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中档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重庆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中档题)第1页
    重庆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中档题)第2页
    重庆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中档题)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中档题)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中档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科学探究题
    1.(2022·重庆渝北·统考模拟预测)小明探究铝条在氯化铜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实验,将生成的无色溶液(以下简称:待测溶液)倒入有水的废液缸中,发现有白色沉淀析出的“异常现象”。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发现问题】取一滴待测溶液,滴入盛有水的试管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待测溶液滴入水中为什么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①A1C13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少量AIC13可与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A1(OH)3白色沉淀;
    ②CuC1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易溶于一定浓度的KC1、NaC1等含C1-的溶液中。
    【提出猜想】
    猜想I:白色沉淀是A1(OH)3;猜想Ⅱ:白色沉淀是CuC1:猜想Ⅲ:白色沉淀是A1(OH)3和CuCl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
    【结论与反思】
    (2)上述实验表明,A1和CuC12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反应生成CuC1和A1C13,第二步CuCl继续和Al反应生成Cu和AlCl3。请分别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步: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
    (3)待测溶液中含有大量CuC1,为什么它没有以白色沉淀的形式存在?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启示与拓展】
    (5)通过对A1和CuC12反应的实验探究使我们认识到,有些化学反应可能不是简单的、一步完成的置换反应,还需通过比较和分析,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请根据你所学知识,任举一例反应可能分步进行的实例:_____________。(用文字说明)
    2.(2022·重庆·模拟预测)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巴川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Na2SO3易被氧气氧化为Na2SO4;
    ②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
    ③SO2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2SO3;
    ④Na2SO3能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
    【作出猜想】
    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
    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Na2SO4;
    猜想3:部分变质,成分是Na2SO3和Na2SO4。
    【实验探究】
    (1)你认为上述探究小组结论______(填“甲”“乙”或“都”)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实验结论】同学们在乙组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并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猜想3成立的结论。
    【实验拓展】为测算样品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小周利用下图装置按步骤进行实验(注:装置气密性良好,每步反应均充分完全,且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①取a g样品于锥形瓶中,打开弹簧夹K,缓缓鼓入一定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K并称量装置A总质量为m1g;
    ②用注射器推入足量的浓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③再次打开弹簧夹K,缓缓鼓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K并称量装置A总质量为m2g;
    ④利用(m1g一m2g)计算出生成气体SO2的质量,并通过化学方程式求算出亚硫酸钠的质量及其质量分数。
    【实验分析】
    (2)在实验步骤③中再次鼓入足量氮气的作用是______。
    (3)装置B在该实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实验反思】
    (4)为节约成本,小周提出将氮气改为空气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的改进会使测算样品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5)小周认为还可以通过称量装置B实验前后的质量变化得到气体SO2的质量,从而求算出亚硫酸钠的质量及其质量分数。小娜同学认为这种方法不可行。请你根据空气成分进行分析,用化学方程式帮助她解释原因:______。
    3.(2022·重庆·三模)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设计方案:向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粒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根据反应的快慢判断两者的活动性强弱。
    (2)小芳将一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入一定量的盐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还观察到有“灰黑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
    【提出问题】铝与盐酸反应出现的灰黑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
    【查阅文献】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铝不溶于乙醇,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提出合理假设】假设a: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______;
    假设b: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AlCl3;
    假设c: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难溶于酸的杂质。
    【设计并完成实验】取灰黑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可判断假设c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再结合②和③可得出该灰黑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
    (3)你认为(1)中小明的实验能否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并分别从设计方法或操作可行性的角度,具体说明理由(一点即可)______。
    4.(2022·重庆·统考模拟预测)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老师提出上述结论不一定正确,于是兴趣小组同学对该溶液成分继续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上述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与少量稀盐酸反应可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②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③高浓度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可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Cl、Na2CO3;
