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知识梳理+含答案)10个专题(解析版)
【全套】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知识梳理+含答案)专题05 图形运动中的函数关系问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全套】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知识梳理+含答案)专题05 图形运动中的函数关系问题(解析版),共60页。
专题五 图形运动中的函数关系问题
【考题研究】
在图形运动的问题中,随着图形的运动,图形中的线段长度、面积大小都在变化,从而找出这些变化的规律就是近年来中考出现的大量图形运动问题的题目.解图形运动问题关系的关键是用含自变量x的代数式表示出有关的量,如与x有关的线段长,面积的大小等. 这类题考查学生数形结合、化归、分类讨论、方程等数学思想.
【解题攻略】
图形运动的过程中,求两条线段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中考数学的热点问题.
产生两条线段间的函数关系,常见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勾股定理,二是比例关系.还有一种不常见的,就是线段全长等于部分线段之和.
由勾股定理产生的函数关系,在两种类型的题目中比较常用.
类型一,已知“边角边”,至少一边是动态的,求角的对边.如图1,已知点A的坐标为(3, 4),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设OB=x,AB=y,那么我们在直角三角形ABH中用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到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类型二,图形的翻折.已知矩形OABC在坐标平面内如图2所示,AB=5,点O沿直线EF翻折后,点O的对应点D落在AB边上,设AD=x,OE=y,那么在直角三角形AED中用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到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由比例线段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在两种类型的题目中比较常用.
一是由平行线产生的对于线段成比例,二是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一般步骤是先说理产生比例关系,再代入数值或表示数的字母,最后整理、变形,根据要求写出定义域.
关键是寻找比例关系,难点是有的整理、变形比较繁琐,容易出错.
【解题类型及其思路】
图形运动的过程中,求面积随某个量变化的函数关系,是中考数学的热点问题.
计算面积常见的有四种方法,一是规则图形的面积用面积公式;二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通过割补进行计算;三是同高(或同底)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边(或高)的比;四是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前两种方法容易想到,但是灵活使用第三种和第四种方法,可以使得运算简单.
一般情况下,在求出面积S关于自变量x的函数关系后,会提出在什么情况下(x为何值时),S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
【典例指引】
类型一 【确定图形运动中的线段的函数关系式及其最值】
【典例指引1】如图,在中,,,,点分别是边上的动点(点不与重合),且,过点作的平行线,交于点,连接,设为.
(1)试说明不论为何值时,总有∽;
(2)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试说明理由;
(3)当为何值时,四边形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答案】(1)见解析;(2)当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3)当时,四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得到∠MQB=∠CA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
(2)根据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解答;
(3)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用x表示出QM、BM,根据梯形面积公式列出二次函数解析式,根据二次函数性质计算即可.
【详解】
解:(1)∵,
∴,
∴,又,
∴∽;
(2)当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
∴,
∵∽,
∴,即,
解得,,
∵,
∴,即,
解得,,
则四边形的面积,
∴当时,四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如图1,在矩形中,,,是边上一点,连接,将矩形沿折叠,顶点恰好落在边上点处,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
(1)求线段的长;
(2)如图2,,分别是线段,上的动点(与端点不重合),且,设,.
①写出关于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的最小值;
②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①当时,有最小值,最小值;②存在.满足条件的的值为或.
【解析】
【分析】
由翻折可知:,设,则在中,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证明∽,可得,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有两种情形:如图中,当时如图中,当时,作于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如图1中,
∵四边形是矩形,
∴,,
∴,
由翻折可知:.,设,则.
在中,,
∴,
在中,则有:,
∴,
∴.
(2)①如图2中,
∵,
∴,
∴,
∴,
∴,
在中,,
在中,,
∵,
∴,
∵,,
∴,
∴,
∴,
∴,
∴.
当时,有最小值,最小值.
②存在.有两种情形:如图3-1中,当时,
∵,,
∴,
∴,
∵,
∴,
∴.
如图3-2中,当时,作于.
∵,
∴,
∵,
∴,
∴,
∵,
∴,
由,可得,
∴,
∴,
∴.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的值为或.
【点睛】
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类型二 【确定图形运动中的图形周长的函数关系式及其最值】
【典例指引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分别与轴,轴交于点和点,抛物线经过两点,并且与轴交于另一点.点为第四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重合),过点作轴,垂足为,交直线于点,连接.设点的横坐标为.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时,求出此时的值;
(3)点在运动的过程中,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此时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当时,;(3)存在.时,的周长最小.
【解析】
【分析】
(1)易求,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答案;
(2)过点作轴,垂足为,易得:点,进而可知:,,根据时,,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3)易证:的周长=,可知:当最小,即时,的周长最小,进而可求出的周长最小时,m的值.
【详解】
(1)在中,当时,;当时,,
.
把代入中, 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2)过点作轴,垂足为.
,
,
.
点,
,,
当时,,
,
解得:(舍去),.
当时,;
(3)存在.
在抛物线中,
当时,,解得,
点坐标为.
,
.
设的周长为,
则,
的值不变,
当最小,即时,的周长最小.
