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讲 温度和温标(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0396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5讲 温度和温标(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0396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5讲 温度和温标(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0396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二物理同步练习(2019人教A版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第04讲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解析版)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5讲 温度和温标(原卷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6讲 气体的等温变化(原卷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6讲 气体的等温变化(解析版)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7讲 气体的等压变化和等容变化(原卷版) 试卷 0 次下载
第05讲 温度和温标(解析版)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第05讲 温度和温标(解析版),共25页。
第05讲 温度和温标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通过实验,了解气体实验定律。知道理想气体模型。
2.能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解释气体压强和气体实验定律。
1.知道系统的状态参量及平衡态.
2.明确温度的概念,知道热平衡定律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3.了解温度计的的原理,知道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1.热力学系统和外界
(1)热力学系统: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研究对象叫作热力学系统,简称系统。
(2)外界: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统称外界。
2.状态参量: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常用的状态参量有体积V、压强p、温度T等。
3.平衡态: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系统内各部分的状态参量达到的稳定状态。
【知识拓展1】
1.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参量
(1)体积V:系统的几何参量,它可以确定系统的空间范围;
(2)压强p:系统的力学参量,它可以描述系统的力学性质;
(3)温度T:系统的热学参量,它可以确定系统的冷热程度。
2.平衡态的理解
(1)热力学的平衡态与力学的平衡态的意义不同,热力学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不受外界的影响,状态参量(压强、体积和温度)不随时间变化。
(2)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是不可能的。
【即学即练1】.下列不是描述气体状态参量的物理量是( )
A.压强 B.体积
C.质量 D.温度
【答案】C
【解析】描述气体的状态参量,有压强、体积、温度。故选C。
知识点02 热平衡与温度
1.热平衡:两个相互接触的热力学系统,经过一段时间,各自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说明两个系统达到了平衡,这种平衡叫作热平衡。
2.热平衡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3.温度:热平衡中,表征“共同的热学性质”的物理量。
4.热平衡的性质: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知识拓展2】
1.平衡态与热平衡的区别和联系
平衡态
热平衡
区别
研究对象
一个系统
两个接触的系统
判断依据
系统不受外界影响,状态参量不变
两个系统的温度相同
联系
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都处于平衡态
2.热平衡定律的意义
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了热平衡的最主要参量是温度。因为互为热平衡的物体具有相同的温度,所以在比较各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将各物体直接接触,只需将温度计分别与各物体接触,即可比较温度的高低。
3.热平衡与温度
(1)对温度的理解
①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②微观上,反映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③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2)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若物体与A处于热平衡,它同时也与B处于热平衡,则A的温度等于B的温度,这就是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即学即练2】关于物体的内能、温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小 B.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C.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同一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
【答案】A
【解析】A.分子的平均动能只与温度有关,A正确。
B.内能等于分子总动能加分子势能,而温度只能决定分子的平均动能,B错误。
C.内能的改变与做功和热传递两个因素有关,C错误。
D.热量是一种传递的能量,不能说物体具有热量,D错误。
故选A。
知识点03 温度计与温标
1.确定一个温标的方法
(1)选择一种测温物质。
(2)了解测温物质用以测温的某种性质。
(3)确定温度的零点和分度的方法。
2.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
(1)摄氏温标:一种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 ℃,水的沸点为100 ℃,在0 ℃和100 ℃之间均匀分成100等份,每份算做1 ℃。
(2)热力学温标:现代科学中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
(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T=t+273.15 K。
【知识拓展3】
1.“温度”含义的两种说法
(1)宏观角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热平衡角度:两个处于热平衡的系统存在一个数值相等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温度。
2.常见温度计及其原理
名称
原理
水银温度计
根据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
金属电阻温度计
根据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
气体温度计
根据气体压强随温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
热电偶温度计
根据不同导体因温差产生电动势的大小来测量温度
3.温度计测温原理
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温度计与待测物体接触,达到热平衡,其温度与待测物体相同。
【即学即练3】气体初始温度为27℃,升高了20℃。用热力学温标表示,气体初始温度为( )
A.27K,升高了20K B.300K,升高了20K
C.27K,升高了293K D.300K,升高了293K
【答案】B
【解析】用热力学温标表示,气体初始温度为
升高了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能力拓展
考法01 温度的概念与分子动能的关系
【典例1】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的肆虐,给人类造成了重大损失。为了减少病毒传播,人们常用乙醇免洗洗手液(主要成分是酒精)洗手消毒,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手部能够很快变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部能够很快变干是酒精分子做布朗运动的结果
B.手部能够很快变干是空气对流的结果
C.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体变为同温度的气体的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D.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体变为同温度的气体的过程中,分子势能不变
【答案】C
【解析】AB.手部能够很快变干是酒精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A、B错误;
CD.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体变为同温度的气体的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变大,C正确,D错误。
故选C。
考法02 热平衡定律
【典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平衡定律是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B.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C.温度是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唯一物理量
