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八年级语文随堂作业(1)
2023.03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归省(xǐng) 撺掇(duō) 惧惮 (dàn) 絮叨(dāo)
B.蓦然(mò) 狩猎(shǒu) 渺远 (miǎo) 震撼(zhèn)
C.怠慢(dài) 磅礴(páng) 糜子 (méi) 眼眶(kuàng)
D.斡旋(wò) 怅惘(wǎng) 褪色 (tuì) 欺侮(wú)
2.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统节日。
B.在《社戏》中,鲁迅笔下的平桥村是一片理想的"乐土",这里不仅景色优美,人情更是淳厚。鲁迅通过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于故乡的无比怀念之情。
C.《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刘成章,这篇文章句式丰富多样,大量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让充满激情的语言相互碰撞、融合,汇成一股排山倒海的气势。
D.《灯笼》选自萧伯纳的散文集,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书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3.阅读下列文字,选出分析或标注不正确的一项(3分) ( )
①夹视出品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热播,②让网友连呼震撼,纷纷留言:
③"又见神仙节目!不愧是央视出品!""这才是穿越的正确打开方式!"④节目在历史和现实两个空间中交织,借助环暴投屏、 AR 、实时跟踪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戏剧演绎和专家解读,⑤)让"当代读书人"和"古代读书人"进行穿越古今的对话。⑥一部部古书在世人面前焕发新的生机。(摘自《青年文摘》)
A.②句中"连"和"纷纷"都是状语,分别修饰动词"呼"和"留言"。
B.③句是感叹句,表达了对央视出品的大型文化节目的赞美。
C.④句的主干是"节目借助手段进行演绎和解读"。
D.⑥句的成分:(一部部)古书II[在世人面前]焕发(新的)生机。
4.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 )
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传习录》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是价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
B."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但乐实在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乐"包括歌和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情。
C.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们用这样的观点去解读作品。
D.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荐是造字的条例:形声、转注都是用字的条例。
E.战国七雄中"秦"最强大,它与六国对峙中,有人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叫作"合纵",有的主张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叫作"连横",张仪便是属于连横派。
5.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问题。(4分)
央视科教频道(CCTV-10)《味道》栏目组到东台鱼汤面馆古镇店拍摄特色美食- -鱼汤面,用镜头聚焦西溪的特色美食和本土特色文化。
东台人杰地灵,自然资源丰富,美食独具风味,富有特色,成了宣传东台、留住游客、拉动消费的亮丽名片。央视摄制组从食材选取、烹任特点、滋补养生、味蕾体验等每道环节进行细致入微的录制,充分挖掘东台深厚的饮食文化,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把东台最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展现在电视观众面前。
(1) 根据材料的内容,给新闻拟写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2分)
(2)一位顾客非常喜欢这里的鱼汤面,于是想要认识制作面条的师傅。老板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下蛋的母鸡呢?"请你简要评价老板采用的应对技巧。(2 分)
6.默写(8分)
(1)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2)微君之躬, --(《式微》)
(3) ,在城阙兮。(《子衿》)
(4) , 。(作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象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共 38 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7-10 题。(共15分)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乎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情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5分)
(1)屋舍俨然 (2)便要还家
(3)为具言 (4)偶舍骑步行
(5)方担粪灌园 6)自恨不如远甚也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2分)
(2)余愿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3分)
- 【甲】文划线处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3分)
1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二)阅读下列文本,完成 11-13题。(共 10 分)
延安交响
刘成章
① 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延安。
② 记得那年离别时,风吹着我的黑发。今天,当我再来时,头上已是白雪厚积。
③ 虽然我老了,臃肿了,但延安应能认得我;而延安,却变得令我目眩神迷。
④ 眼前是延安吗?当然是。信天游依旧,革命旧址依旧,宝塔山连同宝塔依旧,依旧的延河依旧哗哗啦啦地哼唱着奔流。此刻云彩此刻风,也有几分当年的感觉。可是,除了这些,延安变得我也认不出了!
