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0351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0351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0351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03511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03511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03511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03511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03511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
展开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玄武门用计射杀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随后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即唐太宗(庙号),年号贞观。 你如何看待唐太宗发动的这次政变?唐朝的建立1、时间:2、都城:3、建立者:618年——907年长安李渊(唐高祖)随后消灭各支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全国。 唐太宗李世民阅读材料,概括三段材料分别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治国理念?材料1: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奉养君主),犹割股(大腿)以啖腹(填饱肚子),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材料2: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不准进谏),卒(使)令不闻其过(过失),遂至灭亡……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贞观政要》材料3: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贞观政要·论择官》“存百姓”的理念。(以民为本的理念。) 虚心纳谏。重视人才。说说唐太宗有哪些知人善任的事例? 魏征(580-643)魏征,唐朝政治家、思想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杜如晦(585-630) 房玄龄 (579-648)杜如晦,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其运筹帷幄,处事果断,是为良相。 房玄龄,李世民得力谋士。善谋,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典范,合称“房杜”。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zhēng](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jì]、秦琼。完成表格,自行总结唐太宗治国的主要措施:用人上政治上经济上制度考核法律重用人才,知人善任。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增加科考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成最重要科目。制定法律,减省刑罚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民族关系上;军事上(P14)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完善于唐。 负责执行思考: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什么?它的作用有哪些?分割相权而强化君权读材料,总结唐太宗“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材料1: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 ——杜佑《通典》材料2:“年穀丰稔,百姓安乐。” ——《贞观政要》材料3:唐初,记载的人口数据不到200万户,约1200万人。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人口恢复到300万户约1900万。 材料4: 唐代以来官学、私学教育的不断昌盛,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唐太宗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中(喻指圈中)矣”。一代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无·字·碑功过是非留待后人评说你知道右图的人是谁吗?她就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她逝世后留下了无字碑一座,其功过是非留待后人评说。你想知道有关她的故事吗?学完本课后,你会怎样看待她的功过是非呢?(624-705年)曌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登基称帝后人为何把武则天统治时期称为“贞观遗风”?政治上经济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重视发展生产。保持了唐太宗以来实施政策的延续性 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扩大了统治基础。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 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 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摘自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相·关·史事武则天爱惜人才。骆宾王写得一手好文章,曾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感慨不已,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武则天为了延揽人才特别重视哪一项制度的建设?材料一: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材料二:唐武则天始开殿试,至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创立殿试制度武则天开创武举,由兵部主持武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大力发展科举制武周时代的女性 武则天统治时期,随着女性政治地位的大幅提高,女性着装也更为开放,装饰也逐渐走向华丽。这一时期,是唐代女性最从容自信、丰满匀称、曲线优美的一段时间。请问你对武则天作何评价呢?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是否推动生产力(经济)的向前发展。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开·元·盛世唐玄宗是武则天的孙子,不仅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他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 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资治通鉴》:姚崇善于应变,办理各种事务;宋璟善于守法,主持公正立场。两人都同心协力辅佐玄宗,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的贤明宰相,前有房玄龄、杜如晦,后有姚崇、宋璟,其他人都不能同他们比。忆昔·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①犹藏万家室(万户人家)。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lǐn②俱丰实。 此诗在哪些方面表现了开元盛世的盛况?注释:①小城镇 ② 仓库读古诗学历史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总结“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社会局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领导者:统治者励精图治,重用人才,注重减轻人民负担。人民群众:人民的辛勤劳动。政策:唐朝开明开放的政策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治理国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任用;要重视经济发展;更要以民为本,改善民生。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的出现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