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健康地生活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0402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健康地生活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0402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健康地生活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0402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健康地生活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04024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健康地生活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04024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健康地生活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04024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健康地生活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04024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健康地生活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04024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健康地生活
展开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精准复习专题10 健康地生活 1、关注有关传染病的社会性科学议题,举例说明传染病的危害,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作出合理判断,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2、关注常见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模拟展示特定情况下的急救方法(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包扎止血);拒绝吸烟、饮酒和毒品;学会科学、合理地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增强机体健康。 2022版课标要求 考点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 传染病(1)概念:由①___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2)特点:②________、流行性。病原体传染性(3)病原体:引起人或动物患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饮水和食物吸血的动物飞沫和空气传染病的类型1(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四类传染病的类型2(病原体的不同)分三类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1.寄生虫性传染病:蛔虫病、绦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沙眼、疟疾等。2.细菌性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百日咳、伤寒、破伤风等。3.病毒性传染病:狂犬病、流感、肝炎、乙脑、艾滋病等。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三者缺一不可)病原体免疫力病原体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①控制传染源:“五早一处理”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包括对疑似病人和亲密接触者)及对患病动物的处理。②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消毒、通风、消灭媒介生物、海关检疫、禁止进口血液、封锁交通、戴口罩(阻断空气传播)、穿隔离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③保护易感人群:在特异性措施方面,预防接种使人产生或提高特异性免疫力;加强锻炼、提高营养、抗菌药物预防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且要远离传染源。(对未患病者的处理)预防传染病规律总结:(切断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即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1)控制传染源:传染源发病初期有症状时,传染性最强。对传染病人(包括无症状感染者)隔离、治疗,对患病的动物应及时处理(例如焚烧、深埋等)。(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环境卫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3)保护易感人群:不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射疫苗等。 考点2【特别提醒】(1)传染源不仅包括人,还包括能散播病原体的动物。(2)传染源≠病原体:传染源是患病者或病原体携带者;病原体主要是致病的微生物,是传染病的“罪魁祸首”。(3)区分保护易感人群和控制传染源主要是看对谁采取措施。对病人采取措施就是控制传染源,如隔离病人;如果是对易感人群采取措施,就是保护易感人群,如不让其他人进入传染病医院。(4)蛔虫病是由蛔虫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传染源是携带蛔虫的动物或人。病原体是蛔虫。(5)蚊子、苍蝇、毛蚶体内携带病原体,但蚊子、苍蝇、毛蚶本身不会生病,所以它们只是传播途径,而不是传染源。 考点24、艾滋病(AIDS)(1)全称:获得性⑨__________综合征。(2)病原体:艾滋病病毒(HIV)。(3)传播途径:性接触、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移植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器官或组织、母婴传播等。(4)预防措施: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阻断传播途径。免疫缺陷【特别提醒】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侵害而发病甚至死亡。 考点25、安全用药1.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1)处方药(Rx)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①________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2)非处方药(OTC)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可②______购买和使用的药品。2. 安全用药原则: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③________和服用④________等,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或危害。使用药物前应关注药物说明书上所提供的各项信息。直接剂量时间 考点23. 家庭用药注意事项:明确用药目的、不能过早停药、考虑身体状况、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切忌随意加大剂量等。4. 用药误区:“将普通药当补药”、“用药量越大、用药越多,疗效越好”、“苦药加糖,用茶送服”、“迷信补药和输液”、“中药、中成药无毒副作用”、“病情稍好即停药”、“药越贵越好”。【特别提醒】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产生的可以杀灭细菌且对霉菌等部分致病微生物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物质。但它对病毒性疾病无效且本身有一定副作用,需谨慎使用。追踪训练1.(2022聊城23题2分)夏季吃瓜果降暑时要清洗干净,以免病从口入。某同学因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哈密瓜而出现严重的腹痛腹泻等症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痢疾杆菌是传染源 B.患病的人是传染源C.照顾患者的人属于易感人群 D.输液治疗该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A解析:痢疾杆菌是病原体,患病的人才是传染源。2.(2022滨州30题6分)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材料二:2019—nCo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是与病人的飞沫及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手接触后,再触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是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材料三:2020年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把疫苗种子株培养成疫苗株,我们就可以制备疫苗。追踪训练(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nCoV属于_________。与人体细胞相比,2019—nCoV的主要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2)当2019—nCoV侵袭人体时,起防御作用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___。(3)从材料三可知,新冠肺炎疫苗的成功研制指日可待。通过注射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属于_______免疫。(4)新冠肺炎暴发后,在全球迅速蔓延,这说明传染病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可知,为了预防新冠肺炎,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得分)病原体无细胞结构皮肤和黏膜特异性传染性和流行性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归纳——流感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属于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属于抗原。1.