当时,,
,
,
时,的周长最小.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与平面几何的综合问题,把动点E的坐标用未知数m表示出来,是解题的关键,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举一反三】
如图,直线y=﹣x+分别与x轴、y轴交于B、C两点,点A在x轴上,∠ACB=90°,抛物线y=ax2+bx+经过A,B两点.
(1)求A、B两点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点M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过点M作MH⊥BC于点H,作MD∥y轴交BC于点D,求△DMH周长的最大值.
【答案】(1)(﹣1,0)(2)y=﹣x2+x+(3)
【解析】
试题分析:(1)由直线解析式可求得B、C坐标,在Rt△BOC中由三角函数定义可求得∠OCB=60°,则在Rt△AOC中可得∠ACO=30°,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得OA,则可求得A点坐标;
(2)由A、B两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抛物线解析式;
(3)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MDH=∠BCO=60°,在Rt△DMH中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到DH、MH与DM的关系,可设出M点的坐标,则可表示出DM的长,从而可表示出△DMH的周长,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得其最大值.
试题解析: (1)∵直线y=﹣x+分别与x轴、y轴交于B、C两点,
∴B(3,0),C(0,),
∴OB=3,OC=,
∴tan∠BCO==,
∴∠BCO=60°,
∵∠ACB=90°,
∴∠ACO=30°,
∴=tan30°=,即=,解得AO=1,
∴A(﹣1,0);
(2)∵抛物线y=ax2+bx+经过A,B两点,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
(3)∵MD∥y轴,MH⊥BC,
∴∠MDH=∠BCO=60°,则∠DMH=30°,
∴DH=DM,MH=DM,
∴△DMH的周长=DM+DH+MH=DM+DM+DM=DM,
∴当DM有最大值时,其周长有最大值,
∵点M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
∴可设M(t,﹣t2+t+),则D(t,﹣t+),
∴DM=﹣t2+t+),则D(t,﹣t+),
∴DM=﹣t2+t+﹣(﹣t+)=﹣t2+t=﹣(t﹣)2+,
∴当t=时,DM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此时DM=×=,
即△DMH周长的最大值为.
考点:1、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2、待定系数法,3、三角函数的定义,4方程思想
类型三 【确定图形运动中的图形面积的函数关系式及其最值】
【典例指引3】如图,抛物线(,b是常数,且≠0)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并且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A(-1,0),B(3,0)
(1)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②顶点D的坐标为_______;③直线BD的解析式为______;
(2)若P为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其横坐标为m,过点P作PQ⊥x轴于点Q,求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PQOC的面积最大?
(3)若点M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MN∥AC交轴于点N.当点M的坐标为_______时,四边形MNAC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1)①;②(1,4);③;(2)当时,S最大值=;(3)(2,3)
【解析】
【分析】
(1)①把点A、点B的坐标代入,求出,b即可;②根据顶点坐标公式求解;③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将点B、点D的坐标代入即可;
(2)求出点C坐标,利用直角梯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四边形PQOC的面积s与m的关系式,可求得面积的最大值;
(3)要使四边形MNAC是平行四边形只要即可,所以点M与点C的纵坐标相同,由此可求得点M坐标.
【详解】
解:(1)①把A(-1,0),B(3,0)代入,得
解得
∴
②当时,
所以顶点坐标为(1,4)
③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将点B(3,0)、点D(1,4)的坐标代入得
,解得
所以直线BD的解析式为
(2)∵点P的横坐标为m,则点P的纵坐标为.
当时,
∴C(0,3).
由题意可知:
OC=3,OQ=m,PQ=.
∴s=
=
=.
∵-1<0,1<<3,
∴当时,s最大值=
如图,MN∥AC,要使四边形MNAC是平行四边形只要即可.
设点M的坐标为,
由可知点
解得或0(不合题意,舍去)
当点M的坐标为(2,3)时,四边形MNAC是平行四边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涉及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中的应用,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几何图形相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如图1,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A(﹣1,0)、C(3,0),点B为抛物线顶点,直线BD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D在x轴上,连接AB、BC,∠ABC=90°,AB与y轴交于点E,连接CE.
(1)求项点B的坐标并求出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设△PEC的面积为S,点P的横坐标为m,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武,并求出S的最大值;
(3)如图2,连接OB,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直线QC与直线BC所夹锐角等于∠OBD,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点B坐标为(1,2),y=﹣x2+x+;(2)S=﹣m2+2m+,S最大值;(3)点Q的坐标为(﹣,).
【解析】
【分析】
(1)先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证△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三线合一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BD的长,即可写出点B的坐标,由待定系数法可求出抛物线解析式;
(2)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点E的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出点P的坐标,如图1,连接EP,OP,CP,则由S△EPC=S△OEP+S△OCP﹣S△OCE即可求出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可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写出S的最大值;
(3)先证△ODB∽△EBC,推出∠OBD=∠ECB,延长CE,交抛物线于点Q,则此时直线QC与直线BC所夹锐角等于∠OBD,求出直线CE的解析式,求出其与抛物线交点的坐标,即为点Q的坐标.
