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福建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模)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

    福建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模)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第1页
    福建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模)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第2页
    福建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模)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模)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模)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各地区 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模)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

    一、填空题
    1.(2022·福建·统考二模)苯乙烯是石油化工产品,是制作橡胶、塑料的重要原料。最近,我国科学家利用在石墨烯包覆镍纳米颗粒上构建钯单原子催化剂,实现了苯乙炔(C8H6)高效选择性加氢制取苯乙烯,如图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除石油外,还有煤和______。
    (2)图1是镍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x”数值是______。
    (3)图2是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4)写出苯乙炔在钯催化下制取苯乙烯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在该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2.(2022·福建厦门·统考二模)东晋葛洪《食肉方》(即去除黑痣的药方)记载:“取白炭灰、获灰等分,煎令如膏……可去黑子。此不宜预作,十日则歇”。其意思主要为:取等质量“白炭灰”和“获灰”(即草木灰,含K2CO3),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得到的反应产物KOH可去除黑痣。此药不适宜提前制出来,否则放置十多天就会失效。
    (1)用水煎煮时,溶液中Ca(OH)2与K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上述过程涉及的实验操作除加热外,还有______、______(写两个)。
    (3)KOH与NaOH具有相似的性质,KOH能去除黑痣是因为______;《食肉方》中“不宜预作,十日则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2022·福建厦门·统考二模)水和双氧水在生活中都有重要的用途。
    (1)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①净水方法中,常用______吸附水的异味,常用______方法将硬水变为软水。
    ②日常生活中必须爱护水资源,写出保护水资源的一种措施:______。
    (2)双氧水常用作消毒剂。
    ①双氧水需阴凉避光保存,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
    ②双氧水溶液的溶剂是______。
    ③配制100g6%的双氧水,需要30%的双氧水的质量是______g。用量筒量取30%的双氧水时,仰视读数,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水与过氧化氢性质不同的本质原因是______。
    4.(2022·福建·统考二模)金属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1)耐候钢因有一层致密的FeOOH,耐大气腐蚀性能为普通碳素钢的2-5倍,常用于集装箱、桥梁、塔架。FeOOH中铁元素化合价是______。
    (2)内类变质过程中其酸性会逐渐减弱。我国研究员在自洁性金属餐具研究取得进展。如图是相同温度下在304不锈钢和304-Cu不锈钢餐盘中冷鲜肉pH变化,保鲜效果更好的是______(选填“304”或“304-Cu”)不锈钢餐盘。

    (3)小明将一把崭新铁质小刀伸入硫酸铜溶液中,取出后发现刀片表面变红,请用简单方法证明刀片上红色物质是铜而不是铁锈,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4)①小明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该装置存在的隐患是______。请写出装置A中玻璃管内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工业炼铁获得1500℃以上的铁水,在浇灌铸造前会保存在高温炉中(起保温杯作用),并在铁水上加盖一层覆盖剂,覆盖剂可以起到保温和______的作用。
    5.(2022·福建福州·统考二模)中国古代化学科技是中华文明瑰宝。
    (1)《天工开物》记载“点铅勾锡”是炼锡的关键一步,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原因是______。
    (2)《格致粗谈》有将赤铜(Cu2O)炼为黄铜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为。理论上,该方法制得黄铜中铜与锌的质量比为______。久置在空气中的黄铜表面常有铜绿【Cu2(OH)2CO 3】,检验铜绿中含有的方法是______(写出步骤,现象和结论)。
    (3)“卓简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其工艺流程有:
    I、钻井→Ⅱ、汲卤→Ⅲ、晒卤→IV、滤卤→V、煎盐
    ①“汲卤”获得的卤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0g),则该卤水是氯化钠的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②“晒卤”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③“滤卤”与过滤的原理一样,实验室中过滤时用______(填仪器)引流。
    ④“煎盐”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
    6.(2022·福建三明·统考二模)化学中的宏—微—符。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氯离子中,x的数值是______;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
    (3)离子符号为Sr2+牙膏中添加的氯化锶有抗过敏作用,其化学式为______。
    (4)溶液中发生图3所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数目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7.(2022·福建三明·统考二模)中国化学史上的辉煌。
    (1)《天工开物·燔石》中烧石成灰”:每煤饼一层垒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之。

    ①“烧石成灰”,“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烧石成灰”的过程中,将热能转换为______。
    ③“铺薪其底”,木材对煤饼燃烧的作用是______。
    (2)《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洞。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①“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该步骤相当于化学操作中的______。
    ②“烹胆矾则成铜”,胆矾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③“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铁釜化为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8.(2022·福建三明·统考二模)“化”说能源。
    (1)木柴是使用最早、最广泛的生物能源。木柴劈成小块更易燃烧的原因是______。
    (2)燃油燃油是古代重要的能源。唐宋时期的夹瓷盏是省油的灯,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下层盏的水能减缓油的挥发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
    ②夹瓷盏省油的另一个原因是其盏身为陶瓷。陶瓷属于______。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3)化石燃料是现代重要的能源,包括煤、______、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为实现“碳达峰”,科学家将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方程式为2CO2+6H2X+4H2O,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学式为______。
    (4)新能源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使用以氢氧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氢氧燃料电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9.(2022·福建厦门·统考二模)2022年北京冬奥会蕴含许多化学知识。

