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各地区中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
01质量和密度-中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北京东城区】
展开
这是一份01质量和密度-中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北京东城区】,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1质量和密度-中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北京东城区】 一、单选题1.(2021·北京东城·统考二模)如图所示的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本,下列估测值合理的是( )A.长度约为26cm B.厚度约为0.1mC.质量约为2kg D.重力约为0.2N2.(2020·北京东城·统考一模)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5m B.夏天北京的平均气温约为40℃C.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D.一瓶500ml装矿泉水的质量约为0.5kg 二、实验题3.(2022·北京东城·一模)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东取适量该液体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量筒___________放在实验台面上。把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已调平衡的天平左盘内,通过改变右盘中砝码个数和调节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烧杯及杯内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06g;(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4.(2021·北京东城·统考一模)某物理兴趣小组计划测量实验室常用钩码的密度。他们选用的器材有托盘天平、细线、装有适量水的小烧杯和待测钩码。(1)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测出装有适量水的小烧杯的质量记为m0,并记入表格;②用细线栓好钩码,___________,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读出此时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记为m1,并记入表格;③___________,继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读出此时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记为m2,并记入表格。(2)请用测出的物理量m0、m1 和m2,写出钩码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5.(2020·北京东城·统考二模)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测量体密度的实验,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1)天平调平后,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用量筒量出物体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2)若按图乙中先测出物体的体积,再将物体取出直接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则所测物体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3)老师说不用天平和量筒也能测出物体的密度,于是该小组用圆柱形玻璃杯、塑料盒(满足实验需求)、刻度尺以及足量的水等身边简单的器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也测出了物体的密度。请你帮他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玻璃杯中装入适量水,使璃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玻璃杯底的高度h1;②在塑料盒中装人物体,使其仍直浮在玻璃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面到玻璃杯底的高度h2;③________________,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面到玻璃瓶底的高度h3;④用上述步骤中的测量量表示物体密度,则表达式为:ρ物 =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6.(2020·北京东城·统考一模)生活中杀菌消毒经常用到酒精。小铭看到家里买的酒精瓶上写着“75%酒精”的字样,想检测一下标的“酒精浓度75%”是否正确。小铭查到了酒精百分比浓度和密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于是想通过测量酒精的密度来确定酒精浓度。为了测量酒精的密度,小铭取适量酒精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酒精密度(g/cm3)酒精百分比浓度%0.91457.80.90362.80.89167.70.87972.40.86876.90.85681.30.84385.5 (1)实验步骤: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如果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用m1表示,并记录在表格中;③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酒精,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________g,用m2表示,并记录在表格中;④将烧杯中的酒精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读出酒精的体积用V表示,并记录在表格中;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酒精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保留三位小数)(2)由以上测量的实验数据可知,小铭家里买的“75%酒精”最接近以下哪种浓度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67.7% B.72.4% C.76.9% D.81.3% 三、综合题7.(2020·北京东城·统考二模)请阅读《物质的密度与影响因素》并回答题。物质的密度与影响因素密度作为物质的一种特性,取决于物质的温度、压强、状态等因素,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物体(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会发生热膨胀,体积增大,但其质量不变,从而使物体的密度减小。反之,当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其密度增大。物体状态变化时,质量不变,但体积通常要发生变化。从而也会引起密度变化。如:冰熔化成水。体积减小,密度增大。气体的密度通常还会受到自身气压的影响。气压增大。气体体积减小,密度随之增大。反之,气压减小。气体膨胀(体积增大),密度随之减小。我们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得知,当湿度为4℃时。水的密度最大(ρ水=1.0×103kg/m3)。即相同质量的水在4℃时体积最小。由此可见,一定质量的水在温度由0℃升高到4℃的过程中。水的体积逐渐减小,即水在这一温度范围内会发生“热收缩”;在温度由4℃升高到100℃的过程中,水的体积逐渐增大。即水在这一温度范围内会发生“热膨胀”。图所示为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在寒冷的冬天。湖面封冻了,较深湖底的水却有可能保持4℃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动呢!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广袤的青藏高原地区的气体密度与北京所在平原地区的气体密度相比 ______ ;(选填“更大”“更小”或“没差别”)(2)如图中P点为冰与水相接触位置上的某点,则该点的温度最接近 ________ ;A.-4℃ B.0℃ C.4℃(3)如图中所标注的A、B、C、D位置代表了不同温度的河水分层情况,根据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对A、B、C、D位置的温度排序合理的是 ________ ;A.4℃、3℃、2℃、1℃ B.4℃、1℃、2℃、3℃ C.1℃、2℃、3℃、4℃(4)下列4个图像中,能够正确反映水的密度ρ、1g水的体积V分别随温度t变化关系的是 ( )A. B.C. D. 四、计算题8.(2020·北京东城·统考二模)如图所示,一圆柱形平底容器底面积为5×10-2m2,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2×10-2m2、高为0.15m的圆柱形物块且与容器底不完全密合,物块的平均密度为0.8×103kg/m3.(g取10N/kg)求:(1)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2)向容器内缓慢注入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水时,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恰好为零?
