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爱探索,爱发现 课件+教案 课件 1 次下载
- 2 我坚持 我进步 课件+教案 课件 1 次下载
- 3 想象真奇妙 课件+教案 课件 1 次下载
- 5 我能专注做事情 课件+教案 课件 5 次下载
- 6 我的生活我做主 课件+教案 课件 2 次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唠叨里的爱评优课ppt课件
展开第4课《唠叨里的爱》教学设计
辅导意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当强烈的独立意识与父母充满关爱却喋喋不休的教育方式—唠叨相撞时,孩子不爱听,发脾气。但有时又不能改变父母唠叨的现实,因此,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父母的爱,愿意与父母沟通,希望与父母交流,才能真正解决亲子沟通的问题使亲子沟通更有效。本次辅导活动旨在希望学生能感受到“唠叨”是父母爱的表达,正确看待父母的教育方式;让学生通过体验,认识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初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一些方法与技巧,学会理解、宽容父母,从而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
辅导目的:
1、了解父母在什么情况下唠叨,明白父母的唠叨是关心、爱护孩子的
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共同探讨对待唠叨的好办法。辅导形式:
互动交流、活动体验、经验分享等。辅导过程:
热身阶段:课前游戏,感知沟通笋芽游戏
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大家注意听,一阵春雨吹过来,当我说几 个笋芽儿钻出来的时候,每个小组就几个同学站起来。一阵春雨吹过来, 2 个笋芽儿钻出来。这个游戏听明白了吧!咱们再来玩一次,一阵春雨
吹过来,3 个笋芽儿钻出来的。
思考:为什么有的小组站起的同学多了,有的小组站起来的人数又不够呢?给大家 30 秒时间商量一下,咱们再来玩一次。
师:一阵春雨吹过来,5 个笋芽儿钻出来的。一阵春雨吹过来,所有笋芽儿钻出来的。笋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一个个都钻出地面。心里真开
心啊,同学们请坐。
【设计意图】
钻笋芽游戏为活动的开展创设了话题情景,而且放松了学生的身心。学生在游戏后,使学生明白达到一致的结果是经过两者间的交流而得到的,为后面活动环节寻找办法做好铺垫。
一、探索阶段: 话唠叨, 渲泄唠叨
1、话唠叨
(1)随着画面一起来回忆生活中父母的点点滴滴。(播放课件) 师:看着这些似曾相识的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生回答) 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父母的不易。
(2)引出唠叨。
过渡语:是啊!爸爸妈妈把我们养大很不容易,当看到我们的表现达不到他们的期望,他们会着急,免不了会不停地在我们耳边的唠叨。
(板书:唠叨)
师:你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唠叨过你?都唠叨些什么?爸爸妈妈会经
常唠叨你们,还有谁也唠叨过你?
(引导学生说生活中父母、老师、朋友的唠叨事) 学生回答
2、渲泄唠叨
(1)学生谈面对唠叨的感受
师:当你听到这些唠叨,你是怎么想的呢?(生回答)
过渡语:看来大家对这唠叨真是满腹怨言!今天让我们到心灵驿站
去把你接收到的所有唠叨都倾吐出来吧!
(2)倾吐唠叨
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喇叭,让学生倾吐唠叨。
过渡语:看同学们说得热火朝天,看来平时收到的唠叨真不少!
【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细节,了解父母生活的不易,难免对我们的期望高些,为了让我们更有进步,就不得不无数遍的唠叨,由父母的唠叨延伸到老师、朋友的唠叨,说说他们唠叨时你的心情,让学
生在说的过程得以渲泄。利用喇叭进行团体疏导,给孩子时间把平日里
收到所有唠叨全部对着喇叭倾吐出来,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渲泄。二、成长阶段:
寻法巧处理1、寻方法
(1)引导学生说出倾吐后的感受
师:孩子们,倾吐后,你感觉怎么样?(生回答)
(2)面对唠叨作为孩子的做法
师:那你每次面对爸爸妈妈没完没了的唠叨,你都像这样倾吐吗?
