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大气运动(教师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大气运动(教师版)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大气运动(教师版)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大气运动(教师版)第3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大气运动(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大气运动(教师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两个热源,大气受热的两大过程,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大气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作用,季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大气

    知识梳理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大气的两个热源
    ①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
    ②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辐射。
    3.大气受热的两大过程
    ①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②大气增温: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
    4.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保温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在农业中的应用。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5.大气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1)逆温的含义:对流层某一高度范围内有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异常现象。
    (2)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3)逆温的危害
    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大气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
    6.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7.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①高空的气压高低与地面相反;
    ②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③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不同高度难比较。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
    ①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②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③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8.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
    (1)大气环流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特点:全球性、长期性、规律性
    (2)大气环流的成因及其意义
    成因:不同纬度太阳辐射能量差异,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
    意义:促进高低纬之间和海陆之间的水汽和热量运输、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和平衡,影响全球的大气和气候。
    (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① 地面均一,地球不自传,不公转---形成单圈环流
    形成过程:因为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一般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所以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热量盈余,温度升高,低层空气膨胀上升,并向高纬地区扩散,因而赤道的上空有空气流出,地面气压降低,形成赤道低压带。极地地区终年热量亏损,气温下降,空气下沉,高空的空气不断地流入补充,只是极地地区空气密度增加,形成极地高压带。在近地面,极地为高压,赤道为低压,由于气压梯度力,空气由极地高压带流向热带低压带;在高空,极地为低压,赤道为高压,空气从赤道流向极地。这样空气互相补偿,循环流动,形成单圈环流。如图

    ② 地面均一,地球不公转,自转---形成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
    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带,即赤道低压。赤道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在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风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时偏转为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副热带高压带。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便在赤道与北纬30°之间形成低纬度环流圈。
    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的形成: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出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北极及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空气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逐渐向右偏转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它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地上空,从而形成了中纬度与高纬度环流,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即向南北方向流走,致使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即三圈环流的形成,如图:

    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三圈环流。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是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环流与北半球不同,但原理都相同。
    9.季风
    (1)季风的概念
    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在较大范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风向
    偏北
    偏南
    东北
    西南
    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
    副热带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热带印度洋
    因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炎热湿润
    低温干燥
    炎热湿润
    强弱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季风区、日本、朝鲜半岛等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
    10.锋面系统
    (1)定义: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单一暖气团控制下以晴暖天气为主。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单一冷气团控制下以晴冷天气为主。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锋: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锋面的特征