    (1)冬奥会场馆采用自主研发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它在低温条件下也能持续发电。根据图1信息,T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Cd的质子数为______,Cd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
    (2)比赛场馆用冰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在该技术中CO2被压缩循环利用。从微观视角解释CO2气体能被压缩的原因是______。
    (3)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从环保角度分析,采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
    (4)火种采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写出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冰墩墩内部填充物为聚酯纤维,常用______方法区别聚酯纤维与棉花。
    10.(2022·福建漳州·统考二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对生活之水须悟其法: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______可用于鉴别硬水和软水;用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软化硬水。
    (2)对生产之水应行其事:农业上需要用16%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配制150kg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__kg,水_______kg。
    (3)对实验之水必明其理: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如图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__。

    11.(2022·福建福州·统考二模)氮元素是农作物生长必需元素,科学家一直探索将空气中N2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含氮物质。某化学小组对N2及含氮化合物作如下探究:
    (1)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中存在固氮酶能将N2转化NH3该过程发生 ____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某同学猜想Mg(NO3)2受热分解的产物为:MgO、NO2、N2,此猜想 _________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 。
    (3)模拟放电条件下N2和O2反应(如图甲),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采集实验数据如图乙。
    [资料] ①常温下,NO为无色气体,NO2为红棕色气体。
    ②同温同体积下,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个数成正比。

    对于N2和O2反应生成NO2有以下两种推测:I. N2 + O22NO2;Ⅱ.2N2+O22NO;2NO+2O2 = 2NO2。从图乙推测出该反应按Ⅱ进行,理由是 _________ 。
    (4)在推测Ⅱ合理的情况下,继续探究NO2与水反应(原理为3NO2 + H2O = 2HNO3 + NO)
    [反思]④当O2与NO2体积比按_______(填最简比)通入水中,气体能完全转化为HNO3。
    12.(2022·福建漳州·统考二模)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在以A12O3为载体的Ag催化作用下,氨气与氧气在较低温度时就能发生反应。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_周期,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已知“X”是一种气态单质,请画出“X”的微观示意图______;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3)Ag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13.(2022·福建泉州·统考二模)金属的锈蚀和防护是科研的重要课题。

    (1)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铜器已锈蚀。
    ①图甲是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是铜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③用稀盐酸除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反应生成氯化铜和两种氧化物,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丙是用钢丝棉验证铁生锈条件的装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处锈迹斑斑,b处无明显现象,c处出现少量锈迹。
    ①还可观察到U形管左侧液面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右侧。
    ②为了避免在c处出现锈迹,改进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所学知识,提出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一种做法:________________。
    14.(2022·福建泉州·统考二模)请阅读信息,回答问题。
    资料:i.铷原子钟为火箭运载系统提供精确时间,其单质化学性质比钾活泼。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铷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是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ⅱ.铕(Eu)为铁灰色金属(如图3),用作彩色电视机的荧光粉、激光等的重要材料。新制的金属铕在空气中点燃会猛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铷原子的质子数是37
    C.铷原子的中子数是37 D.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85.468g
    (2)图2中n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
    (3)根据资料分析,铕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写一点),铕的金属活动性可能比锌______________(填“强”或“弱”)。
    (4)铕在空气中燃烧生成+3价铕的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15.(2022·福建厦门·统考二模)“黑科技”亮相北京冬奥会。

    (1)图1的反渗透系统是净水系统的核心部外,主要采用膜过滤工艺。水分子通过反渗透膜,其他一些如钙、镁离子等随废水一起排掉。
    ①反渗透过程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②检验所得纯净水含较少钙、镁离子的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
    (2)科学家正致力于用图2所示方法制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水热分解可得氢气,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微粒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