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考点二:人体的免疫功能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第二道第三道组成:皮肤和① ______免疫⑤ _____和免疫细胞第一道功能:阻挡或杀死② _______,清扫异物功能:溶解病菌、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组成:体液中的③ _____物质和④ _______功能:产生⑥ _____,消灭病原体黏膜病原体杀菌吞噬细胞器官抗体 考点22. 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考点2一、二三 考点23. 抗原和抗体(1)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⑨______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________。(2)抗原:引起人体产生⑪________的物质。淋巴蛋白质抗体(3)抗原和抗体的区别a.抗原不仅仅是病原体:抗原不仅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还包括移植的器官、衰老死亡的细胞等。b.抗体具有专一性,只对相应的抗原起作用,且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1、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抗毒素血清是抗体; 2、蛇毒、疫苗、流感病毒、移植器官、过敏原、输入的他人血液等“非己”成分及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都是抗原。 3、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细菌、病毒属于病原体。 4、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细菌、病毒属于抗原。 5、免疫对人体并不总是有益的:例如,器官移植(相当于抗原)时,会引起排斥反应,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引起过敏反应。举例:①有人吃了鱼虾等海产品,会发生腹泻、呕吐或皮肤奇痒难熬。②有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严重的过敏反应会导致死亡。规律总结: 考点2【特别提醒】(1)区别抗原与病原体:抗原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包括病原体和异物等,如某些花粉等;病原体是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抗原不一定都是病原体。(2)打预防针注入的物质、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和移植的器官等都属于抗原;而注射的血清则属于抗体。(3)当病原体入侵人体时,人体首先调动非特异性免疫进行防御,如果还未清除则进行特异性免疫。(4)消化道黏膜的分泌物如胃酸、唾液也属于第一道防线 考点24. 免疫的功能(1)抵抗________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防御感染)。(2)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______的细胞(维持自身稳定)。(3)监视、识别和______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病原体损伤消除5. 免疫异常: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如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有的人吃了鱼、虾后,会得荨麻疹。6. 计划免疫(1)概念: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______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及青少年________,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病的目的。疫苗接种 考点2(2)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3)计划免疫的接种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减毒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麻疹疫苗等。【特别提醒】卡介苗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预防接种考点四 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人类对资源的利用(1)资源的种类①再生性资源: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自然恢复或再生的资源,如森林等。②非再生性资源:自然界的供给量有限,最终会枯竭的资源,如煤、石油等。(2)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威胁的发展,关键是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致过度消耗。2.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1)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复合效应”。(2)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权衡利弊,既要考虑短期效益,更要考虑长远影响。3.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1)垃圾分类处理: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2)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3)发展清洁能源:发展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大气污染。(4)植树造林:维持碳-氧平衡,减缓温室效应。(5)退耕还林还草:减缓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和沙尘暴,改善生态环境。(6)加强对外来物种的引入和入侵的检测,避免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2022济南25题2分)人体先后接种2针同种新冠疫苗,血液中抗体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新冠疫苗能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B.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C.第一次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了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持续免疫力D.b点再次接种同种新冠疫苗,短时间内人体能产生大量抗体C追踪训练2.(2021济南8题2分)下列有关新冠肺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病毒属于传染源B.新冠肺炎主要以飞沫和气溶胶等形式传播C.勤洗手、戴口罩等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D.加强体育锻炼、接种疫苗等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A追踪训练3.(2022内江11题3分)下列有关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B.预防接种和对环境消毒均是保护易感人群C.消灭蚊虫和不随地吐痰均是切断传播途径D.病死的动物要深埋和及时隔离传染病人均是控制传染源B解析:对环境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追踪训练4.(2022黑龙江25题2分)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贵药、进口药比普通药的疗效更好、更安全B.有“OTC”标志的药适于可以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C.病情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加剧D.经常吃板蓝根可以预防感冒B 追踪训练5.(2022常德19题2分)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了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不属于减少碳排放的技术和措施的是( B )A.实施71万亩造林绿化工程B.食品原料“从农田到餐桌”来源可查C.“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D.主火炬采用氢能源“微火”点燃B追踪训练5.(2022河南24题6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新冠病毒怎样侵入人体细胞呢?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可以和细胞膜表面一种叫ACE-2的物质相结合,然后促使病毒的遗传物质进入细胞。与其他生物一样,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也会发生变异,某些变异会影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如S蛋白与ACE-2的结合能力。资料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是新冠肺炎确诊的首要标准。抗原检测简便、快捷,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抗原检测卡如图1所示。在检测卡特定的位置上,附着有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将样本液滴入样本孔内,样本液会从样本孔流向检测线(T)和质控线(C)。如果样本液中含有与抗体相对应的抗原,就可以观察到T线和C线均显示出红色条带。(1)根据资料一,戴口罩、勤洗手能够有效阻止新冠肺炎的传播,这是因为经呼吸道飞沫和 密切接触 传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果新冠病毒遗传物质的变异影响到 S蛋白 与ACE-2的结合能力,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能力会发生变化。(2)甲、乙两份样本的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条带颜色实际为红色)。根据资料二,可以判断出样本 甲 为阳性。这是因为 抗原 和 抗体 的结合是特异性的,二者的结合引起检测卡出现特定的颜色变化。(3)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接种新冠疫苗可以保护 易感人群 ,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 密切接触 S蛋白 甲 抗原 抗体 易感人群 追踪训练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