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逢入京使 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逢入京使    教案第1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逢入京使    教案第2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逢入京使    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解读,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诵读,读出节奏感
    2、能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方法:
    知 划 读 背
    课时安排: 1 课时
    学习内容:
    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岑参。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歌《逢入京使》
    二、知(作者、背景)
    1、作者简介
    岑参,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 气势雄伟, 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2,创作诗歌背景
    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所以就写下了这首诗 一起说出这首诗的名字—《逢入京使》。
    三、划(节奏)
    提示:七言律诗可以二二三,也可以四三停顿,学生划分朗读停顿。
    请同学们按照“二二三”划这首诗的节奏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教师放录音或范读,学生倾听。
    2、教师再次放录音或范读,学生跟读
    3、齐读,根据节奏。
    四、解读(诗句)
    1、我们一起齐读课题,对于标题你怎么理解。
    学生:逢,碰上、遇见。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2、解读诗句:
    ①诗人为了报效祖国,远赴边塞,离开故乡和亲人,哪一句体现了作者已经远离家乡?
    (园东望故路漫漫)齐读一遍
    注释故园: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东望:向东望去(点明家园的 地点)。
    此时作者在向那个方向行驶?(西行){实景} 离开家乡距离远吗?(很远)哪个词看的出来?(漫漫) 所以就得出:故园东望路漫漫。
    ②这首诗短短的四句,却绘出了一幅离别之画,在这首诗中,你认为那 句诗最能突出作者此时的心情?
    (双袖龙钟泪不干)
    注释:“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意思:此次离开家 乡,依依不舍,热泪盈眶,沾湿了袖子。这当然有点夸张,仍不失为真实 ,甚至可以说是更形象地表现了思乡的真实情感。
    ③老师:作者走马西行,虽报效国家,但离家之遥远,思念长安老家, 思念自己的妻子,回首望故乡,是眼泪汪汪呀。 让我们带着伤感的语气一起来读这两句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 龙钟泪不干”。
    ④正当作者伤心难过的时候,途中遇见了一个入京回来的故人,正向自 己的家乡长安驶去,于是想到自己的妻子也正好在长安,正好托故人 带封家书回去,可一看,因为匆忙,望了带纸和笔,只好托故人带个 口信。就得出下面两句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作者逢入京使为什么要托他报平安?
    因为岑参是第一次到西域,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
    4、(讨论主题):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他一方面有对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与思念亲人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5、 赏析诗句:请任选一角度,对诗句进行品味赏析。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
    师:如果将这四句诗比高下的话,我以为后两句诗更有味,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别出心裁,诗人摄取的生活镜头,有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6、拓展联想:
    (老师总结): 是呀,有时身不由己,作者为了报国,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 自己的亲人。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为了我们,只好奔波在外,他们 何愁不想回到这个温馨的家里,何愁不想回到你们身边。所以作为儿 女的我们,就用一首歌来感谢父母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同学们学了这首边塞诗,想想看,我们还知道唐朝有哪些诗人写过边塞诗呢?
    (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
    七、布置作业:
    搜集相关边塞诗,摘抄并背诵。
    岑参诗歌欣赏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山房春事二首(其一)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附:板书设计:
    逢入京使
    岑参
    实景→离乡
    思念亲人 开阔豪迈
    实情→思乡

    相关教案

    初中逢入京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逢入京使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归纳边塞诗的特点及思想内容,自由朗读,试背诵,检查背诵情况,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