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共14个小题,共31分。1-11为单选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14题为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2分)小明在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的一些估测合理的是(  )A.测温枪的长度为5cm B.人体正常的体温为37.5 C.做一次核酸采样的时间为2min D.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180cm22.(2分)以下读数正确的是(  )A.秒表5min37.5s B.温度计读数是4 C.噪声测量仪读数为98.4μm D.学校路段机动车限速10m/s3.(2分)下列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A.秒(s B.米/秒(m/s C.米(m D.千克(kg4.(2分)202291日下午神舟十四号飞船问天实验舱上搭载的小机械臂,托举航天员到达指定位置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机械臂托举航天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说航天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另外一个航天员 B.问天实验舱 C.神舟十四号飞船 D.机械臂的限脚器5.(2分)下列各组固体中,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冰  B.铜 塑料 食盐 C.蜡 玻璃 橡胶 D.冰 松香6.(2分)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图中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A B C D7.(2分)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用吹风机吹头发 B.把盛有酒精的瓶子盖严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将地上的积水向周围摊开8.(2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声音的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将发声物体的振动转换为小球的运动,放大了实验效果 B实验中,声音越响纸屑跳动越高,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C实验中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 D实验中,逐渐抽真空时,闹铃响声逐渐减小,但耳朵贴在玻璃罩上仍然能听到很小的声音,这表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9.(2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实验的误差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多次改变物距进行实验是为了减小误差 C.为了消除误差,天平使用前要将游码调至左端零刻线并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              D.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需要估读到小数点后一位以便减小实验误差10.(2分)下面热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丁烷气的体积使其液化,作为燃料储存在打火机里 B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温度更高              C.吃冰棍时看到的“白气”,是冰升华成的水蒸气 D.水银体温计用过后要放在沸水中消毒5min11.(2分)根据小资料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几种晶体的熔点/物质熔点物质熔点物质熔点金刚石3550106403410962固态水银39纯铁1535660固态酒精117各种钢13001400327固态氮210各种铸铁1200左右232固态氢2591083硫代硫酸钠48固态氦272A.在常温和标准大气压下,水银可能是固态 B.用铝锅不能熔化铜 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熔化 D.在寒冷的 (﹣50℃)北极地区,不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温(多选)12.(3分)如图所示是表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相关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多选)13.(3分)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明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 B.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会出现清晰的像 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晰的像 D.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光屏向左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多选)14.(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的mV图像,下列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B.乙液体的密度为0.8kg/m3 C.最多能装下20g乙液体的容器也能装下30g甲液体 D.甲、乙两种液体均匀混合后,混合液体的mV图像应该在图中的Ⅱ区域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32分)15.(6分)小明将宽窄不同的两条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用相同的力分别拨动这两条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是由于两条橡皮筋振动的      不同,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如果用较大的力拨动同一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      更大一些。16.(4分)在课外小实验中,同学们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     (填物质变化名称)现象,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7.(8分)清晨湖面波光粼粼,在湖上垂钓别有一番风味。小明在岸边晨练时,看到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      形成的,垂钓者能看水里的“鱼”,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      (选填“高”“低”);湖面波光粼粼,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漫”)反射形成的。18.(6分)我们的眼睛看物体时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小陈发现爷爷看书报时将书报拿得很远,是因为爷爷眼睛的晶状体太薄造成的      (填“近”“远”)视眼。于是他建议父母带爷爷到眼镜店选配一副由      透镜制成的眼镜。19.(8分)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水在4℃时密度     。(“最大”或“最小”)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22小题10分,其它各小题每空2分,共30分)20.(10分)如图1所示,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透明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观察蜡烛A的光线经玻璃板所成的像。2)再拿一支与A外形相同的蜡烛B,不点燃且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继续实验,用刻度尺测出蜡烛AB分别到玻璃板的距离,得出的结论是:     。小明又移动蜡烛AB的位置,多测出几组数据,得到普遍规律。4)于是小明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进行观察,发现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小明将一块光屏竖立在蜡烛B的位置,发现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选填“虚”“实”)像。