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459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展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意思,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想象紧张的劳动场面,感受农民的勤劳质朴和小孩子的天真可爱。
重点难点
重点:背诵并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难点:能通过诗句感受到初夏时节农村紧张的劳动场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活动:播放《中国诗词大会》精彩开场视频,引导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诗歌。
2.由学生所背诗歌引人七言绝句,从而导入对《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学习。
3.自由读古诗。
4.指名读,反馈自由读的效果。
5.指导书写"昼、耘、桑"。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诗歌
1.释题:"四时"是什么意思?"杂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四时:一年四季。杂兴:指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的感想。
2.学生默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小结并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绩麻
童孙﹣﹣学种瓜
三、学习诗歌内容
1.自由朗读,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并记录下自己的疑难问题。
2.组内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天。②耘田:在田间除草。③绩麻:把麻搓成线。④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⑤未解:不理解,不意懂得。⑥供:从事。①耕织:耕田织布。⑧傍:靠近。⑨桑阴:桑树的树荫。
4.引导学生理解全诗内容。
5.思考:后两句描写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质朴的生活)
6.自由读诗,想象意境,体会农民的勤劳质朴及小孩子的天真可爱。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2)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儿?(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3)结合想象诵读。(读出诗的节奏)
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引导学生想象、描述这两句诗的内容。诗中描写的小孩子有什么特点?(天真、勤劳、好学、可爱)
指导诵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描述诗歌内容体会小孩子天真、勤劳、可爱的特点。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1.指名读。2.教师配乐朗读,指导节奏。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全诗
七、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村庄儿女---耘田绩麻---勤劳
童孙----学种瓜---勤劳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