【详解】
解:(1)∵A(﹣1,0)、C(3,0),
∴AC=4,抛物线对称轴为x==1,
∵BD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D(1,0),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BD垂直平分AC,
∴BA=BC,
又∵∠ABC=90°,
∴BD=AC=2,
∴顶点B坐标为(1,2),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2,
将A(﹣1,0)代入,
得0=4a+2,
解得,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2=﹣x2+x+;
(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将A(﹣1,0),B(1,2)代入,
得,
解得,k=1,b=1,
∴yAB=x+1,
当x=0时,y=1,
∴E(0,1),
∵点P的横坐标为m,
∴点P的纵坐标为﹣m2+m+,
如图1,连接EP,OP,CP,
则S△EPC=S△OEP+S△OCP﹣S△OCE
=×1×m+×3(﹣m2+m+)﹣×1×3
=﹣m2+2m+,
=﹣(m﹣)2+,
∵﹣<0,根据二次函数和图象及性质知,当m=时,S有最大值;
(3)由(2)知E(0,1),
又∵A(﹣1,0),
∴OA=OE=1,
∴△OA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OA=,
又∵AB=BC=AB=2,
∴BE=AB﹣AE=,
∴,
又∵,
∴,
又∵∠ODB=∠EBC=90°,
∴△ODB∽△EBC,
∴∠OBD=∠ECB,
延长CE,交抛物线于点Q,则此时直线QC与直线BC所夹锐角等于∠OBD,
设直线CE的解析式为y=mx+1,
将点C(3,0)代入,
得,3m+1=0,
∴m=﹣,
∴yCE=﹣x+1,
联立,
解得,或,
∴点Q的坐标为(﹣,).
【点睛】
本题是一道关于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目,巧妙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基础,难点是利用数形结合作出合理的辅助线.
【新题训练】
1.如图,已知直线AB经过点(0,4),与抛物线y=x2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横坐标是.
(1)求这条直线的函数关系式及点B的坐标.
(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得△ABC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过线段AB上一点P,作PM∥x轴,交抛物线于点M,点M在第一象限,点N(0,1),当点M的横坐标为何值时,MN+3MP的长度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答案】(1)直线y=x+4,点B的坐标为(8,16);(2)点C的坐标为(﹣,0),(0,0),(6,0),(32,0);(3)当M的横坐标为6时,MN+3PM的长度的最大值是18.
【解析】
【分析】
(1)首先求得点A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直线的解析式,从而求得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
(2)分若∠BAC=90°,则AB2+AC2=BC2;若∠ACB=90°,则AB2=AC2+BC2;若∠ABC=90°,则AB2+BC2=AC2三种情况求得m的值,从而确定点C的坐标;
(3)设M(a,a2),得MN=a2+1,然后根据点P与点M纵坐标相同得到x=,从而得到MN+3PM=﹣a2+3a+9,确定二次函数的最值即可.
【详解】
(1)∵点A是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且横坐标为-2,
,A点的坐标为(-2,1),
设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将(0,4),(-2,1)代入得
解得
∴y=x+4
∵直线与抛物线相交,
解得:x=-2或x=8,
当x=8时,y=16,
∴点B的坐标为(8,16);
(2)存在.
∵由A(-2,1),B(8,16)可求得AB2==325
.设点C(m,0),
同理可得AC2=(m+2)2+12=m2+4m+5,
BC2=(m-8)2+162=m2-16m+320,
①若∠BAC=90°,则AB2+AC2=BC2,即325+m2+4m+5=m2-16m+320,解得m=-;
②若∠ACB=90°,则AB2=AC2+BC2,即325=m2+4m+5+m2-16m+320,解得m=0或m=6;
③若∠ABC=90°,则AB2+BC2=AC2,即m2+4m+5=m2-16m+320+325,解得m=32,
∴点C的坐标为(-,0),(0,0),(6,0),(32,0)
(3)设M(a,a2),
则MN=,
又∵点P与点M纵坐标相同,
∴x+4=a2,
∴x= ,
∴点P的横坐标为,
∴MP=a-,
∴MN+3PM=a2+1+3(a-)=-a2+3a+9=- (a-6)2+18,
∵-2≤6≤8,
∴当a=6时,取最大值18,
∴当M的横坐标为6时,MN+3PM的长度的最大值是18
2.如图,抛物线y=ax2 +bx+ 4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4,0)、B(2,0),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E(1,2)为线段BC的中点,BC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F、G.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顶点D的坐标;
(2)在直线EF上求一点H,使△CDH的周长最小,并求出最小周长;
(3)若点K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运动,当K运动到什么位置时,△EFK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
【答案】(1)顶点D的坐标为(-1,)
(2)H(,)
(3)K(-,)
【解析】
【分析】
(1)将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即可求出待定系数的值,进而可用配方法求出其顶点D的坐标;
(2)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可求出C点的坐标,由于CD是定长,若△CDH的周长最小,那么CH+DH的值最小,由于EF垂直平分线段BC,那么B、C关于直线EF对称,所以BD与EF的交点即为所求的H点;易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关键是求出直线EF的解析式;由于E是BC的中点,根据B、C的坐标即可求出E点的坐标;可证△CEG∽△COB,根据相似三角形所得的比例线段即可求出CG、OG的长,由此可求出G点坐标,进而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EF的解析式,由此得解;
(3)过K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EF于N;设出K点的横坐标,根据抛物线和直线EF的解析式,即可表示出K、N的纵坐标,也就能得到KN的长,以KN为底,F、E横坐标差的绝对值为高,可求出△KEF的面积,由此可得到关于△KEF的面积与K点横坐标的函数关系式,根据所得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其面积的最大值及对应的K点坐标.
