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南通市直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直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直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直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南通市直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直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按要求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2分)下面词语或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中,发生了物态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滴水成冰 C.磨杵成针 D.聚沙成塔
    2.(2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是第二次在亚洲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球迷们在赛场上的呼喊声“震耳欲聋”,“震耳欲聋”是指(  )
    A.声速快 B.音调高 C.音色好 D.响度大
    3.(2分)测体温是防疫新冠病毒的有效措施,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温仪的测温原理与验钞机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B.测温仪是通过自身发出红外线来感知人体温度的
    C.测温仪是通过测量人体发出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
    D.人的体温越高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也是越弱的
    4.(2分)值日生擦过黑板后,尘埃在空中飞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尘埃飞扬”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湿板擦可减少尘埃飞扬,是因为降低了尘埃的温度
    C.每一粒尘埃的直径大小约为几纳米
    D.每一粒尘埃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5.(2分)天空乌云翻滚,大雨倾盆而下,如图,大雨后的操场有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水洼,通过水洼可以看到一些景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水洼中有“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只能通过大水洼看到“白云”,说明小水洼不能成像
    C.看到水洼底的“石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看到水洼底的“石子”的位置要比实际位置深
    6.(2分)某学校为方便送餐到班,工人采用如图所示的电动升降平台车,2min左右可将底楼的饭菜箱升至五楼,则饭菜箱上升的速度约为(  )

    A.0.01m/s B.0.1m/s C.1m/s D.10m/s
    7.(2分)自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后,科学家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模型与下列哪个最相似(  )
    A.太阳系 B.枣糕 C.苹果 D.西瓜
    8.(2分)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太阳可通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成倒立的实像
    B.图乙中,制作透镜的材料是晶体,透镜对光有折射作用
    C.图丙中,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不可以通过三棱镜合成白光
    D.图丁中,粗糙的黑板表面所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2分)如图,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在大街小巷中穿行,选择下列哪种参照物,可以认为外卖小哥是静止的(  )

    A.来来往往的路人 B.迎面而来的汽车
    C.电动车上的货备箱 D.街道两边的门店
    10.(2分)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记录了“顿牟掇芥”,意思是经过摩擦的琥珀(顿牟)能吸引(掇)芥菜籽(芥),这一记录说明(  )
    A.分子间有引力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原子还可以再分 D.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11.(2分)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可供选用的光学元件有: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④方形玻璃砖,能完成该光路的是(  )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①②③
    12.(2分)体育比赛中,小明自信地对小华说:“让你从起点先跑一段距离,我再去追都可以赢你。”由于小明的骄傲,结果输掉了比赛,则下列图像中可以体现这次比赛过程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76分)
    13.(4分)如图所示,继2022年元宵晚会上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弹奏了江苏名曲《茉莉花》后,叶光富又在太空中用葫芦丝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声的响起是因为发声体在    ,人耳能区分这两种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用两种乐器演奏高音时的发声频率要比演奏低音时的发声频率    (选填“高”或“低”)。邻居正在观看电视转播,此时传出的音乐声对正在认真做物理作业的小明来说是    (选填“噪声”或“乐音”)。

    14.(4分)今年夏天酷热难耐,小明在家里吃冰棒解暑是因为冰在熔化时    (选填“吸”或“放”)热,吹电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促进了身体表面汗液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晚上,小明将家里空调的设定温度调低,第二天早上起来后,如图,发现窗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出现了小水珠,许多地区出现了有史以来最高气温,为减缓温室效应、热岛效应,请提出一项合理的措施    。

