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检测B卷(含答案)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检测B卷(含答案)部编版,共9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检测B卷(含答案)部编版一、知识检录。(31分)1.读拼音,写词语。(9分) 腊八这天,吃着nóng chóu( )的là bā zhōu( ),嚼上几口腊八蒜,怎么吃也不nì wei( )。大年初一,男人们去qīn qi( )家拜年,小孩子们去逛庙会,看赛jiào chē( )、赛luò tuo( )。yuán xiāo( )节更热闹,人们rán fàng( )biān pào( ),看花灯,分外开心。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1分)( )七八( ) 哄( )( )笑 无( )( )及 能( )善舞 两( )三( ) 独出( )( )一( )所( ) 师传身( )(1)类似画“ ”的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我还能再写一个:( )(2)画“ ”的词语含有一对( ) ,我还能再写出一个类似的词语:( )(3)这个建筑设计得 ,十分引人注目。(选词填空)3.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写在( )里。(5分)“彩”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颜色 ②彩色的丝绸 ③称赞、夸奖的欢呼声④花样,精彩的成分 ⑤戏剧、舞蹈正式演出前的化妆排演 ⑥获胜的预兆。彩排( ) 喝彩( ) 丰富多彩( ) 五彩缤纷( ) 张灯结彩( )4.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近义词,写在括号里。(4分)(1).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2)这棵树粗壮极了,我双臂合拢才把它抱住。 ( )(3).春节是老北京人最闲在的时候。 ( )(4).藏戏与其他戏剧的特点截然不同。 ( )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1)北京的春节,不能少了腊八粥的味道。(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给句子加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这苹果不大好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语交际。(3分)过年的时候,许多同学都收到了不少压岁钱。有人拿钱去买烟花爆竹玩。请结合当前我市禁燃烟花爆竹的规定,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积累锦囊。(14分)1.根据课本内容填空。(8分)(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__。本文按________顺序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2)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藏戏的开山鼻祖。(3)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腊八粥》的作者是__________,课文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件事。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2分)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阴,你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分)4.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三、要素阅读。(分)(一)课内阅读。(8分)元(宵 霄)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zhènɡ zhē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采 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pù 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1.用“?”从文中选出正确的汉字和音节。 (2分)2.用“ ”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2分) 3.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 )一个比喻句。(2分)A.是 B.不是4.给选文取一个小标题: 。(2分) (二)课外阅读。(13分)安塞腰鼓(节选)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________,是急促的鼓点;________,是飞扬的流苏;________,是蹦跳的脚步;________,是闪射的瞳仁;________,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好一个安塞腰鼓!1.将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句中横线上。(只填字母,2.5分)A.骤雨一样 B.乱蛙一样 C.斗虎一样D.旋风一样 E.火花一样2.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找)的特点。(4分)3.文中画“ ”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句,用一个“________”字表达了对安塞腰鼓的__________________之情。(3分)4.安塞腰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读完这几段文字后,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习作乐园。(30分) 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在你的印象中,家乡最具特色的风俗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观察,并通过调查、访问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450字左右。(另备作文纸) 参考答案一、1.浓稠 腊八粥 腻味 亲戚 轿车 骆驼元宵 燃放 鞭炮2.零 碎堂大暇顾 歌 面刀心裁无有授 (1)示例:七嘴八舌(2)近义词示例:含辛茹苦(3).独出心裁3.3.⑤③④①②4.(1)反对 (2)收拢 (3)悠闲 (4)迥然不同5.(1)北京的春节,怎能少了腊八粥的味道呢?(2).示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4).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5)示例:这苹果不大好吃。 这苹果不大,好吃。6.示例:燃放烟花爆竹虽然能营造喜庆的气氛,但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同事燃放烟花爆竹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我们不如将过年的压岁钱攒起来买一些有用的书籍,也可以捐一些给有困难的人。二、1.(1)老舍 时间 (2)活化石 唐东杰布(3)万事如意年年高(4)沈从文 等粥 喝粥2.春天的京城到处都是柳絮飞舞,杨花飘散。寒食节,皇家花园的杨柳在春风中飘拂。3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4.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三、(一)1.宵 zhēnɡ 彩 pù2.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3.B 4.元宵节观花灯(二)1.A D B E C2.排比、拟人 壮阔 豪放 火烈3.感叹 好 喜爱、赞美4.示例:我从中感受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也感受到了当地后生旺盛的生命力。四、思路点拨:①选取家乡最具特色的一个风俗来写。②结合这一风俗的主要特点来进行介绍,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重点介绍清楚一两个特点即可。③可引用与这一风俗相关的传说故事或文史资料来进行介绍,增强文章的底蕴。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