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第4课时8和9的认识精品教学方案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第4课时8和9的认识精品教学方案,共7页。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 8和9的认识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8和9的认识,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经历数概念产生过程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结合生动的画面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数的组成的顺序认识数。这个过程不仅从不同侧面展示了8和9数概念的丰富内涵,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经历数概念形成过程的情境和机会,让学生有条件在现实背景中抽象出8和9的数感念,形成相应的数感。相比较之前6和7的认识的教学本课要求更高。如:数数时让学生用多种方式去数,序数的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数的组成安排了学生自己分一分学具,并理解数的组成的变式表示方法。这样从扶到放、从浅入深的教学,让学生积累数概念的学习经验,为之后更大数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数出8和9,会写这两个数。会比较7、8、9这三个数的大小,知道8、9的基数和序数含义。掌握8和9的组成。2.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发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教学重点:8、9的组成。教学难点:体会8和9的基数及序数含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1.出示图片。提问:你知道世界环境日吗?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说一说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学生回答。渗透环保教育。环节二探究新知 认识8和9的基数意义。①会数8。出示主题图。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多少?提问2:哪些东西的数量可以用8表示?追问1:你是怎么数的?追问2:还可以怎么数?小结:是呀!小朋友、小树、花、黑板上的字数量都是8,可以用数字8表示。要求:数出8个圆片摆一个喜欢的图形。反馈:你摆了什么?②会数9。提问:图中哪些东西的数量可以用9表示?一起数一数。根据学生回答出示:9个人,9只蝴蝶,9盆花。提问:我们已经有8个圆片了,怎样快速数出9个圆片?用9个圆片摆一个喜欢的图形。反馈:摆了什么图形?学生数数。 学生回答:有8个小朋友、8棵树、8朵花、8个字。1个1个按顺序数。还可以2个2个数。 学生数出8个圆片,摆一摆。 学生回答:9个人、9只蝴蝶、9盆花。 学生回答:8个圆片再加1个就是9个。 学生摆一摆。从8和9的主题图、点子图、数字、最后再摆圆片。经历了从实物半抽象到点子图,然后抽象出数,再从抽象的数还原到实物这样的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8和9的基数意义,初步感受8和9的关系。2.数的顺序。①计数器上数8和9。让我们在计数器上数一数吧!教师在计数器上先拨1颗再拨1颗…提问1:7颗珠子再添1颗是几?提问2:8颗珠子再添1颗是几?②直尺上了解8和9的顺序。提问:8和9应该写在哪里?为什么?追问1:8的前面是几?8的后面是几?8的相邻两数是几和几?追问2:从小到大数一数,从大到小数一数。 一起数数1、2、3、4、5、6、7。学生回答:7颗珠子再添1颗是8。8颗珠子再添1颗是9。学生回答:写在7的后面。因为数好7再数8、9。8的前面是7,8的后面是9,与8相邻的两个数是7和9。1、2、3、4、5、6、7、8、9。9、8、7、6、5、4、3、2、1。通过计数器、直尺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7和8、8和9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顺读、倒读切实掌握数的顺序。3.比较7、8、9的大小。提问:数一数有几个圆片,在圆圈里填上大于号或小于号。追问1:说说填写的理由。你还能比较哪两个数的大小?学生数数。7个、8个、9个。学生回答:7<8,8>7。8<9,9>8。学生回答:因为7个圆片比8个圆片少,8个圆片比9个圆片少,所以7比8小,8比7大;8比9小,9比8大。还可以比较7和9的大小。7<9,9>7。以点子图为材料,让学生形象地体会3个数的大小关系。 4. 基数和序数的意义。①数一数。(基数)小动物们排着队伍来和我们一起学数学了,数一数一共有几只?从左往右数。从右往左数。提问:你发现了什么②圈一圈、画一画。(区分基数与序数)把左边的8只小动物圈起来,给从左边数的第8只小动物画上 。同桌讨论:左边的8只与从左数第8只有什么不同?③说一说。(巩固对序数的理解)老鼠排第1,谁排第9?追问:你是怎么想的?龙排第几? 追问:你是怎么数的?小结:课件演示。同桌之间像上面这样互相提一个问题。 学生数动物只数。 学生回答:无论从左往右数,还是从右往左数都是9只。 学生圈一圈、画一画。 左边的8只,一共有8只。从左数第8只,只有小羊1只。 学生回答:老鼠排第1,猴子排第9。因为是从左往右数的。龙排第5。无论从左往右数还是从右往左数龙都排第5。 充分运用动物图,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顺序数图上“一共有几只?”发现数的顺序不一样总数是一样的。再区分基数与序数,在讨论“左边的8只”与“从左数第8只”有什么不同中区分基数与序数。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的不同。之后引导学生说一说第几,发现数的顺序不一样,第几也会发生改变。最后,组织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并回答进一步丰富了对基数与序数意义的认识。5.教学8和9的写法。提问:8像什么?9像什么?教师范写。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学生在书本第51页先描再写。比一比谁写得漂亮。展示优秀作品。8像子葫芦,9像勺子。 跟着老师书写。学生先描再写。写数教学体现从“扶”到“放”。6.8和9的组成。①8的组成。8个☆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说一说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②9的组成。用9个圆片摆一摆,填一填。反馈。③说一说图示的意义。看到9可以分成8和1,你想到了什么?课件演示。 学生说出4种分法。 看到8可以分成7和1,想到8可以分成1和7… 用9个圆片摆一摆,写一写。 回答:9可以分成1和8,表示把9个圆片分成左边1个,右边有8个。1个和8个合起来一共有9个。与6和7的组成教学不同,8和9的组成以学生自己的探究为主。注重学生对图示意义的理解,为学习加减法做好铺垫。环节三巩固练习 学生数一数,比一比。根据8、9的组成填一填。根据8、9的组成圈一圈。用连贯性的练习巩固对数的大小以及8和9的组成的理解。环节四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回顾本节课自己的体会和收获。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环节五拓展延伸小刺猬按4-5-6-7-8-9的顺序就能取走苹果。想一想,有几种走法?数一数,说一说。有5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巩固8和9的认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