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5课 合理消费 第2课时(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40525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5课 合理消费 第2课时(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40525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5课 合理消费 第2课时(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40525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5课 合理消费 第2课时(教案)
展开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5课 合理消费 (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能够辨明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学会正确作出购物选择。2.道德修养:学会合理消费,养成节俭的消费习惯。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不同的消费方式和分享相关故事,懂得合理消费的好处和过度消费的坏处,明白合理消费的重要意义。(重点)2.通过制定午餐计划和辨析不同消费观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合理开支的方法。(难点)课前准备学生调查家庭月收入开支情况,完成调查表。家庭月收支调查表收入支出工资收入 房贷、车贷 其他收入 水电、交通 医疗 饮食、服装 学习教育 休闲娱乐 其他 收入合计 支出合计 结余 我的发现 教学过程一、理财初体验1.引入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家庭月收入开支调查,在家长的帮助下填写了“月收支调查表”。相信你已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了。2.分享通过调查,你有什么发现?预设1:我们家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父母的工资,我发现家里需要支出的项目有很多,每月结余不多。预设2:我发现,我们家有些项目的支出过高,不太合理,如休闲娱乐衣着,需要对这两方面进行调整。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小管家招聘1.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怎样的行为才是合理消费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参加“智慧小管家”的招聘会,学一学合理消费的方法妙招。(板书:学会合理消费)2.第一关——火眼金睛辨利害(1)出示教材第40页上的六幅图,学生判断:为什么说左边是有计划地消费,右边是过度的消费?(2)交流补充:你还知道哪些发生在自己身边或通过媒体报道看到的有计划消费和过度消费的行为?(3)提问:将两种消费方式进行对比,你赞成哪一种,不赞成哪一种,为什么?(4)分享。预设1:我赞成有计划地消费,这样的消费能根据家庭的实际,量入为出,有计划地购买东西,每月有结余,家庭有储蓄,生活会越来越好。预设2:我不赞成过度消费,因为这样只顾自己一时享受,经常超出预算,会成为“月光族”。如果家里有急事,需要用钱还得跟别人借,十分被动。预设3:过度消费的人如果不学会节制,生活质量就没有保障,不仅是“月光族”,没准还会成为“啃老族”,大家都不会喜欢这样的人。(5)提问:两类不同的消费方式结果还会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推荐一名同学交流。预设1:有计划地安排家庭生活中的各项开支,可以让生活更富裕,家庭更幸福;过度消费,会造成家庭经济拮据,给生活带来巨大压力,不利于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预设2:按实际需求合理消费可以避免浪费,为社会节约资源;过度消费不仅容易形成攀比之风,还会导致铺张浪费。预设3:合理消费还可以攒下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买车、买房、 全家外出旅游;盲目消费入不敷出,可能要借钱度日,甚至还可能误入歧途,失去朋友的信任和他人的尊重。3.第二关——分享经验说感受(1)引入:在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或听说过许多关于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事例吧,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推选同学在全班分享。(2)分享。预设1:超市有特价活动,奶奶囤了好几箱牛奶,最后因过期还没喝完而扔掉。预设2:妈妈为了参与“双十一”满金额减免活动,一口气给我买了5条裙子。后来因为长高了,有两条我都没怎么穿过就穿不了了,好可惜啊!(相机总结:浪费金钱,浪费资源)预设3:叔叔经常请朋友大吃大喝,工资花完后就透支信用卡,经常因为还不上钱而向爷爷奶奶伸手要钱。(相机总结: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影响家人感情)预设4:爸爸提议给妈妈换部最新款的手机,妈妈却认为旧手机还可以用,没有必要换,她建议把钱攒起来投资理财。(相机总结:实现财富的增值)预设5:我的爸爸妈妈有计划地安排每个月的开支,因此家里攒下了一笔钱。今年我们家买了汽车,爸爸打算暑假开车带我们去九寨沟旅游呢!(相机总结:为美好生活打下基础)4.第三关——理性总结促提高(1)填写:小组合作归纳合理消费的好处和过度消费的坏处,填写教材第41页的表格。(2)指生分享。小结:学会克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消费是拥有健康生活的重要条件。三、小管家培训1.播放播放动画“增广贤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阿赖哥做生意发了财,他把家里的东西都换成了新的,天天大吃大喝,他家的餐桌上每顿都摆满了山珍海味,他得意地说:“这山珍海味就是不一样啊,比以前的野菜好吃多了!”后来他家做生意亏了本,把先前赚的钱都赔光,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但是他还要顿顿吃好的。