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30.0分)
1. 从太空看,地球是一颗闪烁着蓝色钻石般光彩的美丽星球,这是目前人类在宇宙中发现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B. 地球是一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
C. 从太空能看到地球表面交织的经纬网 D. 地球表面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2. 若你现在是一个军队的指挥官,一些部队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的行动要靠你来指挥,读图根据你所掌握的情况,完成3-8题。
从南极到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由小变大再减小 B. 由大到小再增大 C. 逐渐增大 D. 逐渐变小
3. 关于180⁰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往东是东经,往西是西经 B. 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 往西还是西半球的一部分 D. 往东是东半球的一部分
4.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于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0日至2022年12月18日在亚洲西部的卡塔尔举行,这是首次在冬季举行的世界杯。据此完成各小题。
5. 贝贝想知道卡塔尔的准确位置,需要查询( )
A. 世界地形图 B. 世界政区图 C. 世界气候图 D. 世界人口分布图
6. 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揭幕战于当地时间19时举行,届时中国的球迷观看时已经是午夜时分了,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作息时间不同 B. 纬度差异很大 C. 地球的公转 D. 地球的自转
7. 在观看世界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各色人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道主卡塔尔以黄种人为主 B. 欧洲是白种人的主要分布区
C. 来自非洲的球队都是黑色人种 D. 来自南美洲的巴西属于黄色人种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上午10时44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14号载人飞船顺利将蔡旭哲、陈冬、刘洋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开启6个月的中国空间站任务。读图完成各小题。
8. 神舟14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地球处于上图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
A. 甲—乙之间 B. 乙—丙之间 C. 丙—丁之间 D. 丁—甲之间
9. 神舟14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成都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 昼最长,夜最短 B. 昼夜等长 C. 昼长夜短 D. 昼短夜长
10.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神舟14号乘组开启第2次出仓活动。当天距下列哪个节气最近( )
A. 春分 B. 秋分 C. 夏至 D. 冬至
下列四幅地图是关于北京市的地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1. 在④图中,天津市在北京市的( )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
12. 关于北京市的四幅地图,地图比例尺最小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成都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教学楼与操场间的实地距离为400米,如果绘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
A. 1:2000 B. 1:20000
C.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
14. “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欧洲的这座雪山。读图回答下面27-28小题。
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5. 全国城市天气预报网上,查找到某日成都市天气情况和空气质量状况如图所示,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晴转多云,最高气温12℃
B. 多云转阴,气温日较差4℃
C. 空气质量状况为良,东北风二级
D. 空气质量状况为优,气温日较差20℃
16. 2022年9月14日强台风“梅花”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沿海登陆。此时在卫星云图上,舟山市普陀区沿海上空呈现何种颜色( )
A. 白色 B. 绿色 C. 黄色 D. 蓝色
17. 《2022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力求通过比拼诗词知识,带动全民重温那些大家记忆中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描述气候的是( )
A.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B.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雨伞是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我国是雨伞出口大国,每年雨伞出口量占全国雨伞总产量一半以上,福建泉州的李经理最近有一批雨伞准备销往世界不同地区。据此完成各小题。
18. 以下四个区域的销售量最少的可能是( )
A. 欧洲西部 B. 北美洲东部 C. 非洲北部 D. 亚洲东部
19. 导致不同地区雨伞销售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气温差异 B. 降水差异 C. 风力强弱 D. 地势差异
20. 读“四地降水量柱状图”,完成21~24题。
③的气候类型应为(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21. 我国北方某村人口总数是1000人,2021年有5个婴儿出生,有6个老人去世,该村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 5% B. 1% C. 0.1% D. -0.1%
22. 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B.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密度一定大
C. 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D. 人口最好是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0分)
23.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右图中两地的经纬度:C D 。
(2)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中纬度的点是 ,位于热带的点是 。
(3)从东、西半球的划分看,如图所在区域属于 半球。
24.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地理实践考察活动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山峰的相对高度为 米。图中河流杜溪CD段的流向大致是 。
(2)图中考察路线所在地形部位的名称:② ,③ 。
(3)小阳和小兰分别带领两组兴趣小组同学沿①、③两条线路上山测绘地形,坡度更陡的线路是 。
25. 2022年9月是人类首次完成环球航行500周年。500年前的1519年9月,效力于西班牙王室的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一支远航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向西航行,船队历经艰难险阻,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下图是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环球航行路线:1519年9月,麦哲伦船队从A欧洲的西班牙向西出发,船队绕过美洲南端进入面积最大的② 洋。1521年3月麦哲伦船队到达D 洲的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为卷入当地人纠纷而身亡。船员们决定继续西航,绕过好望角,于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
(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洋。B、C两洲的分界线是 。D、E两洲的分界线是 。
26.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下图是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中世界1月等温线分布特点,可以归纳出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 。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举办冬奥会次数最多的大洲是欧洲,该大洲南部属于 (气候类型),如图甲所示,该气候冬季的特点是 。
(3)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已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由北京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北京位置如图所示,属于 气候,如图乙所示,其冬季的气候特点是 。
(4)根据气象统计资料,北京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72mm,张家口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94mm,再结合图中北京和张家口的位置信息,判断北京降水量较多的影响因素是 。