    ①当温度低于2000℃时,体系内微粒含量没有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已知图中曲线A、B对应的微粒是原子,写出微粒A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天然气     2     106.4     C8H6+H2C8H8     B
    【详解】【1-1详解】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天然气。
    【1-2详解】
    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x=28−2−8−16=2,故填2。
    【1-3详解】
    元素信息图中,最下方的数字是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故填106.4。
    【1-4详解】
    由图可知,苯乙炔与氢气在钯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苯乙烯,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8H6+H2C8H8;
    【1-5详解】
    化学反应中,分子能够分成原子,原子不再分,所以在该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故填B。
    2.(1)
    (2)     过滤     蒸发
    (3)     KOH具有腐蚀性     KOH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解析】(1)
    溶液中Ca(OH)2与K2CO3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化学方程式为:;
    (2)
    上述过程涉及的实验操作除加热外,还有去渣浓缩,分别是过滤和蒸发;
    (3)
    KOH与NaOH具有相似的性质,KOH能去除黑痣是因为KOH具有腐蚀性;《食肉方》中“不宜预作,十日则歇”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氢氧化钾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导致变质失效。
    3.(1)     活性炭     煮沸     节约用水或防治水体污染
    (2)    
         水##H2O     20     偏大
    (3)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1)①净水方法中,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②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2)①双氧水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故需要阴凉避光保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双氧水溶液的溶剂是水,溶质是过氧化氢;③解:设需要30%的双氧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100g×6%=30%x,x=20g;用量筒量取30%的双氧水时,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造成所取溶液的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偏大,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
    (3)水与过氧化氢均是由H、O元素组成,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故性质不同。
    4.(1)+3##正三价
    (2)304-Cu
    (3)将红色物质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若溶解,则是氧化铁,若固体不溶,则是铜
    (4)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防锈

    【解析】(1)
    FeOO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x+(-2)×2+1=0,FeOOH中铁元素化合价是x=+3价;
    (2)
    根据图示分析,随着时间的增加,304不锈钢不锈钢餐盘中冷鲜肉pH酸性不断减弱,说明其在不断变质,304-Cu不锈钢餐盘中冷鲜肉pH基本保持不变,保鲜效果更好的是304-Cu不锈钢餐盘;
    (3)
    铜不和稀盐酸反应,氧化铁可以和盐酸反应,操作步骤:将红色物质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若溶解,则是氧化铁,若固体不溶,则是铜 ;
    (4)
    ①小明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实验通入的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该装置存在的隐患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A中玻璃管内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工业炼铁获得1500℃以上的铁水,在浇灌铸造前会保存在高温炉中(起保温杯作用),并在铁水上加盖一层覆盖剂,覆盖剂可以隔绝铁水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反应,可以起到保温和防锈的作用。
    5.(1)形成合金,熔点减低
    (2)     128:65     取样,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说明铜绿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3)     不饱和溶液     变大     玻璃棒     蒸发结晶

    【解析】(1)
    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低,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原因是: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2)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方法制得的黄铜中铜与锌的质量比为:(64×2):65=128:65;
    碳酸根离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检验铜绿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的方法是:取样,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说明铜绿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3)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故该卤水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②“晒卤”过程中溶剂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③实验室中,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
    ④“煎盐”是蒸发水分得到食盐,故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
    6.(1)     87.62     金属
    (2)     8     三
    (3)
    (4)          减少

    【解析】(1)
    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属于金属元素;故填:87.62;金属;
    (2)
    氯原子中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氯原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得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故在氯离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x的数值是8;氯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为3,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故填:8;三;
    (3)
    离子符号为Sr2+,锶在形成化合物时:锶元素显+2价,牙膏中添加的氯化锶有抗过敏作用,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其化学式为,故填:;
    (4)
    碳酸钠和氯化锌反应生成碳酸锌沉淀和氯化钠,反应前后,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锌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锌沉淀,溶液中碳酸根离子和锌离子数量减少,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故填:;减少。
    7.(1)     CaO     化学能     木材燃烧放热,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
    (2)     蒸发     249.5    

    【分析】通过题干提供的信息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1)
    ①“烧石成灰”的灰是指高温煅烧石灰石的固体产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灰”是CaO,故填:CaO。
    ②“烧石成灰”的过程中,将热能转换为化学能,故填:化学能。
    ③煤的着火点比木材高,木材燃烧放热,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使煤燃烧,故填:木材燃烧放热,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
    (2)
    ①“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是指把苦泉水加热熬煮,就能得到胆矾,这相当于化学操作中的蒸发,故填:蒸发。
    ②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Cu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与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为:,故填:249.5。
    ③“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指在铁锅里熬煮胆矾溶液,时间长了铁锅变成铜锅,原因是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关键是要读懂两篇古文的意思,再应用化学知识进行解答。
    8.(1)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     水可以吸收热量,使油的温度降低,油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A
    (3)     石油    
    (4)

    【解析】(1)
    木柴劈成小块更易燃烧的原因是: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故填: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
    下层盏的水能减缓油的挥发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水可以吸收热量,使油的温度降低,油分子运动速率减慢;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填:水可以吸收热量,使油的温度降低,油分子运动速率减慢;A;
    (3)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故填:石油;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总共有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和12个氢原子,而生成物中只有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还少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故填:;
    (4)
    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故填:。
    9.(1)     127.6     48
         Cd2+
    (2)分子之间有间隔
    (3)无污染
    (4)