D.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热量
【答案】D
【解析】AB.由热平衡定律可知,若物体与A处于热平衡,它同时也与B达到热平衡,则A的温度便等于B的温度,这也是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故A、B正确;
CD.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状态参量——温度,故D错误,C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一杯水含有大量的水分子,若杯中水的温度升高,则( )
A.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B.只有个别水分子动能增大
C.所有水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水分子动能不变
【答案】A
【解析】温度是物体平均动能的标志,当杯中水的温度升高,则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并不是每个水分子的动能都增大,个别水分子的动能也可能减小。
故选A。
2.下列热力学温度,最接近于室温的是( )
A.100K B.200K C.300K D.400K
【答案】C
【解析】一般室温为左右,根据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有
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如图,在固定的汽缸A和B中分别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面积之比为SA:SB=1:2。两活塞以穿过B的底部的刚性细杆相连,可沿水平方向无摩擦滑动。两个汽缸都不漏气。某状态下系统平衡时,A中气体压强为pA=1.5p0,p0是汽缸外的大气压强,则此时B中气体压强为( )
A.0.75p0 B.0.25p0 C.0.5p0 D.p0
【答案】A
【解析】对A中气体,有
对B中气体,有
联立,可得
故选A。
4.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室外气温:-2℃<-5℃ B.某物体的速度:-2 m/s<-12 m/s
C.物体的重力势能:-2 J<-12 J D.电场中某点的电势:-2 V<-5 V
【答案】B
【解析】
-5℃表示温度比零摄氏度低5℃,-2℃表示温度比零摄氏度低2℃,故-2℃>-5℃,故A错误;速度是矢量,负号只表示方向,大小要根据绝对值进行比值,故-2m/s<-12m/s,故B正确;重力势能的负值表示相对于零势能面的位置,负号后面数越大表示物体所处的位置比零势能面低的越多,故物体的重力势能-2J>-12J,故C错误;电势与高度相似,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表示该点的电势比零势面低的越多,故-2V>-5V,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5.如果两个系统通过相互作用,实现了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 )
A.一定具有相同的压强 B.一定具有相同的温度
C.一定具有相同的体积 D.一定同时具有相同的温度、压强和体积
【答案】B
【解析】两个系统实现了热平衡,它们具有一个“共同性质”,这就是温度,或者说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实际上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固体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平均动能不一定越大
D.温度升高,也就是升高1K
【答案】D
【解析】A.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反映,选项A错误;
B.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选项B错误;
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平均动能一定越大,选项C错误;
D.温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只是零度的起点不同,每度的大小是相同的,选项D正确。
故选D。
7.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 )
A.某物体摄氏温度10℃,即热力学温度10K
B.热力学温度升高1K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
C.热力学温度升高1K小于摄氏温度升高1℃
D.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K与摄氏温标中每1℃大小相等
【答案】D
【解析】A.某物体摄氏温度10℃,即热力学温度(273+10)K=283K,选项A错误;
BCD.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K与摄氏温标中每1℃大小相等,则热力学温度升高1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选项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如图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
(1)当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哪边移动?
(2)此温度计如何标上刻度呢?
【答案】(1)左;(2)将此装置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在液柱正中间处标上0℃,将它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在液柱正中间处标上100℃,然后将以上两个刻度之间的部分进行100等分,标上刻度就成了一个温度计。
【解析】(1)当温度升高时,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挤压上方的液柱,液柱就会向左移动;
(2)将此装置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在液柱正中间处标上0℃,将它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在液柱正中间处标上100℃,然后将以上两个刻度之间的部分进行100等分,标上刻度就成了一个温度计。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当气体温度升高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B.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都加剧
C.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答案】D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但只能反映大部分分子的性质,不能具体到每一个分子的运动,不是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不是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都加剧;温度升高时,大部分分子的动能都增大,但也有少数分子动能可能减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0℃的水凝固成0℃的冰时,分子的( )
A.平均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B.平均动能不变,势能减少
C.平均动能减少,势能不变 D.平均动能减少,势能增大
【答案】B
【解析】0℃的水凝固成0℃的冰时,温度不变,则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因0℃的水凝固成0℃的冰时要放出热量,可知分子势能减小。
故选B。
3.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热运动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C.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氮气,氢气分子和氮气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D.微粒越大,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答案】A
【解析】A.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热运动,故A正确;
B.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故B错误;
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氮气,氢气分子和氮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由于分子质量不同,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同,故C错误;
D.布朗颗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故D错误。
故选A。
4.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导热气缸内(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不计),下列操作可使理想气体压强变大的是( )
A.缓慢升高环境温度 B.将整体倒置,气缸开口向下
C.用力推气缸,让整体向上加速运动 D.气缸自由下落
【答案】C
【解析】A.缸内气体的压强为
则缓慢升高环境温度,缸内气体压强不变,选项A错误;
B.将整体倒置,气缸开口向下,则缸内气体的压强变为
即压强减小,选项B错误;
C.用力推气缸,让整体向上加速运动,则对活塞
解得
则压强变大,选项C正确;
D.气缸自由下落,则活塞完全失重,则缸内气体的压强变为p0减小了,选项D错误。
故选C。
5.如图所示,一个横截面积为S的内壁光滑圆筒形容器竖直固定放置,容器中静止的金属圆板A的上表面水平,下表面倾斜,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已知圆板质量为M,大气压强为,则容器内气体压强等于( )