27. 联合国日前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80亿,全球人口从70亿增长到80亿花了约12年。而全球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是人口稠密地区,他们都处在 地区(从纬度、海陆、地形来看)。
(2)⑤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⑥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3)由图可以推测出人口最少的是 洲(南极洲除外)。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解:地球是一个球体,平均半径 6371 千米;从太空不能看到地球表面交织的经纬网;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故选: B 。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 6357 千米,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地球表面积为 1. 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 4 万千米。
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地球的海陆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2.【答案】B
【解析】 解:纬度的变化规律为:以赤道为界,向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到 90° .由此可判定,从南极到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由大到小再增大。
故选: B 。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
本题考查纬度的划分,理解解答即可。
3.【答案】C
【解析】 解: 180° 经线往东是西经,往西是东经,该经线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往西和往东都是西半球的一部分。
故选: C 。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不同的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 180° ,向东的 180° 称东经,用符号“ E ”表示,向西的 180° 称西经,用符号“ W ”表示,经度的变化规律为: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
本题考查经度的划分,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D
【解析】 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结合图中极点及经度可判定, D 选项符合题意,可当选。
故选: D 。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5~7.【答案】B、D、B
【解析】 解:依据地图的作用,贝贝想知道卡塔尔的准确位置,需要查询的是反映世界国家和地区分布的世界政区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世界人口分布图不能知道卡塔尔的准确位置。
故选: B 。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本题考查地图的分类及应用,要结合图示解答此题。
解:题干中描述的是时间差异现象,该现象是地球自转运动形成的。
故选: D 。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从各色人种混居情况来看,各自独特的身体特征的形成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关。卡塔尔主要是白种人,欧洲居民主要是白种人,非洲居民主要是黑种人,南美洲的巴西居民主要是白种人。
故选: B 。
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三大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但由于历史和其他原因,大洋洲和美国也有部分黑种人。
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结合教材熟练记忆。
8~10.【答案】A、C、B
【解析】 解: 2022 年 6 月 5 日,地球公转运动处于春分和夏至之间,也就是图中的甲(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 3 月 21 日前后)和乙(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 6 月 22 日前后)之间。
故选: A 。
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结合图示分析解答此题。
解: 6 月 5 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我国成都市昼长夜短;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
故选: C 。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 12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 3 月 21 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 9 月 23 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点分析解答此题。
解: 2022 年 9 月 17 日地球运行在夏至(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和秋分(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 9 月 23 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之间,接近秋分。
故选: B 。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 8. 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春分日,日期为 3 月 23 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为 12 月 22 日前后,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 9 月 23 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的变化,读图分析解答此题。
11~13.【答案】D、B、A
【解析】 解:④图中无指向标和经纬网,根据一般定向法判读方向。在④图中,天津市在北京市的东南方向。
故选: D 。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本题考查地图中方向的判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得,②中国地图的实际范围最大,该地图的比例尺最小。
故选: B 。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 400 米 =40000 厘米;根据比例尺公式计算得知:比例尺 = 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20 : 40000=1 : 2000 ,其线段式为: ,其文字式为: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20 米。
故选: A 。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根据比例尺公式计算即可。
14.【答案】B
【解析】 解:由图可知,阿尔卑斯山是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山脉还在不断升高,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
故选: B 。
全球地壳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考查了对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的认识,难度不大,多结合六大板块示意图以选择、解答形式出题。
15.【答案】A
【解析】 解:读图可知,当地天气为晴转多云,最高气温 12 ℃,气温日较差 4 ℃,空气质量状况为优,东北风六级。
故选: A 。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
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认识,把握相应天气符号意义是答题的关键。
16.【答案】A
【解析】 解: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台风来临时往往带来暴雨,在卫星云图上应是白色。
故选: A 。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含义。
本题主要考查卫星云图的判读,理解答题即可。
17.【答案】A
【解析】 解:选项 BCD 中诗句描述的都是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属于天气现象。 A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描述的是气候。
故选: A 。
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理解记忆即可,属于常见的选择题。
18~19.【答案】C、B
【解析】 解:非洲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雨伞销售效果最不好。其他地区降水较多,雨伞可能销售较好。
故选: C 。
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 10000 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了解到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本题考查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不同地区降水特点理解解答。
解:造成不同地区雨伞销售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差异,降水多的地方雨伞的销量就大。
故选: B 。