    (5)燃烧

    【解析】(1)根据图1信息,T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d的质子数为48,Cd原子最外层电子为2 ,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带两个正电荷的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d2+;
    (2)CO2气体能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3)氢气燃烧生成水,产物无污染;
    (4)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聚酯纤维属于合成纤维,灼烧时产生特殊气味,棉花属于植物纤维,灼烧时有烧纸的味道,故常用燃烧的方法鉴别。
    10.(1)     吸附     肥皂水     蒸馏##煮沸
    (2)     24     126
    (3)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隔绝氧气

    【解析】(1)
    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肥皂水可用来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后泡沫多、浮渣少的为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实验室中可以通过蒸馏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可通过煮沸将硬水软化。
    (2)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50kg这种16%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50kg×16%=24k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50kg-24kg=126kg。
    (3)
    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能燃烧,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未达到着火点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烧杯中的热水除了能提供热量之外还能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
    11.(1)化学变化
    (2)     不合理     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高
    (3)反应的前一段时间压强不变,说明气体分子个数不变,进行一段时间后,压强又减小,说明气体分子个数减少
    (4)1:4

    【解析】(1)
    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中存在固氮酶能将N2转化NH3,生物固氮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2)
    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某同学猜想Mg(NO3)2受热分解的产物为:MgO、NO2、N2,这种猜想 不合理,理由是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高;
    (3)
    同温同体积下,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个数成正比;根据图乙可知,反应的前一段时间压强不变,说明气体分子个数不变,进行一段时间后,压强又减小,说明气体分子个数减少,所以从图乙推测出该反应按Ⅱ进行;
    (4)
    由3NO2 + H2O = 2HNO3 + NO、2NO+2O2 = 2NO2可得4NO2 + 2H2O +O2= 4HNO3 ,所以当O2与NO2体积比按1:4通入水中,气体能完全转化为HNO3。
    12.(1)     二##2     5     NH3     -3
    (2)          ①②⑤
    (3)本身质量

    【解析】(1)
    氮元素为7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为2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由图示可知,“”表示由3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分子,化学式是NH3,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2)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故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⑤元素种类;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故③分子种类一定改变,④分子数目可能改变;故选①②⑤;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已知“X”是一种气态单质,由图示可知,X为氮气,图示为;
    (3)
    Ag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13.(1)     63.55     1    

    (2)     高于     将水煮沸
    (3)刷漆(合理即可)

    【解析】(1)
    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②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29=2+8+18+x,x=1;
    ③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两种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H元素,故生成的两种氧化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①a处铁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b处铁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a中铁生锈消耗了氧气,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故观察到U形管左侧液面高于右侧;
    ②水中含有溶解氧,故c处出现少量锈迹,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为了避免在c处出现锈迹,可将水煮沸,使气体逸出;
    (3)
    金属锈蚀,是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故防止金属制品锈蚀,可以隔绝氧气,如刷漆、涂油等。
    14.(1)CD
    (2)18
    (3)     铁灰色     强
    (4)

    【解析】(1)
    A. 铷含有金字旁,所以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选项正确。    
    B. 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代表原子序数,质子数对应原子序数,所以铷原子的质子数是37,选项正确。
    C.铷原子的中子数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减去质子数等于48,故选项错误。    
    D.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为85.468,故选项错误。
    故选:CD
    (2)
    图2是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原子中核外电子数对应核内质子数,所以图2中n的数值为37-2-8-8-1=18
    (3)
    铕(Eu)为铁灰色金属,铕的物理性质为铁灰色。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反应就体现出来的性质);铕的金属活动性可能比锌强,因为金属铕在空气中点燃会猛烈燃烧,所以铕的活性比锌强。
    (4)
    铕在空气中与氧气燃烧反应生成氧化铕(铕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生成物为三氧化二铕),化学方程式是:。
    15.(1)     物理变化     取少量水样品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并振荡,若溶液出现较多泡沫,浮渣较少或物浮渣,说明含有较少钙离子和镁离子
    (2)
    (3)     温度没有达到水热分解的温度,水没有分解     H

    【解析】(1)
    ①由图可知,反渗透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检验所得纯净水含较少钙、镁离子既检验所得纯净水是软水,操作和现象为:取少量水样品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并振荡,若溶液出现较多泡沫,浮渣较少或无浮渣,说明含有较少钙离子和镁离子;
    (2)
    水在光照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方程式为:;
    (3)
    ①当温度低于2000℃时,体系内微粒含量没有改变,也没有氢气和氧气生成,故原因为温度没有达到水热分解的温度,水没有分解;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个数不变,因为反应物水中氢原子个数是氧原子个数的2倍,故微粒A的化学符号为:H。

    相关试卷

    广西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模)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

    这是一份广西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模)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一模):

    这是一份重庆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一模),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

    这是一份重庆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