    15.(4分)为方便市民上下楼,政府给小明所在小区加装了电梯,电梯内壁是抛光的不锈钢板。当小明距离不锈钢板0.5m时,小明距自己在不锈钢板中所成像的距离为    m,电梯门打开,小明离开电梯,“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傍晚,小明透过电梯的蓝色玻璃幕墙看电梯外发白光的太阳能Led灯泡显    色(填写具体颜色),此时Led灯泡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16.(5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2)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图中    段(选填“AB”、“BC”或“CD”)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第9min时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小华实验时,所用的冰与小明所用的冰量一样,但她是在冰的温度为﹣3℃时开始记录数据的,那么,她的实验过程中冰的熔化温度为    ℃,冰熔化时间为    min。
    17.(6分)小明做“气泡在充水玻璃管中运动规律”的实验前,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气泡经过BC间的距离为    cm;在测量前,小明发现秒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该秒表的示数为    s;
    (2)你认为气泡上升的快慢与    有关(请写出一个因素);实验中的起始点O    (选填“能”或“不能”)选在管子的最底端;
    (3)小明正确操作实验以后,得到OA与CD段内气泡的平均速度分别为5.2cm/s和5.4cm/s,于是小明认为气泡在全程的平均速度肯定为v===5.3cm/s,这种计算方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经分析,可得:气泡在计时前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OD段的平均速度。
    18.(2分)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19.(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0.(2分)两束光线通过凸透镜,请补全光路图。


    21.(8分)南通市轨道交通1号线路全长39.182km,共设28座车站,地铁车在运行过程中的最快时速为80km/h,是南通城市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施工管理运营最复杂的基础设施工程。2022年11月10日,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工作日高峰行车间隔时间为6min50s,各站停站时间为45s。(已知1m/s=3.6km/h)
    (1)地铁车以最快时速运行18s,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高峰行车时,小明在检票处完成检票后,地铁车刚好在本站停车上客,已知检票处距离空车厢车门安全线150m,当小明以3m/s的速度奔跑过去,请计算说明小明能否搭乘到本趟地铁车?
    (3)小明想搭乘下趟地铁车,奔跑到车门安全线后,至少还要等待多少秒的时间?
    22.(5分)如图是观察碘锤中物态变化的实验。

    (1)小明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玻璃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紫色的碘蒸气。请列举生活中与此相同的实例    ;
    (2)小华认为如图直接用火苗加热碘锤,升华现象会更明显,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正常情况下碘的熔点是113.5℃,水的沸点是100℃,烛焰的温度可达600℃以上,相比较,   (选填“小明”或“小华”)的实验方法更合理;
    (3)小明将一个大的酒精棉球,包裹在刚从热水中取出的碘锤玻璃泡上,请预测一个将会出现的物理现象    ,此过程要    (选填“吸”或“放”)热。
    23.(7分)在验证“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利用激光笔、水槽、水和一个可绕ON折转的光屏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中应选择表面较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光屏来承接光路,打开激光光源,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发生改变;
    (2)光屏上呈现的光路如图所示,小华在光屏上记录下光路并标出了此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据此她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一错误结论,小华得出该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
    (3)小华将折射光线所在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她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验证    ;
    (4)解决第(2)问的错误后,保持入射光线不变,向水槽中缓慢地持续加水,小华发现折射光线在水槽底部形成的光斑逐渐向左移动,于是她认为折射角在逐渐变小。她的观点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5)小华测得如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表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序号
    1
    2
    3
    入射角α/°
    30
    45
    60
    折射角γ/°
    22
    32
    40
    表二: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序号
    1
    2
    3
    入射角α/°
    22

    40
    折射角γ/°
    30
    45
    60
    ①表二中“◆”数据被遮挡住看不到,由表中信息可知这个数据是    ;
    ②如果小华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规律时,完成了第4次实验,入射角是40°,折射角可能是    ;
    A.20°
    B.28°
    C.35°
    D.60°

