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知识梳理7(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知识梳理7(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第1页
    知识梳理7(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第2页
    知识梳理7(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第3页
    知识梳理7(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第4页
    知识梳理7(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第5页
    知识梳理7(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第6页
    知识梳理7(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第7页
    知识梳理7(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第8页
    还剩4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知识梳理7(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知识梳理7(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多媒介,辨识媒介信息,虚假信息的具体特点,媒介环境人人有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媒体是以现代技术为手段,公民用以即时发布讯息的一种载体,如QQ、博客、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社区等。 自媒体无疑是人人参与、人人呈现、人人发布的“公民媒体”“平民媒体”。 “个人媒体”,是一种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形式。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携带方便的电子终端产品的普及,自媒体以无可阻挡之势渗透进了整个社会,包括校园。
    “低头族”现象虽有诸多弊端,但在信息网络时代,人们无力让“低头族”“抬起头来”。 那么我们就应该主动适应自媒体时代的挑战,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为自己的学习服务。自媒体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一种挑战,而自媒体自身的优势特点又为语文学习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社会调查:身边人获取信息途径
    不同人群都关注疫情防控对自身生产生活的影响
    获取信息的媒介趋于多元化,其中,首选媒介为移动客户端的比例较大,首选报刊文件等的比例较小。
    网络传播信息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是大家获取信息的首选。
    获取途径以移动网络和电视为主,农村和偏远地区则以电视和广播为主。
    专业媒体依然更受关注,但自媒体发展迅速,影响分布广泛。
    根据班级QQ群、校园广播和手机短信的媒介特点,对下面的招聘启事进行改写。
    招聘启事校报拟招聘两名编辑,具体信息如下:岗位职责:负责来稿筛选、文字编辑和部分校内新闻采写工作。招聘对象:高一、高二年级学有余力的同学。应聘条件:1.热爱文学,热爱写作,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较高的文字水平;2.能够认真细致地做好文字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应聘方式:发送个人简历至xbbjb@qq.cm邮箱。截止日期:3月25日。 校报编辑部 3月1日
    各位:校报要招聘编辑了!如果你是一名高一、高二的学生,有文学爱好和一定的文学鉴赏力,并希望用你的热情唤起更多的人,那么,来吧!来加入我们!将你的个人简历在3月25日之前发至xbbjb@qq.cm邮箱。
    同学们,下面广播一则招聘启事。校报准备招聘两名编辑,主要负责来稿筛选、文字编辑和部分校内新闻采写工作。招聘对象为高一、高二年级的同学。请有意向的同学将个人简历发至指定邮箱,截止日期为3月25日。邮箱地址为xbbjb@qq.cm。
    校报拟招聘两名编辑,招聘对象为高一、高二学生,请有意者将个人简历发至xbbjb@qq.cm邮箱,截止日期为3月25日。
    QQ群、广播和短信各有哪些语言特点?
    比较报刊、广播和新闻采访的传播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V和MERSr­C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体外分离培养时,2019­nCV 96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天。
    比较报刊、广播和新闻采访的传播特点。
    下面呵,咱广播里通知啊,在电视上大家伙也看到了,这个新型冠状病毒,咱要重视起来,特别是你家的婶子大娘、三叔二大爷这些老年人,上了岁数,文化少,又没有个智能手机。年轻人啊,一定要耐心地讲解。过年期间别走亲访友了,国家有难,咱不添乱,坐在家里,就是贡献。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咱以后再续。这是为了你的安全和健康,为了大家伙,也是为了国家。(某村喇叭通知)
    白岩松: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的判断是什么样的?钟南山:在武汉有这样肯定的证据。在广东有两个病人没去过武汉,但是家人在去了武汉以后,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回到家里后,两个家庭都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现在可以这么说,肯定有人传人的现象。(央视《新闻1+1》专访)
