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下册6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说教材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空气第一课时《空气的成分》。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气体。它占据空间的基础上,指 导学生认识空气的组成,让学生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它是 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学生有一定的科学探究素养,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认识实验仪器。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证明支持燃烧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一小部分,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大胆现象、推理、验证。
3、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主要含有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氧气和不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氮气,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主要含有支持物质燃 烧的气体----氧气和不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氮气。
【教学难点】: 能通过试验动手操作,证明支持燃烧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一少部 分,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四、说 学情
虽然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色透明的气体,学生学起来会比较 抽象,但是因为空气的无处不在并且与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从上一 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空气的有关性质,知道空气占据一定的空 间,因此学生会比较感兴趣。现在的孩子通过书籍、网络、电视等接 触到很多有关空气的知识,并不是对空气成分一无所知,在课前调查 中发现,部分学生知道人类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知道空气 中是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这班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较好,会使用打 火机或火柴,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各个小组分工明确,探究活动配合较
好。
五、说教法和学法
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充分的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做到了“玩中学”“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进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设境质疑激趣导入
1、魔术导入
谈话:同学们,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这 里有两支相同的蜡烛,我把它们分别点燃,我可以既不用嘴吹,也不
用扇子扇,就可以将其中一只蜡烛熄灭。请看,玻璃瓶中有什么?
生:空气。
师: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拿玻璃瓶将蜡烛罩上)这支蜡烛
熄灭了吗?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支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学生回答问题。
2、教师小结:
有的同学认为蜡烛燃烧消耗了瓶中的一部分空气,有的同学认为 消耗了所有的空气。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想,蜡烛燃烧到底消耗了瓶中
的多少空气呢?,要验证我们的猜想需要做?
生:实验。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活动一:探究蜡烛燃烧是消耗了一部分空气还是全部空气。
1.明确用水代替消耗空气占据的空间
追问: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怎样验证呢?可以借助什么
来帮助我们看见消耗了多少空气呢?
生:找个能看到的东西。
师:我们可以借助看得到摸得着的物品来代替,老师给你们提供 了小米、沙子、水,选择什么物品放入水槽,塑料瓶罩在上面,既能
进入瓶内占用消耗的空间,又能阻止外面的空气进入瓶内呢?
生:用水。
师:为什么不用小米和细沙?
师:同学们都选择水,可是水也是无色透明的,那怎样才能看的
更清楚呢?
生:我们可以滴上几滴红墨水,让它成红色。
师:对,可以加点红墨水,给水染色。这样更容易观察水占据空
间的情况。
师:好,那么我们要验证蜡烛燃烧是因为消耗了一部分空气还是
全部空气,需要用到水,那么除了水,我们还需要其他材料。
2.出示实验材料。
(课件:材料图片)
师:我找同学来大声的说一说我们需要哪些材料。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实验材料了,那么你能不能根据实验 材料来设计一下这个实验?验证蜡烛熄灭到底燃烧了多少空气?请
同学们小组之间根据实验材料讨论实验方案吧!
3.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师:好了,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和小组的同学讨论设计一下这
个实验,好,现在开始。
4.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师:很多小组都已经讨论完了,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
方案?
生汇报交流方案。
师:老师如果先拧上瓶盖,再扣上塑料瓶,这样做行不行呢?
生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都同意这种观点吗?哦,同学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到底是先拧瓶盖还是后拧瓶盖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 (演示先拧瓶盖再罩)如果先拧上瓶盖,再罩上塑料瓶,瓶
子会怎样?
生:瓶子不稳,漂浮起来了。
师:瓶子里面装有空气,空气占据了瓶子的?
生:空间
师:空气占据着瓶子的空间,水槽中的水很难进入瓶子里面,所 以瓶子不稳容易漂浮。蜡烛放入水中,点燃后应该先罩上塑料瓶,再
拧瓶盖?还是先拧瓶盖再罩上塑料瓶?
生:先罩上塑料瓶,再拧瓶盖。师:我再找同学把正确的实验方
案用完整的话说一说。
生说实验方案。
师:对,要先罩上塑料瓶,再拧瓶盖。同学们一定不要忘了哦!
5.注意事项
师: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呢?有没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回答。
师:老师也有一些温馨提示,找同学来大声读一读。 (生读温馨
提示)实验要求大家明白了吗?赶快开始吧!
6.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汇报现象,推出结论。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实验现象。
师:刚才蜡烛熄灭的时候是怎么熄灭的?为什么慢慢熄灭了?水
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生回答问题。
师:这一小段红色的水就代表了蜡烛燃烧消耗的空气所占据的空 间,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蜡烛燃烧是消耗了一部分空气还是全部的空
气啊?