    24.(9分)学习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透镜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倒立、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若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透镜向右移动,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利用此时的成像原理可制成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3)某次实验中,记录到像距v=20.0cm,物距u=20.0cm,则该透镜的焦距是    cm;要能透过该透镜看到烛焰正立的像,物距u的范围是    ;
    (4)同学们紧接着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水凸透镜(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对水透镜注水或吸水的多少来调节)探究视力缺陷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①如图乙,经过调节,光屏上恰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若向水凸透镜内    (选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可模拟近视眼的成因,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后,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或者保持水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烛焰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②如图丙,老师取下自己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模糊了,小明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了,由此可知,老师的眼睛是    (选填“近”或“远”)视眼。
    25.(8分)小明和小华进行“测量纸锥下落平均速度”的实验。
    (1)用常用方法测量时,主要测量工具是:机械秒表、   ;
    (2)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两种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案:
    方案一:先选定一段时间,测量纸锥在这段时间内下落的距离;
    方案二:先选定一段距离,测量纸锥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你认为选用方案    比较合理;
    (3)小明和小华各制作了一个纸锥进行纸锥下落的实验,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到如图所示的照片,根据照片可以判断纸锥在AB段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个纸锥同时从静止下落时,用小明的纸锥作参照物,小华的纸锥在向    (选填“上”或“下”)运动;
    (4)小明猜想纸锥下落的快慢与纸锥的锥角有关,小华猜想纸锥下落的快慢与空气的温度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两位同学准备了三根粗的空玻璃管,将内部空气的温度加热到预设温度,分别在三根玻璃管中用不同锥角的纸锥进行了纸锥下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t=10℃
    t=50℃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锥角=30°
    锥角=45°
    锥角=60°
    锥角=30°
    锥角=45°
    锥角=60°
    距离
    /cm
    时间
    /s
    距离
    /cm
    时间
    /s
    距离
    /cm
    时间
    /s
    距离
    /cm
    时间
    /s
    距离
    /cm
    时间
    /s
    距离
    /cm
    时间
    /s
    1.5
    0.2
    1.2
    0.2
    1.0
    0.2
    1.8
    0.2
    1.4
    0.2
    1.1
    0.2
    5.1
    0.4
    4.4
    0.4
    3.8
    0.4
    5.7
    0.4
    4.9
    0.4
    4.2
    0.4
    9.9
    0.6
    8.8
    0.6
    7.8
    0.6
    10.8
    0.6
    9.6
    0.6
    8.5
    0.6
    15.5
    0.8
    14.0
    0.8
    12.6
    0.8
    16.7
    0.8
    15.1
    0.8
    13.6
    0.8
    21.5
    1.0
    19.6
    1.0
    17.8
    1.0
    23.0
    1.0
    21.0
    1.0
    19.1
    1.0
    27.5
    1.2
    25.2
    1.2
    23.0
    1.2
    29.3
    1.2
    26.9
    1.2
    24.6
    1.2
    要研究纸锥下落的快慢与空气的温度是否有关,必须将第    组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可得结论    ;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纸锥长距离下落的最终速度与锥角    (选填“有关”或“无关”),60°锥角的纸锥在50℃空气中下落的最终速度为    cm/s。