    ①锋面是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度地带,  锋面上方一定是暖气团, 锋面下方一定是冷气团;
    ②锋两侧是个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的地带,锋两侧气团温度、湿度等性质差别愈大,锋面的倾角愈小;
    ③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
    11.低压与高压系统
    (1)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①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②低压(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高压(反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③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④气旋与反气旋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特征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12.全球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
    ①含义: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②衡量指标: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
    (2)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气候类型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


    7月
    1月
    海洋性


    8月
    2月
    13.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14.主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15℃
    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15℃~0℃
    温带气候
    最热月5℃
    寒带气候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
    1500~2000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大陆型气候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
    极地气候
    15.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温度和降水的增减,意味着热量资源和水资源的变化,并改变了水、热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在许多地区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如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暴雨发生频率增加了2%~4%,而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近数十年干旱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
    ③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④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
    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重难点探究

    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①地势高低。
    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②天气状况。
    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性质。
    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都较小。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基本原理
    ①高气压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不易形成降水,以晴朗天气为主,常年在高气压控制下的地区气候往往是干旱的。
    ②低气压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空气上升过程中冷却成云致雨,常年在低气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往往多雨或湿润的。
    ③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因为都是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行进过程中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在它们的控制下降水偏少。
    ④西风带是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行进过程中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西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是湿润的。
    ⑤由于气压 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的地区会被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例题探究

    例题1.(2022·江苏·扬州中学模拟)图为某地8月城区、郊区气温及热岛强度的日变化(单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城市最可能为(     )
    A.乌鲁木齐 B.南京 C.大连 D.昆明
    2.关于该城市热岛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出时段,城区和郊区同时迅速升温,热岛强度增大
    B.正午时段,太阳短波辐射强,对流旺盛,热岛强度大
    C.夜间时段,城市下垫面叠加人为热的释放,热岛强度大
    D.日落时段,太阳短波辐射骤减,热岛强度表现比较稳定
    【答案】1.B 2.C
    【详解】1.读图可知,该地在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4时前后,气温达到一天中最大值,结合所学可知,某地气温最高出现在地方时14时左右,因此,该地位于120°E附近。结合所学可知,乌鲁木齐(87°E)、南京(119°E)、大连(122°E)、昆明(102°E),AD错误。结合所学,大连临海,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最高温出现时间会滞后一些;而南京位于内陆,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B正确,C错误。故选B。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日出时段,城区和郊区气温都达到最低,但二者温差大,热岛强度强,日出后,二者都在升温,温差变小,热岛效应强度减弱,A错误。正午时段,太阳短波辐射强,城郊温差小,热岛强度小,B错误。夜间时段,郊区温度下降快,城市下垫面叠加人为热的释放,城郊温差大,热岛强度大,C正确。读图可知,最低温度出现在4时,一般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推测当地日落时段为北京时间20时,太阳短波辐射骤减,城郊温差开始变大,热岛强度增大,D错误。故选C。
    【点评】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城市下垫面、人工热源、水气影响、空气污染、绿地减少、人口迁徙等多方面的因素。
    例题2.(2022·陕西·长安一中模拟)海云是沿海一带一种特有的对流发展较旺盛的积云,形似古代的城墙。海云的演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但是维持时间较短;另一种快速发展,整日或连日维持不散。下图为海云形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的海云,其循环周期一般是(     )
    A.1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2.维持时间长且快速发展的海云最可能开始于(     )
    A.子夜的陆地上 B.日出时的陆地上
    C.黎明前的海上 D.午后的海上
    3.夏季时我国东南沿海会出现海云几天不散,并且整个云体快速向上发展的情况,预报概率最高的天气是(     )
