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9章【分层单元卷】·C培优测试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0357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9章【分层单元卷】·C培优测试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0357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9章【分层单元卷】·C培优测试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0357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分层单元卷】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9章【分层单元卷】·C培优测试(含答案)
展开【分层单元卷】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
第9章·C培优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作用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C.深水潜水员需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D.用注射器把药液注入肌肉
2.如图所示,把一个重力为10N、底面积为10cm2的正方体甲,放在一个重力为5N、棱长为2cm的正方体乙的正上方,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正方体乙受到甲的压力产生的压强是( )
A.2.5×104Pa B.1.5×104Pa C.104Pa D.2.5Pa
3.如图所示,小成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字典,字典的一部分悬空在桌面以外,小成发现后将字典水平推回桌面内,在这个推动的过程中( )
A.字典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变小
B.字典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C.只有匀速推动时桌面对字典的摩擦力大小才不变
D.无论是否匀速推动,桌面对字典的摩擦力大小都不变
4.下列有关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解释正确的是( )
A.斧头具有很薄的刃,是为了增大压力
B.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大气压
C.飞机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空气的浮力
D.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5.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病毒强大的传染性,必须做好防护,医护人员长时间戴口罩后,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压痕。为减轻由于护目镜和口罩而勒出的勒痕甚至血痕,海军军医大学研发了“防护凝胶贴片”,有效地减轻了医护人员的面部不适,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痕深说明受力面积一定,压力大,压强较大
B.要减轻压痕只能把口罩系的松一点
C.防护凝胶贴片可以减轻压痕,是由于减小了受力面积
D.防护凝胶贴片可以减轻压痕,是由于减小了压力
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分别装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A点的压强等于B点的压强
B.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C点的压强小于D点的压强
C.若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要使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以在两容器中分别倒入体积相等的液体
D.若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的质量
7.小雨同学用一个玻璃瓶子、带颜色的水、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橡皮塞,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能够观察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装置。他拿着这一装置乘坐电梯从18楼的家到达楼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内水柱高度下降,说明大气压增大
B.玻璃管内水柱高度下降,说明大气压减小
C.玻璃管内水柱高度上升,说明大气压增大
D.玻璃管内水柱高度上升,说明大气压减小
8.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间过道的通风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图中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M”为安装在过道顶的24小时工作电风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在蓄水槽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蓄水槽与一粗细不均匀的管道相连,在管道的不同部位,分别装有底部连通的竖直管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阀门关闭,水是静止状态,A、B、C三根管中的水柱高度不同
B.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A管中水柱的高度最高
C.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管中水柱的高度最高
D.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C管中水柱的高度最高
10.为减小空气阻力,汽车的外观一般是流线型的。快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会减小,容易造成事故。为此,很多跑车在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能让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更大,行驶更加稳定。以下能表示偏导器横截面形状的结构图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把纸按图甲的尺寸折成图乙的形状,并用小段胶带固定,MN是固定在前端的细线。把细线拉平绷紧,用嘴对着乙图中的前端细线的位置用力沿水平方向吹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吹的过程中图乙中形状的纸不动
B.在吹的过程中上面的气流速度小于下面的气流速度
C.在吹的过程中MN前端飞起来
D.在吹的过程中图乙中形状的纸后端向上翘起
12.在泸州市第35届科技创新大赛上,某学生在现场展示了科创作品。他把橡胶管一端放入位置较低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另一端与塑料瓶盖相连并密封,在空塑料瓶中倒入少许热水摇晃后倒掉,然后迅速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发现烧杯中的水通过橡胶管慢慢流入位置较高的瓶内,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塑料瓶中倒入热水摇晃后倒掉,目的是让瓶内空气增加
B.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目的是让瓶内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
C.烧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较高的塑料瓶,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烧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较高的塑料瓶,是因为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13.(多选)有一重2N的圆柱形玻璃杯(杯壁厚度不计),底面积为100cm2,装有一定质量的煤油,杯底到油面的高度为20cm,放在水平桌面上(取g=10N/kg,ρ煤油=0.8×103kg/m3),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煤油对杯底的压强是1.6×103Pa
B.杯底对桌面的压强是1.8×l03 Pa
C.煤油对杯底的压力是16N
D.杯子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16N
14.(多选)厨房里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洗手盆下方反水弯处形成水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B.乙图: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因为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C.丙图:擀面杖做成圆柱形,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丁图:包饺子可以捏不同的花纹,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填空题
15.______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生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16.如图所示的装置,按压前,瓶里气体的压强___________大气压。用力按压泵头时,洗手液被挤出,说明储液腔内气体压强___________洗手液瓶内气体压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小明想快速测量大气压强的值,他将一个质量不计的轻质小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最大刻度值是5N的弹簧测力计成功测出了大气压力,如图所示。若大气压强为1.0×105Pa,则小吸盘的面积不得超过______cm2;若将该实验从平原改到高山进行,同一小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______(选题“变小”、“不变”、“变大”)。
