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中考真题卷——2022年湘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湖南专版)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520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备考2023中考真题卷——2022年湘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湖南专版)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520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备考2023中考真题卷——2022年湘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湖南专版)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520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备考2023中考真题卷——2022年湘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湖南专版)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5202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备考2023中考真题卷——2022年湘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湖南专版)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5202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备考2023中考真题卷——2022年湘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湖南专版)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5202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备考2023中考真题卷——2022年湘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湖南专版)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5202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备考2023中考真题卷——2022年湘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湖南专版)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5202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试卷课件版(湖南专用)
备考2023中考真题卷——2022年湘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湖南专版)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3中考真题卷——2022年湘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湖南专版)课件PPT,共58页。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中国古代文明与技术,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下列古代工艺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活字印刷B.海水晒盐C.彩陶烧制D.机杼织布
[解析] 彩陶烧制过程中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酒精用作燃料B.石墨用作电极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 酒精用作燃料利用了酒精的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石墨用作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小苏打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小苏打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利用了熟石灰的碱性,碱性属于化学性质。高分技法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3.下列厨房中的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盆B.玻璃杯C.不锈钢炊具D.木筷
[解析]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木头属于天然材料。
5.下列四种元素,幼儿及青少年缺少时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的是( )A.锌B.铁C.碘D.钙
[解析]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缺铁会引起贫血;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6.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1& 读取液体的体积B.&2& 稀释浓硫酸C.&3& 连接仪器D.&4& 熄灭酒精灯
[解析] 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A中操作正确。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缓缓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中操作错误。连接仪器时,应先用水润湿玻璃管口,然后稍稍用力即可将玻璃管插入橡皮管,C中操作正确。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D中操作正确。
7.下列物质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B.硫粉C.红磷D.铁丝
[解析] 木炭、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分别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8.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B.煤C.天然气D.石油
[解析] 煤、石油、天然气均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是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9.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需张贴的标志是( )
A.&5& B.&6& C.&7& D.&8&
[解析] A中图标是易燃物标志;B中图标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C中图标是禁止吸烟标志;D中图标是禁止携带火种标志。
[解析] 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A说法错误。
11.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物质是( )A.银B.氧化铜C.碳酸钠D.氢氧化钾
[解析] 银的金属活动性较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钾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
13.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铜锡合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青铜属于金属材料B.青铜的硬度比纯铜更大C.青铜的熔点比纯铜的熔点要低D.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解析] 青铜是铜的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A说法正确。合金的硬度大于其成分金属的硬度,故青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更大,B说法正确。合金的熔点小于其成分金属的熔点,故青铜的熔点比纯铜的熔点低,C说法正确;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说法错误。
[解析] 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A错误。
15.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器失火立即用水灭火B.白磷放入水中保存,是为了隔绝空气C.剪烛芯使蜡烛熄灭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D.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解析]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否则容易引起触电,A错误。白磷着火点很低,在空气中与氧气接触容易自燃,放入水中可以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自燃,B正确。剪烛芯使蜡烛熄灭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C正确。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痕迹,有利于图书和档案的保存,D正确。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D.甲醛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17.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较好的化学学习方式。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18.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解析] 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是二氧化锰,A错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除去杂质,B正确。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引入了新的杂质,C错误。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D错误。
20.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水的质量、氢氧化钠质量、硫酸钠质量随稀硫酸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 氖气______。
(2) 两个铝离子________。
(3) 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 ________。
(4) 五氧化二磷________。
22.今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请回答:
(1) 对于过滤、消毒、蒸馏等净水操作,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是________,请写出一种运用了该操作原理的生活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
茶杯中的纱网(合理即可)
(2) 净水时,通常用__________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3) 水是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请写出一条爱护水资源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解析] 高分技法水的净化方法
23.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结合图2回答下列问题:
(1) 铷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
(2) 写出图2中C粒子的符号_______。
[解析] 11号元素是钠元素,C粒子的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1,表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
(3) 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填字母序号)。
[解析] 图2中A粒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B粒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但是最外层电子数为1,不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C粒子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不是原子。
(4) 图2中与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24.2022年北京冬奥会兑现了“绿色办奥”承诺,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氢能源汽车是本届冬奥会的交通工具。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产物无污染(或原料来源广,或热值大等)
(2) 首次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剂进行制冰,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① 碳减排: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为了减缓_____(填字母序号)。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空气污染
② 碳“捕捉”与封存:捕捉并回收二氧化碳再利用,请写出一条二氧化碳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灭火(或用作气体肥料等)
③ 碳转化: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成功利用水和二氧化碳人工合成了淀粉。淀粉属于营养素中的_____(填字母序号)。A.蛋白质B.糖类C.维生素
25.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2) 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
加硝酸钾(或恒温蒸发溶剂 )
(1) 柠檬酸属于________(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
(2) 柠檬酸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1小题,每空1分,共8分)
27.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1) 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解析] 金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2) 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则可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③ 反应区中,煤炭中的碳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体现了碳的__________(填“还原性”或“氧化性”)。
④ 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请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锌与氧气在温度较高时反应生成氧化锌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28.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
[解析] 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
(3) 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______(填数字序号)。①发生装置相同 ②都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③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成分相同
(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控制液体滴加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
29.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一可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烧杯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二氧化碳难溶于水B.二氧化碳与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二氧化碳在水中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4) 综上所述,对于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借助生成沉淀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等现象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等角度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气体(或颜色,合理即可)
②生成物的生成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小题,①~⑦每空1分,(2)2分,(3)3分,共12分)
30.同学们在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实验中,触摸试管外壁,都有发热现象,说明实验甲和实验乙的反应均为①_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实验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钙常用作③_________________。
干燥剂(1分)
Ⅱ.拓展探究【提出问题】实验乙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进行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氯化镁,猜想二:可能是氯化镁和④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氯化氢(1分)
【交流讨论】同学们提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无色酚酞遇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均不变色(1分)
Ⅲ.定量分析为进一步确定实验乙反应后溶液中各溶质成分含量,做了如下实验。请参照图中提供的数据计算:
(1) 产生沉淀的质量为⑦_____________克。
(2) 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下同)
(3)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备考2023中考真题卷——2022年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湖南专版)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每空2分化合物,隔绝空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中考真题卷——2022年益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湖南专版)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饱和,非金属,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产生白色沉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中考真题卷——2022年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湖南专版)课件PPT,共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