    A.暴雨 B.无风 C.大雾 D.晴朗
    【答案】1.D 2.C 3.A
    【详解】1.若海云在陆地和海上交替出现,最有可能是陆地和海上交替的上升气流所致,那么其交替周期应当与气温的交替周期一致,为一昼夜,是24小时,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考察海云形成的条件分析,子夜的陆地,气温低于海上,为下沉气流,不会形成海云,A错误。黎明前的海上,气温高于陆地,为上升气流,且湿度大,海云快速发展且维持时间长,C正确。日出时的陆地,陆地气温处于最低值,不易产生对流,难以形成海云,B错误。午后的海上,气温低于陆地,为下沉气流,不会形成海云,D错误。故选C。
    3.夏季出现于我国东南沿海强烈的上升气流最可能是热带气旋所造成的,所以概率最高的天气应是狂风暴雨,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评】积云是由水滴组成,但有时可伴有冰晶,它主要是由空气对流上升冷却使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的。因此,积云的外形特征与空气对流运动的特点紧密相联。积云通常在湿润地区和热带地区出现,但有时也会在干燥地区出现。除非积云变成积雨云,否则不会出现阵雨,尤为正午后形成的云堆和积雨云表示阵雨很可能出现。
    例题3.早在18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气象战”技术就已经被娴熟运用,留下许多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庞统献连环计,曹军以铁索打造连环战船,程昱忧虑,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诸葛亮夜观天象,设坛借得东风,周瑜火烧赤壁,大破曹军。下图中,正确反映赤壁之战气压形势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根据风向的判读方法,图A此时赤壁在高压脊的东侧,受到偏右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此刻形成的风应是偏北风,A错误。B图示意此时赤壁位于高压脊的西侧,加以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加上摩擦力,所以风向为东南风,B正确。C图示意此时赤壁所在的系统是低压槽的西侧,西北侧是高压,东南侧是低压,受到偏右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风为偏北风,C错误。D图示意此时赤壁在低压槽的西侧,北侧是低压,南侧是高压,受到偏右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风是偏西风,D错误。故选B。
    【点评】等压线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则为低压槽。等压线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则为高压脊。
    例题4.(2022·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模拟)2021年12月4日爪哇岛的塞梅鲁火山持续喷发,形成大量的火山喷出物。下图示意2020年东南亚(局部)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爪哇岛多火山的原因是位于(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C.南极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生长边界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
    2.塞梅鲁火山喷发后,火山喷出物的主要扩散方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3.与加里曼丹岛相比,爪哇岛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形更平坦,耕地面积大 B.火山灰分布广,土壤肥沃
    C.海洋影响显著,降水丰富 D.纬度更低,热量条件更好
    【答案】1.A 2.C 3.B
    【详解】1.爪哇岛位于亚欧板块南缘,与印度洋板块交界,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属于板块消亡边界,因此爪哇岛多火山的原因是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故BCD项错误,故选A。
    2.赛梅鲁位于赤道以南,12月4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移形成西北风,赛梅鲁火山喷发后,火山喷出物的主要扩散方向是东南方,故ABD项错误,选C。
    3.爪哇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火山灰广布,土壤肥沃,B选项正确。爪哇岛多山地,且面积更小,因此地形较为崎岖,耕地资源较少,且耕地面积大小不是自然原因,A选项错误。两地都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都很丰富,主要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错误。由图可知,加里曼丹岛纬度更低,气温更高,热量条件更好,D选项错误。故选B。
    【点评】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需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
    例题5.(2022·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模拟)露点温度表示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下,使空气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下图为”某日8时我国及周边区域的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正常年份情况下,该日最可能在(     )
    A.1月下旬 B.7月下旬 C.10月下旬 D.12月下旬
    2.该日即将迎来降雨的测站最可能位于(     )
    A.北京 B.南京 C.广州 D.乌鲁木齐
    3.图中台风自南向北于10日15点登陆台湾岛,11日3点离开台湾岛,则11日6点台湾岛的主要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答案】1.C 2.B 3.B
    【详解】1.据图中北京8时气温和南京8时气温以及哈尔滨8时气温可知,北京和哈尔滨这两座北方城市早上8时气温远远高于0℃,一月0℃等温线大致在秦岭淮河一线。故可推测,该日不可能是深冬,AD错误;7月,我国的的气温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读图中几座城市温度可以排除B;故正常年份下,该日最可能在10月下旬,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材料信息表明,露点温度表示使空气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在北京,南京,广州,乌鲁木齐四个测站中,只有南京的气温低于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空气容易成云致雨,该日凌晨有降雨的测站最可能位于南京,其它一个城市的气温均高于当地的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没看达到饱和,不可能出现降雨,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3.根据材料信息,图中台风自南向北于10日15点登陆台湾岛,11日3点离开台湾岛,则11日6点时,台风系统应该位于台湾岛的北面,台风是强烈的热带低压,气压低,台湾岛相对气压高,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因此,此时台湾岛的主要风向为西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评】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1)冷锋天气:①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②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多云、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③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2)暖锋天气:①暖锋过境前: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②暖锋过境时:气温升高,出现连续性的阴雨天气。③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一、单选题
