 ④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⑤庐冢:墓旁的小屋 ⑥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 ⑦文:碑文 ⑧漫灭:模糊、磨灭 ⑨文:碑上残存的文字 ⑩谬:错误
(第2段)①侧出:从旁边涌出 ②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③拥火:拿着火把 ④怠:懈怠 ⑤且:将要 ⑥不能:不及、不到 ⑦十一:十分之一 ⑧加少:更少 ⑨方:当、正在 ⑩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⑪咎:责怪 ⑫其:自己 ⑬极:尽,这里有尽兴的意思
(第3段)①叹:感慨 ②得:心得,收获 ③夷:平坦 ④瑰怪:珍贵奇特 ⑤非常:不平凡 ⑥观:景象 ⑦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⑧幽暗:幽深昏暗 ⑨昏惑:迷乱 ⑩相:帮助 ⑪其: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⑫孰:谁
(第4段)①悲:感叹 ②谬:形容词作动词,弄错、使……错 ③名:名词作动词,识其本名,说出 ④胜:尽 ⑤学者:求学的人,读书人 ⑥慎取:谨慎地采取
二、基础梳理
1.通假字
答案 通“甫”,中国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用于表字之后
2.古今异义词
答案 ①不平凡 ②求学的人,读书人
3.一词多义
答案 (1)①名词作动词,命名 ②名词作动词,识其本名,说出 ③名词,名字 ④形容词,有名的,著名的 ⑤名词,名誉 ⑥形容词,高大的 ⑦名词,名义,名分
(2)①动词,观察 ②名词,景象 ③名词,宫殿
(3)①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 ②发语词,有“大概”的意思 ③表示假设语气 ④名词,伞盖 ⑤名词,器物上的盖子 ⑥动词,胜过,超出
(4)①名词,收获 ②形容词,得意,满足 ③动词,取得,得到 ④副词,应该 ⑤助动词,能够
4.词类活用
答案 ①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④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 ⑤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⑥形容词作名词,深度 ⑦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⑧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⑨形容词作动词,尽,达到尽头 ⑩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⑪形容词作动词,尽,这里有尽兴的意思 ⑫形容词作动词,弄错、使……错
5.特殊句式
答案 ①判断句 标志词:……者……也 ②判断句 标志词:……者……也 ③判断句 标志词:……者……也 ④判断句 标志词:也 ⑤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6.文化常识
(1)《游褒禅山记》
记:古代一种________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浮图:梵语(古代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________,文中指和尚。“浮图”也可用来指佛寺和佛塔。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________”。文中指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山南水北为________,山北水南为________。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________。
(5)临川王某记
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____________,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6)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十分之一。古代汉语中表示分数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就是课文中这种“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有时,分母与分子之间也可加“________”字。例如:“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清·刘开《问说》)此外,还可以将________放在分母之后表示分数。例如:“大都不过叁国之一。”(《郑伯克段于鄢》)不过,这种表示方法在中学课本中出现得很少。
答案 (1)散文 (2)佛或佛教徒 (3)庐墓 (4)阳 阴 南面 (5)自己的名字 (6)分母 分子 之 名词
三、典句翻译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得分点:得、求、思,判断句式,句意通顺)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平凡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又是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得分点:瑰怪、非常、观、险远,句意通顺)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就是今天研究学问(或“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采取的缘故了。(得分点:所以、学者、深思、慎取,句意通顺)
四、高考中的课文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记,是我国古代常用的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指《白洲五亭记》)是一篇游记。(2018年天津卷第10题A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
解析 “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错,应该是“以叙事、描写为主,兼及议论和抒情”。另外,《白洲五亭记》也不能算是一篇游记。
2.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翻译。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2020年全国卷Ⅰ第13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解析 浑涵:博大深沉。雄视:称雄。鲜:少。盖:发语词,不译。
拓展训练 走进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王安礼,字和甫,安石之弟也。早登科,从河东唐介辟。(吕公弼)荐安礼于朝,神宗召对,欲骤用之。安石当国,辞,以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他日得见,命之坐,有司言八品官无赐坐者,特命之。迁直集贤院,出知润州、湖州,召为开封府判官。尝偕府尹奏事,既退,独留访以天下事,帝甚乡纳。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
苏轼下御史狱,势危甚,无敢救者。安礼从容言:“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觖望。今一旦致于理,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帝曰:“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李定、张璪皆擿使勿救,安礼不答,轼以故得轻比。
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事至立断。前滞讼不得其情,及且按而未论者几万人,安礼剖决,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书揭于府前,辽使过而见之,叹息夸异。帝闻之,喜曰:“昔秦内史廖从容俎豆,以夺由余之谋,今安礼能勤吏事,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特升一阶。
帝数失皇子,太史言民墓多迫京城,故不利国嗣,诏悉改卜,无虏数十万计,众汹惧。安礼谏曰:“文王卜世三十,其政先于掩骼埋胔,未闻迁人之冢以利其嗣者。”帝恻然而罢。
久之,御史张汝贤论其过,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汝贤亦罢。绍圣初,还职,知永兴军。二年,知太原府。苦风痹,卧帐中决事,下不敢欺。卒,年六十二,赠右银青光禄大夫。
