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人体的感觉2 耳与听觉教案
展开新华师版科学八年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 耳与听觉 | 章 | 三 | 学科 | 科学 | 年级 | 八 |
学习 目标 | 1.知道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知道听觉的形成及听力障碍
| ||||||
重点 | 听觉的形成 | ||||||
难点 | 听觉的形成及听力障碍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 我们能听到有声世界,是哪一器官的功能? 耳是接受声音刺激,产生听觉的外周感觉器宫 本节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耳的知识。 |
了解学习内容 |
引入新课 | ||||||||||||
讲授新课 | 一、耳的构造 耳廓和外耳道组成外耳。 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中耳。 与鼓室连通的还有耳咽管。 半规管、前庭和耳蜗组成内耳。 有位听神经与内耳相连。 视频:耳的构造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将手作杯状放在耳后,会感觉声音变响,就是因为手比耳廓大,能收集到更多的声音。 耳廓还可以帮助辨别声音的来源方向。不过人类耳廓的运动能力已经退化,只能依靠转动头部来寻找声源的位置。 外耳道约长2.5~3.5厘米,将耳廓收集的声波传到中耳,还具有防止外物侵入和保护中耳的作用。外耳道的皮肤有耵聍腺,其分泌的耵聍与皮脂及脱落的表皮混合形成耳垢,可以抑制外耳道的细菌和真菌。 中耳包括鼓膜和鼓室和听小骨。 鼓膜略呈椭圆形,是一张富有弹性的半透明的银灰色肉质薄膜。鼓膜厚度只有1/10毫米,像一张薄纸那么薄,平均面积约70平方毫米。鼓膜能随着外界空气的振动而产生共振,再把这振动传给后面相连的听小骨。 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像是一个不规则的小房间,容积约为1立方厘米。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还有与外界大气压力相等的空气。 中耳有3块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最轻的骨,根据外形分别称为锤骨、砧骨和镫骨。锤骨与鼓膜相连,镫骨与内耳相连。三块听小骨之间由韧带和关节衔接,组成为听骨链。听骨链通过杠杆式样的关节活动可将声波对鼓膜的振动作用放大20倍,并传至内耳。 耳咽管是由鼓室前下方通到鼻咽部的一条细长、扁平的管道。耳咽管的主要作用是使中耳内的空气跟外界空气相通,使鼓膜内、外的气压维持平衡,这样鼓膜才能很好地振动。耳咽管平时封闭,吞咽和打呵欠时张开。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半规管、前庭有位觉感受器,能感受自身运动状态和头的位置。 耳蜗是一条螺旋盘绕的管道,形似蜗牛,所以叫做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把振动转变成相关的神经冲动 二、听觉的形成 视频:听觉的形成 任何物体的振动,都能使空气产生声波。 耳廓收集到的声波,经外耳道传入,冲击鼓膜,鼓膜的振动波沿着听小骨通过鼓室传导进入内耳,刺激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送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颞叶),产生听觉。 平时,人们听到的最舒适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50~4000Hz,而频率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声波,人耳一般不能检测到,因而也就不能听到。 活动:声音传导途径 1.将振动的音叉柄置于受试者一侧颞骨乳突上,可听到音叉的响声,至听不到声音时,立刻迅速将音叉移近同侧耳旁,又可听到响声。 2.用棉花塞住受试者的外耳道,重做上述实验,注意结果有何不同。 3.将振动音叉柄置于前额正中部,注意两耳所听到的声响是否相同。 4.用棉花塞住一侧外耳道,重做第三项实验,注意结果有何不同。 声波经外耳、中耳,传入内耳耳蜗的途径,通常称之为气传导,是声波传人内耳的正常途径,其传音效率最高。 此外,声波还可通过颅骨直接传人内耳,称为骨传导。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声波并不能有效地通过颅骨传导而引起听觉,所以骨传导对正常听觉并无实际意义。 中耳增压效应 在中耳中,锤骨、砧骨和镫骨三块听小骨,依次连接成听骨链。锤骨柄附着于鼓膜,镫骨脚板和卵圆窗窗膜相连,砧骨居中,将锤骨和镫骨连接起来,使三块听小骨形成一个两臂之间呈固定角度的杠杆。锤骨柄为长臂,砧骨长突为短臂。该杠杆系统的特点是支点刚好在整个听骨链的重心上,因而在能量传递过程中惰性最小,效率最高。 由于由鼓膜到卵圆窗膜之间的传递系统的特殊力学特征,振动经中耳传递时产生了增压效应,补偿了由声阻抗不同造成的能量损耗。中耳增压效应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是由于鼓膜面积和卵圆窗膜的面积大小有差别,鼓膜振动时,实际振动面积约55mm2,而卵圆窗膜的面积只有约3.2mm2,如果听骨链传递时总压力不变,则作用于卵圆窗膜的压强将增大约17倍,二是听骨链中杠杆长柄和短臂之比约为1.3∶1,即锤骨柄较长,于是在短臂一侧的压力将增大为原来的1.3倍。这样算来,整个中耳传递过程中的增压效应约为22倍。 三、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主要为耳聋,一般表现为听力下降或丧失。 耳聋主要有两种: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我国患有耳鸣、听觉障碍的人数高达2.9亿,其中已成为听力残疾人数为2057万,居各类残疾人之首。此外,每年尚有500万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听力损伤而加入这一行列。 传导性耳聋是由于外耳道阻塞或中耳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听力下降。 神经性耳聋是由于耳蜗、听觉中枢和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伤而引起的听力下降或丧失。老年性耳聋、药物中毒性(如长期使用较大剂量链霉素引起的)耳聋、某些传染病(如脑膜炎)引起的耳聋、工业生产中高强度噪声引起的耳聋等,都属于神经性耳聋。 两种耳聋比较