⑤ 枣园那几棵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大梨树,曾经给领袖们许多清凉,现在它们擎天矗立,蓊蓊郁郁,越长越茂盛了。实在想象不到它们居然可以长到那么高!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脸上闪烁着梨叶间撒下的光斑,灰布军装八角帽,手提小马扎,瞻仰,流连,围坐一圈讨论。既是重温滚烫的初心,也是寻找那绝美的伏笔。一队一队,摩肩接踵,出入于每一位领袖的窑院,立定天地精神。枣园四周的梁梁峁峁,沟沟岔岔,以至全延安的千山万岭,一改当年黄漠漠的干瘪的颜色,全都变绿了,水意溶溶。一丝丝轻灵的细雨,说来就来了,就像秦岭之南。雨中的枣园,燕子低掠翅带雨,宛若唐寅笔下的江南小景。千百年来,一直被老黄风频吹的延安,成了翠绿的延安、湿润的延安、水晶晶的延安、江南一样的延安。
⑥ 包心菜似的,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紧抱着延安。古书上说:“三山鼎立,太和第一。”太和就是清凉山。清凉山最高。它山顶上的太和庙,被巨掌捧着,金碧辉煌。可是现在,你退回到凤凰山上看看吧,清凉山上那一握金光,猛扎扎落下来了,落了好几个层级。其实,清凉山一点儿也没有变矮,只是在它的后边,削平了33个山头,填埋了更多的沟壑。削平和填埋中,金属的悬崖隆起,隆起;玻璃的绝壁隆起,隆起;钢筋混凝土的山峦,隆起,隆起。延安新区,灿烂地隆起了。78.5平方公里的辽阔,40余万的人的喜和乐,陕北口音的歌腔笑韵,硬生生地被托起来了,举起来了,在半空里,在云中,在霞中,在鹰翅旁。
⑦ 犹记得,古延安沟壑纵横,街市只在逼仄的夹缝中喘息。而现在,有一种力量,使亘古不变的延安街市,有如庄子笔下的大鹏,一飞冲天,好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景象!
⑧ 也记得,延安城周边的千百条沟壑,年年月月冷清无人,纵有野花野草,也是道不尽的寂寞,自生自灭。现在,摩天楼丛掩去了沟壑,那楼丛开的花朵是一扇一扇的玻璃窗,和那窗里的三弦弹奏、小曲轻唱:“酒瓶瓶高来酒杯杯低。”那一丛一丛的马兰花,一丛一丛的野艾,则成了人们阳台上的摆设。
⑨ 驾车在延安行走,总会碰到一座座大山,不由分说地挡住你的去路,你还来不及思索,车子已进入一条条隧道,满壁灯光,云霞明灭。延安自古挖窑而居,延安的黄土天生是挖窑的好材料。现在,人们把挖窑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杨家岭、大砭沟,还是黄蒿洼、万花山,处处都有隧道。延安周围的群山,都被隧道串起来了。唐朝诗人章碣的《对月》诗,好像是专门为今天的延安写的:“琼轮正辗丹霄去,银箭休催皓露凝。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今日之延安,真是别有洞天。汽车快如银箭,车轮碾着丹霄,满眼是水晶台殿般的隧道风光。
⑩ 上中学的时候,我读过一首歌谣:“燕子回来找旧窝,找了一天没着落。”现在,我就像这只燕子,怎么也找不见我的旧寓了。一溜一溜的房舍,一块一块的牌匾,温馨而浪漫的小街,虽然还弥漫着当年的气息,但我扑上前去攫[注]住的是一连串的迷失。真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在旧窝前用手机留了影。延水汤汤,在不远处流过,在我的心头流过。
⑪ 此次回延之前,我和97岁高龄的诗人贺敬之通过话。贺老说,他和我很近。我听了心里热乎乎的。贺老和我,都对延安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欣喜地发现,许多前来瞻仰延安的人,都可以随口背出“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句诗最贴切地道出了时代的心声,不管把它放到哪段历史的诗词中,都会力压群芳,引人叫绝。
⑫ 在《回延安》中,诗人还说: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⑬ 此刻,面对母亲延安,我的感受完全不是这样了。“一盏盏电灯”“一排排绿树”,早已是过去的故事。而母亲延安,也绝不只是换了一件新衣。被锁在山沟里、千百年闭塞着的延安——风,通了;气,通了;经脉,通了!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一时想不出恰当的语言,索性借用贺老写过的一句唱词来表达我的感触:
看眼前,是何人?