餐桌前,阿赖正在吃饭,他把嚼在嘴里的野菜吐了出来,愤愤地说:“这是人吃的东西吗?”妻子在一旁安慰道:“这不是你以前最爱吃的野菜吗?”阿赖哥把头扭到一边生气地说:“我怎么会喜欢吃这种东西!”2.指生分享看完动画你有何感想?过渡:同学们的见解真独到,老师为你们点个赞。这个动画里藏着一句警世之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3.交流学生自由阅读教材第41页的“阅读角”,交流体会。预设1:奢侈浪费的坏习惯一旦形成,短期内是不容易逆转的。我们一定要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做一个有节制的人,这样才能受益终身。预设2:人的消费习惯易于向上调整,难于向下调整。一个人一日享受惯了富足的生活就很难再过节俭的生活,“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一定不能放任自己。提问:养成什么样的消费习惯,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预设1:日常消费有节制、会节约,不大手大脚、挥霍无度,就可以避免。预设2:我们要养成适度消费的习惯。以自己家庭的经济能力、物品质量和实用价值为主要标准选择物品,不盲目追求名牌,不与人攀比,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消费。4.颁发“合格小管家证书”5.讲述故事《象箸推理》《袁隆平的故事》小结: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凝结了人们的生活智慧。我们要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四、小管家上岗1.学家人,获方法(1)过渡:同学们,你们的家里有智慧的管家吗?老师今天要为大家介绍几位智慧的管家。(2)出示:出示班级家长的“家庭每月收支记账本”、学生的“零花钱使用记录”,请学生介绍自己家是如何规划合理的消费行为的。(3)小结:我们要成为一个智慧的小管家,要学会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板书:精打细算 量入为出)2.创情境,试一试(1)过渡: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需要自备午餐,老师带来了超市中各种食品的价格。请计划你的开支,安排一顿既经济又营养的午餐,并写出这样安排的理由。(2)出示:出示食品及价目表,学生选择搭配。食品价格食品价格面包6元/个鸡蛋1.5元/个香肠3元/根橘子5元/斤矿泉水1.5元/瓶苹果7元/斤牛奶4元/瓶香蕉4元/斤(3)组内分享:与小组同学交流午餐计划表,说说各自安排的理由。(4)出示:出示几份学生的午餐计划表。我的午餐计划表1. 1个面包花费6元2. 1瓶矿泉水花费1.5元 合计:7.5元我这样安排的理由是:花费少,省钱还想准备的食品是:无我的午餐计划表我的午餐计划表1. 5根香肠花费15元2. 3瓶牛奶花费12元 合计: 27元我这样安排的理由是:这些都是我喜欢的食物还想准备的食品是:饮料、辣条、方便火锅我的午餐计划表1. 1个面包花费6元2. 1瓶牛奶花费4元3.一根香肠花费3元4.一斤橘子花费5元 合计: 18元我这样安排的理由是:营养、健康,山楂条促消化,龟苓膏清热,橘子剥皮方便,还可以和同学分享。还想准备的食品是:山楂条、龟苓膏、温水1瓶(5)小组交流讨论:说说你对这三份午餐计划表的看法。预设1:第三份安排比较合理,这样搭配既营养均衡,花钱又不多。预设2:第二份香肠买得太多了,这位同学还想带辣条、饮料和方便火锅,吃不完又不健康,而且方便火锅在食用过程中还有可能烫伤我们。我建议他把辣条、饮料、方便火锅换成水果、矿泉水和面包。预设3:第一份虽然花钱最少,但是吃不饱,吃这样的午餐营养不足,建议他再准备些水果、鸡蛋、牛奶等营养健康的食物。(6)学生修改自己的午餐计划表。3.小结生活中,我们既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又要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板书:井井有条 有滋有味)五、小管家成长1.讨论学生自由阅读教材第43页阅读角"故事。同桌讨论:你赞成谁的观点,理由是什么?2. 指名分享预设1:我赞成陈培的观点,国产和进口的矿泉水喝起来没有什么区别,进口矿泉水的价格却高出好几倍,父母的钱都是辛苦挣来的,花钱时应该节约一点。预设2:我赞成陈培的观点。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我们不能觉得自家有钱了,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预设3:我赞成陈培的观点,矿泉水贵的原因是运输和其他成本高,不管家里买不买得起,都没有必要奢侈浪费。无论家庭条件如何,都要合理消费。过渡:大家都赞成陈培的观点。的确,虽然现在许多家庭生活条件好了,但父母的收入都是他们辛苦劳动所得,无论何时都应该注意节约。如果你身边有像方明这样的同学,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好好劝劝他。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种“ 节俭”,一起去看一看吧!3.别让过分节俭“克扣”了幸福出示案例:超市里一位阿姨带着孩子将食品区所有试吃的食物都吃了个遍,然后得意地对孩子说:“这样既不花钱又能吃饱,多好啊!记住,钱能省就省,可千万别随便花。”提问:你认同这样的消费理念吗?为什么?预设1:节俭是指有节制,节俭持家,而不是只占别人的小便宜,试吃的东西是给大众分享的,一味试吃是不文明的行为。所以,我不认同这样的消费理念。预设2:我不认同这位阿姨的消费理念,节俭是一种美德,但节约开支、合理消费并不是要抑制消费,更不是“一毛不拔”。预设3:我也不认同这样的消费理念,因为当我们过分节俭时,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付出比金钱更高昂的成本,比如时间、健康、幸福、文明。4.颁发“金牌小管家”勋章小结:合理开支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省钱、不消费。六、总结延伸1.课堂回顾过度消费危害大,合理消费受益多。消费前,做预算,精打细算是关键;消费时,不盲目,经济实惠是首选。这样,我们才能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2.课后延伸再次拿出课前完成的“家庭月收支调查表”,针对其中不合理的消费部分,你能作为“金牌小管家”提出调整的建议吗?回家把你的想法和爸爸妈妈交流一下,争取在下个月里进行实践。板书设计5 合理消费精打细算 量入为出学会合理消费 井井有条 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