生:空气只是消耗了一小部分。 (蜡烛燃烧只消耗了一小部分空
气)
师:对,蜡烛燃烧只是消耗了一小部分空气,而这一小部分空气
是支持燃烧的。
师:瓶内还有其他气体吗?
生:有。
师:如果没有其他气体会怎样?
生;水会占据杯内所有空间。
师:由此断定瓶子肯定有其他气体。
师:那么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多还是剩下的气体多?
师:指着瓶子里的一段红水。同学们看一看,这一小段红水代表 的是蜡烛燃烧消耗的空气占据的空间,下面这一块代表了剩下的气体
占据的空间,你们看看,是剩下的气体多还是支持燃烧的气体多?
生:剩下的气体比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多。
师:同学们, 你们真了不起!你们通过实验发现蜡烛燃烧只消 耗了一部分空气,这说明空气中有一部分气体是支持燃烧的,(板书:
支持燃烧)这种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 (板书:氧气)
活动二:验证剩下的气体是否支持燃烧?
师:瓶中剩下的气体还支不支持燃烧呢?谁能来说一说你的想 法? (生答)这是我们的猜想,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学们 还想不想继续探究。谁能说一说你想怎样验证瓶中剩下的气体支不支
持燃烧?
1.出示实验材料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系铁丝的火柴棒。谁能说一说怎么用它去
验证呢?
2.设计实验方案
师:现在塑料瓶里的水高出外边的水位(手指着水面),如果我 们把瓶盖打开,水会有什么变化?请一位同学到前边来拧开瓶盖大家
仔细观察瓶内水位的变化。瓶内高出来的水有什么变化?
生:瓶内高出来的水流到水槽里,水面下降了。
师:水往下流,从瓶子里出来了,瓶内的空气会有什么变化?
生:有新的空气进入瓶内。
师:之所以有空气进去,是因为瓶子里的水流到水槽里了,要想 让实验的结果准确,就不能让新的空气进去瓶子里,只要瓶内的水比 瓶外的水高,水就会流出去,你有办法让瓶外的水与瓶子里面的水一
样高吗?
生:可以向水槽中倒水。
3.注意事项
师生共同梳理注意事项。
师:谁再来说一遍,这个实验怎么做?
师:老师有一点特别提示: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加完水后, 一定 要先点燃木棒,迅速拧开瓶盖,最后将木棒快速插入瓶内。同学们记
清楚实验顺序了吗? (先点,后拧,最后插。)实验开始吧。
4.分组实验
生小组实验,师巡回指导。
5.汇报实验结论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燃烧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其实这部分
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
(三)梳理总结开阔视野
1、拓展空气成分科普视频
师: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中既有支持燃烧的成 分,又有不支持燃烧的成分。空气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吗?那空气中还 有没有其他成分?通过一段微视频,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看视频的
之前,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反馈单,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2、汇报交流
师:通过这段视频,你了解了关于空气成分的哪些知识?请小组 内快速填写反馈单。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空气成分知识。
请这位同学来回答。
学生汇报。
师: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它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 中,占据空气比重最大的是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 支 持 燃烧的是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此外,还有少量的 、
、水蒸气等。
师:空气成分中除了有氧气氮气外还有其他气体,所以说空气不
是一种单一的气体。你认为哪个气体最重要?
师生讨论。
3.氮气的作用
师:今天我们先来研究空气成分中比重最多的氮气。氮气在我们 的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看老师带来一袋薯条,它鼓鼓的,它里面是
满满的一袋薯条吗?它里面就充有氮气,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师:那氮气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播放氮气作用视频。
师:通过观看视频,你对氮气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生:液氮用于医疗手术,制作氮肥。
师:看来氮气有很多作用,可以用于医疗行业、食品包装行业、
还可以用于制造肥料等。
(四)拓展延伸课外探究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空气的成分,其实这是科学家坚持不懈探究 得到的结论。课下请同学们搜集科学家探究空气成分的历程。感受科
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
板书设计
《空气的成分》板书
支持燃烧
氧 气
其 他 气 体 氮 气
不支持燃烧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空气
第一课时《空气的成分》说课稿
说教材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空气第一课时《空气的成分》。本节继“空气在哪里”之后,再次让学生经 历和体验较为完整的探究空气的过程,引导学生用观察、实验、思考 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快。
物质科学领域
5-6年级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
成分。
教学目标
1、通过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证明支持燃烧的气体占空
气体积的一少部分,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
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 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推理、验证。
3、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 空气中主要含有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氧气和不支持物质燃烧的气
体---氮气,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
【教学难点】:
清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
四、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四年课程的学习,对网络等新媒介接受较快、依赖度高,再加上自制力虽形成但不持久,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 、实验激趣:
谈话:跟老师一起,深吸一口气,然后呼出,学生谈感受。
师:我们无时无刻都生活在空气中,虽然它看不见,也摸不着, 但我们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动物的生存需要空气,植物的生 长也离不了空气,空气中究竟有哪些成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
研究一下。(板书课题:空气的成分)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根蜡烛,点燃它,你观察到了什么现
象?