又面熟,又面生。
⑭ 回看革命的来路,延安的秧歌一直扭到了北京城,我们的队伍一直载歌载舞。而今天的延安,在欢庆我们党的百年辉煌之际,阳光照透的林间,光线有如各种琴弦,其间还有笛子、唢呐、圆号、萨克斯,一场恢宏的交响乐,响彻云天。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7月1日。有删改)
11.通读全文,按照文章思路,给下列选项排序( )(4分)
A.当年的气息还在弥漫,但我攫住的是迷失
B.我回到阔别多年的延安
C.从贺老的诗句中我领悟了
D.延安变得令我目眩神迷
12.赏析文中第⑦段画横线的语段。 (3分)
- 面对变化巨大的延安,作者借用贺敬之写过的唱词表达感触。请分析第13段划线句“又面熟,又面生”的含义。(3分)
(三)阅读下列散文,完成 14-17 题。(共13分)
父亲归来那一天
①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的那一天一样不可思议。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许多用于观测星系的望远镜是他设计的。运往各地的组装好的望远镜,天文台安装完毕,还需要父亲前往调试。而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出差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儿刻板和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ㅤㅤ
②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时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他带回了6个硕大的石榴。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父亲按照临潼小贩教他的方法,在石榴顶上找到一个下刀处,在外皮上轻划了一圈,用力掰开。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籽,细细品尝,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那时我就立誓要到北方去,看一看与南方红壤完全不一样的土地。ㅤㅤ
③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归来时,他居然带了一个大纸箱。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的是新疆的棉花,它们是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父亲说,他搭乘老乡的拖拉机,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震撼,便向棉农换了几枝棉花。棉农困惑地问他:“要做一副棉手套,或者一顶厚棉帽,这点棉花不够,要不要多送你一点?”父亲笑着说:“够了,千万别把棉花从棉枝上扯下来,我要让孩子们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那天,这干燥的棉枝被父亲插入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装饰品。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他说:“在新疆,许多地方有这样的棉花。那里的棉花质量很好,做一床棉胎,可以用20年都不会扁塌。”ㅤㅤ
④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去调试望远镜,我正冲刺高考。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该再出长差。但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架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义,只有把它装成了,人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40天后,父亲回来时竟带着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吃了一惊——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令人疑惑的是,白玫瑰花的上面,还放了一把蔫掉的硕大花苞,也是洁白的。父亲说:“这就是成语‘昙花一现’中的昙花!夜间开花,两三个小时后,这些花朵就枯萎了,必须从花枝上掰下来,否则下一轮花朵就没有力量盛放。”昆明人喜欢用昙花做甜汤,父亲买了8朵,想让我们尝一尝昙花汤的味道。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把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待将莲子等配料熬够40分钟后,在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昙花的花瓣,口感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香气。ㅤㅤ
⑤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喜悦的,不仅是望远镜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可喜的高考成绩。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那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被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ㅤㅤ
⑥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女孩子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粒多么幸运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肯定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出个人的狭窄视野,用别致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17、父亲一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家人带来生活的“浪漫”。请联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4分)
14、父亲归来那一天,做过哪些“浪漫”的事?请简要概括。“浪漫”的内涵是什么?(5分)
15.请结合语境,按照要求品析下列语句。(3分)
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描写手法)
-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6段中画线语句的理解。(3分)
17.下列有关文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父亲归来那一天带回来的新鲜事物每次都让“我”大开眼界。作者用“彗星降临的那斗信的开一天一样不可思议”来强调当时受到的震撼,以及惊叹期待的程度。
B.第②段划线句是心理描写,运用反问句式,表现出“我”第一次见到北方硕大石榴的
行建之的、那技叹与好奇,引发我想要探索更远的世界。
C.我们一家对父亲的出差毫无怨言,因为父亲每次归来会给全家带来惊喜,也表现我们
家对父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 文章以“父亲归来那一天”为线索,把多个典型事件组织起来,使情节更加集中,结构清晰。
三、作文(共 40 分)
18.请以“残缺,也是一种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字。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学生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学生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3), 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漫画题, 有人说, 默写,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