    猜想二:溶质为___________;
    猜想三:溶质为NaCl、NaHCO3、Na2CO3;
    猜想四:溶质为NaCl。
    通过分析,你认为猜想___________一定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请写出操作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反思总结】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会先生成碳酸氢钠,生成的碳酸氢钠再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拓展探究】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高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低浓度的稀盐酸并振荡(确保每一滴皆充分反应),当不再产生气体时,共用去稀盐酸2αg。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该过程中各物质之间质量关系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5.(2022·重庆南川·统考一模)今年3月以来,重庆市部分地区爆发了一波新冠疫情,为了预防新冠病毒,我区各学校常用消毒剂对校园进行消毒。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学校常用84消毒液和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消毒剂,于是兴趣小组同学们决定对这两种消毒剂的组成和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1】取少量3%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发现有气泡产生,同学们觉得应该是氧气,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该气体,同学们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实验2】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过氧化氢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______,类似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实验探究】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进行实验。
    (1)向锥形瓶中加入25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mL过氧化氢溶液。
    (2)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①分析表中的数据:第三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产生的气体体积是______,继续分析得出X=______。
    ②综合上述分析,于是得出结论:______。(填:“猜想一正确”或“猜想二正确”)
    6.(2022·重庆璧山·统考一模)电石的成分为碳化钙(CaC2),实验室常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同时还生成一种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碳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某校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碳化钙,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该久置的碳化钙的组成。请你一起完成实验
    【作出假设】
    猜想Ⅰ:碳化钙
    猜想Ⅱ:碳化钙、氢氧化钙
    猜想Ⅲ:碳酸钙
    猜想Ⅳ:氢氧化钙、碳酸钙
    猜想Ⅴ:______
    【实验验证】
    (3)请写出步骤2中的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根据上述碳化钙的性质的描述。你认为保存电石时应该______。
    7.(2022·重庆·模拟预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小张和小王在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甲、乙实验:
    【实验Ⅰ】甲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Ⅱ】小张同学把甲、乙实验后的上层清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他们决定对该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Zn(OH)2和ZnCO3均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提出猜想】小张同学认为白色沉淀为:①Zn(OH)2;②ZnCO3;③Zn(OH)2和ZnCO3.经过思考讨论,小王同学认为猜想②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拓展与思考】若猜想①成立,则实验甲要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___。
    8.(2022·重庆·模拟预测)欲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1】配制溶液
    (1)用NaOH固体配制20g20%NaOH溶液,无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填标号)。
    A 胶头滴管 B 酒精灯 C 量筒 D 烧杯 E 玻璃棒
    【实验2】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据此,甲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
    (2)U型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3)上述结论的证据不充足,理由是_____。
    【实验3】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i.CaCl2溶液呈中性;ii.
    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加入药品;
    ②关闭K1、K2,将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缓缓推入A中;
    ③A中物质充分作用后,打开K1,B中无色溶液倒吸入A中,A中产生沉淀且溶液显红色
    ④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活塞向上拉,C中溶液倒吸入A中。
    (4)步骤③“产生沉淀”的现象仍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
    (5)步骤④中,若观察到____(填现象),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9.(2022·重庆·模拟预测)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固液混合物中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
    (2)将溶液B、C、D以及固液混合物E充分混合得到无色溶液F,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为了判断可能存在的物质,以下可以选用的是____。
    A CuO B Na2CO3 C Cu D pH试纸
    10.(2022·重庆开州·校考模拟预测)某化学兴趣小组李明同学在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于是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对固体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呢?
    【作出猜想】
    固体中含有CaO或Ca(OH)2或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出现CaCO3的原因是Ca(OH)2与空气中的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生成。
    【进行实验】请你帮同学们补充完成实验报告
    【得出结论】
    请写出实验①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同学们认为,通过上述实三个实验证明了CaO、Ca(OH)2和CaCO3三者都有。
    【反思交流】
    化学老师看了他们的实验报告,觉得实验②并不能证明固体中含Ca(OH)2,理由是________。
    【拓展延伸】
    ①生石灰在空气中容易吸水变质,应该________保存。
    ②设计和分析实验时要充分考虑新的生成物对实验结论的干扰。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滴待测溶液,将其注入盛有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的试管中
    无明显实验现象
    猜想_________正确

