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 课件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 课件第1页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 课件第2页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 课件第3页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 课件第4页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 课件第5页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 课件第6页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 课件第7页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 课件第8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中国历史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精品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中国历史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精品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小说的兴盛,戏曲的发展,社会危机闭关锁国,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二课社会的繁荣与潜伏的危机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封建专制制度已不再适应新的生产关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应运而生。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的统治,抑制民主思想和资本主义萌芽,排斥西方国家先进的文化、技术。这一时期,无论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还是意识形态方面,都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繁荣社会生活的变化
    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通过引进高产作物,粮食亩产量得到提高。经济作物品种的增加和种植面积的扩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形成了农业生产专业区域。雍正帝推广摊丁入亩政策。将人头税,并入土地税中,因此农民可以转业、迁徙,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冶铁,明朝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鼓风工具。清朝时,云南铜矿开采业和广东冶铁业进一步发展,既有官督商办,也存在私营的工场。制瓷业发展迅猛,明初已出现精美的青花瓷,斗彩、五彩等产品也相继出现;清代的青花、五彩、素三彩和粉彩、珐琅彩驰名中外。江西景德镇作为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除官窑外,民窑也得到极大发展,所产的瓷器供应全国,并远销海外。
    明朝棉纺织业已成为非常普遍的家庭手工业,生产工具也有很大改进。清朝时松江生产的棉布畅销全国。此外,出现了许多专门经营棉布加工业务的字号,每个加工程序都有专人负责。苏州、杭州两府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区,山西潞安府的丝织业也闻名全国。提花织机的改进提升了纺织品的档次,丰富了产品的种类。广州成为清朝新兴的丝绸产地,有“广纱甲于天下”之美誉。
    资本主义萌芽明朝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它较早出现于苏州丝织业。这一时期,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腐朽的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标志着封建社会走向了末期。
    明中叶后,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和手工品成为商品,商品流通更加广泛。明朝大城市以东南沿海居多,清代北方大城市开始兴盛,北京和南京成为最大的城市。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在明清时期发展起来,这四大名镇成为商业繁华之地。此外,南北方农村的集市贸易也开始发展。最著名的商帮是徽商和晋商。开始经营盐业,之后经营木材、茶叶、棉花等,产品远销海外。他们还从事创办票号、经营典当等金融活动。明清时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抑制了资本积累,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阻碍。
    科学技术手工技术文学艺术
    李时珍写出了一部药物巨著《本草纲目》。书中记载药物达1 800余种,方剂10 000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编著了《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涉及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荒政等项目,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徐霞客是杰出的探险家和地理学家。成了《徐霞客游记》。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要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书中记录了新的地理发现,纠正了前代地理学著作中的错误。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是一部综合性的科学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景德镇瓷器自古以来,名扬天下。以白瓷为闻名,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称,品种齐全。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这些珍贵的名瓷,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瓷国之瑰宝"。
    明朝时,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松江仍是棉纺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丝织业发达。 明朝中后期,苏州有许多以丝织为业的“机户”,他们开设机房(即手工工场),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成为早期的资本家,这表明我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的萌芽。
    戏曲成为民众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最优秀的剧本有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洪升的《长生殿》和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清朝前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昆曲和各种地方戏,同城争艳。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陆续进京,通过不断地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京剧。除京剧外,清朝各地还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戏曲剧种,如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
    康乾盛世后期,出现了由盛转衰的迹象。嘉庆、道光两位皇帝在位时,衰象更为明显。康熙末年,这个时候清朝的吏治十分的腐败,朝廷国库也十分的空虚,清朝甚至可以说都达到了危机,但是雍正皇帝的一系列措施成功的拯救了清朝的颓势,然而到了乾隆皇帝的时候,乾隆皇帝前期还是比较清明的,但是到了后期的大兴文字狱、买官卖官的现象十分严重,得来的钱财全部用于乾隆皇帝的游玩上来,国库又开始变的空虚,几乎都没有银两。政治腐败、国库空虚
    国子学改为国子监,设祭酒、司业、博士、助学、学正等学官。地方分别设府、州、县学,还有社学,即乡村小学。此外还有卫学、武学、儒学等。考试的办法是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程、朱的解释为依据,兼用古注疏。明代学校和科举制度,实际上是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束缚在程朱理学的范围之内。读书人为获取功名,埋头于四书五经,写僵化的八股文,对真正经世致用的知识概不留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智慧,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省级考试叫乡试,合格者称为举人;举人到京参加会试,合格者为贡士;贡士再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进士的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相关课件

    高教版中国历史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获奖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国历史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获奖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2课社会的繁荣与潜伏的危机pptx、闭关锁国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教版中国历史第六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潜伏的危机第11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精品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国历史第六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潜伏的危机第11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精品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1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pptx、清朝版图mp4、郑和下西洋视频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教版中职高一历史全一册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 课件: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高一历史全一册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 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社会危机闭关锁国,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