    报刊:作为纸质材料,表述科学、精准、具体,阅读和保存方便,适合专家或医务人员等专业人士阅读。
    多用方言俚语,家长里短,接地气,易于接受,适合特定范围如农村地区收听
    现场互动,生动形象;专家访谈,则更权威,让人信服。内容贴近广大群众生活,回应大家关切,辐射面广。
    一、辨识媒介信息应遵循哪些原则,可以使用哪些方法。
    1、从信息的来源判断(1)信息的五要素(时间、空间、主体、事件、结果)是否齐全;(2)信息是否来自权威部门;(3)逻辑推理(多问几个为什么);(4)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5)实地考证。
    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判断(1)不同角色的人所关注的侧重点不同,说明社会角色的差异决定了信息价值取向的多样性。(2)不同个体选择关注不同的信息也体现了信息价值取向的差异。
    3、从信息的时效性判断 某些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天气预报、通知等,我们在获取这类信息时,可以通过判定其时效性来确定信息的价值。
    总结归纳: 面对大量的信息,我们要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具体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信息是否真实可靠;②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③信息是否可用;④信息是否具有时效限制;⑤信息包含哪种情感成分;⑥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
    二、怎样辨识媒介虚假信息?  1、丰富自己的常识,逐步提高对可疑信息的敏锐观察能力。虚假信息往往以违背常识的方式吸引大众眼球,往往会有常识性的破绽。如果具备丰富 的常识熟谙常理党常情,就比较容易对其“生疑”,只有“生疑”,才能进一步的“辩识”。  2、要形成信息查证意识。信息的出处、发出者的身份都能帮助我们评估信息的真假。点击量并平能作为辩识信息真假的指标,有很多虚假信息的点击量恰恰很大。要学会在“点击场”“言论潮”中保持清醒,查证辩别信息发出者、传播者的意图。  3、要学会比对信息。人们接触的信息源往往是多样的,某个信息源发出的虚假信息常能因为与其他信息源发出的信息不同而被揭露出来。特别是一些缺少权威信息源的媒介信息,对其进行信息比对是辩识其真假的好方法。
    4、要熟悉虚假信息的语言特征。虚假信息有一些常见的语言特征:夸大其词、不提供信息来、刻意煽动或迎合社会情绪等等。可以搜集一些已经为假的信息,总结归纳其语言特征,以后遇到有类似语言表达的信息要引起警惕。 5、要了解虚假信息的外部表现特征。巨大的网络点击量是很多虚假信息发出者追求的目标,因此他们常会违法违规手段为自己的信息“为上添柴”,点击量、关注度异常增长的信息,阅读量很多而评论、点赞很少的信息,其背后往往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炒作,而这种疯狂炒作的信息中有很多就是虚假信息。
    三、信息时代谣言的危害?  1、引发社会震荡,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众利益。由于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快捷,范围广,一旦一些危言耸听的谣言形成了一定规模,就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引起广大网民的慌乱,从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2、扰乱人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人们经常是为了一个虚假的谣言而表现种种不适当的行为,尤其是面对有关自己切身利益的谣传,人们就更加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判断力,从而从内心深处觉得这就是真的,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弄的人心惶惶。3、破坏政府公信力,损害了政府形象。近年来,各地经济都在飞速发展,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也正如火如荼,建设征地和拆除违法建筑也是政府工作中遇到的一件大难事。
    案例2: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网上流传一则“偏方”:“吃大蒜、喝高度白酒可以消灭新冠病毒,效果胜过其他防疫用品。”真相: 目前没有任何特定食品能帮人抵抗新冠病毒。因此无论是大蒜还是白酒都杀不死新冠病毒。 我们常说的 酒精消毒指的并非饮用酒精饮品。喝到胃里的酒进入的是消化系统,而新冠病毒感染的是呼吸系统。
    案例4: 2019年3月,上海流浪汉沈巍受到网友追捧,被称为“流浪大师”。走红后,沈巍在直播平台开通直播。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沈巍曾表示直播“一个月,被打赏了二三十万元”,引发热议。在沈巍5月7日的直播录屏中,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沈巍说“我把我今天在网上收到的所有的收入”,“统统捐出去”。然后有多家自媒体发文称,在网络走红的“流浪大师”沈巍,将直播获赏的30万元全部捐给了福利院。 5月13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联系到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回应,沈巍到该福利院捐款一事属实,但捐款数额为6 800元。
    2.请根据上述失真的案例,概括出信息失真的具体特点。
    ①信息来源不明确。虚假信息往往没有明确来源。常常脱离客观事实进行虚构,捏造事实、无中生有。信息发布者也不加核实转发、引用。在传播过程中,有的甚至挟带了传播者偏激的情绪和观点,最终可能导致群体性的行为。这类虚假信息具有很强的煽动性、蛊惑性。
