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晚春教案
展开《晚春》选自人教版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的第四篇。这首古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这首七言绝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了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的图景。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本诗具有音乐美、图画美、情感美,适合学生诵读和鉴赏,可以通过探究古诗歌鉴赏的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诵读过一定数量的优秀古诗文,积累了一些赏析诗歌的方法。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对古诗文的朗诵有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基本能够根据想象描绘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情感,同时能够在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诗人的心境,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深层意义,具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基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还需要强化其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增强知识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古诗内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悟诗歌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珍惜时光,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内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悟诗歌的意境美。
四、教法
情境法,激发学习兴趣。
朗读法,整体感知文意。
活动态教学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课堂参与。
五、学法
自主预习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圈点勾画法,筛选有效信息。
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图片,情境导入。
导语:上课伊始,我要与大家分享一组图片,这是我课余时间拍下的春季校园美景,你对这些景物熟悉吗?请用一句话描绘你看到的图片和内心的感受。
大家对校园美景的描绘,饱含着对校园的热爱之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其实,文学大家笔下的景物描写也像我们描写的景物一样,满含着作者的情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晚春,来聆听晚春美景向我们诉说的作者的衷肠。
师生具体活动:
1.教师展示图片。
2.师生交流,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先展示教师拍摄的春季校园美景,再和学生亲切交流欣赏图片感受,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巧妙引出新课。
活动一:揭开作者神秘的面纱
导语:想必通过预习,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诗人的相关情况,下面请大家来分享预习成果,为同学们“揭开作者神秘的面纱”。
PPT展示:作者韩愈图片
师生具体活动:
生分享预习笔记积累的作家情况。
师适时补充,总结。
预设: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著有《昌黎先生集》。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设计意图: 先展示作者图片,增强了学生对作者的感性认识,之后学生分享自主预习的成果,教师补充信息,总结了解作家的角度:名、时、地、著、评,加强了学生的理性认识,并注重了文学常识积累的方法指导。
活动二:读诗有范
导语:《晚春》这首诗的体裁是绝句。绝句是具有格律的,格律成就了律诗的音乐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美读诗歌(板书),感受诗歌《晚春》的音乐美。
PPT展示:朗读小贴士
师生具体活动:
1.学生回顾朗读的注意事项,自由发言。
2.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分析本诗朗读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听读,巡视。
4.学生指读,教师点评。
5.方法总结:朗读感知法(板书)。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到到诗歌的音乐美,体会到朗读的重要性,并为下一步学习提供了指导方法。
活动三 :阅读·阅美
导语:我们的深情朗读,开启了对诗歌的欣赏。诗歌不仅调动语言的声音打动我们的心灵,也用语言所涵泳的意义传达作者的情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品析诗歌(板书:品析诗歌),体悟诗歌的意境美。
PPT展示:
师生具体活动:
1.见字如面,理解诗歌内容
①生根据词语注释,修正课前预习时描绘《晚春》画面的文字。
②展示手抄报,并做文字描述。
③师点评。
④总结方法:场景重现法(板书)。
2.品词析句,体会诗人情感
①链接写作背景,小组合作品读诗歌。
②生以小组为单位推荐发言,师点评。
③总结方法:文辞鉴赏法、悟情论志法(板书)。
④齐读古诗,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预设:(1)“知”“斗”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草树木在晚春时节,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场景,为我们描写了一幅“春闹图”。
(2)“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感到渺小,虽然它们姿色平平,但仍然用朴实的表演为“晚春”添色。
我感受到的是诗人的情志:诗人感时而不伤时,惜春而不悲春,于诗词字里行间启示我们:珍惜时光、时不我待。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运用想象补白,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变抽象为具体,创设了情境,这时适时引导学生体悟作者情感,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小组赏析分享,激起了小组内成员探究的火花,展示环节又引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对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起到了积极作用。
活动四:经典咏流传
导语:读起来这么动听的诗歌,品起来这么优美的意境,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演绎它呢?下面有请国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大家表演一段古诗新唱,以流行歌曲的方式唱响《晚春》。