那你是怎么做的?(边说边引导)
2、心理学游戏—空椅子: 换位思考
(1)做游戏,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初步感知父母的爱。
师:通过空椅子的游戏来真实地模拟一下生活中妈妈唠叨你的情景。这里有两把椅子,当你坐在这张椅子上,你就是“妈妈”,坐在这张椅子
上就是你自己,谁来试试?其他同学拿出观察卡,认真观看空椅子游戏, 一边看一边完成观察卡。
(2)谈游戏感受,学会换位思考
师:当你是妈妈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小结:是啊,我们就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换位思考,才能理解他人。
(板书:换位思考理解)
3、谈做法,判断方法。
师:面对妈妈的唠叨,你观察到她是怎么做的?(学生说)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有些处理方法不合适。
过渡语:的确,面对爸爸妈妈的唠叨,我们用逃避、不理睬,甚至
过激的言行和方式来处理,既伤害了我们的爸爸妈妈又伤害了自己。你觉得你刚才的处理方式好吗?(生回答)
(1)学会沟通的方法
师:请你将不合理的方法移走。(引导做空椅子游戏的学生有所反
思,移走不合理的方法)
师:同学们,那剩下的方法都可行吗?(不,不急)给你30秒时间换位思考的时间。进一步肯定沟通方法。(板书:交流 解释 画画 写信--沟通)
小结:沟通的方式有很多,除了这语言类、文字类的沟通方式外,还有灯语、肢体语言等方式。(板书:……)
(2)沟通的重要性。
师:沟通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朋友与朋友之间的交往需要沟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需要沟通;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合作需要沟通;就连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更需要沟通。让我们在生活学会恰当地
运用沟通方式,更好地展现自我、表达自我。
【设计意图】利用心理学中的“空椅子”的技术,体验冲突,在角色扮演中能从不同的角度接纳和整合“妈妈”与“自己” ,进行换位思考,在自我对话的同时,能够站在妈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清问题,从而达到
理解对方,同时让学生明白面对问题,理解对方,主动沟通很重要。
4、案例分析,巧用方法。
(1)出示“小宇”案例,引发思考。
(2)案例应用沟通方法
师:同学们,快要比赛了,如果你是小宇,你要怎么办?(生交流)
(3)出示案例结果,进一步丰富沟通方法。
小结:小宇通过真诚的交流沟通, 得到了妈妈的支持,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设计意图】学生先表述自己的方法,然后师生共探讨正确的沟通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在生活中应对他人唠叨的技巧,理解他们的苦心, 学着用恰当的方式面对他们的唠叨,有利于良好关系的建立,达到本课
的设计目标。
三、结束阶段:体会爱, 倾诉真情
1、体会唠叨背后的爱
师:现在面对爸爸妈妈的唠叨,你有没有新的认识?那老师的唠叨
的呢?朋友的唠叨呢?(生谈感受)
小结:是的,所有唠叨里面包含的是一份份浓浓的爱。( 板书课题:
爱)
过渡语:从小到大,爱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播放视频)
2、倾诉真情
(1)表达爱意。
师:此时此刻,你想什么?你想对这些爱你的人说些什么?(生表
达)
(2)书写心灵卡。
师:大家都有很多想表达的,现在拿出心灵卡,把你想说的话在上
面吧!
音乐(学生写,师巡视,生交流)
总结:浓浓的爱情不自禁地从心中流淌出来,大家感受到了吗?让我把一起心灵卡装进信封里,传递给那些爱我们的人。朋友的唠叨是句句的关怀;老师的唠叨是谆谆的教导;父母的唠叨是浓浓的亲情。面对唠叨,只要我们换位思考,去理解对方,用积极的态度去沟通,我们就能感受到“唠叨”背后那浓浓的爱。
小学北师大版 (2013)第三十四课 温暖一生的师爱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 (2013)<a href="/xljk/tb_c400608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十四课 温暖一生的师爱图片ppt课件</a>,共3页。
小学心理健康南大&北师大版(2016)六年级第十四课 温暖一生的师爱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心理健康南大&北师大版(2016)六年级第十四课 温暖一生的师爱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南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14《温暖一生的师爱》课件ppt、南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14《温暖一生的师爱》教学设计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心理健康鲁画版三年级下册爱探索爱发现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心理健康鲁画版三年级下册爱探索爱发现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1爱探索爱发现课件ppt、1爱探索爱发现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