6)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2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21.(10分)在一次物理实验突究课上,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1)安装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它们三者中心大致在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与物距u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甲,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3)当蜡烛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的像。4)在图乙中,将蜡烛移到20cm刻度处,光屏应向      (填“左”“右”)移动使像再次清晰,此时光屏上成      (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像。22.(10分)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做“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归“0”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2)天平调好后,称量物体质量时,天平再次平衡,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3)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测得矿石的体积。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矿石的密度为      g/cm35)由于矿石会吸水,导致上述方法测出的矿石的体积偏      ,密度比真实密度偏      (以上均选填“大”“小”)。四、计算应用题(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共7分)23.(7分)一容器的容积为500cm3,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求: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是多少?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一质量为100g的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待液体溢尽,擦干容器壁,测得总质量为600g,则小球的密度为多少?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共14个小题,共31分。1-11为单选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14题为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解答】解:A、测温枪的长度为15cm,故A错误;B、人体正常的体温为37.℃左右,37.5℃属于发烧,故B错误;C、做一次核酸采样的时间为2s,故C错误;D、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长、宽分别约为18cm10cm,则面积约为Sab18cm×10cm180cm2,故D正确。故选:D2【解答】解:A、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故A正确。B、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0℃以下,故图中温度计读数为﹣4℃,故B错误。C、图中噪声监测仪的读数为98.4分贝(dB),“μm”是长度单位,故C错误。D、该图为限速标志,表示学校路段机动车限速10km/h,故D错误。故选:A3【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长度的单位是米(m);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4【解答】解:小机械臂托举航天员到达指定位置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时,他与另外一个航天员、问天实验舱和神舟十四号飞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它们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机械臂的限脚器和航天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以机械臂的限脚器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故选:D5【解答】解:A.冰、铁、钨都属于晶体,故A符合题意;B.铜、食盐属于晶体,塑料属于非晶体,故B不符合题意;C.蜡、玻璃、橡胶都属于非晶体,故C不符合题意;D.冰、铝属于晶体,松香属于非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解答】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A、只有折射现象,所以错误。B、只有反射现象,所以错误。C、既有反射又有折射,同时符合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内容,所以C正确。D、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而D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所以D错误。故选:C7【解答】解:A、给头发吹热风是从提高液体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B符合题意;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提高了液体温度,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故C不合题意;D、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D不合题意。故选:B8【解答】解:A、发声物体的振动非常微小,不易观察,实验中将发声体的振动转换为小球的运动,放大了实验效果,利用了转换法,故A正确;B、实验中,纸屑跳动越高,表示发声体的振幅越大,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故B正确;C、若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改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小,响度变小;这是为了研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C正确;D、实验中,逐渐抽真空时,闹铃响声逐渐减小,但耳朵贴在玻璃罩上仍然能听到很小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内还有稀薄的空气传声,如果能抽成真空通过底座也能传播声音,但是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D9【解答】解: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实验的误差,故A正确;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多次改变物距进行实验是为了寻找像距与物距之间的普遍规律,不是为了减小误差,故B错误;C、天平使用前要将游码调至左端零刻线并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这是为了避免出现读数错误,而不能消除误差,故C错误;D、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以便减小实验误差,故D错误。故选:A10【解答】解:A、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丁烷气的体积可以使它液化,作为燃料储存在打火机里,故A正确;B、相同情况下被100℃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100℃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时会放热,故B错误;C、吃冰棍时看到的“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D、沸水的温度超过了体温计的量程,故D错误。故选:A11【解答】解:A.水银的熔点为﹣39℃,在常温25℃和标准大气压下,超过水银的熔点,水银为液态,故A错误;B.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所以用铝锅不能熔化铜,故B正确;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当冰的温度上升到0℃后,无法继续吸热,无法熔化,故C错误;D.