【详解】
(1)由题意,得解得,b=-1.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顶点D的坐标为(-1,).
(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M.因为EF垂直平分BC,即C关于直线EG的对称点为B,连结BD交于EF于一点,则这一点为所求点H,使DH+CH最小,即最小为
DH+CH=DH+HB=BD=.而.
∴△CDH的周长最小值为CD+DR+CH=.
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1x+b,则解得,b1= 3.
所以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 3.
由于BC= 2,CE=BC∕2 =,Rt△CEG∽△COB,
得CE:CO=CG:CB,所以CG= 2.5,GO= 1.5.G(0,1.5).
同理可求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联立直线BD与EF的方程,解得使△CDH的周长最小的点H(,).
(3)设K(t,),xF<t<xE.过K作x轴的垂线交EF于N.
则KN=yK-yN=-(t+)=.
所以S△EFK=S△KFN+S△KNE=KN(t+ 3)+KN(1-t)= 2KN= -t2-3t+ 5 =-(t+)2+.
即当t=-时,△EFK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此时K(-,).
【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类试题,考查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轴对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面积的求法、二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难度较大.
3.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2x+c的图象经过点C(0,3),与x轴分别交于点A,点B(3,0).点P是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
(1)求二次函数y=ax2+2x+c的表达式;
(2)连接PO,PC,并把△POC沿y轴翻折,得到四边形POP′C.若四边形POP′C为菱形,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
(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CPB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CPB的最大面积.
【答案】(1)y=﹣x2+2x+3(2)(,)(3)当点P的坐标为(,)时,四边形ACPB的最大面积值为
【解析】
【分析】
(1)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
(2)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可得P点的纵坐标,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可得P点坐标;
(3)根据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是较大的纵坐标减较小的纵坐标,可得PQ的长,根据面积的和差,可得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
(1)将点B和点C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解得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
(2)若四边形POP′C为菱形,则点P在线段CO的垂直平分线上,
如图1,连接PP′,则PE⊥CO,垂足为E,
∵C(0,3),
∴
∴点P的纵坐标,
当时,即
解得(不合题意,舍),
∴点P的坐标为
(3)如图2,
P在抛物线上,设P(m,﹣m2+2m+3),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
将点B和点C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解得
直线BC的解析为y=﹣x+3,
设点Q的坐标为(m,﹣m+3),
PQ=﹣m2+2m+3﹣(﹣m+3)=﹣m2+3m.
当y=0时,﹣x2+2x+3=0,
解得x1=﹣1,x2=3,
OA=1,
S四边形ABPC=S△ABC+S△PCQ+S△PBQ
当m=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
当m=时,,即P点的坐标为
当点P的坐标为时,四边形ACPB的最大面积值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解(1)的关键是待定系数法;解(2)的关键是利用菱形的性质得出P点的纵坐标,又利用了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解(3)的关键是利用面积的和差得出二次函数,又利用了二次函数的性质.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mx+n经过点A(3,0)、B(0,-3),点P是直线AB上的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M,设点P的横坐标为t.
(1)分别求出直线AB和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在第四象限,连接AM、BM,当线段PM最长时,求△ABM的面积.
(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以点P、M、B、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抛物线的解析式是.直线AB的解析式是.
(2) .
(3)P点的横坐标是或.
【解析】
【分析】
(1)分别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两函数的解析式:把A(3,0)B(0,﹣3)分别代入y=x2+mx+n与y=kx+b,得到关于m、n的两个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
(2)设点P的坐标是(t,t﹣3),则M(t,t2﹣2t﹣3),用P点的纵坐标减去M的纵坐标得到PM的长,即PM=(t﹣3)﹣(t2﹣2t﹣3)=﹣t2+3t,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得到
当t=﹣=时,PM最长为=,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利用S△ABM=S△BPM+S△APM计算即可;
(3)由PM∥OB,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到当PM=OB时,点P、M、B、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然后讨论:当P在第四象限:PM=OB=3,PM最长时只有,所以不可能;当P在第一象限:PM=OB=3,(t2﹣2t﹣3)﹣(t﹣3)=3;当P在第三象限:PM=OB=3,t2﹣3t=3,分别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t的值.
【详解】
解:(1)把A(3,0)B(0,-3)代入,得
解得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设直线AB的解析式是,把A(3,0)B(0,)代入,得
解得
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是.
(2)设点P的坐标是(),则M(,),因为在第四象限,所以PM=,当PM最长时,此时
==.
(3)若存在,则可能是:
①P在第四象限:平行四边形OBMP ,PM=OB=3, PM最长时,所以不可能.
②P在第一象限平行四边形OBPM: PM=OB=3,,解得,(舍去),所以P点的横坐标是.
③P在第三象限平行四边形OBPM:PM=OB=3,,解得(舍去),
①,所以P点的横坐标是.
所以P点的横坐标是或.
5.如图,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点在函数图像上,轴,且,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是抛物线的顶点.