PPT展示:歌曲《晚春》背景音乐及图片
师生具体活动:
学生代表上台领唱歌曲《晚春》,台下跟唱。
教师点评此种演绎古诗的方式。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诵读和品读从诗人角度出发,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而古诗新唱则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达到激发学生诵读热情,自觉传承经典的目的。
活动五:共享“中华好诗词”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美读,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美;我们品析,体悟到了诗歌的意境美;我们新唱,演绎了诗歌的经典美。下面就请大家运用今天我们探究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从屏幕显示的四首古诗中,任选一首,品读赏析。
师生具体活动:
1.结合下发的阅读材料,运用所学赏析古诗词的方法品读诗歌。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赏析展示。
3.师点评:各小组赏析诗歌的形式不拘一格,各有特色,赏析方法能够学以致用,很好。
资料:
春暮西园
[明] 高启
绿池芳草满①晴波②,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释:
①满:指水满。
②晴波:阳光下的水波。
背景链接:这首《春暮西园》诗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作者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文学家。字季迪,号青丘子,晚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少有志于功名,张士诚据苏州时,为其参政饶介所赏识,结交甚广,然终未仕。后对政治完全失望,隐居乡里。明初应召赴南京参与修撰《元史》,后任翰林院编修,不久授户部侍郎,他坚辞不受,仍归田里。朱元璋以为他不肯合作,借苏州知府魏观改修府治案,将其牵连斩决,年仅39岁。高启大部分活动是在元末,许多诗作体现了元末的文学精神。
早春呈①水部张十八员外②
[唐] 韩愈
天街③小雨润如酥④,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⑤一年春好处⑥,绝胜⑦烟柳满皇都⑧。
注释:
①呈:恭敬地送给。
②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③天街:京城街道。
④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⑤最是:正是。
⑥处:时。
⑦绝胜:远远胜过。
⑧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背景链接: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①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
①故:有意。
立春偶成①
[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②,春到人间草木知③。
便觉眼前生意满④,东风吹水绿参差⑤。
①立春:阳气回苏的开头,也是一年的最后月份。代表着春季的开始。偶成,即偶有所感而成。
②律回:阳气回生。古人以音乐上的十二音律来比拟一年的十二个月。春夏六个月属阳,称为“律”。秋冬六个月归阴,称为“吕”。岁晚:年终。
③草木:泛指一切能受到季节变化影响的事物,如动植物、水、山等等。
④生意:生机、生气。满:遍布,充满。
⑤参差:高低不齐。形容水面波纹起伏的样子。
背景链接:《立春偶成》是南宋初期文学家张栻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简介张拭(公元1133年一1180年),字敬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宋高宗时宰相张浚之子。汉州绵竹(今四川省绵竹县)人,后迁居衡阳。南宋学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湖湘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持了八年的岳麓书院。宋孝宗时曾任吏部侍郎,官终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著作有《南轩集》。 诗人是四川人,立春之时,北方仍是冰天雪地,南方已是冰霜稀少,草木发青,略见春意了,风也暖了,水也绿了。这首诗是诗人在立春日无限兴奋喜悦时所作。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注重发挥教材的“范例”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巩固和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习得鉴赏古诗的方法。走进文本,走进诗人内心,还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中华文化,使古诗教学成为滋养学生心智成长的载体。
结束语:同学们,古往今来的诗歌当中,葱茏了多少花事,写意多少明媚。才有那么一曲清雅,渲染出我们心中的欢喜,才有那么一抹春色,能够惊艳我们的岁月。给生命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让春之生机在心与心的相惜中流淌!
作业布置:任选本课鉴赏的一首古诗,改写成散文。
板书:
晚
春
韩
方法导引:
朗读感知法
场景重现法
文辞鉴赏法
悟情论志法
愈
美读诗歌
品析诗歌
新唱诗歌
教后反思:
以教师拍摄的校园美景图片导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配乐朗诵、手抄报、文字描绘等方式的综合运用,视听结合,带给了学生立体的感官感受,便于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和画面美。
3.“读”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在读中品,读中悟,体悟诗歌的意境美,探究出了鉴赏古诗的一些方法。
4.整堂课以活动态教学法为纲,体现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效果,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5.学生鉴赏古诗的语言不够规范,教师在此方面的引导需要加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晚春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晚春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过程,课堂寄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晚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晚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赏春导入,新授,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晚春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晚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