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 10000 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
本题考查了影响雨伞销售量的因素,分析解答即可。
20.【答案】B
【解析】 解:从③的降水情况来看,该气候全年湿润,应该指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故选: B 。
①属于全年多雨,②属于夏季多雨,③属于全年湿润,④属于冬季多雨,全年湿润的应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适宜牧草的生长。
考查从降水分布情况判断不同的气候类型,掌握各种气候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D
【解析】 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我国北方某村人口总数是 1000 人, 2021 年有 5 个婴儿出生,有 6 个老人去世, 2021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 ×100%- 21. 。
故选: D 。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
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22.【答案】C
【解析】 解: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密度不一定大;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做到有计划地增长,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都不合理。
故选: C 。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23.【答案】100°W,0° 160°E,40°N D AC 西
【解析】 解:( 1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读图可知, C 地的经纬度是 100°W , 0° ; D 地的经纬度是 160°E , 40°N 。
( 2 )纬度区的划分, 0° ~ 30° 为低纬度地区, 30° ~ 60° 为中纬度地区, 60° ~ 90° 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23. ,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4. ,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25. ,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6. ,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27. 。可判定,图中 A 、 B 、 C 、 D 四点中,位于中纬度的点是 D ,位于热带的点是 AC 。
( 3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0°W 以东、 160°E 以西为东半球, 20°W 以西、 160°E 以东为西半球。可判定,从东、西半球的划分看,如图所在区域属于西半球。
故答案为:( 1 ) 100°W , 0° ; 160°E , 40°N ;( 2 ) D ; AC ;( 3 )西。
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低、中、高纬度,确定所属的温度带。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的判读方法、纬度区和五带的划分、半球的划分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4.【答案】11 从东北流向西南 陡崖 山脊 ③
【解析】 解:( 1 )图中 A 山峰的海拔为 568 米, B 山峰的海拔为 557 米,两山峰的相对高度为 11 米。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结合图示海拔信息,可判定,图中河流杜溪 CD 段的流向大致是从东北流向西南。
( 2 )依据位置,图中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③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 3 )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小阳和小兰分别带领两组兴趣小组同学沿①、③两条线路上山测绘地形,坡度更陡的线路是③,原因在于③线路等高线密集。
故答案为:( 1 ) 11 ;从东北流向西南;( 2 )陡崖;山脊;( 3 )③。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可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方向的判定、相对高度的计算、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5.【答案】太平 亚 北冰 巴拿马运河 苏运士运河
【解析】 解:读图分析可知:
( 1 )环球航行路线: 1519 年 9 月,麦哲伦船队从 A 欧洲的西班牙向西出发,船队绕过美洲南端进入面积最大的②太平洋。 1521 年 3 月麦哲伦船队到达 D 亚洲的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为卷入当地人纠纷而身亡。船员们决定继续西航,绕过好望角,于 1522 年 9 月回到了西班牙。
( 2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北冰洋。 B 南美洲、 C 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D 亚洲、 E 非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运士运河,该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故答案为:( 1 )太平;亚;( 2 )北冰;巴拿马运河;苏运士运河。
世界海陆共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大洲大洋的分布、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6.【答案】递减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 冬季寒冷干燥 地形
【解析】 解:( 1 )读图中世界 1 月等温线分布特点可得,世界气温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其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 2 )从图中可以看出,举办冬奥会次数最多的大洲是欧洲,该大洲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如图甲所示,该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 3 )第 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已于 2022 年 2 月 4 日至 20 日由北京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如图乙所示,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 4 )根据气象统计资料,北京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 572mm, 张家口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 394mm 。北京比张家口降水量较多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因素,北京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故答案为:( 1 )递减;( 2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3 )温带季风;冬季寒冷干燥;( 4 )地形。
( 1 )世界气温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 2 )举办冬奥会次数最多的大洲是欧洲,该大洲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
( 3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 4 )北京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27.【答案】中低纬沿海平原 这里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过于干旱,人口稀疏 这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人口稀疏 大洋
【解析】 解:( 1 )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等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这些地方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人类生存。
( 2 )⑤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这里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过于干旱,人口稀疏;⑥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这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人口稀疏。
( 3 )由图可以推测出人口最少的是大洋洲。
故答案为:
( 1 )中低纬沿海平原;
( 2 )这里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过于干旱,人口稀疏;这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人口稀疏;
( 3 )大洋。
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人口稠密。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地区,人口稀疏。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理解解答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级阶梯分界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