    ②信息内容扩大化。一些用户和网络媒体为了引起社会关注,或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以提高点击率,可以更稀奇,甚至更怪异,更能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因而更能为媒介和受众关注。在传播中,这类信息常常被人添油加醋、歪曲夸大,使信息内容失去了真实可靠的本质。
    ③信息对象被利用。在当事人的身份涉及“富、官”这类敏感词语的时候,少数网民会先入为主地为当事人添加形象设定,网络舆论则会不断美化受害者一方的形象,以达到加深对施害者仇恨的目的,而仇恨的情感一旦过度膨胀,就会左右人们的理性判断,使人们离真相越来越远。
    2、结合媒介信息被扭曲、夸大、隐瞒等情况,请你从个人与政府两个层面谈谈如何建立网络信息传播规范机制。个人层面: ①杜绝谣言,传播事实。谣言捕风捉影,似是而非,带有很强的迷惑性。但谣言之所以成为谣言,就是因为它缺乏事实根据。因此,事实与真相是谣言的天敌,只有用事实才能击破谣言。 ②做有责任感的守法公民。在发言之前,应首先考虑自己的发言是否有确凿根据,是否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不捏造事实,不传播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蜚语,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守法公民的应尽义务。
    3、互联网时代,实现了信息的爆炸式生产和裂变式传播,这也让一批以“内幕消息”“最新研究”为噱头的网络谣言借机扩散。如今,不少平台已应用大数据、机器算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识谣辟谣。其实,网络谣言需要预防,应防患于未然,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示例:要预防网络谣言的发生,应让真相从源头“跑过”谣言,这样,才能真正还网络空间以清明。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搭建顺畅高效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用真实信息压缩谣言传播空间。另一方面,网络平台、媒体、科研机构等互联网建设相关主体也应携手合作,以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覆盖广泛的传播手段,引导网民提升用网素养,增强抗谣免疫力,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自我练习 请同学们以“瑞安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全体师生写一份“加强自身媒介素养”的倡议书。要求: 1、写明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具体的行动、措施等,以及行动措施的意义,可分条陈述) 3、表述:理性、客观 4、字数:150以内
    【示例】 “加强自身媒介素养”的倡议书 为了加强自身媒介素养,提高辨识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共创和谐的网络环境,瑞安中学学生会向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1、在阅读信息时,注意信息的来源,尽量选择相对权威可靠的信息源; 2、在分析事件时,要综合运用多个方面的信息源,避免受到单方说辞的干扰; 3、在发表观点时,要尊重客观事实,未有定论前不加以主观臆断,更不应该用激烈的言辞中伤他人。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不被情绪裹挟,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媒介信息,形成一个理性、开放、包容的舆论场。                                                XXX中学学生会                                              2021年5月20日
    好信息和坏信息各有哪些特征?(注:这里的“好”是指消息的质量好、可靠,而不是它能给谁带来好处,以下的“好消息”都是指这个意思)
    ◆本质上,好信息是“为你提供养料”;而坏信息则是“追求自身传播”。
    ◆手段上,好信息的生产方会调查社会事件,做基本的事实核对,对信息作审核,并标明来源;坏信息的生产方则不择手段,且来源不清。比如:夹带谣言、煽动情绪、挑拨离间、输出片面观点…
    ◆情绪上,读完之后,好信息会使你变得更冷静、审慎,理性;坏信息则使你变得更激愤,轻率,冲动。
    ◆结果上,好信息会帮助我们完善自身,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和视角,从而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而坏信则替代我们去思考。
    供你参考:属于坏信息,理由如下
    ◆本质上该信息是为了“追求自身传播”,你看,它首先炮制虚假信息,然后在朋友圈转发,最后还要“大家把爱心传递下去”;
    ◆不择手段地夹带谣言,煽动情绪,比如要你“不吃外面的食物”,试想:如果外面的食物都不能吃,监管部门会允许它生产出来?
    ◆来源不清。所谓“街道主任”说的,不过是虚晃一枪,哪个街道主任?姓甚名谁?都没有交代;
    ◆情绪上,传播者在自身都“不知道真的假的”的情况下,轻率转发;
    ◆结果上,它不会帮我们思考,而是代替你做决定,要求你马上行动、转发。
    请辨识下列信息的好坏真伪,并说明理由。
    供你参考:属于好信息,理由如下
    ◆本质上该消息是为了保障社会公平,促进市场规范,整顿市场垄断,鼓励平台经济创新发展;
    ◆手段上:信息发布者做了大量调查,听取了各方声音,提供了详细证据和法理依据;
    ◆来源上:来自国家权威部门《人民日报》,有具体出处和编辑姓名;
    ◆情绪上:读完后平台方和普通商家会更加冷静,审慎,理性地对待自己的商业行为。
    ◆结果上,会帮助平台商家完善自身,走向规范,消费者也有了更广的观察视角和更多的选择余地。
    怎样辨识信息好坏真伪?