(1)求、的值;
(2)如图①,连接,线段上的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恰好在线段上,求点的坐标;
(3)如图②,动点在线段上,过点作轴的垂线分别与交于点,与抛物线交于点.试问: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与的面积相等,且线段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2)点的坐标为;(3)点的坐标为和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公式,抛物线上的点代入,即可;(2)先求F的对称点,代入直线BE,即可;(3)构造新的二次函数,利用其性质求极值.
试题解析:.解:(1)轴,,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点的坐标为
解得或(舍去),
(2)设点的坐标为对称轴为直线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直线经过点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的表达式为.
因为点在上,即点的坐标为
(3)存在点满足题意.设点坐标为,则
作垂足为
①点在直线的左侧时,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在中,时,取最小值.此时点的坐标为
②点在直线的右侧时,点的坐标为同理,时,取最小值.此时点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得点的坐标为和
考点: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
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AD=8cm,连接BD,将△ABD绕B点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B′D′(B′与B重合),且点D′刚好落在BC的延长上,A′D′与CD相交于点E.
(1)求矩形ABCD与△A′B′D′重叠部分(如图中阴影部分A′B′CE)的面积;
(2)将△A′B′D′以2cm/s的速度沿直线BC向右平移,当B′移动到C点时停止移动.设矩形ABCD与△A′B′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2,移动的时间为x秒,请你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答案】(1);(2)当0≤x<时,y=﹣x2﹣x+24,当≤x≤4时,y=x2-x+
【解析】
【分析】
(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B′D′=BD=10,CD′=B′D′﹣BC=2,由tan∠B′D′A′=,可求出CE,即可计算△CED′的面积,SA′B′CE=SA′B′D′﹣SCED′;
(2)分类讨论,当0≤x≤时和当 <x≤4时,分别列出函数表达式;
【详解】
解:(1)∵AB=6cm,AD=8cm,
∴BD=10cm,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B′D′=BD=10cm,CD′=B′D′﹣BC=2cm,
∵tan∠B′D′A=,
∴,
∴CE=cm,
∴S A′B′CE=SA′B′D′﹣SCED′=﹣2×÷2=(cm2);
(2)①当0≤x<时,CD′=2x+2,CE=x,
∴S△CD′E=x2+x,
∴y=×6×8﹣x2﹣x=﹣x2﹣x+24;
②当≤x≤4时,B′C=10﹣2x,CE=(10﹣2x)
∴y=×(10﹣2x)2=x2-x+.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能够数形结合,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全面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0,﹣3).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若P是第四象限内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PH⊥x轴于点H,与BC交于点M,连接PC.
①求线段PM的最大值;
②当△PCM是以PM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
【答案】(1)二次函数的表达式y=x2﹣2x﹣3;(2)①PM最大=;②P(2,﹣3)或(3-,2﹣4).
【解析】
【分析】
(1)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答案;
(2)①根据平行于y轴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是较大的纵坐标减较小的纵坐标,可得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②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可得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
【详解】
(1)将A,B,C代入函数解析式,
得,解得,
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y=x2﹣2x﹣3;
(2)设BC的解析式为y=kx+b,
将B,C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解得,
BC的解析式为y=x﹣3,
设M(n,n﹣3),P(n,n2﹣2n﹣3),
PM=(n﹣3)﹣(n2﹣2n﹣3)=﹣n2+3n=﹣(n﹣)2+,
当n=时,PM最大=;
②当PM=PC时,(﹣n2+3n)2=n2+(n2﹣2n﹣3+3)2,
解得n1=0(不符合题意,舍),n2=2,
n2﹣2n﹣3=-3,
P(2,-3);
当PM=MC时,(﹣n2+3n)2=n2+(n﹣3+3)2,
解得n1=0(不符合题意,舍),n2=3+(不符合题意,舍),n3=3-,
n2﹣2n﹣3=2-4,
P(3-,2-4);
综上所述:P(2,﹣3)或(3-,2﹣4).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涉及到待定系数法、二次函数的最值、等腰三角形等知识,综合性较强,解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弄清解题的思路有方法.
8.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3,0)、C(0,3)三点,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设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当△PAC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
(3)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M,使△MA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y=-x2+2x+3.(2)P的坐标(1,2).(3)存在.点M的坐标为(1,),(1,-),(1,1),(1,0).
【解析】
【分析】
(1)可设交点式,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待定系数即可.
(2)由图知:A、B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那么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若连接BC,那么BC与直线l的交点即为符合条件的P点.
(3)由于△MAC的腰和底没有明确,因此要分三种情况来讨论:①MA=AC、②MA=MC、②AC=MC;可先设出M点的坐标,然后用M点纵坐标表示△MAC的三边长,再按上面的三种情况列式求解
【详解】
(1)∵A(-1,0)、B(3,0)经过抛物线y=ax2+bx+c,
∴可设抛物线为y=a(x+1)(x-3).
又∵C(0,3) 经过抛物线,∴代入,得3=a(0+1)(0-3),即a=-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x-3),即y=-x2+2x+3.
(2)连接BC,直线BC与直线l的交点为P. 则此时的点P,使△PAC的周长最小.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
将B(3,0),C(0,3)代入,得:
,解得:.
