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期中试题A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0500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期中试题A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0500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期中试题A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0500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期中试题A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期中试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A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答案超过一个,均记零分共36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1)射线AB与射线BA一定不是同一条射线;(2)直线AB与直线BA一定是同一条直线;(3)线段AB与线段BA一定是同一条线段.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一种微粒的半径是0.000041米,数据0.000041用科学记计数法表示为( )A. B. C. D.3.如图,现实生活中有部分行人选择横穿马路而不走天桥或斑马线,用数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为( )
A. 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B.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4.如图所示,点C、B在线段AD上,且AB=CD,则AC与BD的大小关系是( ) A. AC>BD B. AC<BD C. AC=BD D.不能确定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6.若∠1=75°24′,∠2=75.3°,∠3=75°18′,则∠1,∠2,∠3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1=∠2 B.∠2=∠3 C.∠1=∠3 D.以上都不对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8.若 的积中不含有的一次项,则的值为( )A.4 B.0 C.-4 D.-4 或09.计算 的结果为( )A. B. C. D. 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11.如图,在边长为的正方形中央剪去一边长为的小正方形(),将剩余部分剪开密铺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A. B. C. D. 12.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的F处,若∠BAF=60°,则∠DAE等于 ( )A.15° B.30° C.45° D.60° 第Ⅱ卷(非选择题 8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的相反数是 .14.计算: .15.从十一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十一边形分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16.若,则 .17.若,则的值为 .18.在时钟上,当2:30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度数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满分66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推演步骤)19.计算:(本小题满分16分) (1) (2) (3) (4) 20.(本小题满分8分) , 其中, 21.(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线段AB=12cm,在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4cm,M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AM的长. 22.(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已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点N在AB上,,若,求的长. 23.(本小题满分10分) 若,求的值。 24.(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BO、CO分别平分∠ABC和∠ACB,
(1)若∠A=60度,求∠O?
(2)若∠A=100°,120°,∠O又是多少?
(3)由(1)、(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当∠A的度数发生变化后,你的结论仍成立吗?(提示:三解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六年级数学(下)期中A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BDCBBCADCAA二、填空题13.-914.115.916.217.1618.105° 三、解答题19.计算:(本小题满分16分) (1)10 (2) (3)9 (4)20.解:原式= 当a=,b=-2时,原式=1+4+8=13 21.解:(1)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如图1,
∵AB=12cm,BC=4cm,∴AC=AB﹣BC=8cm,∵M是AC的中点,∴AM=AC=×8cm=4cm;
(2)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
∵AB=12cm,BC=4cm,∴AC=AB+BC=16cm,∵M是AC的中点,∴AM=AC=×16cm=8cm,
∴线段AM的长为4cm或8cm.22. 解:∵,∴AM=5cm.∵点M是线段AB的中点,∴AB=2AM=10cm,即AB的长是10cm.解:由(x+1/x)²=9
x²+2+=9
∴x²+=7则(x-1/x)²=x²-2+=7-2=524.解:∵BO、CO分别平分∠ABC和∠ACB, ∴∠1=∠2,∠3=∠4. (1)∵∠A=60°,
∴∠1+∠2+∠3+∠4=120°,
∴∠1+∠4=60°,
∴∠O=120°. (2)若∠A=100°,
∴∠1+∠2+∠3+∠4=80°,
∴∠1+∠4=40°,
∴∠O=140°.
若∠A=120°,
∴∠1+∠2+∠3+∠4=60°,
∴∠1+∠4=30°,
∴∠O=150°. (3)规律是∠O=90°+0.5∠A,当∠A的度数发生变化后,结论仍成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 数轴课时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比较大于,下面正确的是,下列图形中不是数轴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2 数轴课堂检测,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所画的数轴中正确的是,用“>”、“<”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