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0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02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编排了三首七言古诗,分别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从军行》通过对边塞战事场景的描绘,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以及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写,给予了失地未收、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描写诗人在安史之乱后,听到朝廷的军队平定了叛乱,自己的家乡被收复了以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

    【学习目标】

    1.初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认识生字词,掌握生字的写法。

    2.学习《从军行》,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体会《从军行》中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认识生字词,掌握生字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古诗写作背景、诗人资料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第四单元的学习,这个单元以 “责任”为学习主题,首先编排了《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三首古诗,这三首七言古诗展现了不同时代诗人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希望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大家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们的赤子之心

    二、根据提示,自主学习

    首先,自己试着读读这三首诗,圈出不认识或拿不准读音的字;

    再借助课文里的拼音、注释或者手边的字典,自主识记。

    三、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1.通过形声字规律记住读音

    2.结合地名识记

    3.据义定音识字

    四、学生交流书写生字时需注意的地方

    五、回顾高年级段理解古诗的一般方法

    学生交流

    生1: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大意。

    生2: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诗句。

    六、学生回顾诗人概况

    生1:本诗的作者王昌龄,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他的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有“七绝圣手”之称。

    生2: “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师:我们读过一些边塞诗,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你们的印象中,边塞是个怎样的地方?在王昌龄的笔下,边塞风光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七、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大意

    (一)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整体感知诗意

    ​​

    师:大家先来读读这首诗,借助注释和老师补充的注释,自己试着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生交流,大意相似即可。

    (1)“青海长云暗雪山”的意思是: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的雪山一片黯淡。

    (2)“孤城遥望玉门关”的意思是: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3)“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都被磨穿了。

    (4)“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思是:他们心怀壮志,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雪山连绵不断,层层浓云笼罩在山头,将士们在塞外身经百战,飞扬的黄沙都磨破了身上的铠甲,但只要边患仍在,就绝不返乡。)

    (二)借助插图和诗中景象,感受边塞辽阔、荒凉的景象

    1.圈出诗中边塞之景,交流感受

    “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

    (这是写边塞的景象,联想起塞外的荒凉广阔和将士们戍边生活的艰苦。)

    2.借助书中插图,结合诗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借助书中的插图,有的同学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雪山连绵不断,层层浓云笼罩在山头,与诗中描述的环境相吻合。战争带给人们压抑与沉重的感受,仿佛总是阴云密布,就连皑皑雪山上的白雪都显得黯然无光。)

    师:将诗中的画面和诗句的写作背景联系起来,同学们就能体会出诗人表达的感情了,朗读前两句时可以读的低沉缓慢一些,读出荒凉肃杀的感觉。(生自由读,个人展示读,齐读)

    3.结合景物和地名,背诵诗的前两句

    师:你能借助诗中提到的景物和地名,背诵一下这两句吗?大家快来试试看吧。

    (三)借助插图和关键词,展开想象,感受战争的频繁和激烈以及戍边将士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

    1.结合插图,展开想象,说说“黄沙百战”的场景和感受。

    生1:我仿佛看到了边关战士们在边塞黄沙漫天的恶劣环境中,无数次奋勇拼杀的场景。

    生2:通过“百战”看出战斗非常的频繁,“黄沙”知道战场环境也非常的恶劣。

     

    2.抓住“穿金甲”,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生:我仿佛看到将士们身上的盔甲已经被塞外风沙磨的破旧不堪。

    师:“穿”是指穿上金甲吗?

    生:不是,“穿”是磨破的意思

    师:金属制作的盔甲会被磨破,不可思议呀!边塞将士身上的金甲怎么会被磨破呢?

    生:征战时间之久,暗示战争的激烈、频繁

    师:磨破的是金甲,磨不破的是忠心报国的壮志雄心。

    3.齐读“不破楼兰终不还”,交流读后感

    生1:听,面对恶劣的环境和凶残的敌人,边关将士们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语。

    生2:将士们在塞外身经百战,飞扬的黄沙都磨破了身上的铠甲,但只要边患仍在,就绝不返乡,这是多么震撼人心,令人感佩啊!

