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一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一册65页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理念。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而且这个知识点的思维方法对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 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口算;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喜欢学习、乐意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教学重点】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课件、学生准备学具 一、复习导入。1. 口算: 1+3= 5+2= 3+2= 1+7= 4+2= 7+3= 5+4= 10+0= 2. 看图列式:二、探究新知。1. 学习连加师:小明是个爱劳动的孩子,今天,他又在帮妈妈干活了。瞧!小明在干什么?请问:现在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屏幕出示5只小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屏幕演示跑来了2只)师:跑来了几只小鸡?根据你所看到的,可以提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几只小鸡?师:你们能根据这个数学问题列式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屏幕演示又跑来了1只小鸡)师:看,又跑来了几只小鸡?谁能向大家叙述一下整幅图的图意,并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师:那怎么列式,你们会吗?生:5+2+1 教师板书:+1师:这个算式应该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朋友们可以和同学讨论讨论。生:先算5+2等于7,再算7+1等于8。师:你的计算方法真不错。你们是这样算的吗?老师也是这样算的。(点击课件,屏幕上闪动第一步计算5+2的得数是7。)提出得数7可以先记在心里,如果记不住的话,可以向老师这样把它写下来,这样计算起来就不容易出错。师: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生:7和1。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课件,屏幕上闪动第二步计算7+1,最后的得数等于8)师:想这样含有两个加号的算式,你们能给它取个名字吗?生:连加。师:你真聪明。像这样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合并起来的运算叫“连加”(板书:连加)今天我们不仅要学习连加,还要学习一个新知识。请看大屏幕。2. 学习连减,方法同上。师: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和它们的计算顺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看板书)生:连加和连减的计算都是分两步进行的。生:先算出前两个数的结果,再把结果和第三个数相加或相减。生:它们的计算顺序都是从左到右计算的。三、巩固练习。1. 先摆一摆,再填数。2. 横行、竖行上的数相加,各得多少?3. 看一看,填一填。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0 – 4 – 3 =8 – 2 – 5 =6 – 2 – 4 =9 – 6 – 1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还有没有能用连加连减来计算的例子?(展示课件) 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连加、连减》参考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 连减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