    (2022·河北·模拟)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位于厦门岛的东北端,三面临海。某年4月16日21:03厦门高崎国际机场遭遇一次暴发性浓雾,自21:20开始,机场航班无法正常起降,近百个航班被迫取消。该日15:00在机场东北面网安湾一带形成了一条西北一东南向的冷舌,冷舌逐渐加强,17:00达到最强,为机场提供近地层冷平流(较冷空气向较暖空气方向输送)。下图示意该年4月16日17:00厦门岛及其周边地区气温分布(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17:00,机场最可能盛行(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机场东北面冷舌的形成有利于(     )
    A.促进机场大气的垂直运动 B.保持机场大气层的稳定
    C.增加机场大气中水汽含量 D.提高机场地面保温效应
    3.机场暴发性浓雾生成时,机场及附近地区(     )
    A.海风势力不断减弱 B.大气能见度降到最低
    C.水汽凝结速度减慢 D.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
    【答案】1.D 2.B 3.D
    【详解】1.该日15:00在机场东北面同安湾一带形成了一条西北一东南向的冷舌,即该冷舌位于厦门岛的东北部地区,17:00冷舌达到最强,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湾,海面为冷高压中心,机场最可能盛行东北风,D正确。故选D。
    2.分析可知,冷舌在机场东北部形成了一个冷空气源,海风将此处的冷空气不断输送至机场,使机场气温快速下降,冷空气在下,暖空气在上,形成逆温层和冷平流,有利于保持机场大气层的稳定,不利于大气垂直运动,A错误,B正确;机场大气较稳定,水汽含量没有明显变化,C错误;冷舌将冷空气不断输送至机场,使机场气温快速下降,无法保温,D错误。故选B。
    3.分析可知,4月16日21:03机场暴发性浓雾生成时,海风将冷空气不断输送至机场,使机场及附近地区气温快速下降,加快水汽凝结速度,雾滴个数大量增加,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C错误,D正确;海风势力减弱就无法提供冷空气,A错误;浓雾自21:20开始,没有阳光,无法判定大气能见度是否降到最低,B错误。故选D。
    【点评】雾的形成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增加水汽含量。
    (2022·湖南·高考真题)根据关键区域(虚线框内)风场辐合情况,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可分为三类。下图示意三类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及其850百帕等压面上≥4m/s的风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北风辐合型相比,南风辐合型关键区域降水更多。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雨区范围更大 B.冷空气势力更强
    C.水汽量更充足 D.地形阻挡更明显
    5.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     )
    A.低温雨雪频发 B.土壤侵蚀加剧 C.河流入汛提前 D.昼夜温差增大
    【答案】4.C 5.B
    【详解】4.读图可知,北风辐合型气流来自陆地,而南风辐合型气流主要来自海洋,因此气流带来的水汽差异明显,后者带来的水汽更充足,因此关键区域降水更多,C符合题意;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 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与雨区范围大小无关,排除A;图中可以看出,与北风辐合型相比,南风辐合型在关键区域以偏南风为主,冷空气势力并不强,排除B;当地地形并不会有短时间的变化,因此排除D。故选C。
    5.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会出现降雨天气,雨水到达地表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对土壤具有明显侵蚀作用,因此土壤侵蚀加剧,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该类型锋面在广东北部以偏南风为主,相对比较温暖,因此当地出现低温雨雪的频率并不高,排除A;当地河流一般在春末夏初入汛,而此类锋面出现在冬季,降水强度和持续时期有限,因此使河流入汛提前的可能性不大,排除C;受锋面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会出现阴雨天气,云层加厚,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增强,因此昼夜温差会减小,排除D。故选B。
    【点评】华南准静止锋主要活动于南岭山脉或南海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出现于冬、春两季和秋末。冬季降水不强,春夏季可发生暴雨,持续数天,甚至10天以上。华南准静止锋的位置,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冬半年,锋面北侧冷高压势力强大,锋区位置偏南;夏半年,锋面南侧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使锋区位置偏北。
    (2021·海南·嘉积中学高三)下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分布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①②两条等温线气温数值不同,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洋流 D.地面状况
    7.导致等温线③闭合的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洋流 D.地形
    【答案】6.A 7.D
    【详解】6.材料信息表明,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图中显示,①等温线所在地纬度较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②等温线所在地纬度较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导致①地气温值高,②地气温值低,因此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A正确。两地海陆位置相似、B错误。两地都有靠近海洋的部分,洋流影响相似,不是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两地地面状况不同,对气温影响比起纬度位置来说,地面状况不是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A。
    7.太阳辐射主要随纬度变化而变化,太阳辐射引起的等温线应与纬线平行,不会导致等温线闭合,A错误。海陆分布因素会使等温线尽量与海岸平行,不会导致大陆内部等温线闭合,B错误。洋流因素不会导致大陆内部等温线呈闭合状态,C错误。海拔高度因素会使得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山岭或盆地的等高线会呈闭合状况,从而使得等温线也可能呈相应闭合状态,因此导致等温线③闭合的影响因素是地形,D正确。故选D。
    【点评】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2022·山西大附中三模)给曲流域位于喜马拉雅山北坡,地处中部喜马拉雅山脊带,流域总面积为513.79k㎡.高海拔处受谷风影响显著,成为水汽的凝聚中心。该流域地势南高北低,地势起伏大,平均海拔5752m,属典型高寒气候区,流域内现代冰川广泛发育。下图示意2016年给曲流域冰川面积随海拔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海拔6000~6500m相比,海拔5300~6000m(     )
    A.风力作用强,冰川面积变化显著 B.水汽凝聚,冰川面积变化不显著
    C.冰川面积基数小,冰川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 D.海拔较低,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
    9.海拔6800m以上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周围谷风汇聚 B.逆温现象显著 C.周围山风汇聚 D.地势变化频繁
    【答案】8.C 9.A
    【详解】8.由图可知,海拔5300-6000m之间的冰川面积基数较小,而6000-6500m之间冰川面积基数较大,5300-6000m位于冰川下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更加显著,C正确;从冰川面积曲线可以看出5300-6000m之间的冰川面积变化显著,但与海拔6000-6500mn相比,其海拔较低,风力作用较弱,A错误;材料中高海拔处受谷风影响显著,成为水汽的凝聚中心,与海拔6000-6500m相比,海拔5300-6000m的水汽凝聚较少,B错误;该流域平均海拔5752m,人迹罕至,人类活动都很少,D错误。所以选择C。
    9.由图可知,在海拔6800m以上,冰川面积仍有较小幅度的增加,这与高海拔区域受周围谷风汇集,成为水汽凝聚中心,形成山体“湿岛效应"有关,A正确;从材料及图中无法得知该地逆温现象显著和地势变化频繁,B、D错误;高海拔处受谷风影响显著,C错误。所以选择A。