A. B.
C. D.
【答案】A
【解析】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重力Mg、外界大气压力p0S,气缸壁的压力N和气缸内气体的压力F;
其中
根据平衡条件得
p0S+Mg=Fcosα
联立得
故选A。
6.如图为一注水的玻璃装置,玻璃管D、E上端与大气相通,利用玻璃管C使A、B两球上部相通,D、C、E三管与两球接口处紧密封接。当A、B、D的水面高度差如图所示时,E管内水相对B中水面的高度差h应等于( )
A.0.6m B.0.8m C.1.2m D.1.5m
【答案】D
【解析】利用玻璃管C使A、B两球上部相通,可得
根据压强关系
联立可得
故选D。
7.关于温度的概念,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C.当某物体的内能增加时,则该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D.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甲物体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分子平均速率大
【答案】B
【解析】A.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并非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选项A错误;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选项B正确;
C.当某物体的内能增加时,可能是分子势能增加,而该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0℃的冰化成同温度的水时,选项C错误;
D.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甲物体分子平均动能比乙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而甲物体分子平均速率不一定比乙物体分子平均速率大,选项D错误。
故选B。
8.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下列有关氧气、氮气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一个氧分子和每一个氮分子的动能相同
B.1克氧气分子动能之和与1克氮气分子动能之和相等
C.1摩尔氧气分子动能总和与1摩尔氮气分子动能总和相等
D.1摩尔氧气分子动能总和大于1摩尔氮气分子动能总和
【答案】C
【解析】A.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氧气、氮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但非每一个氧分子和每一个氮分子的动能都相同,选项A错误;
B.1克氧气和1克氮气中含分子总数不同,因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则1克氧气分子动能之和与1克氮气分子动能之和不相等,选项B错误;
CD.1摩尔氧气和1摩尔氮气中含分子总数不同,因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则1摩尔氧气分子动能总和与1摩尔氮气分子动能总和相等,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C。
9.如图所示为内壁光滑的导热气缸,一质量,表面积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气缸如图甲放置,之后将其竖直放置(如图乙),大气压强,求:
(1)如甲图中放置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少?
(2)如乙图中放置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少?
