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第三节、人体内的血液运输-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讲练教案(生物篇和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展开第三讲:代谢与平衡
第三节——人体内的血液运输
一、血液循环
1、心脏的结构: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个腔室,内有动脉瓣和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血管种类 | 功 能 | 分 布 | 特 点 |
动脉 | 把血液从心脏送往身体各处 | 多分布在较深的部位 |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
静脉 | 把血液从身体各处送回心脏 | 位置有深有浅 |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液流速慢 |
毛细血管 | 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 | 分布很广 | 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很慢 |
2、血管的种类、功能、分布及特点
3、心脏
心脏结构 | 功能 |
发达的肌肉 | 动力泵 |
静脉瓣、房室瓣、动脉瓣 | 血液单向流动 |
左心室的肌肉最发达 | 将血液泵入主动脉,输送全身各处 |
血液循环: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内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 ↓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全身毛细血管←主动脉←左心室 :体循环
4、人体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个部分实际上是相互连通,且同时进行的。
5、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
(1)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和调节体温。
(2)血红蛋白的特点: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结合氧;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3)红骨髓担负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6、人体ABO血型与输血
(1)ABO血型是由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决定的。
血型 |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 血清中的凝集素 |
A型 | A | 抗B |
B型 | B | 抗A |
AB型 | A和B | 无 |
O型 | 无 | 抗A和抗B |
(2)输血原则
供血者血型 | 受血者血型 |
A | A、AB |
B | B、AB |
AB | AB |
O | A、B、AB |
①原则:输同型血。
②异型输血:异型之间输血,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中的凝集原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作用。异型间可行的输血:
知识巩固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心脏、血管的示意图,其中“→”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流出的血液一定为动脉血
B.血液流经丁后一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血液流动的方向:甲→乙→丁→丙
D.血液流动的速度由快到慢:乙→丁→丙
2、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B.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
C.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D.经体循环后血液变为静脉血,经肺循环后血液变为动脉血
3、如图是人体心脏与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B.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主动脉
C.若b处为抽血时针刺入部位,那么应该在a点扎上胶皮管
D.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c处止血
4、如表所列出的输血关系中,正确的是( )
| 某人的血型 | 可接受的血型 | 可输给的血型 |
① | A | A、O | A、AB |
② | B | B、AB | B、O |
③ | AB | AB | A、B、AB、O |
④ | O | A、B、AB、O | O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在针刺入的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橡皮管捆扎起来,其原因是( )
A.捆扎起来后分布较深的动脉才能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B.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静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C.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针刺部位流动
D.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动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6、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象来建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表示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里被消化酶消化的过程
B.若乙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
C.丙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Ⅳ→Ⅱ→Ⅰ→Ⅲ
D.丁图显示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最有利于提高产量,当温度在5摄氏度以下时该蔬菜光合作用停止
7、如图为处于某一生理状态时的心脏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此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 )
A.心房收缩、动脉瓣关闭 B.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C.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 D.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
二、填空题
8、医学上常用雾化治疗哮喘、感冒等疾病,主要采用让患者吸入气溶胶(空气中悬浮着固体或液体药物微粒),达到洁净湿化呼吸道、局部及全身治疗的目的。
(1)气溶胶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药物雾化成气溶胶后,通过呼吸系统进人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最终到达病患部位。则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图中的编号 。
9、手静脉识别是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该技术利用红外线照射,流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吸收红外线形成静脉分布图像,提取其特征并储存,然后用于比对。其过程示意如下:
(1)手部静脉中流动的血液,回到心脏时,最先进入的心脏腔室为 。
(2)从遗传角度分析,“静脉分布”这个性状是由 所控制的。
(3)静脉识别被认为具有活体识别、不可复制、唯一稳定等特点,是安全、精准的生物识别技术。科普文章中摘录有关人体静脉的描述,其中支持上述观点的 。
A.成年人手部静脉特征通常不会改变
B.静脉分布于体内,受外界影响很小
C.静脉分布在皮肤之下,形状复杂
D.若手脱离人体,血液流动特性将会变化
1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造成危害.请据图分析
(1)PM2.5颗粒物会随空气进入肺.当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胸廓扩大,气体被吸入.一旦粘着在肺泡上,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可能引发肺部疾病
(2)PM2.5颗粒物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经过血管b (填血管名称),最先到达心脏的3左心房,进一步诱发心血管疾病.
(3)血液从血管d经过器官5流至血管c时,由于肾小管的 作用,使c和d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基本相等.
(4)在心脏内1与2、3与4之间有房室瓣,其作用是
(5)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尤为重要,绿色“低碳”生活有助于减少雾霾天气.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请列举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
11、根据心脏结构和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心脏心脏结构示意图,心脏结构中,心壁最厚的是 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的结构是 (填字母)
(2)图乙由3到2为 循环,经过此循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3)小李同学感冒咳嗽,服用感冒药后,药物到达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 (用图乙中的数字表示)。
(4)“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中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是
12、如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经过①过程最终被分解为C,C是 。图中②表示被消化后的营养成分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称为 。
(2)消化产物C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 。
(3)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A和B的交换过程是通过气体 实现的。某人检测到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值,则此人可能患 症。
(4)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结合图甲分析下列生理过程,血液中该物质含量变化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 。(可多选)
A.血液流经肺部时B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小肠时C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B含量的变化
13、下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数字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分析回答:
(1)水往低处流,但血管[3]内的血液却能按箭头方向向上流动,原因很多,其中该血管内的 (填结构名称)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血液从血管[4]流到[5]后,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 (选填“升高”或“下降”);血液从血管[6]流到[7]后,血液成分含量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 。(至少说出2种物质)
(3)你现在在考试,大脑思考问题需要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其分解产物为 。
14、“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图甲表示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乙表示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等小鱼安定后,将 盖在尾鳍上面.通常情况下,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乙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可观察到三种不同的血管:[2]是 血管(选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
(4)请你记录下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是 (用文字和“→”表示)。
第七讲:人体的健康与保健-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讲练教案(生物篇和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这是一份第七讲:人体的健康与保健-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讲练教案(生物篇和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文件包含第七讲人体的健康与保健解析版docx、第七讲人体的健康与保健原卷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讲:第二节、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讲练教案(生物篇和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这是一份第六讲:第二节、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讲练教案(生物篇和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文件包含第六讲第二节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殖与发育解析版docx、第六讲第二节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原卷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讲:第一节、动物和人的生殖与发育-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讲练教案(生物篇和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这是一份第六讲:第一节、动物和人的生殖与发育-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讲练教案(生物篇和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文件包含第六讲第一节动物和人的生殖与发育解析版docx、第六讲第一节动物和人的生殖与发育原卷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