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春夜洛城闻笛 教案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350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共3页。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学习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借景抒情)。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解诗情画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 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吗?请大家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在李白眼里,乡愁曾经化作了那一轮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那么,在李白的其他诗中,还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李白的另一首思乡诗《春夜洛城闻笛》。(出示课题) 二、揭示课题,了解诗人 1.诗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告诉了时间:春夜地点:洛城,知道“洛城”在哪儿吗?(生:今河南洛阳)事情:闻笛,闻是什么意思?听)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说一下?(生:一个春季的夜晚,李白在“洛城”听到了笛声。大家齐读标题。2.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安徽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多以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的手法,讴歌祖国的大好山河,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这首诗是他在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所作。那么,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他的这首诗。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划分停顿 师:读古诗啊,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音读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表达出诗的情感,这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暗暗地意思。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下面请大家齐读。1.齐读2.分组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3.诗,咱们反复读了几遍,你感受到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 首先请看书上注释给的重点字词的解释。 四、再读古诗,合作探究(一)、学习一、二句1.说说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2.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散“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二)、学三、四句,体会“折柳勾起故园情”。1.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在这首诗里“折柳”应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2.你是否同意“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之说?为什么?“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3.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故园情”三字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五)、写作手法借景抒情: 李白曾因明月而生思乡之情,现又因《折杨柳》的笛声而生思乡之情,这种写作手法叫做“触景生情”,也叫借景抒情。(六)、课堂小结《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七)、课外拓展:思乡的诗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 (唐)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李煜 (唐) - 《清平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 (唐) - 《春望》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白居易 (唐)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 (唐) - 《次北固山下》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 (唐) - 《渡荆门送别》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 (唐) -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八)、作业:1、背诵默写古诗2、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按照诗歌的顺序,试着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下来。(九)、板书设计 春 夜 洛 城 闻 笛 李 白 玉笛声 -------故园情 《折杨柳》 借 景 -------- 抒 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话乡愁聊古诗,初读,与诗人相遇——解题,走进作者,译读,和诗人同行——逐句剖析,写作特点,赏析意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教案及反思,共10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