    (四)反复诵读,感受诗中将士不怕牺牲的豪情

    师: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令诗人无比感佩,“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怕楼兰终不还”,这两句是诗人对边关将士的歌颂和赞美,朗读这两句时,语速可稍稍加快,语调也可转为高昂,读出戍边将士的气势和豪情,你也来这样读读吧。

    (五)结合关键词背诵古诗

    八、背诵《从军行》

     

    九、再次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生交流

    (通过读古诗,我能够想象战士们在边塞黄沙漫天的恶劣环境中无数次奋勇拼杀的场景,想象他们身上的盔甲已经被塞外风磨破旧不堪的样子,而就在此时,此地战士们仍能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语,我体会到诗人对边关将士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的歌颂和赞美。)

    十、作业布置

    1.默写《从军行》

    2.借助注释,再次说说古诗的意思,把你体会到的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一共两首,课文选材第二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补充资料和插图等学习理解《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和它们所表达的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两首古诗,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认识生字词,掌握生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故事,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诗人,相机背诵《示儿》

    (一)回顾诗人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词人,中年投身军旅生活,晚年退居家乡,但他收复中原的信念却始终不渝,他是南宋一代诗坛领袖,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代表作有《卜算子•咏梅》《示儿》等。

    (二)回顾以前学过的古诗《示儿》

    师:我们来看他在临终之前留给家人的一封遗嘱,这首诗就是《示儿》,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师:一首《示儿》,让我们感受到了陆游强烈的爱国之情。这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又体现了陆游什么样的心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那悲愤而又充满希望、无奈而又充满激情的心灵。

    二、解疑课题

    1.师:同学们,这首诗的标题好长呀,具体怎么来理解和朗读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生自由读,谈谈自己的看法。

    (秋天夜里,天将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了一阵凉风,心中产生的伤感。)

    2. 读了这个题目,你们心中一定产生了许多疑问,你想问什么?

    三、介绍古诗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这诗。

    四、初读古诗,借助注释和背景资料理解诗意生交流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直入云天,在金统治的地区,原宋朝老百姓受胡人压迫,眼泪已经流尽,他们盼望南宋出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五、结合朗读,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一)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图片,结合诗句内容,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1:我看到了汹涌澎湃的黄河和高耸入云的华山,感受到了黄河华山的雄伟气势。

    生2:“三万里”和“五千仞”,这两句夸张的描写,感觉诗人在歌颂歌颂高山大河的奇观美景。

    生3:山河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 “入”、 “摩”二字,就使人感到这黄河、华山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

    (2)齐读诗句。

    师:是啊!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

    (二)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结合诗题和插图,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生1:简陋茅屋的篱笆门外,一位老人双手主张头发、胡须已经斑白,他神情凝重,昂首远望,北方眼中流露出担忧与期盼,这场景多么令人心碎呀!

    生2:诗人心中想着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受胡人压迫眼泪已经流尽,感受到移民们的痛苦与煎熬,他的心中一定是满腔悲愤。

    生3: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

    (2)读读这句诗,说说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交流。

    (失地未收、壮志未酬,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诗句。

    六、借助关键词背诵古诗

    七、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八、总结古诗学习方法,自主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交流课前收集的诗人资料

    杜甫(712年-770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等都是他的作品。

    (二)介绍古诗写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宝应元年(762年)

    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

    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

    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

    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

    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

    (三)课题释疑

    (“闻”听说,“官军”朝廷的军队,“收”收复。)

    (四)结合注释和课件资料,了解诗意

    师: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后,请你继续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五)细读古诗,感受诗人的感情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师:这两句开篇便点出了写作的缘由,“剑外”“忽传”“蓟北”,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 “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

    生1:诗人多年生活在蜀地,战争一结束就可以回家了,诗人真是悲喜交集,所以一下子就涕泪如雨。

    生2:我从“剑外”“忽传”“蓟北”等词,知道战乱结束了,百姓又可以安定下来。

    生3:我从“初闻涕泪满衣裳”,这句话里感受到诗人很欣慰,很激动。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师:“漫卷”二字,我们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展开想象:战乱结束了,父亲不用再为此烦忧,一家人又可以回家了,这该是多好的事情呀,全家人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生1:我从“喜欲狂”一词中仿佛看到这样的场景:诗人的妻子和孩子听到这样的好消息,也一扫愁容,随手卷起书本,难掩内心的狂喜体会。

    生2:通过读这句诗,我能够感受到诗人及妻儿的狂喜、兴奋之感。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生1:我从“放歌”“ 纵酒”这些词语中真切的体会到,突然而至的好消息,让诗人和家人多么兴奋,诗人白天都在高歌痛饮。

    生2:我从“作伴”“ 还乡”这些词语理解到诗人想趁春天启程返乡的迫切心情。

    生3:我联系到前两句,体会出这些就是作者喜欲狂的具体表现。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我们来看最后两句,从巴蜀回洛阳,路途遥远,可是在读这两句时,却给人以转瞬即到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生1:我从“即从”“便下”这两个词给人以时间短,速度快的感觉。

    生2:这是诗人的想象,说明诗人心情急切,特别想快快回到家乡去。

    生3:我从四个地名中感受到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

    (六)借助关键词,背诵全诗

    九、回顾学习过程,提炼学习方法。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