视频:用耳卫生 耳的位置感觉 前庭和半规管内有位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头部位置和速度的变化,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映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有些人的前庭和半规管过度敏感,微弱的刺激就能产生眩晕、恶心、呕吐症状;而功能良好的人,则能耐受一般车船颠簸,并无不良反应。 视频:耳的位置感觉 耵聍 外耳道的皮肤中有一种变态的汗腺——耵聍腺,它能分泌一种叫耵聍的蜡状物,对外耳道有保护作用。耵聍干燥后成为固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耳屎。耵聍常常由于下颌关节运动而向外掉落。如果耵聍积留在外耳道,凝结成块,阻塞外耳道,就会影响听力,应该设法清除。 1.遇到巨大声响时,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 【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2.耳道内耳垢较多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不要使用火柴棒、发夹等尖锐的器具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 3.鼻咽部有炎症时,会对耳造成影响吗? 【鼻咽部的病菌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因此,要及时就诊,以免引起中耳炎。】 |
了解耳结构
分别学习耳的各结构及功能
知道听觉的形成过程
参与活动
知道声波的传导途径
了解中耳增压效应
知道听力障碍的类型
比较两种耳聋
了解耳的位置感觉
学以致用
|
概述耳结构
分述耳的各结构及功能
介绍听觉的形成
引导学生活动
介绍声波的传导途径
介绍听力障碍的类型
引导比较两种耳聋
拓展耳的位置感觉
引导分析 | ||||||||||||
课堂练习 | 1.下列情况下,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是( D ) A.前庭受损 B.半规管受损 C.听小骨受损 D.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 2.组成中耳的结构是( D ) A.耳廓和外耳道 B.前庭、耳蜗、半规管 C.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D.耳廓和耳蜗 3.鼓膜的作用是( D ) A.接受振动,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 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C.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传递 D.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 4.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目的是( B ) A.减缓紧张情绪 B.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到损伤 C.避免呕吐 D.进行深呼吸 |
习题训练 |
知识应用与理解 | ||||||||||||
课堂小结 | 耳是接受声音刺激,产生听觉的外周感觉器官。 耳廓收集到的声波,经外耳道传入,冲击鼓膜,鼓膜的振动波沿着听小骨通过鼓室传导进入内耳,刺激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送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颞叶)。 听力障碍主要为耳聋,—般表现为听力下降或丧失,耳聋主要有两种: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
知识小结 |
总结概括 | ||||||||||||
板书 |
|
|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磁现象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磁现象教案,共4页。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3 电流、电压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3 电流、电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制作水果电池,回顾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 耳与听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 耳与听觉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