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五下素养教案-21.杨氏之子(第2课时)第1页
    部编版语文五下素养教案-21.杨氏之子(第2课时)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下素养教案-21.杨氏之子(第2课时)

    展开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21 杨氏之子【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体会文言文行文简要精当的特点,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感受《世说新语》这本文学作品艺术成就精练语言语言运用: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思维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审美创造:尝试阅读《世说新语》,激发阅读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目标】1.认识 “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常用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教学重点】1.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2.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础上,读好句子中的停顿。【教学难点】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础上,读好句子中的停顿。【教学用具】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无【教学过程】一、体会巧妙,感受机智1.教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儿童——杨氏之子(教师板书课题:杨氏之子)杨氏之子的机智体现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2.读课文,思考:故事中,杨氏之子只回答了孔君平一句话,为什么就说他“甚聪惠”呢?(点生回答)预设:主要表现在他回答孔君平的话语上。3.教师过渡:那我们就聚焦这一句话,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4.教师提问:孔君平为什么要这样说?预设:他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氏。 教师小结:由杨氏想到杨梅,再想到君家果,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有趣。谁能把孔君平话里的风趣与调侃读出来呢?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朗读。教师继续引导:面对孔君平说的话,杨氏子是怎么说的呢?谁能读一读。 教师提问:从杨氏子的回答,你感受到妙在哪里?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1)同桌交流(2)全班分享汇报,教师相机点拨(3)预设:孩子马上听懂了对方是在用姓氏打趣,他想到孔君平的姓氏,又联想到孔雀的第一个字也是孔,便说:“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4)教师小结:由孔君的姓想到孔雀,再想到夫子家禽。果然是妙啊。 教师引导:孔君平和杨氏子都分别在姓氏上做了文章。这样一说一答,构成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故事读到这里,说一说,你觉得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预设:杨氏之子是一个反应快思维敏捷的孩子。 教师过渡:杨氏子不仅聪明,身上还有一个优点值得我们学习。(课件出示句子)比一比这两句话的异同,为什么孩子不直接说“孔雀非夫子家禽”?预设:第二句话回答更婉,显得有礼貌。教师小结:是啊,孔君平是长辈,杨氏子的回答婉转,表现了应有的礼貌,而且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使孔君平无语可答了。让我们再读读这段对话,体会本文风趣的语言。二、发挥想象,熟读成诵1.教师引导:听了杨氏之子的妙答,孔君平会有什么反应?请展开想象说一说。2.全班交流分享。预设:孩子,你真厉害!老夫甘拜下风。 同桌互演,教师点评。4.教师引导:同学们,假如明天“李君平”来拜访,李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杨氏子应该如何回答?预设:儿应声答曰:“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教师追问:如果是“李君平”“石君平”来呢?同样的情况,杨氏子应该如何回答?预设:儿应声答曰:“未闻石榴是夫子家果  。”预设:儿应声答曰:“未闻龙眼是夫子家果。”5.教师小结:看来你们也“甚聪慧”。6.教师引导:课文学到这里,你能来概括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1)点生汇报预设:我可以看出杨氏子是个待客热情的孩子。从“为设果”可以看出,家里来了客人,他第一时间拿出水果招待。预设:我可以看出杨氏子是个反应敏捷聪明机智的孩子。从“应声答曰”可以看出他的反应很快,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预设:我可以看出杨氏子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从“夫子”可以看出,这是对孔君平的尊称。(2)教师小结:真是一群善于分析人物形象的孩子。杨氏子不仅如课文中所说的“甚聪慧”,还机智有礼貌,待客热情。让我们夸一夸他吧。(3)课件出示词语。(4)教师引导:请你选择一个或者几个词语,用自己的话夸一夸他吧。7.教师小结:孔君平的玩笑话信手拈来,幽默风趣;而杨氏之子年方九岁就能妙语应答,难怪作者夸他“甚聪惠”。这就是语言的精妙和智慧啊!8.背诵全文(1)出示课文填空,全班口答(2)教师指导背诵:根据提示入情入境地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杨氏之子招待客人的情境,背诵就会变得简单起来。三、结构梳理,主题概括1.教师引导: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在这篇课文中,我们重点关注了人物的对话格外精彩,一个信手拈来风趣幽默,一个答的自然,机智巧妙,既彰显了人物的智慧,又感受了语言的魅力。2.师生梳理文脉:文言文的第一句为本篇课文的总起,通过这句话我们得到的信息是?预设:杨氏之子聪明3.后面的内容分别从孔君平和杨氏子说的话语中表现了两个人的人物性格。可谓是格外精彩。 课件出示填空题,全班齐答。5.拓展延伸:《世说新语》里除了有王戎和杨氏子这两个有趣的人物,还有很多,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才女。四、课堂演练,布置作业1.课堂演练。2.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孔君平——杨梅——君家(杨家)果对话                                         甚聪慧       杨氏子——孔雀——夫子家(孔家)禽【教学反思】 教学要以读为本,重视朗读训练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在朗读上必须有质和量的保证。教师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拓展思维。 本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魅力”,所以体会杨氏之子语言的巧妙是这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在学生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来体会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 学习这篇文言文是本课学习的终结吗?不是,我们在课堂上要做的努力时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与热情,因此,适时地向学生推荐《世说新语》,引导学生课外继续阅读古文,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和热情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很有必要。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