    【点评】读图时分清楚横纵坐标表达的数值,看清楚图例,逐项观察,通过曲线变化及横坐标所表示的地理要素判断冰川面积变化。
    (2022·河南·模拟)无花果主要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秋末修剪,初春萌芽,初夏成熟。我国北方地区种植无花果多采用拱棚多层膜覆盖技术(如下图)。拱棚多层膜覆盖技术稳定了无花果的产量,但在某些方面影响了无花果的品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我国北方地区种植无花果多采用拱棚多层膜覆盖技术,主要是为了克服(     )
    A.低温冻害 B.土壤干燥 C.杂草入侵 D.病虫侵袭
    11.采用拱棚多层膜覆盖技术栽培无花果对其生长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光合作用弱 B.昼夜温差小
    C.雨水供给少 D.通风透气差
    12.越冬时,拱棚最常用的通风方法是(     )
    A.晴天白天,开启顶部放风口 B.阴天白天,开启顶部放风口
    C.晴天夜晚,开启底部放风口 D.阴天夜晚,开启底部放风口
    【答案】10.A 11.B 12.A
    【详解】10.由材料可知:“无花果主要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秋末修剪,初春萌芽,初夏成熟”,可知在无花果生长范围中,北方地区属于纬度较高的地区,且无花果需要越冬,因此推测拱棚多层膜覆盖技术主要起到保温作用,减轻低温冻害,A正确,BC错误;北方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病虫害较少,D错误;故选A。
    1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拱棚多层膜覆盖技术,遮阳网削弱了白天到达棚内的太阳辐射,起降温作用;夜晚减少棚内热量散失,起保温作用,导致昼夜温差缩小,不利于无花果营养物质的积累,B正确;结合材料,初春萌芽,初夏成熟,此时北方地区光照不是很好、且并未进入雨季,表明无花果对光照、雨水要求不高,AC错误;结合图可知:拱棚多层膜覆盖技术有放风口,通风透气并不差,D错误;故选B。
    12.结合所学知识:越冬时天气寒冷,只有在晴朗的白天,温度较高时,才打开顶部放风口。由于此时棚内气温较高,热空气从顶部上升流出,实现通风,A正确,B错误;夜晚,拱棚外面气温低,开启底部放风口会使冷空气进入,使无花果遭受低温冻害,不可取,CD错误;故选A。
    【点评】无花果适应性强,但不耐低温,在北方露天种植,冬季易受冻害,采用拱棚多层膜覆盖栽培克服其安全越冬难题,并能提早成熟和延长采收期,减少病虫害和雨水伤害,增加产量。
    长山岛位于黄海、渤海交汇处,南距山东省烟台市海岸仅7km,全年有效风能时间高达2300小时,是中国的三大风场之一。左图为长山岛大坝(延伸到海洋内部,海拔3米)和东山(岛上一山脉,海拔130米)风速年变化曲线图,下图为风力发电机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长山岛冬季风力发电机的风轮安装发电效果最好的是(     )
    A.大坝10米高处,朝北 B.东山10米高处,朝南
    C.大坝30米高处,朝南 D.东山30米高处,朝北
    14.导致大坝与东山风速差异的原因是(     )
    A.下垫面粗糙度 B.海拔高度 C.植被覆盖率 D.天气状况
    15.关于该海岛风力发电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改善当地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②供电量大、稳定③干扰轮船电子导航④误伤途经飞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3.D 14.B 15.C
    【详解】13.读左图为长山岛大坝(延伸到海洋内部,海拔3米)和东山(岛上一山脉,海拔130米)风速年变化曲线图,结合所学,该地冬季盛行偏北风,风轮应朝向北方;图示冬季东山30米高处风力最大,安装发电机效果最好,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4.根据材料“长山岛位于黄海、渤海交汇处,···长山岛大坝(延伸到海洋内部,海拔3米)和东山(岛上一山脉,海拔130米)”,结合所学可知,东山比大坝下垫面粗糙、植被茂密,摩擦力大,风力小,但左图信息是大坝风速小于东山风速,因此,下垫面粗糙度、植被覆盖率与大坝和东山风速差异的关系不大,AC错误。大坝海拔低于东山,海平面气流遇到东山,受地形抬升影响,风道变小,会加速空气流动,风力增强,B正确。长山岛面积小,大坝与东山天气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B。
    15.根据材料“长山岛位于黄海、渤海交汇处,南距山东省烟台市海岸仅7km,全年有效风能时间高达2300小时,是中国的三大风场之一”可知,长山岛是海洋上的小岛,常规能源短缺,岛上风能丰富,风能发电可改善当地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①正确。岛屿面积小,供电量不大;风力发电受天气影响大,不稳定,②错误。风力发电不会产生电磁干扰,不会干扰轮船电子导航系统,③错误。途经飞鸟可能会被转动的风轮误伤,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评】风能资源的影响因素有:气候(风带、台风)、下垫面、地形、位置(距风源地远近)。风电场建设应注意的问题:风能不稳定,具有间歇性;远离消费市场会增加长距离输电的成本;风电场建设中会占用一定土地资源,可能破坏生态环境;会有噪音污染,影响鸟类飞行和觅食。
    (2022·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地球上中纬度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读“大陆西岸1月、7月西风风速分布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据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左图,1月;①为南半球 B.左图,7月;②为北半球
    C.右图,1月;①为北半球 D.右图,7月;②为南半球
    17.造成①(某半球)西风风速在50°地区冬夏季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 B.降水 C.洋流 D.地形
    【答案】16.C 17.A
    【详解】16.北半球中纬度陆地广阔对气压带和风带完整性的破坏作用强,西风风速较小;而南半球中纬度陆地面积小,海域广阔气压带和风带相对完整,对西风的阻挡作用弱,西风风速较大,因此中纬度西风北半球弱南半球强,可以判断①为北半球,②为南半球,AB错误;气压带风带1月份南移,7月份北移,对于北半球来说,1月份西风控制范围大,图中北半球西风左图分布的纬度范围小于右图,可以判断出左图为7月,右图为1月,C正确,D错误。故选:C。
    17.北半球西风风速在50°地区夏季弱冬季强,是因为50°地区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导致气压差大,从而风力大,A正确;降水、洋流、地形在冬夏季季节对风力影响程度是一致的,且对冬夏季风力大小影响较小,BCD错误。故选:A。
    【点评】西风带是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大致在南北纬30至60度之间)的行星风带。副高向副极地低压散发出来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风(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因此西风是在西风带的盛行风。南半球西风强度大于北半球,主要是因为南半球西风带海面宽广,摩擦力小,风力大;并且由于气压带呈带状分布,整个纬度都是西风,风力更强.
    (2022·江西·临川一中模拟)圣米格尔岛(下图),为孤悬于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中最大的岛屿,环境优美。新航路开辟后,该岛成为大西洋航线上过往帆船的重要物资补给站。此后的300年间,各地船只停靠在大里贝拉附近的海港。19世纪后期,该岛一度衰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该岛的港口主要位于岛屿北侧,最可能是因为北侧(     )
    A.背风避浪 B.地形平坦 C.水域更深 D.暖流增温
    19.新航路开辟后该岛吸引大量帆船停靠、19世纪后期该岛一度衰落的原因分别是(     )
    A.物产丰富、地质灾害破坏 B.位置优越、航海技术进步
    C.人口众多、产业结构调整 D.风景优美、港口设施陈旧
    20.当前,该岛的主导产业可能是(     )
    A.生态农业 B.出口加工业 C.转口贸易业 D.康养旅游业
    【答案】18.A 19.B 20.D
    【详解】18.该岛的港口主要位于岛屿北侧,是因为岛屿北侧位于盛行西风(西南风)的背风地带,风浪小,便于船只停靠,A正确;地形平坦是港口位于北侧的优势条件,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B错误;水域更深无法通过图文材料判断,C错误;岛屿北侧受寒流影响,且当地纬度低,港口建设与暖流增温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19.据材料可知,圣米格尔岛为孤悬于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且东距葡萄牙本土约1500千米,位置优越,新航路开辟后,该岛也成为大西洋航线上过往帆船的重要物资补给站;19世纪后期,大型蒸汽机船用于航海,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航行里程长等特点,中途需要补给少,故在航海技术进步的影响下,该岛屿一度衰落,B正确;图文资料中判断不出该岛屿新航路开辟后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也判断不出19世纪后期该岛遭受地质灾害破坏,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港口设施陈旧,所以ACD错误,故选B。