∴直线BC的函数关系式y=-x+3.
当x-1时,y=2,即P的坐标(1,2).
(3)存在.点M的坐标为(1,),(1,-),(1,1),(1,0).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x=1,∴设M(1,m).
∵A(-1,0)、C(0,3),∴MA2=m2+4,MC2=m2-6m+10,AC2=10.
①若MA=MC,则MA2=MC2,得:m2+4=m2-6m+10,得:m=1.
②若MA=AC,则MA2=AC2,得:m2+4=10,得:m=±.
③若MC=AC,则MC2=AC2,得:m2-6m+10=10,得:m=0,m=6,
当m=6时,M、A、C三点共线,构不成三角形,不合题意,故舍去.
综上可知,符合条件的M点,且坐标为(1,),(1,-),(1,1),(1,0).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与直线都经过、两点,该抛物线的顶点为C.
(1)求此抛物线和直线的解析式;
(2)设直线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在射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过M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N,使点M、N、C、E是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若存在,求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点P是直线下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并求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直线的解析式为,(2)或.(3)当时,面积的最大值是,此时P点坐标为.
【解析】
【分析】
(1)将、两点坐标分别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求解;
(2)先求出C点坐标和E点坐标,则,分两种情况讨论:①若点M在x轴下方,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②若点M在x轴上方,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设,则,可分别得到方程求出点M的坐标;
(3)如图,作轴交直线于点G,设,则,可由,得到m的表达式,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配方即可.
【详解】
解:(1)∵抛物线经过、两点,
∴,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直线经过、两点,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2)∵,
∴抛物线的顶点C的坐标为,
∵轴,
∴,
∴,
①如图,若点M在x轴下方,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
设,则,
∴,
∴,
解得:,(舍去),
∴,
②如图,若点M在x轴上方,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
设,则,
∴,
∴,
解得:,(舍去),
∴,
综合可得M点的坐标为或.
(3)如图,作轴交直线于点G,
设,则,
∴,
∴,
∴当时,面积的最大值是,此时P点坐标为.
【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以及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有关的问题.
10.如图①,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图像经过点A(0,3)、B(1,0),其对称轴为直线l:x=2,过点A作AC∥x轴交抛物线于点C,∠AOB的平分线交线段AC于点E,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设其横坐标为m.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动点P在直线OE下方的抛物线上,连结PE、PO,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AOPE面积最大,并求出其最大值;
(3)如图②,F是抛物线的对称轴l上的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OF成为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y=x2-4x+3.(2)当m=时,四边形AOPE面积最大,最大值为.(3)P点的坐标为 :P1(,),P2(,),P3(,),P4(,).
【解析】
分析:(1)利用对称性可得点D的坐标,利用交点式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P(m,m2-4m+3),根据OE的解析式表示点G的坐标,表示PG的长,根据面积和可得四边形AOPE的面积,利用配方法可得其最大值;
(3)存在四种情况:
如图3,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证明△OMP≌△PNF,根据OM=PN列方程可得点P的坐标;同理可得其他图形中点P的坐标.
详解:(1)如图1,设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D,
由对称性得:D(3,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x-3),
把A(0,3)代入得:3=3a,
a=1,
∴抛物线的解析式;y=x2-4x+3;
(2)如图2,设P(m,m2-4m+3),
∵OE平分∠AOB,∠AOB=90°,
∴∠AOE=45°,
∴△AO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OA=3,
∴E(3,3),
易得OE的解析式为:y=x,
过P作PG∥y轴,交OE于点G,
∴G(m,m),
∴PG=m-(m2-4m+3)=-m2+5m-3,
∴S四边形AOPE=S△AOE+S△POE,
=×3×3+PG•AE,
=+×3×(-m2+5m-3),
=-m2+m,
=(m-)2+,
∵-<0,
∴当m=时,S有最大值是;
(3)如图3,过P作MN⊥y轴,交y轴于M,交l于N,
∵△O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P=PF,
易得△OMP≌△PNF,
∴OM=PN,
∵P(m,m2-4m+3),
则-m2+4m-3=2-m,
解得:m=或,
∴P的坐标为(,)或(,);
如图4,过P作MN⊥x轴于N,过F作FM⊥MN于M,
同理得△ONP≌△PMF,
∴PN=FM,
则-m2+4m-3=m-2,
解得:x=或;
P的坐标为(,)或(,);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是:(,)或(,)或(,)或(,).
点睛:本题属于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第(2)问时需要运用配方法,解第(3)问时需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和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
(1)请直接写出点A,C,D的坐标;
(2)如图(1),在x轴上找一点E,使得△CDE的周长最小,求点E的坐标;
(3)如图(2),F为直线AC上的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F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A(﹣3,0),C(0,3),D(﹣1,4);(2)E(,0);(3)P(2,﹣5)或(1,0).