参考答案:1.A【详解】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比20cm的刻度尺长度要长一些,约为26cm,故A符合题意;B.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cm,即0.01m,故B不符合题意;C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即0.2kg,重力约为G=mg=0.2kg×10N/kg=2N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D【详解】A.一层楼高约3m,5m差不多两层楼的高度,中学生立定跳远不能达到这个距离,故A不符合实际;B.北京偏北方,夏天平均气温约29℃,故B不符合实际;C.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s,故C不符合实际;D.500mL等于0.5×10-3m3,则水的质量故D符合实际。故选D。3. 水平 161 50 1.1×103【详解】(1)[1]天平和量筒使用时,应放在水平工作台上。[2]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及杯内液体的总质量为(2)[3]由图乙得,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示数为50mL,即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50mL。(3)[4]依题意得,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此种液体的密度为4. 将钩码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底和侧壁 松开细线,将钩码放入烧杯中沉底 【详解】(1)[1][2]实验中只有天平,没有量筒,无法测量钩码的体积,但是有烧杯、水的细线,所以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利用钩码受到的浮力来算出钩码的体积;所以,在第二步,应该将钩码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底和侧壁,根据天平再次平衡时示数增加的质量,可求出钩码所受浮力大小,进而求出钩码的体积。松开细线,将钩码放入烧杯中沉底时,即把钩码直接放入烧杯中,此时天平平衡后的示数与最初的示数之差即为钩码的质量。(2)[3]②中用细线栓好钩码,将钩码浸没在水中时,钩码排开水的质量为m排= m1- m0由得钩码的体积根据钩码放到烧杯底部时天平的示数,可得钩码的质量为m钩= m2- m0由得钩码的密度5. 1.1×103 偏大 将物体从塑料盒中取出,直接放入玻璃杯且物体沉底后 【详解】(1)[1]由图乙可知,物体质量m=20g+2g=22g由图丙可知,物体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物体的密度(2)[2]将物体从量筒的水中取出会沾水,会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大,由可知,测出物体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3)[3][4]①玻璃杯中装入适量水,使塑料盒直立漂浮在玻璃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玻璃杯底的高度h1。②在塑料盒中装入物体,使其仍直立漂浮在玻璃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面到玻璃杯底的高度h2。设玻璃杯的底面积为S,物体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S(h2-h1)③将物体从塑料盒中取出,直接放入玻璃杯且物体沉底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面到玻璃瓶底的高度h3。则物体的体积为V=S(h3-h1)④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中G=F浮=ρ水gV排=ρ水gS(h2-h1)物体的密度为6. 右 62 0.867 C【详解】(1)[1]由题可知,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所以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2]右盘砝码质量为50g和10g,游码示数为2g,所以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3]量筒测得酒精体积为60mL,根据密度公式知(2)[4] 75%酒精即酒精浓度为75%,故选C。7. 更小 B C AC【详解】(1)[1]由题意可知,气压增大时气体的体积减小,密度随之增大,反之减小,因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度大于北京所在平原地区的海拔高度,所以,由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可知,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压较低,气体的密度较小。(2)[2]图中P点为冰与水相接触位置上的某点,则该点的温度最接近0℃。故选B。(3)[3]由题意可知,较深湖底的水可能保持4℃的水温,且与冰面接触部分水的温度为0℃,所以,A、B、C、D位置的温度依次为1℃、2℃、3℃、4℃。故选C。(4)[4]由题意可知,一定质量的水在温度由0℃升高到4℃的过程中,水的体积逐渐减小,在温度由4℃升高到100℃的过程中,水的体积逐渐增大,由可知,水的密度ρ先增大后减小。故选AC。8.(1)1200Pa(2)3.6kg【详解】(1)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F/S=G物/S物=m物g/S物=ρ物S物h物g/S物=ρ物 h物 g=0.8×103 kg/m3 ×0.15m×10N/kg=1.2×103 Pa;(2)当物块与容器底接触且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恰好为零时F浮 =G物 =m物 g=ρ物 S物 h物 g=0.8×103 kg/m3 ×2×10-2 m2×0.15m×10N/kg=24N;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 =F浮/ρ水g=24N/1.0×103kg/m3×10N/kg=2.4×10-3 m3 ;物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水 =V排/S物=2.4×10−3m3/2×10−2m2=0.12m;注入水的体积为V水 =(S容 -S物 )h水 =(5-2)×10-2 m2 ×0.12m=3.6×10-3 m3 ;注入水的质量为m水 =ρ水 V水 =1.0×103 kg/m3 ×3.6×10-3 m3 =3.6k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中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11电流和电路,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02质量和密度,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中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18透镜及其应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