    20.据材料可知,该岛屿环境优美,20世纪起,该岛利用优美的环境逐渐发展成疗养和旅游的圣地,所以,当前该岛的主导产业可能是康养旅游业,D正确;据图可知,该岛屿面积狭小,远离大陆且地形崎岖,不适合把生态农业、出口加工业和转口贸易作为主导产业,ABC错误。故选D。
    【点评】圣米格尔岛是葡属北大西洋亚速群岛中的最大岛屿。面积746平方公里(288平方哩)。为火山岛,15世纪以来遭受过十多次地震和火山爆发的破坏。现为葡萄牙主要冬季旅游胜地。出产水果、茶叶、葡萄酒、烟草、谷类、肉类以及乳制品等。岛上最大城市蓬塔德尔加达(Ponta Delgada)是亚速自治区首府。葡萄牙的超现实主义作家纳塔利亚·德奥利韦拉(Natalia de Oliveira)1923年诞生于该岛。
    (2022·陕西·长安一中模拟)飑线是指一种小范围、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其破坏性很强大。飑线的产生多是由于冷空气行进至暖湿地区时造成了上冷下暖的格局,使对流层上下热力结构不同,产生高强度的强对流天气。它来临时会出现风向突变、风力急增、气压猛升、气温骤降等强天气现象,有气象记录显示夏季午后该天气系统经过大型湖面时,强度会减弱。2020年8月13日,山东省上空出现西南-东北走向的强对流云系,并发展形成飑线系统,飑线所过之处带来雷暴、短时强降水以及7到8级的阵风。山东博山1小时阵水量超40毫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根据材料推测,山东博山8月12日的天气特点最可能是(     )
    A.低温湿润 B.低温干燥 C.炎热干燥 D.炎热潮湿
    22.下列关于"飑线"天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飑线常常与暖锋相伴发生 B.飑线通常形成于暖区内
    C.飑线前方多为强劲的偏南风 D.飑线降水多发生在后方
    23."飑线"天气系统过境大型湖面,其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减弱 B.热量加强 C.水汽得到补充 D.湖面摩擦力小
    【答案】21.D 22.A 23.A
    【详解】21.结合题干可知8月13日,山东省上空出现西南-东北走向的强对流云系,并发展形成飑线系统。这表明8月12日应该受暖湿空气控制,气温较高,空气中水汽较为丰富,空气对流运动旺盛,为8月13日的强对流云系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所以山东博山8月12日的天气特点最可能是炎热潮湿,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2.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强对流云系发展形成了飑线系统,因此"飑线"是空气的对流运动形成的,且伴随着风向突变、风力急增、气压猛升、气温骤降等强天气现象,明显是冷锋的天气特征而不是与暖锋相伴发生,A符合题意。飑线和空气的强对流运动相伴发生,天气巨变,应形成于暖区内,B不符合题意。飑线来临时会出现风向突变,因此飑线前方多为强劲的偏南风,C不符合题意。飑线来临时会出现风向突变、风力急增、气压猛升、气温骤降等强天气现象,这是类似冷锋过境的天气变化,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3.飑线"天气系统过境大型湖面,此时湖面温度较低,空气对流运动较弱,热量补充减少,"飑线"天气系统势力逐渐减弱,A正确。湖面摩擦力小、水汽得到补充、热量得到加强会使飑线天气系统势力加强,BCD错误。故选A。
    【点评】飑线有时亦称线飑。是指带状的雷暴群所构成的风向、风速突变的一种中至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通常伴随或先于冷锋出现。其破坏性很强大。飑线的产生多是由于冷空气行进至暖湿地区时造成了上冷下暖的格局,使对流层上下热力结构不同,产生高强度的强对流天气。飑线上的雷暴通常是由若干个雷暴单体组成的,因此可以产生剧烈的天气变化。飑线过境时的典型现象为风向突变、风速快速增加、气压骤然上升以及气温急剧变化,全盛阶段平均风力在10级以上,阵风超过12级。同时也可能伴有雷暴、暴雨、冰雹、强力的直线风、龙卷风和海龙卷风。飑线通常具有典型的弓状特征,并伴随强力的直线风。在夏季时弓形回波可能会发展为超强对流风暴,并以极高的速度通过大范围区域。飑线的水平范围很小,长度通常只有150-300公里,宽度仅半公里到几十公里,高度也只有3公里左右。其维持时间一般为4-10个小时。
    (2022·广西柳州·模拟)叙利亚古城阿勒颇所在地区是世界重要棉花产区。该地棉花在4~5月份种植,9月份开始采摘。2011年以来阿勒颇有数十万难民背井离乡。下左图为阿勒颇位置略图,下右图为阿勒颇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阿勒颇地区夏季适宜棉花生长,夏季影响该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25.该地棉花收获期需要抓紧采摘,主要是为了(     )
    A.及时出口 B.减少用工 C.避开阴雨 D.便于轮作
    26.影响阿勒颇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答案】24.D 25.C 26.D
    【详解】24.根据经纬度以及降水气温分布图,可判断阿勒颇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光照充足,适合棉花生长。高压又称反气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5.该地9月份后降水多,说明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棉花的采摘。因此收获期需要抓紧采摘主要是为了避开阴雨,C正确;ABD项不是主要原因。故选C。
    26.2011年叙利亚发生内战以来,无数民众饱受战争之苦,背井离乡。因此,影响阿勒颇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故选D。
    【点评】2011年3月,“阿拉伯之春”延烧至叙利亚,反政府组织发动起义,从此,叙境内狼烟四起。宗教、政治、国际势力将战火一次次推向高潮,随处可见哀鸿遍野、流离失所。成千上百的叙利亚人踏上了前往欧洲的危险旅程,这是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跨越大陆的人口迁移。
    (2022·安徽省舒城中学模拟)露点温度表示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条件下,使空气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下图为“某日8时我国及周边区域的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正常年份情况下,该日最可能在(     )
    A.1月下旬 B.7月下旬 C.10月下旬 D.12月下旬
    28.关于图中城市天气状况推测正确的是(     )
    A.北京此时正经历雨雪天气 B.南京不久后可能会迎来降雨
    C.乌鲁木齐的气压数值最高 D.广州沿海受到风暴潮的影响
    【答案】27.C 28.B
    【详解】27.根据图中某日8时哈尔滨气温是14.6℃,太原气温是7.6℃,北京11.3℃,广州19.9℃,说明此时的气温既不是夏季的高温,也不是冬季的寒冷,应该在春、秋季节,西北太平洋上出现台风,因此该日最可能在秋季,10月下旬,C正确;不可能是1月、7月、12月,ABD错误。故选C。
    28.我国北方存在一个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控制下的冷锋后、暖锋前、低气压中心的位置可能降水,南京位于冷锋前,冷锋即将过境,即将降水,B正确。北京可能冷锋已经过境,降水已结束,天气转晴,排除A。广州离台风中心远,无风暴潮影响;乌鲁木齐与南京气压值都在1020百帕与1025百帕之间,排除C、D。故选B。
    【点评】锋面气旋,是一种特殊的天气系统。 锋面气旋由五个组成部分:低气压中心、冷气团、冷锋、暖气团、暖锋。 以北半球的锋面气旋为例,它的组成、移动方向、降水分布如下图所示: ①组成部分:中间为低气压中心,北侧为冷气团,南侧为暖气团,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 ②移动方向: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并且向低压中心“辐合”。 ③降水分布:主要分布在冷锋的锋后、暖锋的锋前。 另外在冷锋的锋前也会有少量降水。
    二、综合题