固体酒精的熔点为﹣117℃,北极地区的温度﹣50℃高于酒精的凝固点,此时酒精为液态,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温,故D错误。故选:B12【解答】解:A、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故A不符合题意;B、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也在变大,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C、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做加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C13【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A正确;B、由图知,uv,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后,由于光路可逆,所以能成清晰的像,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将物体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向左移动,故C错误;D、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凸透镜折光能力变强,像会提前会聚,若只移动光屏,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故D正确。故选:ABD14【解答】解:A、由图可知,当甲液体的质量m50g时,甲液体的体积V40cm3,则甲液体的密度ρ1.25g/cm31.25×103kg/m3ρ,故A正确;B、当乙液体的质量m40g时,乙液体的体积V50cm3,则乙液体的密度ρ0.8g/cm30.8×103kg/m3,故B错误;C、由ρ可知,能装下20g乙液体的容器的容积:V25cm3容器装甲液体时,甲液体的体积V′=25cm3,则装下甲液体的质量:m′=ρV′=1.25g/cm3×25cm331.25g,故C正确;D、两种液体混合,混合的液体的密度处于两种液体密度值之间,所以,混合液体的mV图象应该在图中的Ⅱ区域内,故D正确。故选:A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32分)15【解答】解:用相同的力拨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此时宽的振动慢,窄的振动快,即橡皮筋振动的频率不同,橡皮筋发出的音调不同。如果将橡皮筋拉得更紧,则其振动会变快,发出声音的音调会更高,如果用较大的力拨动同一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更大一些。故答案为:频率;音调;响度。16【解答】解: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白霜,属于凝华现象,是放热的过程。故答案为:凝华;放出。17【解答】解:平静的湖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岸边树木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由水斜射如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垂钓者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由于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位置升高了,所以看到的水中的鱼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湖水被风吹时,产生水波,光线照射到水波上发生了漫反射现象,远看波光粼粼。故答案为:反射;折射;高;漫。18【解答】解: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由题意可知,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此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爷爷的眼睛是远视眼;若想通过佩戴眼镜来矫正,即应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让原来的光线会聚一些,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故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远视眼。故答案为:照相机;远;凸。19【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冰从﹣4℃上升到0℃时,温度升高,其体积在不断增大;2)水的温度变化时,其质量不变;由图象可知4℃水的体积最小,根据ρ可知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3)因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所以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密度最大的水在最下面,且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所以较深河底的水温是4℃。故答案为:(1)变大;(2)最大;(304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22小题10分,其它各小题每空2分,共30分)20【解答】解:(2)实验过程中蜡烛B不需要点燃,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3)用刻度尺测出蜡烛AB分别到玻璃板的距离,得出的结论是: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的大小与蜡烛A到玻璃板的远近无关,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进行观察,发现像的大小不变;5)平面镜成虚像,把蜡烛B移去,在蜡烛B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观察不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6)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故答案为:(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不变;(5)虚;(6)见解析。21【解答】解:(1)根据实验的要求,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由图甲可知,uv2f20cm,所以f10cm3)当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物距为50.0cm35.0cm15.0cm,焦距为10cm,此时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调节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4)在图乙中,将蜡烛移到20cm刻度处,物距为50.0cm20.0cm30.0cm,焦距为10cm,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光屏应向左移动使像再次清晰,此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10;(3)放大;(4)左;缩小。22【解答】解:(1)图甲所示天平指针向左偏,故向右调节平衡螺母;2)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m20g+20g+10g+2g52g3)图丙中水的体积为20mL20cm3,矿石和水的体积为40mL40cm3,矿石的体积为V40cm320cm320cm34)矿石的密度为:ρ2.6g/cm35)矿石吸水,导致矿石体积的测量值偏小,由ρ知,矿石密度偏大。故答案为:(1)右;(252;(42.6;(5)小;大。四、计算应用题(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共7分)23【解答】解:(1)由图可知,容器的质量为m容器50g,液体体积为V200cm3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1250g则液体的质量:mm1m容器250g50g200g液体的密度为:ρ1g/cm32)液体的总质量:m2ρV1g/cm3×250cm3500g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是:mm2+m容器500g+50g550g3)根据题意可知,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mm容器+m2+mm350g+500g+100g600g50g则小球的体积:VV50cm3则小球的密度为:ρ2g/cm3答:(1)液体的密度是1g/cm3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是550g3)小球的密度为2g/cm3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