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部编版草船借箭精品第1课时教案
展开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5.草船借箭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走进古典名著,感受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学习抓住人物的细致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思维能力:初步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故事主要内容,感受主要人物的特点。
审美创造: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产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了解故事内容,感受原著和现代文的语言特点,从改写到原著。
【教学目标】
1. 认识“瑜、忌”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3个生字。会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通过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妒忌、神机妙算”等词的意思。
2. 默读课文,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并结合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 能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并结合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能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新课:你读过《三国演义》吗?哪些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故事,如“三顾茅庐”“过五关斩六将”“桃园三结义”等。
3.教师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板书:草船借箭)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大多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和人物有一些了解。教学时从学生的已知出发,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二、了解作者,知道背景
1.罗贯中(约1300-约1400),山西太原人,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2.《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呢?请同学们看到课件的背景介绍,指生读。
3.围绕示意图再次分享背景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4.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一会儿大家来说说视频中有哪些人物,从视频中你对这些人物有什么了解呢?
5.你对《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人物有什么了解?说一说。
组织交流:视频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过渡:看,他们就是我们今天课文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让我们走进课文再去了解了解吧!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疑问,按阅读要求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2.学习字词
(1)出示词语:周瑜 妒忌 都督 帷幔 翎毛 水寨 擂鼓 呐喊 弓弩 丞相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读准句中的会认的生字“瑜”“忌”“督”“幔”“擂”“呐”“弩”中的生字,发现它们的特点,都是形声字,指导识记。
(设计意图:本课生字大多为形声字,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识记。)
(3)“丞”可与熟字“蒸”比较识记;“寨”可与“赛”“塞”比较识记。
(4)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读准字音,提示学生注意上下结构的字,各部分的不同比例。知道“遮”不要写得太大,尤其是四点底不要写得太宽,既要被广字头盖住,也要被走之托住。“插”字的笔顺。
(设计意图: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五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以及对识字方法的掌握。)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要求: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提示了解主要内容。
预设:周瑜让诸葛亮去借箭。
2.交流质疑:对于这篇课文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为什么要草船借箭?
预设:怎样实施草船借箭?
预设:草船借箭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并试着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吧!
3.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交流故事主要内容。
(1)按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学生交流,指生回答。
(2)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预设:周瑜妒忌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将计就计,巧妙计划,周密安排,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心服口服,自叹不如诸葛亮。
(设计意图: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五、细读课文,解读对话
1.大家都知道借箭起因是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后来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呢? 默读课文,请把描写诸葛亮和周瑜言行的语句找出来,体会人物特点。
2.课件出示课文第二段:教师指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1)教师提出疑问: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2)预设: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预设: 周瑜表面上是和诸葛亮共商军事,实际上却是设下陷阱意图害人。当周瑜看到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时,以为自己得逞了,所以显得很高兴。
(3)教师课件出示故事发生的背景,作简要介绍,让学生读懂课文。
3.在周瑜的算计下,诸葛亮明知是陷阱却还是答应了造箭,而且还提出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甚至立下了军令状,造不好甘受惩罚。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请再次默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诸葛亮说的话。(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诸葛亮说的话)
(1)三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还立下军令状呢?
(2)理解“军令状”?预设: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古代立下军令状如果完成不了,就是死罪。
(3)学生交流汇报:预设: 诸葛亮在立军令状前就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预设:诸葛亮看穿了周瑜对自己的妒忌,所以将计就计,不仅不戳穿周瑜的阴谋,还顺着他的意思立下军令状,过人的智慧可见一斑。
4.了解了人物的心理后,我们来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吧!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你觉得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
预设:诸葛亮是一个气定神闲、应对自如的人。
预设:周瑜是一个心怀妒忌的人。
5.教师小结:故事一开始,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智斗,一个设下陷阱,步步紧逼;一个胸有成竹,从容应对。同桌之间一个当周瑜,一个当诸葛亮来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进入情境,揣摩内心,加深理解。周瑜心胸狭窄与诸葛亮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诸葛亮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
6.文中还有哪些描写诸葛亮和周瑜言行的语句?请同学们找出来,体会人物特点并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1)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2)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体会人物特点。
7.读完课文,你对诸葛亮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预设: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足智多谋 周密谋划 具有非凡才干
8.你对周瑜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预设:周瑜陷害诸葛亮,不是简单的妒忌,而是担心诸葛亮的才能会让蜀国更加强大,将来对东吴不利,所以打算除掉诸葛亮。
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课文中诸葛亮和周瑜的语言描写,让我们认识了解了他们的人物特点,那么课文中的其他人物又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通采用读、思、议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节。)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94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草船借箭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优秀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优秀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5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5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重点研读,感悟“神机妙算”,角色扮演,回味“神机妙算”,课外拓展,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