    29.(2022·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张家口市张北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所处的坝上高原地处河北西北和内蒙古的交界处,其海拔大致在1400~1500米之间,张北素有“风的故乡、光的海洋”美誉。该地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有世界上首例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四位一体的新能源示范电站,该工程解决了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技术难题。2020年6月2日,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竣工投产,这项工程投资125亿元,每年可向北京输送约140亿千瓦时“绿色”电力,供应北京市大约1/10的用电量,使得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奥运会历史上首次100%使用“绿色”电力的目标。下图为张家口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智能化生产需要大数据支撑,而数据中心耗电量大,主要是IT设备与制冷系统的运转,两者大约各占据数据中心总能耗的40%。近年来,张家口地区吸引高耗能的大数据产业纷纷落户,截至目前,阿里、腾讯等12个数据中心投入运营,投运服务器100万台。阿里巴巴的新数据中心就落户在张北。
    (1)张北县风力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季,简析该季节发电量最大的自然原因____。
    (2)分析阿里巴巴新数据中心选址张北的主要原因。
    (3)从能源角度,简述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的积极意义。
    【答案】(1)     冬     冬季距离冬季风发源地近,风力大;地处内蒙古高原南部边缘,地形平坦开阔,对风力的阻挡作用小;地表植被覆盖差,摩擦力小。
    (2)张北县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再加上风力强,利于服务器散热,降低制冷能耗。
    (3)优化当地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空气质量;存储和智能调度,减少弃电,提升能源利用率;平稳供电,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积累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技术等。
    【详解】(1)根据材料一可知,张北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所处的坝上高原地处河北西北和内蒙古的交界处,结合张家口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可知,与夏季风相比,冬季风距离蒙古﹣西伯利亚风源地近,风力大;当冬季风从蒙古﹣西伯利亚经内蒙古高原南下到达张北时,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且冬季地表植被覆盖率差,摩擦力小,对风力的阻力小,使张北地区风力较大,故冬季发电量大。
    (2)结合材料“智能化生产需要大数据支撑,而数据中心耗电量大,主要是 T 设备与制冷系统的运转,两者大约各占据数据中心总能耗的40%”可知,数据中心选址需要考虑能源和散热两个方面,一方面张北县素有“风的故乡、光的海洋”美誉,风能以及太阳能资源丰富,而且靠近煤炭产地,可以为大数据中心提供充足廉价的电能;另一方面该地位于内蒙古高原,其海拔大致在1400~1500米之间,海拔高,气温较低,且受西北风的影响强,风力强,有利于设备中心的散热。
    (3)从能源消费的角度,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能优化当地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当地是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四位一体的新能源示范电站,解决了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技术难题,可以存储和智能调度,减少弃电,提升能源的利用率。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能够保障平稳供电,保证国家电网的安全稳定;同时,该示范工程攻克了众多技术难题,如积累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技术等。
    30.(2022·重庆南开中学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非洲局部示意图,乙、丙两地属同一种气候类塑。

    (1)按冷暖性质和成因划分,用洋流分别属于____流、____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
    (2)判断乙、丙两地的气候类型,并分别说明其成因。
    (3)描述丁湖泊的形态特征,并简述该湖泊的形成过程。
    【答案】(1)     寒流     上升补偿流     北半球夏半年气压带风带随直射点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风,离岸风将表层海水吹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补充,形成寒流。
    (2)热带草原气候;丙:位于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对流弱,降水较少;乙:湿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干季,受东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
    (3)狭长、深。位于东非大裂谷,地壳断裂下陷;热带草原气候,降水丰富,雨水和地表径流汇集而成。
    【详解】(1)观察图中信息可知,该洋流所在区域为北印度洋海区,非洲东岸,由南向北流,因季风环流中由南向北流为夏季,因此图示季节为夏季,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随之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砖偏向力的影响,偏转为西南季风,由于位于非洲东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表层海水吹离海岸,导致下层海水上涌,形成上升补偿流,且由于下层海水水温较低,因此洋流属于寒流。
    (2)观察图中信息可知,乙和丙都是热带草原气候,丙位于尼罗河源头,位于东非高原之上,纬度相对较低,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时间较长,但是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小,空气较为稀薄,因此空气对流运动较弱,降水相对较少,若是气压带移动,丙会受到信风带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干湿两季;乙位于北半球15°N附近,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乙地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多对流雨,降水丰富,但是进入干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后,受到信风带的影响,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3)观察图中信息可知,丁湖泊位于东非大裂谷带上,主要是受到板块张裂的影响,地壳断裂下陷;又因为地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降水丰富,受到雨水和地表径流汇集,形成湖泊。因此湖面形态特征狭长状,且湖泊深度较深。
    31.(2022·湖北·黄冈中学二模)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墨西哥被誉为“玉米的故乡”、“仙人掌的国度”。当地居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常带“大草帽”,这种大草帽最突出的特征是帽檐特别宽,用水草、麦秸、竹篾或棕绳等物编织而成,它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折射出墨西哥人的性格特征。
    下图示意墨西哥地形及大草帽。

    (1)判断A、B、C三地夏雨率最高的地点,并阐述原因。
    (2)说出墨西哥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大草帽成为墨西哥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必备用品的原因。
    【答案】(1)B地;A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全年少雨,夏季降水比例小;C地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全年多雨,夏季降水比例小;B地位于墨西哥高原上,夏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冬季海洋水汽受山地和高原阻挡难以到达高原面上,降水较少,夏季降水比例大。
    (2)分布特点:沿海少,内陆多;集中分布在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地区);原因:纬度低,沿海低地气候湿热;高原地区气候凉爽。