【解析】
试题分析:(1)令抛物线解析式中y=0,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出点A、B的坐标,再令抛物线解析式中x=0求出y值即可得出点C坐标,利用配方法将抛物线解析式配方即可找出顶点D的坐标;
(2)作点C关于x轴对称的点C′,连接C′D交x轴于点E,此时△CDE的周长最小,由点C的坐标可找出点C′的坐标,根据点C′、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令其y=0求出x值,即可得出点E的坐标;
(3)根据点A、C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假设存在,设点F(m,m+3),分∠PAF=90°、∠AFP=90°和∠APF=90°三种情况考虑.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点A、F点的坐标找出点P的坐标,将其代入抛物线解析式中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求出m值,再代入点P坐标中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1)当中y=0时,有,解得:=﹣3,=1,∵A在B的左侧,∴A(﹣3,0),B(1,0).
当中x=0时,则y=3,∴C(0,3).
∵=,∴顶点D(﹣1,4).
(2)作点C关于x轴对称的点C′,连接C′D交x轴于点E,此时△CDE的周长最小,如图1所示.
∵C(0,3),∴C′(0,﹣3).
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则有:,解得:,∴直线C′D的解析式为y=﹣7x﹣3,当y=﹣7x﹣3中y=0时,x=,∴当△CDE的周长最小,点E的坐标为(,0).
(3)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ax+c,则有:,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3.
假设存在,设点F(m,m+3),△AF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分三种情况(如图2所示):
①当∠PAF=90°时,P(m,﹣m﹣3),∵点P在抛物线上,∴,解得:m1=﹣3(舍去),m2=2,此时点P的坐标为(2,﹣5);
②当∠AFP=90°时,P(2m+3,0)
∵点P在抛物线上,∴,解得:m3=﹣3(舍去),m4=﹣1,此时点P的坐标为(1,0);
③当∠APF=90°时,P(m,0),∵点P在抛物线上,∴,解得:m5=﹣3(舍去),m6=1,此时点P的坐标为(1,0).
综上可知: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得△AF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的坐标为(2,﹣5)或(1,0).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最值问题;存在型;分类讨论;综合题.
12.已知抛物线过点,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
(2)过点A作,垂足为M,求证:四边形ADBM为正方形;
(3)点P为抛物线在直线BC下方图形上的一动点,当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4)若点Q为线段OC上的一动点,问: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岀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顶点;(2)证明见解析;(3)点;(4)存在,的最小值为.
【解析】
【分析】
(1)设交点式,利用待定系数法进行求解即可;
(2)先证明四边形ADBM为菱形,再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即可得证;
(3)先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BC于点N,设点,则点N,根据可得关于x的二次函数,继而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4)存在,如图,过点C作与y轴夹角为的直线CF交x轴于点F,过点A作,垂足为H,交y轴于点Q, 此时,则最小值,求出直线HC、AH的解析式即可求得H点坐标,进行求得AH的长即可得答案.
【详解】
(1)函数的表达式为:,
即:,解得:,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则顶点;
(2),,
∵A(1,0),B(3,0),∴ OB=3,OA=1,
∴AB=2,
∴,
又∵D(2,-1),
∴AD=BD=,
∴AM=MB=AD=BD,
∴四边形ADBM为菱形,
又∵,
菱形ADBM为正方形;
(3)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mx+n,
将点B、C的坐标代入得:,
解得:,
所以直线BC的表达式为:y=-x+3,
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BC于点N,
设点,则点N,
则,
,故有最大值,此时,
故点;
(4)存在,理由:
如图,过点C作与y轴夹角为的直线CF交x轴于点F,过点A作,垂足为H,交y轴于点Q,
此时,
则最小值,
在Rt△COF中,∠COF=90°,∠FOC=30°,OC=3,tan∠FCO=,
∴OF=,
∴F(-,0),
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直线HC的表达式为:…①,
∵∠COF=90°,∠FOC=30°,
∴∠CFO=90°-30°=60°,
∵∠AHF=90°,
∴∠FAH=90°-60°=30°,
∴OQ=AO•tan∠FAQ=,
∴Q(0,),
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直线AH的表达式为:…②,
联立①②并解得:,
故点,而点,
则,
即的最小值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涉及了待定系数法,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方形的判定,最值问题等,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正确把握相关知识,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13.如图,抛物线过点,且与直线交于B、C两点,点B的坐标为.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D为抛物线上位于直线上方的一点,过点D作轴交直线于点E,点P为对称轴上一动点,当线段的长度最大时,求的最小值;
(3)设点M为抛物线的顶点,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若存在,求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抛物线的解析式;(2)的最小值为;(3)点Q的坐标:、.
【解析】
【分析】
(1)将点B的坐标为代入,,B的坐标为,将,代入,解得,,因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则,,当时,有最大值为2,此时,作点A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连接,与对称轴交于点P.,此时最小;
(3)作轴于点H,连接、、、、,由,,可得,因为,,所以,可知外接圆的圆心为H,于是设,则,或,求得符合题意的点Q的坐标:、.
【详解】
解:(1)将点B的坐标为代入,
,
∴B的坐标为,
将,代入,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则,
,
∴当时,有最大值为2,
此时,
作点A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连接,与对称轴交于点P.
,此时最小,
∵,
∴,
,
即的最小值为;
(3)作轴于点H,连接、、、、,
∵抛物线的解析式,
∴,
∵,
∴,
∵,
,
∴,
可知外接圆的圆心为H,
∴
设,
则,
或
∴符合题意的点Q的坐标:、.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与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E是AD边上的动点,从点A开始沿AD向D运动.以BE为边,在BE的上方作正方形BEFG,EF交DC于点H,连接CG、BH.请探究:
(1)线段AE与CG是否相等?请说明理由.