(节选自《宋史·王安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B.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C.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D.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答案 B
解析 画线句的句意:“我本来就不会深责他,现在既然你为他求情,我就宽赦他。你出去之后,不要把这事说出去,苏轼刚引起众人的怨恨,我恐怕有人会拿这件事来害你。”“也”为句末语气助词,其后应断开,排除A、D两项;“轼”为人名,作主语,其后不可断开,排除C项。故选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科,也称登第。一般考中进士以上就可称登科,但民间有“大小登科”的说法,结婚被称为“小登科”。
B.八品,古代官员分九品十八级,正八品是第十五级。宋代秘书郎、著作佐郎、国子博士等都属于八品官。
C.起居注,记录着古代帝王、皇子和后妃的言行。从汉代以后,几乎历代都有起居注,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D.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文中指祭祀。
答案 C
解析 C项“记录着古代帝王、皇子和后妃的言行”错,起居注不记录皇子、后妃的言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礼才华出众。由于当时王安石执政,他主动推辞皇帝的任命,只担任了小小的八品官。但他对于国事的见解却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B.王安礼为人正直。苏轼被关进御史狱,情势很危急,没有人敢救他。王安礼却坦然向皇帝进谏,请求宽赦苏轼,不要因言治罪。
C.王安礼善于断案。其前任审理不妥的案子,王安礼都从轻发落,释放了犯人,不到三个月,三狱院以及畿、赤十九个县的囚室都空了。
D.王安礼敢于进谏。他用文王治政首先就是掩埋路边尸骨的例子,劝说皇帝收回迁移百姓墓地的诏令。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答案 C
解析 C项“王安礼都从轻发落,释放了犯人,不到三个月,三狱院以及畿、赤十九个县的囚室都空了”分析有误,据原文“前滞讼不得其情,及且按而未论者几万人,安礼剖决,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可知,囚室都空了是因为王安礼处理案件雷厉风行,将之前滞留的案件都处理完了。并不是“从轻发落,释放了犯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偕府尹奏事,既退,独留访以天下事,帝甚乡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安礼能勤吏事,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王安礼)曾与开封府尹一起向皇上奏事,奏事完后,皇上单独留下王安礼,询问他一些国家大事,对他的意见,皇上很赏识并加以采纳。(得分点:“访以天下事”,“状语后置”;“访”,询问;“乡纳”,采纳;句意通顺)
(2)现在王安礼勤勉治政,使远方异域惊叹,这与古人相比都毫不逊色。(得分点:“勤吏事”,勤勉治政;“骇”,使动用法,使……惊叹;“殊邻”,异域;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王安礼,字和甫,是王安石的弟弟。很年轻的时候即考中进士,听从河东唐介的征召。(吕公弼)向朝廷推荐王安礼,宋神宗召王安礼应对后,想马上任用他。这时是王安石执政,他就推辞了,被任命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有一天宋神宗召见他,命他坐下,有官员说八品官没有赐座的,皇上特地赐给(他)座位。(王安礼)升任直集贤院,出知润州、湖州,又召回任开封府判官。(王安礼)曾与开封府尹一起向皇上奏事,奏事完后,皇上单独留下王安礼,询问他一些国家大事,对他的意见,皇上很赏识并加以采纳。(后王安礼)入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
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被下御史狱,情势很危急,没有人敢救他。王安礼则坦然地说:“自古以来胸怀大度的君主,是不会因别人的言论不当而治他的罪的。苏轼以他的才干自发奋起,认为爵位可以很快得到,而现在却仍然这样碌碌无为,他的心中不能没有抱怨。现在如果按理治他的罪,我担心以后人们会说陛下不能容纳有才能的人。”宋神宗说:“我本来就不会深责他,既然现在你为他求情,我就宽赦他。你出去之后,不要把这事说出去,苏轼刚引起众人的怨恨,我恐怕有人会拿这件事来害你。”李定、张璪都指使王安礼不要解救苏轼,王安礼没有答应,因此苏轼只受到轻微的处罚。
(王安礼)以翰林学士的身份知开封府,只要有事他马上处理,从不拖拉。他的前任审理得不十分妥当的案子,以及立案后没有处理的案子很多,牵涉到几万人。王安礼分类处理,不到三个月,三狱院以及畿、赤县十九个县的囚室都空了。审理案件的情况公布于府衙门前,辽的使者从府衙前经过看到了,对王安礼夸奖不已。皇上听后高兴地说道:“过去秦国的内史廖从容地祭祀,破坏了由余的阴谋。现在王安礼勤勉治政,使远方异域惊叹,这与古人相比都毫不逊色。”于是特别提升了一级王安礼的官阶。
皇上多次失去皇子,太史说民间墓地离京城太近了,所以不利于皇朝的后代,诏令他们将墓地都改迁,大概有数十万座,众人震动、恐惧。王安礼上奏说:“文王占卜说要传世三十年,他治政首先就是掩埋路边的尸骨,而没有听说他为了利其后代而要迁移百姓墓地的事。”皇上即诏令停止搬迁。
过了很久,御史张汝贤上书弹劾王安礼的过失,王安礼被贬出,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知江宁府,张汝贤也被罢免。绍圣初年,恢复原职,知永兴军。绍圣二年,知太原府。得风寒病,四肢麻木不能行走,只得卧床办公,但下面的人都不敢欺瞒他。(王安礼)去世时,年六十二岁,(皇上)赠他为右银青光禄大夫。例句
本字及意义
长乐王回深父
例句
古义
今义
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副词,十分,极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1)名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③阴知奸党名姓(《张衡传》)
④家君作宰,路出名区(《滕王阁序》)
⑤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
⑥隳名城,杀豪杰(《过秦论》)
⑦师出无名
(2)观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③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
(3)盖
①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②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
④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⑤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张衡传》)
⑥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本纪》)
(4)得
①此余之所得也
②暂得于己(《兰亭集序》)
③而神明自得(《劝学》)
④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⑤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始舍于其址
②有泉侧出
③而其见愈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⑤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⑥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⑦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⑧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⑨好游者不能穷也
⑩火尚足以明也
⑪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⑫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2 课文2 赤壁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梳理,典句翻译,名句默写,高考中的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4 课文3 张衡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梳理,典句翻译,高考中的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 课文3 逍遥游,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梳理,典句翻译,名句默写,高考中的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