    (3)海拔高,晴天多、光照强,戴大草帽可以防晒;雨季降水丰富,便于避雨;纬度低、气温高,草帽通风散热性好;草类资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制作成本低,价格便宜。
    【详解】(1)从图中位置来看,A地位于北纬30度附近,该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全年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全年降水稀少,夏季降水的比例也较小。 C地位于北纬20度以南,该地受信风带影响较为显著,由于位于北半球,该地受东北信风带影响较为显著;从等高线图可以看到C地位于山地北侧,处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全年降雨较多,其夏季并无特殊影响因素,故其夏季的降水比例也相对较小。 B地位于北纬20度附近,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其降水较多;从图中等高线来看B地位于山地高原之上,且偏向山地西侧,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地带;冬季由于气压带风带南移,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相对较弱,且海洋水汽受山地和高原的阻挡,难以到达,导致其冬季降水较少;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故其夏季降水比例更大,故三地中夏雨率最高的应为B地。
    (2)分布特点:从海陆位置来看,墨西哥城市在沿海地区相对较少,其中部城市相对较多;从地形角度来看,在山地高原之上,城市分布相对较多,沿海平原地区数量较少。主要原因:墨西哥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烈,气候相对较为炎热,而沿海地区受海洋水汽影响显著,气候更加湿热,不适宜大规模建城;而高原山地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候更偏向于凉爽,适宜大规模建城。
    (3)从材料当中可以看到大草帽其帽盖面积较大,而墨西哥其主要人口多分布在高原山地之上,海拔高的地区,大气较为稀薄,晴天多,光照较为强烈,大草帽可以起到防晒的作用。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其帽檐较宽,其编织物产生的孔隙较小,而墨西哥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雨季降水较为丰富,其较小的孔隙和较宽的帽檐便于避雨。大草帽其中部向上突出,有较高的空间,墨西哥纬度相对较低,全年气温较为炎热,草帽的孔隙和向上突出的空间可以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从材料可知,大草帽主要是由水草、麦杆等编织而成,受赤道低压及信风带的影响,草原气候面积较大,该地草类资源较为丰富,其大草帽的取材来源较为广泛。由于大草帽的原料来源较为广泛,且其编织难度相对较小,制作成本较低,价格低廉,使得在当地普及程度较高,成为墨西哥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必备用品。
    32.(2022·河南·南阳中学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米比亚是传统上的矿产出口国。湖山铀矿是近十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现的最大铀矿。2012年以来,我国H集团公司投资开发湖山铀矿。该项目是非洲最大的实体投资项目,被誉为中非合作的典范。这类海外项目过去通常是直接从国内派遣成建制的大型团队,但湖山项目根据当地政府需求高比例雇佣本国员工,实现了从矿建到生产运营的属地化转型。该项目使纳米比亚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铀生产国和出口国。下图示意湖山铀矿的位置及生产地的卫星遥感图片。

    (1)从天气角度,分析湖山铀矿卫星遥感图片中可用的高清图片多的原因。
    (2)说明H集团投资湖山铀矿对纳米比亚的社会经济意义。
    (3)分析该项目属地化用工的原因与可能面对的困难。
    (4)评价湖山项目生产运营的自然条件。
    【答案】(1)地处非洲西岸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受干燥信风影响,寒流影响,天气晴朗为主,云雾少,大气透明度高。
    (2)①有利于促进该国矿业发展,促进该国矿产出口贸易;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或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③扩大就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3)原因:①与中国距离远,大规模派遣员工成本高,N国经济落后,工资水平低;②受当地政策的影响,为其增加就业机会,及为其培养技术工人的需要。困难:①当地人员素质低,缺乏技术与管理人才;②语言沟通不便,文化差异较大,管理难度大。
    (4)有利:①地处沙漠之中,土地资源丰富;②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城镇,对居民的生活影响小;③铀矿储量大;④多晴天,利于连续作业。
    不利:①干旱缺水,用水成本高;②高温天气影响户外作业;③偶有风沙危害。
    【详解】(1)据图,根据所学知识,湖山铀矿地处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同时地处东南风的离岸地带,沿岸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使其晴天多,云量少,大气透明度高。
    (2)注意设问强调该投资对纳米比亚的社会经济意义,H集团投资湖山铀矿可促进该区域铀矿资源的开发,对纳米比亚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出口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铀矿开发还能加强和完善该国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铀矿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可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铀矿出口贸易还可增加该国财政收入。
    (3)该项目属地化用工主要是因为纳米比亚距离中国较远,若大规模从中国派遣劳动力会增加用工成本;纳米比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劳动力价格较低,属地化用工可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属地化用工也与当地政策有关,当地有增加就业、培养技术工人的需求,属地化用工可满足这些需求。但由于纳米比亚经济落后,人口素质较为低下,使得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且该国与中国之间文化差异较大,语言不通,交流不便,属地化用工会使公司管理难度增大。
    (4)注意设问强调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分有利和不利条件,根据材料可知,该项目位于广阔的沙漠地带,土地资源丰富,同时距离人口集中的城镇较远,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影响较小;该项目运营的前提是铀矿资源,而当地铀矿资源储量丰富,开采规模大;根据材料可知,该区域晴天较多,降水较少,利于施工;当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降水稀少,水资源极度短缺,导致用水成本较高;且热带地区的高温不利于户外长时间施工作业,影响工人健康和安全;通过该地沙漠面积广阔,可推测该区域沙源丰富,风沙危害较大。


    相关试卷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 大气运动(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 大气运动(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两个热源,大气受热的两大过程,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大气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作用,季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四地球上的大气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讲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专题四地球上的大气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讲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5.2 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1.5.2 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2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