预设:蜡烛燃烧了。
预设:蜡烛被点燃了。
师:蜡烛在哪里燃烧了?
预设:在空气中。
追问:现在拿一个玻璃杯罩住燃烧的蜡烛,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蜡烛熄灭了。
追问: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可能跟什么有关?
预设1.玻璃杯里的空气都烧完了。
预设2.玻璃罩中支持燃烧的气体用完了。
预设3:我觉得是一部分空气,我知道燃烧消耗的是氧气。
预设4:我知道空气中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应该消耗了一部分。
预设5:我觉得所有的空气都燃烧了
小结:有的同学认为蜡烛熄灭是消耗了一部分空气,有的同学认为消 耗了所有空气。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想,要验证我们的猜想需要进行科
学实验。
(二) 、实验探究:
活动一、探究蜡烛燃烧是消耗了 一部分空气还是全部空气。
1.明确用水代替消耗空气占据的空间
追问:怎样验证呢? (如果能看见消耗了多少空气就好了)空气有什
么特点?那怎样才能看见消耗了多少空气呢!
预设:可以用什么代替消耗的空气,去占据消耗空气的空间
老师给你们提供了几件物品,你认为哪一种合适呢?
出示:小米、细沙、水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小米和细沙都有空隙,所以选择水
师:同学们都选择了水来代替消耗空气所占据的空间。能不能具体说 一说?如果消耗了全部会看到什么现象?如果消耗了一部分又会出
现什么现象?
预设:消耗了全部会看到水灌满了瓶子,消耗了一部分水会上升一部
分。
谈话:谁能再来说一说?
追问:我们知道水也是无色透明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给水加点颜色
我们可以滴上几滴红墨水,给水染色。
2.出示实验材料。
现在我们看一下做这个实验除了水以外,我们还需要哪些材料?
水槽、蜡烛、去底的塑料瓶、盖子、火柴(打火机)
3.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谈话: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材料讨论实验方案吧!给大家两
分钟时间。
4.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并改进
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案?
5.注意事项
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呢?有没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老师也有
一些温馨提示。
6.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教师巡视
7.汇报交流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全班交流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谈话: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实验现象。水为什么会上升?上升了
多少?这说明了什么?蜡烛燃烧只消耗了一少部分的空气。
小结: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不但验证了我们的猜想,还得 有一个伟大的发现。原来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空气中有一部分 气体是支持燃烧的,这种支持燃烧的气体我们叫它氧气。(板书)空
气中还剩下了其他的气体。
活动二:验证剩下的气体是否支持燃烧?
谈话:瓶中剩下的气体还支不支持燃烧呢?谁能来说一说你的想
法?
这是我们的猜想,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一说你想怎样
验证瓶中剩下的气体支不支持燃烧?
1. 学生尝试说实验方案
追问:直接打开盖子放进去吗?其他同学都同意?
2.优化实验方案
疑问一:塑料瓶里的水高出一段,如果我们把瓶盖打开,水会有什么
变化?向哪里流动?
追问:水往下流,瓶内的空气会有什么变化?原本水占据的那部分空
间被谁代替了?
追问:你能想个好办法防止水向下流动吗?
预设:向水槽中倒入水,使塑料瓶外面的水高于瓶内里面的。
3.出示实验材料
小木条、 一瓶水
4.注意事项
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都注意了什么?谁来总结一下
5.分组实验
6.汇报实验结论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燃烧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这部分气体的
主要成分是氮气。(板书)
(三)、 拓展延伸
1.微视频介绍空气成分
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空 气中既有支持燃烧的成分,又有不支持燃烧的成分。我们知道空气至
少是有两种成分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空气成分是如何测定的,通过一
段微视频,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2.微视频介绍氮气的作用
3.学生谈收获
师:空气中还有一种成分是二氧化碳,你们对它的用途有了解吗? 希望大家课下继续研究。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不懈努力,就一定会
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空气的成分》板书
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 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质。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前前后后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收益非浅,也深刻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通过不断反思和努力学习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2 小球的运动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2 小球的运动第二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习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四年级下册1 运动与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四年级下册1 运动与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五年级下册9 燃烧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五年级下册9 燃烧第四课时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教学重难点,说学情,判断,教学反思,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