    提高关键能力,获取可靠信息
    针对媒介信息被扭曲、夸大、隐瞒等情况,从个人与政府两个层面谈谈如何建立网络信息传播规范机制。
    针对媒介信息被扭曲、夸大、隐瞒等情况,从个人与政府两个层面谈谈如何建立网络信息传播规范机制。
    个人层面:①杜绝谣言,传播事实。 谣言捕风捉影,似是而非,带有很强的迷惑性。但谣言之所以成为谣言,就是因为它缺乏事实根据。因此,事实与真相是谣言的天敌,只有用事实才能击破谣言。
    ②做有责任感的守法公民。 在发言之前,应首先考虑自己的发言是否有确凿根据,是否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不捏造事实,不传播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蜚语,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守法公民的应尽义务。
    政府层面:①建构伦理原则,明确道德底线。 在公布信息、发表言论时,要确定信息的真实性,避免信息的碎片化、片面化,不能盲目跟风,随心所欲地转发或评论公共事件,更不能未经他人的允许随意公开别人的隐私或诋毁他人的名誉,以免伤及无辜。
    ②加强技术管理,行政立法并行。 对网络使用者的言行进行约束,确保信息内容的安全性和无害性,以减少网络信息传播的伦理风险和政治风险。此外,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与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对规范网络传播环境有一定的作用,但其法规内容仍有待细化,特别是有关信息传播方面的内容应当完善。
    ③净化社会环境,提高网民素质。 通过学校、媒体等开展道德宣传,从青少年开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文明的语言行为。从个人、组织、行业入手,加强道德修养,构建符合传媒伦理道德的把关体系,扶正祛邪,使人们在精神和物质财富方面平衡发展,从源头上改变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伦理失范现象。
    拒绝网络谣言 营造清正环境 ——从陈杰人事件说起 2018年7月7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在其官网上公布:日前,陈杰人因涉嫌非法经营、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作为知名网络自媒体的陈杰人,曾经展示给世人的是高尚正义、视社会丑恶现象如仇敌的正面形象,而如今自己却堕落为社会的“丑”和“恶”,不知道这强烈的人设反差让那些曾经视陈杰人为“正义斗士”的人作何感想。现如今,举着“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大旗而干着丑陋甚至犯罪勾当的“网络大V”大有人在,那么,是什么让这样的“网络大V”堕入犯罪的深渊呢?
    一、网络时代信息爆炸,自媒体话语权甚巨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节奏的社会生活背景下,网络是公众主要信息获取的渠道,而网络自媒体便是这自由发言的网络时代下的产物。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上的“网络大V”往往拥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粉丝,他们所发表的文章、评论能收获上万评论与转发,如此庞大的浏览量所带来的是超乎想象的话语权优势。因为拥有了庞大的受众群体,就拥有了话语的主导权,通过主导舆论走向,就能拿到处置事件的控制权,如果这种权利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换来的就是巨额的财富。陈杰人正是这样的“网络大V”,其所注册的“杰人观察平台”、“杰人观察视角”、“杰人观察”等多个微信公众号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而这也成为了陈杰人迈出罪恶一步的资本。
    二、网络环境监管不足,造谣容易辟谣艰难 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一个人做了十件好事和一件坏事,人们往往只记得这个人做的一件坏事。是人们喜欢选择性忘记吗?不是的,从心理学上来说是因为人对于悲伤或者愤怒的事情记忆更加深刻。如今,网络信息冗杂,真假往往难以从表面分辨,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面前,监管成为极大的难题,而公众又更容易对社会阴暗面或者丑闻感兴趣,这就造成了“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的现象。陈杰人就是利用了这个漏洞,他及其多位亲属一边通过其名下公司与事件当事方签订“法律服务”协议,一边通过其自媒体平台发帖炒作施压,一边又收钱删帖平息事态, 陈杰人牟取巨额利益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屡屡得逞.面对“网络大V”的庞大舆论影响力,个人或者团体的反驳往往显得微乎其微,而仅仅靠“网络大V”的自律,恐怕任重而道远。
    三、营造清正网络环境,自媒体网民齐努力 陈杰人锒铛入狱给广大网络自媒体敲响了警钟,“不以言论作交易”正是网络自媒体在网络发言时的底线与准则,但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陈杰人事件肯定不是个例,虽然较前几年的恶劣的网络环境,广大网民经历过各种情况反转的谣言大爆炸后,已经学会了辩证地看待各种舆情,但依旧有所不足。为了营造清正的网络环境,除了自媒体需要坚定底线外,广大网民也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面对非官方的爆料信息时,不要盲目转发或评论,而应静待相关情况的有凭有据的通报。只有通过我们所有网民的共同努力,才能赢得网络世界的一片晴朗天空。 网民的素质提升将是一个缓慢而又漫长的过程,但总体局面是比较乐观的。自媒体在掌握话语权的同时,也要知道自己所承担的责任,言论自由不代表胡编乱造。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公众的善良不容欺骗,拒绝网络谣言,营造清正环境,从你我做起。

    相关课件

    知识梳理16(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这是一份知识梳理16(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念奴娇过洞庭,桂枝香,王安石,知人论世,艺术成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梳理14(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这是一份知识梳理14(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阿房宫赋,六国论,研读文本,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承上启下,第五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梳理13(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这是一份知识梳理13(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阿房宫赋,第一段,第四段,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六国论,第二段,第三段,第五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