18.北京首钢大跳台赛道的人工雪为密度较大的冰状雪,这有利于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运动员与赛道间的摩擦力。小红在研究比赛过程中大气对运动员身体压强情况时,通过查阅资料得到气体的压强p与流速的关系式为(其中C为常量,为空气密度)。由关系式可知,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______(填“越大”或“越小”),在北京首钢大跳台场馆内,常量C约为______(填“103”“105”或“107”)Pa。
19.如图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打开阀门,水流经该装置时,可观察到a、b两管口均有水喷出,且b管口喷出的水柱更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b管下端管道横截面积大,水流速______(填“快”或“慢”),压强______(填“大”或“小”)。
20.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之比为3∶4,把它们平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A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截取后,甲、乙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0.6×103kg/m3,容器乙的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g取10N/kg。则圆柱体甲截取前的高度为 ___________cm,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 ___________Pa,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 ___________kg/m3。
三、实验题
21.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2)通过比较图甲、乙,说明___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___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比较图___________,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4)在物理中,我们用___________这一物理量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___________p′(选填“>”、“<”或“=”)。
22.用几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进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5号管装入盐水,其它管装入水。
(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 ___________的大小;
(2)根据图甲中三支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或 ___________有关;
(3)图乙中,4号管上段更粗,下段与2号管粗细相同,两管中水的总长度相同,而两管薄膜鼓起程度相同,可得: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都 ___________;
(4)图丙中,5号管和2号管的液柱长度相等,由此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 ___________是否有关,并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
23.为了测量大气压强,小明选择的器材有:2.5mL的注射器、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______cm;
②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N。
③小明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______Pa。
(2)实验时,小明用手托住弹簧测力计,使其保持在水平方向,目的是为了减少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3)同组的小华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的空气无法排尽,则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
24.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体积为3×10-3米3的水。
(1)求水的质量m水。
(2)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容。
(3)在容器和地面之间垫上一块上表面积为S木的轻质木板后,再将一密度为5×103千克/米3的实心物块投入在水中,浸没并静止在容器底部后水不溢出。若物块静止后,相比未放物块时木板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为Δp木、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为Δp水,Δp木为Δp水的2倍。求轻质木板的面积S木。
25.作为青岛市防治大气污染的一项具体措施,相关部门采取以洒水车在全市各主次干道不间断洒水作业的方式降尘抑尘。若一辆洒水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103cm2,空车质量为6t,水罐容积为4m3,装满水后,罐内水深为1.2m。求:
(1)水罐内水的质量为多少?
(2)水对罐底部的压强为多少?
(3)洒完一半水,洒水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6.小雨的质量是50kg,大雪过后,他穿着雪地靴,到外面玩耍,脚踩下去,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了一对深深的脚印,脚印下面的雪已经变成了透明的薄冰。同行的爸爸用刻度尺测量了一下,冰的厚度为2cm,冰面至雪面的高度为8cm。回到家里,爸爸让小雨把鞋踏在方格纸上,拓下了他的脚印,如图所示,方格的边长为1cm,爸爸说,数一下方格的数量,边缘方格超过半个方格的按一个算,不够半个方格的忽略不计,就可以知道鞋底的面积。利用这些数据,请你替小雨完成以下任务:
(1)估算小雨的鞋底的面积;
(2)计算小雨双脚站立时对脚下冰的压强;
(3)计算出雪的密度。(冰的密度为0.8g/cm3)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A
6.C
7.A
8.C
9.B
10.C
11.C
12.D
13.ABC
14.ABD
15.马德堡半球 降低
16.等于 小于
17.0.5 变小
18.减小 越小 105
19.高 小 大
20.20 1200 0.4×103
21.(1)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法 (2)受力面积 压力 (3)乙、丙 (4)压强 =
22.(1)压强 (2)深度 (3)无关 (4)密度 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产生压强越大
23.(1)①4.00 ②6.2 ③0.992×105 (2)弹簧测力计的自重 (3)偏小
24.(1)3kg;(2)4000Pa;(3)2.5×10-2m2
解:(1)因为ρ=,所以容器中水的质量
m水=ρ水V=1×103kg/m3×3×10-3m3=3kg
(2)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F=G水+G容器=m水g+m容器g=(m水+m容器)g=(3kg+1kg)×10N/kg=40N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3)木板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
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
所以
由于Δp木为Δp水的2倍,可见
答:(1)水的质量为3kg;
(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
(3)轻质木板的面积为2.5×10-2m2。
25.(1)4×103kg;(2)1.2×104Pa;(3)2×105Pa
解:(1)由可得,水的最大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4m3=4×103kg
(2)水对罐底的压强
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1.2m=1.2×104Pa
(3)洒完一半水后,剩余水的质量
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
F=G总=m总g=(6×103kg+2×103kg)×10N/kg=8×104N
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
答:(1)该车最多能装水的质量为4×103kg;
(2)水对罐底部的压强为1.2×104Pa;
(3)洒完一半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为2×105Pa。
26.(1)3.2×10-2m2;(2)7812.5Pa;(3)0.16g/cm3
解:(1)图中方格纸上脚印所占的格数共计320个,小雨的鞋底面积约
S0=320×1cm×1cm=320cm2=3.2×10-2m2
(2)则小雨双脚站立时的受力面积
S=2S0=2×3.2×10-2m2=6.4×10-2m2
小雨对地面的压力
F=G=mg=50kg×10N/kg=500N
则小雨双脚站立时对脚下冰的压强
(3)由题意可知,冰的体积
V冰=S0h冰=320cm2×2cm=640cm3
由可知,冰的质量
m冰=ρ冰V冰=0.8g/cm3×640cm3=512g
因为雪压成冰后质量不变,所以雪的质量
m雪=m冰=512g
由题意可知,雪的厚度
h雪=h冰+h=2cm+8cm=10cm
则雪的体积
V雪=S0h雪=320cm2×10cm=3200cm3
所以雪的密度
答:(1)小雨的鞋底的面积为3.2×10-2m2;
(2)小雨双脚站立时对脚下冰的压强为7812.5Pa;
(3)雪的密度为0.16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