    26.(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游戏、导航等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接入。
    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了一些应用软件后,可以上网冲浪、播放视频、在线聊天;利用手机中的北斗导航系统,可以通过卫星精确定位手机所在的位置,可以根据位置的移动进行测速、测距、导航等;利用手机中的声音软件,可以测量声音的频率,甚至还能记录并播放出某些超、次声;手机前后有两个摄像头(又称镜头),前置摄像头焦距短,利用软件可以实现自拍和照镜子的功能,后置摄像头像素高,利用软件可以拍摄非常清晰的图像,高档智能手机还具有调焦(调整镜头和感光芯片的距离)的功能。
    摄像头的放大率是指成像长度与实物长度的比值,也可计算为像距与物距的比值。
    (1)智能手机摄像头的主要元件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抓拍蜻蜓点水的细腻动作时,要用手机的    (选填“前”或“后”)置摄像头;
    (2)关于智能手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机屏之所以能显示出彩色,是因为它利用了光的三原色混合的原理
    B.我们能从手机中听到它所录下的“超声”,是因为播放软件减慢了所录超声的频率
    C.拍摄照片时,物体距离手机前摄像头可以比距离后摄像头稍近一些
    D.高档智能手机的对焦功能是指能够调节摄像头的焦距
    (3)从手机的厚度来分析,镜头焦距要比普通相机的焦距    (选填“大”或“小”),用手机镜头和普通相机镜头同距离拍摄远处的同一景物时,手机镜头拍出来的像显得    (选填“大”或“小”);
    (4)某智能手机摄像头的焦距为30mm,拍摄前方10m处的景物时,像距约为    cm,此时成像的放大率约为    ;
    (5)为了验证手机摄像头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小明用某透镜进行了模拟成像实验,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作出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关系图像,利用图像可预测到:当物距u=50.0cm时,像距v=   cm。
    u/cm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v/cm
    30.0
    20.0
    16.7
    15.0
    14.0
    13.3
    12.9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直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按要求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解答】解:A.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不是物态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滴水成冰,水凝固成固体冰,属于物态物态变化中的凝固,故B符合题意;
    C.磨杵成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不是物态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聚沙成塔只是积少成多,不是物态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解答】解:球迷们在赛场上的呼喊声“震耳欲聋”,是指声音非常大,因此,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故选:D。
    3.【解答】解:A、测温仪的测温原理与验钞机的工作原理是不同的,验钞机是利用的紫外线,测温仪利用的是红外线,故A错误;
    BC、测温仪是通过测量人体发出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而不是仪器自身发出的红外线,故B错误,C正确;
    D、人的体温越高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是越强的,故D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
    A、尘埃飞扬是固态小颗粒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湿板擦可减少尘埃飞扬,是因为尘埃遇水会沉淀下来,不再飞扬,故B错误;
    C、尘埃的直径几微米左右,故C错误;
    D、每一粒尘埃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AB、看到的水洼中的白云是空中的白云以水面为反射面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于它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

    故AB错误;
    CD、水洼底的“石子”是由水中的“石子”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比实际位置浅的虚像。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于它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饭菜箱上升的高度h=4×3m=12m,所用时间t=2min=120s,
    饭菜箱上升的速度:
    v===0.1m/s。
    故选:B。
    7.【解答】解:卢瑟福提出的是原子有核模型,即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其余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转,所以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类似。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解答】解:A、太阳可通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成像,是小孔成像现象,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
    B、生活中制作透镜的材料用得最多的是玻璃,属于非晶体,透镜对光有折射作用,故B错误;
    C、通过三棱镜,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色光,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这些色光也可以通过三棱镜合成白光,故C错误;
    D、粗糙的黑板表面所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属于漫反射现象,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A。
    9.【解答】解: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在大街小巷中穿行,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和外卖小哥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只有和他自己骑的电动车上的货备箱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和来来往往的行人、迎面而来的车辆、街道两边的门店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解答】解:摩擦起电是指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带电体的基本性质是能吸引轻小物体;根据《论衡•乱龙》中提到的摩擦的琥珀或玳瑁的甲壳(顿牟)能吸引(掇)芥菜子、干草等的微小屑末(芥),说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解答】解:从下面的光路图可以看出,凸透镜、凹透镜和平面镜都可使光的方向发生图中的改变,如图所示:

    只有方形玻璃砖不可以。
    故选:D。



    12.【解答】解:A、由图像知,该图像是s﹣t图像,小华比小明早出发,小明追上小华后早到终点,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知,该图像是s﹣t图像,小华比小明早出发,小华早到终点,故B符合题意;
    CD、由图像知,该图像是v﹣t图像,两人同时出发,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76分)
    13.【解答】解:音乐声的响起是因为发声体在振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耳能区分这两种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用两种乐器演奏高音时的发声频率要比演奏低音时的发声频率高。邻居正在观看电视转播,此时传出的音乐声妨碍到了小明的学习,对正在认真做物理作业的小明来说是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高;噪声。
    14.【解答】解: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是因为冰棒在口中熔化成水,熔化要吸热;吹电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促进了身体表面汗液的蒸发,汽化(蒸发)要吸热;
    室内温度低,室外温度高,室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植树造林可以吸收大气在的大量二氧化碳,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吸;蒸发;外;植树造林。
    15.【解答】解:方便市民上下楼,政府给小明所在小区加装了电梯,电梯内壁是抛光的不锈钢板。当小明距离不锈钢板0.5m时,小明的像到不锈钢板的距离也是0.5m;小明距自己在不锈钢板中所成像的距离为0.5m+0.5m=1m,因为物距等于像距;电梯门打开,小明离开电梯,“像”的大小不变,傍晚,小明透过电梯的蓝色玻璃幕墙看电梯外发白光的太阳能Led灯泡显蓝色,此时Led灯泡是光源。
    故答案为:1;不变;蓝;是。
    16.【解答】解:(1)乙装置采用了水浴加热法,水浴加热法可以使被加热物质受热更加均匀,加热过程更加缓慢,便于记录实验数据;
    (2)由图可知,在BC段并处于熔化状态,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在BC段为固液共存状态,故第9min时处于固液共存态;
    (3)冰的熔点为0℃,小华从﹣3℃时开始记录数据冰的熔点为0℃不变,加热装置不变、冰的质量不变,熔化时间不变仍为10min﹣4min=6min。
    故答案为:(1)乙;(2)BC;固液共存;(3)0;6。
    17.【解答】解:(1)该气泡经过BC间的距离为:30cm﹣20cm=10cm;
    图乙中秒表,小圈指针位置指在5min与6min之间并偏向6min的位置,因此小圈示数为5min;大圈指针指在37.5s的位置,因此该秒表的示数为337.5s;
    (2)结合实验的实际可进行猜想:气泡上升的快慢与管子的倾斜程度有关、气泡上升的快慢与气泡的大小有关等;开始的一小段距离里气泡做变速运动,最好待气泡稳定后读数,故起始点O最好不选在管子的最底端处;
    (3)小明正确操作实验以后,得到OA与CD段内气泡的平均速度分别为5.2cm/s和5.4cm/s,于是小明认为气泡在全程的平均速度肯定为v===5.3cm/s,这种计算方法是错误的,全程的平均速度应为全程的路程与全程所用时间之比;气泡在计时开始前做变速运动,气泡在计时前的平均速度小于OD段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1)10;337.5;
    (2)玻璃管的倾斜程度;不能;
    (3)错误;小于。
    18.【解答】解:
    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19.【解答】解:
    图中已画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据此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据此在法线左侧的玻璃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0.【解答】解: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21.【解答】解:(1)由v=可知,地铁车以最快时速运行18s,通过的路程:s=vt=80km/h×h=0.4km=400m;
    (2)由v=可知,小明从检票处到车厢车门安全线的时间:t′===50s>45s,所以小明不能搭乘到本趟地铁车;
    (3)需要等待的时间:t″=6min50s﹣50s=300s。
    答:(1)地铁车以最快时速运行18s,通过的路程是400m;
    (2)小明不能搭乘到本趟地铁车;
    (3)需要等待的时间为300s。
    22.【解答】解:(1)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玻璃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出现,物质从固态到气态发生的物态变化叫做升华;樟脑丸变小也是发生了从固态到气态是升华现象;
    (2)碘的熔点是113.5℃,烛焰的温度可达600℃以上,所以按照小华的方法加热碘,达到碘的熔点以后,先熔化后汽化,故小明的方法更合理;
    (3)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出现固态的碘,这是碘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酒精蒸发会吸收热量,使碘锤里面的碘蒸气凝华成固态的碘附着在“碘锤”玻璃泡上方的内壁上。
    故答案为:(1)升华;樟脑丸变小;(2)小明;(3)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出现固态的碘;放。