(2)若设AE=x,DH=y,当x取何值时,y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当点E运动到AD的何位置时,△BEH∽△BAE?
【答案】(1)AE=CG,见解析;(2)当x=1时,y有最大值,为;(3)当E点是AD的中点时,△BEH∽△BAE,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B=BC,BE=BG,∠ABC=∠EBG=90°,由“SAS”可证△ABE≌△CBG,可得AE=CG;
(2)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D=∠FEB=90°,由余角的性质可得∠ABE=∠DEH,可得△ABE∽△DEH,可得,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最大值;
(3)当E点是AD的中点时,可得AE=1,DH=,可得,且∠A=∠FEB=90°,即可证△BEH∽△BAE.
【详解】
(1)AE=CG,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四边形BEFG是正方形,
∴AB=BC,BE=BG,∠ABC=∠EBG=90°,
∴∠ABE=∠CBG,且AB=BC,BE=BG,
∴△ABE≌△CBG(SAS),
∴AE=CG;
(2)∵四边形ABCD,四边形BEFG是正方形,
∴∠A=∠D=∠FEB=90°,
∴∠AEB+∠ABE=90°,∠AEB+∠DEH=90°,
∴∠ABE=∠DEH,
又∵∠A=∠D,
∴△ABE∽△DEH,
∴,
∴
∴=,
∴当x=1时,y有最大值为;
(3)当E点是AD的中点时,△BEH∽△BAE,
理由如下:
∵E是AD中点,
∴AE=1,
∴
又∵△ABE∽△DEH,
∴,
又∵,
∴,且∠DAB=∠FEB=90°,
∴△BEH∽△BAE.
【点睛】
本题是相似形综合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本题的关键.
15.如图,抛物线的图象过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A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及△PAC的周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不与C点重合),使得?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存在,点,周长为:;(3)存在,点M坐标为
【解析】
【分析】
(1)由于条件给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故可设交点式,把点C代入即求得a的值,减小计算量.
(2)由于点A、B关于对称轴:直线对称,故有,则,所以当C、P、B在同一直线上时,最小.利用点A、B、C的坐标求AC、CB的长,求直线BC解析式,把代入即求得点P纵坐标.
(3)由可得,当两三角形以PA为底时,高相等,即点C和点M到直线PA距离相等.又因为M在x轴上方,故有.由点A、P坐标求直线AP解析式,即得到直线CM解析式.把直线CM解析式与抛物线解析式联立方程组即求得点M坐标.
【详解】
解:(1)∵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
∴可设交点式
把点代入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的周长最小.
如图1,连接PB、BC
∵点P在抛物线对称轴直线上,点A、B关于对称轴对称
∵当C、P、B在同一直线上时,最小
最小
设直线BC解析式为
把点B代入得:,解得:
∴直线BC:
∴点使的周长最小,最小值为.
(3)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使得.
∵S△PAM=S△PAC
∴当以PA为底时,两三角形等高
∴点C和点M到直线PA距离相等
∵M在x轴上方
,设直线AP解析式为
解得:
∴直线
∴直线CM解析式为:
解得:(即点C),
∴点M坐标为
【点睛】
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解析式,轴对称的最短路径问题,勾股定理,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其中第(3)题条件给出点M在x轴上方,无需分类讨论,解法较常规而简单.
16.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ABC的三个顶点,其中点A(0,1),点B(﹣9,10),AC∥x轴,点P是直线AC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过点P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l与直线AB、AC分别交于点E、F,当四边形AECP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3)当点P为抛物线的顶点时,在直线AC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1,(2) 四边形AECP的面积的最大值是,点P(,﹣);(3) Q(4,1)或(-3,1).
【解析】
【分析】
(1)把点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求b,c;(2)设P(m,m2−2m+1),根据S四边形AECP=S△AEC+S△APC,把S四边形AECP用含m式子表示,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3)设Q(t,1),分别求出点A,B,C,P的坐标,求出AB,BC,CA;用含t的式子表示出PQ,CQ,判断出∠BAC=∠PCA=45°,则要分两种情况讨论,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t.
【详解】
解:(1)将A(0,1),B(9,10)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81+9b+c=10,c=1,解得b=−2,c=1,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y=x2−2x+1;
(2)∵AC∥x轴,A(0,1),
∴x2−2x+1=1,解得x1=6,x2=0(舍),即C点坐标为(6,1),
∵点A(0,1),点B(9,10),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设P(m,m2−2m+1),∴E(m,m+1),
∴PE=m+1−(m2−2m+1)=−m2+3m.
∵AC⊥PE,AC=6,
∴S四边形AECP=S△AEC+S△APC=AC⋅EF+AC⋅PF
=AC⋅(EF+PF)=AC⋅EP
=×6(−m2+3m)=−m2+9m.
∵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解答题培优专题05 图形运动中的函数关系问题(含解析),共60页。
这是一份【全套】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知识梳理+含答案)预测05 函数的综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全套】中考卷数学复习专题(知识梳理+含答案):运动与变化之函数思想,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