    取约2mL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插入足量洁净的A1条,充分反应
    有红色固体析出

    取一滴实验②后的溶液,将其滴入盛有水的试管中
    无明显实验现象
    小组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猜想1成立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2成立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加入适量稀盐酸
    有微量气泡,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加入适量蒸馏水
    固体部分溶解

    加入适量无水乙醇
    固体部分溶解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Na2CO3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一滴浓度较小的稀盐酸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该溶液中溶质为NaCl、NaHCO3
    ②将上述滴加稀盐酸的溶液低温蒸发部分水(没有溶质析出),再向溶液中加入饱和CaCl2溶液
    ___________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80
    160
    210
    X
    220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
    取样,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水
    ______
    猜想Ⅲ、Ⅳ不成立
    步骤2
    将步骤1的悬浊液过滤,向滤渣中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猜想Ⅴ______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取烧杯中的少量白色沉淀于一支试管中,加盐酸至过量。
    _____
    猜想③成立,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一定量的水,充分搅拌
    ________,有固体剩余
    含CaO

    将①中液体过滤,取滤液滴加溶液
    溶液变红色
    含Ca(OH)2

    取②中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
    固体溶解,有气泡
    含________
    参考答案:
    1.(1)Ⅱ
    (2) Al+3CuCl2=3CuCl+AlCl3 Al+3CuCl=3Cu+AlCl3
    (3)CuCl易溶于一定浓度的KCl、NaCl等含C1-的溶液中,铝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铝,是含有一定浓度C1-的溶液,因此CuCl没有以白色沉淀的形式存在
    (4)证明沉淀中不含氢氧化铝
    (5)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先生成碳酸氢钠,开始无气泡,然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1)
    ①取一滴管待测溶液,将其注入盛有约三分之二试管体积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待测液中含有物质易溶于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②取约2mL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插入足量洁净的Al条,充分反应,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铜元素的微粒,但因待测液为无色溶液,因此不是铜离子,是亚铜离子;③取一滴管实验②后的溶液,将其注入盛有约三分之二试管体积的水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亚铜离子全部反应且溶液中氯化铝没有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因此猜想Ⅱ正确,故填:Ⅱ;
    (2)
    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分析,铝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铜和氯化铝,化学方程式为Al+3CuCl2=3CuCl+AlCl3;铝与氯化亚铜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Al+3CuCl=3Cu+AlCl3;
    (3)
    CuCl易溶于一定浓度的KCl、NaCl等含C1-的溶液中,铝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铝,是含有一定浓度C1-的溶液,因此CuCl没有以白色沉淀的形式存在;
    (4)
    根据AlCl3是一种无色透明晶体,极易与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Al(OH)3而产生白色沉淀;因此设计实验③的目的是证明沉淀中不含氢氧化铝;
    (5)
    有些化学反应看似一步完成,实际上是分步进行的,如: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先生成碳酸氢钠,开始无气泡,然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2. 都 样品部分变质时同时含有Na2SO3和Na2SO4 将A装置内的二氧化硫排尽 吸收二氧化硫,减少空气污染 偏小
    【详解】实验探究:
    (1)根据资料可知,亚硫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甲组加入酸后有气泡生成只能说明样品中有亚硫酸钠,但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硫酸钠,故不能得出猜想一即没有变质的结论。亚硫酸钠和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故加入氯化钡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则无法证明是亚硫酸钠反应还是硫酸钠,因此不能得出猜想2完全变质的结论。故填:都;样品部分变质时同时含有Na2SO3和Na2SO4;
    实验分析:
    (2)由于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需要通过B装置吸收,则在实验步骤③中再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要生成的二氧化硫全部进入B装置,故填:将A装置内的二氧化硫排尽;
    (3)装置B在该实验过程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其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减少空气污染;
    实验反思;
    (4)将氮气改为空气进行实验,这样的改进会使测算样品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小,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能把部分亚硫酸钠氧化成硫酸钠。故填:偏小;
    (5)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会使B装置增重偏大,计算出的亚硫酸钠也会偏大,实验数据不准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小颗粒铝(或铝和氯化铝的混合物) 不成立 小颗粒铝和氯化铝 不能,小明的实验方案未控制金属的纯度等相关变量(操作中难以做到铝片和锌粒的表面积相同)
    【详解】(2)提出合理假设,根据资料可知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由假设b和c判断假设a是:小颗粒铝(或铝和氯化铝的混合物);
    设计并完成实验,根据实验的现象有微量气泡,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可以得出猜想c是不成立的;根据②和③,灰黑色固体部分溶于蒸馏水和乙醇,由资料可知,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铝不溶于乙醇,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因此灰黑色沉淀是铝和氯化铝;故填:不成立;小颗粒铝和氯化铝;
    (3)在(1)中,由于小明的实验方案未控制金属的纯度等相关变量(或操作中难以做到铝片和锌粒的表面积相同),所以不能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填:不能,小明的实验方案未控制金属的纯度等相关变量(操作中难以做到铝片和锌粒的表面积相同)。
    4. NaCl、NaHCO3 四 氯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生成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生成气泡 B
    【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碳酸钠溶液与少量稀盐酸反应可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结合其他猜想,如果碳酸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则溶质为氯化钠、碳酸氢钠,故猜想二:溶质为:NaCl、NaHCO3;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而氯化钠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溶质不可能只含氯化钠,故猜想四一定不合理;
    实验探究:②实验结论为该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碳酸氢钠,由题干信息可知,高浓度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可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延伸:向一定量高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低浓度的稀盐酸并振荡,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即反应1:,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即反应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1中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2中消耗稀盐酸的质量相同,故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αg时,碳酸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也是αg。
    A、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后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一开始无气体生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后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生成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大,当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2αg时,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C、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后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碳酸氢钠的质量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少至零,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后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碳酸钠的质量逐渐减小,当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αg时,碳酸钠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催化剂 45mL 215 猜想一正确