【答案】(1);(2)
【解析】(1)气缸如甲图中放置时,根据平衡状态可知,气缸内气体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有
(2)气缸如乙图中放置时,根据平衡状态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
10.电压力锅是传统高压锅和电饭锅的升级换代产品,它结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实现了全密封烹调,达到了省时省电的目的。
(1)如果某电压力锅的锅内气体的体积为V,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A,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锅内气体分子的个数有多少;
(2)如果压力锅正常工作时锅内的温度能保持在117 ℃,此时室温为27 ℃,试用热力学温度表示锅内温度和室温,并计算锅内食物升高了多少K。
【答案】(1)NA;(2)390K,300K,90K
【解析】(1)分子个数
N=nNA=NA
(2)根据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锅内温度
T1=t1+273 K=390 K
室温
T2=t2+273 K=300 K
升高的温度
ΔT=T1-T2=90 K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知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C.当两个分子的间距从很远处逐渐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D.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并且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答案】A
【解析】A.水的摩尔质量与一个水分子质量的比值等于阿伏伽德罗常数,故A正确;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少,各个方向的撞击越不平衡,布朗运动越明显,故B错误;
C.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逐渐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
D.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是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个别分子的速率可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2.下图描绘一定质量的氧气分子分别在和两种情况下速率分布情况,符合统计规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B.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平均动能越大,故平均速率越大,则图线的“腰粗”,故A正确,B错误;
CD.分子总数目是一定的,故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是一定的,故两个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是相等的,100℃和0℃的氧气分子相比,速率大的占的比例大,故C错误,D错误。
故选A。
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温度
B.两个邻近分子间不可能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
C.布朗运动就是液体或者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温度是分子平均速率的标志
【答案】A
【解析】A.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温度,故A正确;
B.分子之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故B错误;
C.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液体或者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不是分子平均速率的标志,故D错误。
故选A。
4.下列有关热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两个系统在某时刻处于热平衡状态,则这两个系统永远处于热平衡状态
B.热平衡定律只能研究三个系统的问题
C.如果两个系统彼此接触而不发生状态参量的变化,这两个系统又不受外界影响,那么这两个系统一定处于热平衡状态
D.两个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
【答案】C
【解析】A.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如果受到外界的影响,状态参量会随之变化,温度也会变化,故A错误;
B.热平衡定律可以研究多个系统,对多个系统也适用,故B错误;
C.如果两个系统彼此接触而状态参量不再变化,这两个系统又不受外界影响,那么这两个系统一定处于热平衡状态,故C正确;
D.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的温度一定相同,温度相同是热平衡的标志,必须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5.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C.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用来表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是内能
D.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ρ(kg/m3),摩尔质量为M(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则该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可以表示为
【答案】D
【解析】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的热运动,即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它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的热运动。A错误;
B.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压强的存在,B错误;
C.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用来表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是温度,C错误;
D.把该气体分子所占空间看成立方体模型,则有
又有
则该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D正确。
故选D。
6.如图所示,竖直圆筒是固定不动的,粗筒直径是细筒的2倍,细筒足够长,粗筒中A、B两轻质活塞(不考虑活塞的重力)间封有气体气柱长L=20cm活塞A上方的水银深H=10cm,两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不计,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B,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水银面与粗筒上端相平。现使活塞B缓慢上移,直至一半的水银被推入细筒中,若大气压强p0相当于75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则此时气体的压强为( )
A.100cmHg B.95cmHg
C.90cmHg D.85cmHg
【答案】A
【解析】当有一半的水银被推入细筒中时,由于粗筒直径是细筒的2倍,粗筒横截面积是细筒横截面积的4倍,因此,细筒中水银柱的高度为4=20cm,活塞A上方水银柱的总高度为
h=20cm+=25cm
因活塞A的重力不计,所以气体的压强
p=p0+h=100cmHg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若已知大气压强为p0,图中各装置均处于静止状态,液体密度均为ρ,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p0+ρgh
B.乙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p0+ρgh
C.丙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p0-ρgh
D.丁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p0+ρgh1
【答案】D
【解析】A.甲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p0-ρgh,A错误;
B.乙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p0-ρgh,B错误;
C.丙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
C错误;
D.丁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p0+ρgh1,D正确。
故选D。
8.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大量PM2.5的运动是分子热运动
B.温度相同的氧气和氢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C.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大
D.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可表示为
【答案】B
【解析】A.空气中大量的运动是固体颗粒分子团的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A错误;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不同的物体,如果温度相同,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就相同,所以温度相同的氧气和氢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B正确;
C.当分子之间的距离为时,分子势能最小,C错误;
D.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每个分子的体积为,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的直径,所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不能表示为,D错误。
故选B。
9.已知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的重力而产生的,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找资料得知:月球半径,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月球表面本来没有空气,为开发月球,某同学设想在月球表面覆盖一层大气,使月球表面附近的大气压达到。已知大气层厚度,比月球半径小得多。
(1)该同学根据上述几个物理量能估算出月球周围大气层的质量吗?若能,请估算出月球周围大气层的质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假如月球周围的大气全部液化成液态且均匀分布在其表面上,估算一下月球半径将会增加多少?(已知液化空气的密度)
【答案】(1)能,;(2)63m
【解析】(1)能,因为大气压强是由大气重力产生的,由
得
代入数据得
(2)液化后的体积
设大气液化后液体水分布在月球表面上时,月球半径增加h,则有
解得
10.如图甲表示某金属丝的电阻R随摄氏温度t变化的情况。把这段金属丝与电池、电流表串联起来(如图乙所示),用这段金属丝作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于是就得到一个最简单的电阻温度计,假设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都是不变的。
探究:(1)电流大的对应的温度高还是温度低?
(2)t1与t2哪个点对应的电流更大些?
【答案】(1)温度低;(2)t1点
【解析】(1)根据图像得,温度降低时电阻R减小,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R减小时,电流增大,则电流大对应的温度低。
(2)因为电流大对应的温度低,所以t1点电流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