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教案 0 次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展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单元分析】本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草船借箭》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情节改写的,讲述了诸葛亮巧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的故事;《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记叙了武松景阳冈打虎的故事;《猴王出世》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主要写了一块仙石孕育出的石猴发现了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红楼春趣》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讲述了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本组课文意在带领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本单元的课文,从根据名著改写的现代文到原著节选,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编排顺序,并提示学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猜测大致的意思,再接着读下去。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读后感”,要求学生把读过一篇文章或本书后产生的感想写下来,意在引导学生回顾读过的文章或书籍,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考与感受,并清楚地表达出来。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整本的中国古典名著,意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延伸阅读,从中认识经典人物,品味精彩故事,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教材分析】本文是根据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写的。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军南下,在长江北岸集结兵力,准备统一全国。孙权手下大将周瑜驻守在长江南岸,刘备派诸葛亮前去联吴抗曹。“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课文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而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让周瑜的算盘落了空,周瑜自叹不如。课后的“阅读链接”编排了《三国演义》原著第四十六回中的片段,内容与课文第8自然段相对应,意在搭建从现代文到原著的桥梁,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并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初步感受。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图中,江上箭如雨下,船一侧的草把子上已经插满了箭,舱内的诸葛亮却镇定自若,与鲁肃谈笑风生。插图生动地再现了故事的重要情节,有助于学生更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学习目标】1.会认“瑜、忌、督”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1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2.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更好地了解故事内容。3.感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能通过关键语句了解故事中人物特点【教学准备】1.相关影视作品2.故事背景资料3.作者资料【教学过程】一、介绍单元主体构成师:第二单元是以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草船借箭》是根据《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改写的,讲述了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的故事;《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记叙了武松打虎的故事;《猴王出世》节选自《西游记》主要写了一块仙石孕育出的石猴,发现了水帘洞被群猴代为猴王的故事;《红楼春趣》节选自《红楼梦》,讲述了宝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二、影视作品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草船借箭”电影片段,学生观看后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介绍片段的大致内容。三、了解《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就是根据《三国演义》第46回的相关内容改写的。《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四、认识作者罗贯中(约1330年一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五、介绍故事的历史背景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军南下,在长江北岸集结兵力,准备统一全国。孙权手下大将周瑜驻守在长江南岸,刘备派诸葛亮前去联吴抗曹。课文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六、检查字词学习情况(一)识字(二)写字七、词语解释妒忌:对才能、地位、名誉、学识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军令状: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八、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针对课题提问是谁去草船借箭?又是谁让他去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他是怎样一步步实施草船借箭的?那草船借箭的结果又是什么呢?(二)根据自学提示默读课文 PPT出示: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师: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也要找出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同学们先自己梳理一下,看看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起因,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经过的,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结果的。生交流。(三)概括每部分内容为什么要草船借箭(起因)——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要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内造出十万只箭;怎样实施草船借箭(经过)——二十条船上的箭总共有十万多支,周瑜得知经过后自叹不如。经过:诸葛亮先请鲁肃帮忙准备必要的装备和人员,然后趁大雾漫天的凌晨,带领二十条扎满草把子的船前往曹军水寨,擂鼓呐喊,吸引曹军放箭,草把子上很快插满了箭。草船借箭的结果是什么(结果):二十条船上的箭总共有十万多支,周瑜得知经过后自叹不如。(四)结合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九、作业布置1.写一写本课的11个生字。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草船借箭》的故事,并分析一下故事人物的特点。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通过关键语句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2.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3.初步产生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教学难点:能通过关键语句了解故事中人物特点,初步产生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学习准备】了解《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找找相关的影视资源观看【学习过程】一、直接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的学习第五课《草船借箭》。二、根据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三、探究课后习题二,初步感受人物形象师:同学们自学之后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分享你们的体会。PPT出示对话课后习题二:师:请你们读一读这些语句,一边读一边思考,三天造10万支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呢?同学们先想象一下,10万支箭,可是庞大的数字要在几天之内造出这么多的箭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既然根本不可能做到,为什么周瑜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一)通过描写周瑜的关键语句,体会他的人物特点1.找出文中描写周瑜的句子2.学生读1~2自然段,交流自己对周瑜的看法3.教师总结师:我们可以发现,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了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而第三自然段中,周瑜鲁肃说的话,我们也可以发现,周瑜表面上是和诸葛亮共商军事,实际上却是设下陷阱,意图害人,用心险恶。由此推想出,当周瑜看到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时,以为自己得逞了,所以显得很高兴。(二)再读1~2自然段的对话,揣摩诸葛亮的想法师:知道周瑜的想法后,我们接着揣摩诸葛亮的想法,这么难的任务,为什么他直接答应了下来?你再读读一到二自然段。生自由读1~2自然段,交流分享。生1:通过对话,我们发现诸葛亮在回答周瑜的问话时,没有一点儿推脱和犹豫,是胸有成竹的,说明,他在立军令状前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生2 :诸葛亮已经洞悉了周瑜的心思,所以将计就计,不仅不戳穿周瑜的阴谋,还顺着他的意思立下军令状,说明他有过人的智慧。(三)重读1~2自然段,感受人物形象师:重读1~2自然段,根据文中的对话体会周瑜善妒一步步试探诸葛亮并设下圈套,而诸葛亮智慧过人,应对自如。四、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周瑜对诸葛亮的评价感受诸葛亮的人物特点PPT出示1.学生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诸葛亮“神机妙算”?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诸葛亮能成功借箭的原因:算好天气,知江上大雾;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算好人心,鲁肃忠实守信,曹操谨慎多疑……以此感受诸葛亮胸有成竹,神机妙算。2.结合课文插图,观察诸葛亮在船中从容饮酒谈笑的状态,感受他的胸有成竹。五、体会文中其他人物的特点1.围绕第3自然段中周瑜对鲁肃说的话,引导学生思考“周瑜为什么要暗地吩咐不供应造箭的材料”,从中体会周瑜的用心险恶。2.围绕第5自然段:鲁肃果然没有把此事告诉周瑜,可见其人老实守信。3.为何曹操不派兵出来,只是向江中放箭?体会曹操的谨慎多疑。六、结合课后第三题,对比自己对人物的认识师:同学们学了课文之后,回忆一下你们最初对人物的了解是什么?现在你们又对文中的人物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呢?学生交流。诸葛亮:智慧过人、洞察人心、通晓天文地理周瑜:善妒、阴险鲁肃:忠厚老实、讲信用曹操:谨慎多疑七、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八、拓展阅读师:其实三国演义的原著片段和我们学的课文不太一样,请你们读一读,找出课文中与之相应的段落。(一)对照课文,找出相应段落。学生默读。学生通过“曹寨” “擂鼓呐喊” “切不可轻动” “放箭” “受箭”等词语,明白这一段讲的是曹操派人向江面射箭、诸葛亮借箭成功的情节,与课文第八、第九自然段相对应。(二)比较原著与课文,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学生能交流即可,不做特殊要求)1.人物称呼不同,个别人物没有出现在文中2.语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