    【详解】实验1: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同学们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作出猜想: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是催化作用,作催化剂,故填:催化剂。
    实验探究:
    ①第1次收集气体80mL,第2次收集气体160mL-80mL=80mL,第3次收集气体210mL-160mL=50mL,说明84消毒液被消耗完。每次推入25mL÷5=5mL过氧化氢溶液。所以第三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产生的气体体积是50mL-5mL=45mL。X为210mL+5mL=215mL。
    ②因为第4次,第5次推入后不分解产生气体,所以84消毒液不是催化剂,猜想一正确。
    6.
    碳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没有气泡产生 成立
    防水、密封保存
    【详解】(1)实验室常用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和水反应制得乙炔和一种常见的碱,根据元素守恒和信息可知,生成的碱一定含有钙元素,所以为氢氧化钙,因此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作出假设] 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可能存在碳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可推知猜想Ⅴ:碳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实验验证] 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体,氢氧化钙、碳酸钙和水不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
    步骤1:取样,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水,没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样品中没有碳化钙,故猜想Ⅲ、Ⅳ不成立;
    步骤2:将步骤1的悬浊液过滤,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样品中有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结合步骤1,固体中含碳化钙,故猜想Ⅴ成立;
    (3)步骤2中的产生气泡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碳化钙能够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应该防水、密封保存。
    7. 白色沉淀
    甲中有NaOH,混合后肯定生成Zn(OH)2,不可能只生成ZnCO3 白色固体溶解,出现气泡 ;
    Ca(OH)2与Na2CO3恰好完全反应
    【详解】实验Ⅰ: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猜想:甲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锌,硫酸锌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故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氢氧化锌,故猜想②不成立;
    实验验证:结论为猜想③成立,故白色沉淀中含碳酸锌和氢氧化锌,取烧杯中的少量白色沉淀于一支试管中,加盐酸至过量。氢氧化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碳酸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二氧化碳和水,故现象为:白色固体溶解,出现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拓展与思考:若猜想①成立,则白色沉淀中只含氢氧化锌,则甲中反应后只含氢氧化钠,不含碳酸钠,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
    8. B 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 没有证明有新物质生成(或“CO2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也会造成试管内气压减小”等其他合理答案) CaCl2与NaOH溶液结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会产生沉淀 A中有气泡冒出
    【详解】实验1:(1)用NaOH固体配制20g、20%NaOH溶液,实验步骤为:称量(托盘天平);量取(量筒、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故不需要的是酒精灯。
    故选B;
    实验2:(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由于消耗了二氧化碳,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U型管中右边液面下降,故填: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也能使装置内压强减小,也会使U型管中右边液面下降,故填:没有证明有新物质生成(或“CO2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也会造成试管内气压减小”;
    (4)钙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有沉淀产生,故步骤③“产生沉淀”的现象仍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故填:CaCl2与NaOH溶液结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会产生沉淀;
    (5)步骤④中,稀盐酸被吸入A中,若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生,故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 CaCO3 NaCl、CaCl2、KCl HCl ABD
    【详解】(1)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溶液,固液混合物中沉淀的化学式是:CaCO3。
    (2)氢氧化钠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溶液,则溶液B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稀盐酸;
    氢氧化钠与碳酸钾不反应,则溶液C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钾;
    氢氧化钙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溶液,则D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和稀盐酸;
    固液混合物E中含有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溶液,全部充分混合得到无色溶液F,说明碳酸钙沉淀溶解,盐酸可能过量,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同时盐酸与氢氧化钾、碳酸钾反应都产生氯化钾;
    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钙和氯化钾;盐酸可能过量,则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氯化氢;
    为了判断盐酸是否存在,以下可以选用的是:
    A、.氧化铜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铜,溶液先蓝色,当氧化铜加入试剂后,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有盐酸,反之则没有;故选项正确;
    B、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当碳酸钠加入试剂后,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盐酸,反之则没有;故选项正确;
    C、铜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判断是否有盐酸存在;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均显中性,盐酸显酸性,用pH测量待测液后,若pH<7,说明有盐酸,若pH=7,说明没有盐酸;故选项正确;
    故选:ABD。
    10. CO2 放热 CaCO3
    氧化钙和水也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密封
    【详解】作出猜想:出现CaCO3的原因是Ca(OH)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其化学式为:CO2;
    进行实验:①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一定量的水,充分搅拌,固体中含CaO,则氧化钙会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则实验现象是放热;
    ③取②中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溶解,有气泡,说明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证明含有碳酸钙;
    得出结论:实验①中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交流:化学老师看了他们的实验报告,觉得实验②并不能证明固体中含Ca(OH)2,理由是氧化钙和水也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拓展延伸:①生石灰在空气中容易吸水变质,应该密封保存。

    相关试卷

    广西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中档题):

    这是一份广西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中档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一模)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中档题):

    这是一份广西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一模)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中档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三模)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中档题):

    这是一份广西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三模)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中档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