    23.【解答】解:(1)实验中应选择表面较粗糙的光屏来承接光路,打开激光光源,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因为光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2)光屏上呈现的光路如图所示,小华在光屏上记录下光路并标出了此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据此她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一错误结论,小华得出该错误结论的原因是:把折射光线和界面之间的夹角当成了折射角。
    (3)小华将折射光线所在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她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4)解决第(2)问的错误后,保持入射光线不变,向水槽中缓慢地持续加水,小华发现折射光线在水槽底部形成的光斑逐渐向左移动,于是她认为折射角在逐渐变小。她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应该不变。
    (5)①根据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为45°时,折射角为32°,所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为45°,对应的入射角等于32°。
    ②根据表一,当入射角等于30°时,折射角等于22°;当入射角等于45°时,折射角等于32°;当入射角等于40°时,折射角应该在22°和32°之间,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粗糙;不一定;(2)把折射光线和界面之间的夹角当成了折射角;(3)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4)不正确;(5)①32;②B。
    24.【解答】解:(1)根据实验的要求,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当蜡烛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20cm刻度时,物距变为30cm,根据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可知,此时像距变为20cm,光屏上应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该成像原理可制成照相机;
    (3)由图像可知,u=v=2f=20cm,所以f=10cm;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要能透过该透镜看到烛焰正立的像,物距u的范围是小于10cm;
    (4)①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向水凸透镜内注入适量水,凸透镜变厚,此时凸透镜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像将成在光屏之后,即远视眼将像在视网膜之前;
    ②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说明此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为凸透镜,由此可知,老师的眼睛属于远视眼。
    故答案为:(1)主光轴;(2)放大;照相机;(3)小于10.0cm;(4)注入;靠近;右; ②远。
    25.【解答】解:(1)测量纸锥下落平均速度需要测量纸锥下落的时间和距离,测量时间需要机械秒表,测量下落距离需要用刻度尺;
    (2)方案二比较好,因为纸锥下落在空中的距离不好测量,而选定一段距离,测量纸锥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比较容易;
    (3)从图上看,AB段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不断变大;两个纸锥同时从静止下落时,小明的纸锥下落较快,因此用小明的纸锥作参照物,小华的纸锥的位置向上发生了变化,在向上运动;
    (4)根据控制变量法,要研究纸锥下落的快慢与空气的温度是否有关,应控制纸锥的锥角不变,因此须比较第1、4(或2、5,或3、6)组的实验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得结论:当纸锥的锥角一定时,空气的温度越高,纸锥下落越快;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空气的温度相同时,纸锥锥角不同,纸锥长距离下落的最终速度不同,纸锥长距离下落的最终速度与锥角有关;
    60°锥角的纸锥在50℃空气中下落的最终速度为:
    v===20.5cm/s。
    故答案为:(1)刻度尺;
    (2)二;
    (3)变大;上;
    (4)1、4;当纸锥的锥角一定时,空气的温度越高,纸锥下落越快;
    (5)有关;20.5。
    26.【解答】解:(1)智能手机摄像头的主要元件是凸透镜;后置摄像头像素高,利用软件可以拍摄非常清晰的图像,抓拍蜻蜓点水的细腻动作时,要用手机的后置摄像头;
    (2)A、手机屏之所以能显示出彩色,是因为它利用了光的三原色混合的原理,故A正确;
    B、我们能从手机中听到它所录下的“超声”,是因为播放软件减慢了所录超声的频率,故B正确;
    C、前置摄像头焦距短,利用软件可以实现自拍和照镜子的功能,所以,拍摄照片时,物体距离手机前摄像头可以比距离后摄像头稍近一些,故C正确;
    D、高档智能手机还具有调焦(调整镜头和感光芯片的距离)的功能,故D错误。
    故选:D;
    (3)从手机的厚度来分析,镜头焦距要比普通相机的焦距小,用手机镜头和普通相机镜头同距离拍摄远处的同一景物时,手机镜头拍出来的像显得小;
    (4)某智能手机摄像头的焦距为30mm,拍摄前方10m处的景物时,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较小,接近一倍焦距,像距约为30mm=3cm,此时成像的放大率约为≈333;
    (5)建立u﹣v坐标系,根据表格数据用描点法在坐标图中作出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关系图像如下图。利用图像可预测到:当物距u=50.0cm时,像距v=12.7cm。

    故答案为:(1)凸;后;(2)D;(3)小;小;(4)3;333;(5)见上图;12.7。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