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题01 氢氧化钠的变质问题-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 试卷 5 次下载
- 专题02 物质的除杂问题-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 试卷 9 次下载
- 专题03 物质的鉴别、检验问题-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 试卷 5 次下载
- 专题05 实验探究题-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 试卷 18 次下载
- 专题06 工业流程图-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 试卷 15 次下载
专题04 物质的推断-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
展开专题04:物质的推断
【必背考点】
一.物质的类别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二.颜色分类
1. 常见固体的颜色
(1)红色:铜(Cu)、氧化铁(Fe2O3)
(2)黑色:碳粉(C)、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铜(CuO)
2. 常见溶液的颜色
含Cu2+的溶液——蓝色;含Fe2+的溶液——浅绿色;含Fe3+的溶液——黄色
- 常见沉淀的颜色
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其余初中常见如CaCO3、BaCO3、Mg(OH)2、BaSO4、AgCl沉淀为白色
三.特殊反应条件
1. 通电:电解水。
2. 点燃:一般指有氧气参加的反应。
3. 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氯酸钾分解。
4. 高温条件:
(1)煅烧石灰石
(2)碳,氢气、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碳将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
四: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
气态——CO和CO2;液态——H2O2和H2O;固态——Fe2O3和Fe3O4
五.物质、元素之最
(1)氢气(H2)
①最理想的燃料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或最轻的气体)
③密度最小的气体
(2)水(H2O)
①最常用的溶剂、最常见的液体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3)铁(Fe)
①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②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4)元素之最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六.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 单质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Fe、Fe3O4
(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物质:O2
(3)具有吸附性的物质:活性炭。
2. 氧化物
(1)作燃料、用于冶炼金属的气体:CO
(2)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CO
(3)光合作用的原料、加剧温室效应的气体:CO2
(4)可用作灭火剂、固体用于人工降雨:CO2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6)最常用的溶剂:H2O
(7)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可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CaO
3. 酸
(1)用于金属除锈的物质:HCl、H2SO4
(2)可作干燥剂的物质:H2SO4
(3)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能帮助消化:HCl
4. 碱
(1)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a(OH)2
(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检验CO2的物质:Ca(OH)2
(3)作建筑材料:Ca(OH)2
5. 盐
(1)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uSO4
(2)作建筑材料:CaCO3
(3)作补钙剂的物质:CaCO3
(4)作调味品、防腐剂、用于腌渍食品、配制生理盐水、作融雪剂的物质:NaCl
(5)作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物质:NaHCO3
(6)工业上常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的物质:Na2CO3
七.物质的俗名及主要成分
1. 俗名
俗名 | 化学式 |
干冰 | CO2 |
生石灰 | CaO |
酒精 | C2H5OH或C2H6O |
小苏打 | NaHCO3 |
纯碱、苏打 | Na2CO3 |
熟石灰、消石灰 | Ca(OH)2 |
苛性钠、火碱、烧碱 | NaOH |
- 主要成分
物质 |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
胃酸 | HCl |
铁锈、赤铁矿 | Fe2O3 |
食盐 | NaCl |
石灰石、大理石 | CaCO3 |
天然气、沼气、可燃冰 | CH4 |
巩固练习:
1.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同一种元素。已知A为单质,B、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用于改良酸性土壤,E俗称纯碱。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1)A的化学式为 。
(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B的化学方程式为 。
(4)D与E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答案】(1)O2;
(2)CO2+Ca(OH)2=CaCO3↓+H2O;
(3)CO2+C2CO;
(4)复分解。
【解析】(1)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同一种元素,已知A为单质,B、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用于改良酸性土壤,E俗称纯碱,所以D是氢氧化钙,E是碳酸钠,C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B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是一氧化碳,A会转化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为O2;
(2)C与D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C→B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
(4)D与E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和氢氧化钠,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2.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B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C、D、E分别属于盐、碱、酸类化合物;C与D、D与E反应的生成物之一都是Na2SO4,且C与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请写出:
(1)物质A是 (填化学式),物质B是 (填名称)。
(2)B与C发生反应时,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
(3)写出物质B与E、C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答案】(1)Fe2O3;铁;
(2)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3)Fe+H2SO4═FeSO4+H2↑;2NaOH+CuSO4=Cu(OH)2↓+Na2SO4。
【解析】(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氧化铁,B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氧化铁会转化成B,所以B是铁,C、D、E分别属于盐、碱、酸类化合物,D与E反应的生成物之一都是Na2SO4,且C与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E会与氧化铁、铁反应,所以E是硫酸,C会与D反应,反应的生成物之一都是Na2SO4,且C与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所以C是硫酸铜,D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物质A是Fe2O3;物质B是铁;
(2)B与C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3)物质B与E、C与D发生的反应分别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2NaOH+CuSO4=Cu(OH)2↓+Na2SO4。
3.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胃液的主要成分,D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F为红棕色固体。各物质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之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
(1)C物质的化学式为 。
(2)B和F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3)能和E反应生成B的物质是 。
(4)F→A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H2O;
(2)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3)BaCl2;
(4)2Fe2O3+3C4Fe+3CO2↑(或Fe2O3+3H22Fe+3H2O)。
【解析】(1)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胃液的主要成分,所以B是盐酸,D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会与B反应,所以D是氢氧化钙,F为红棕色固体,所以F是氧化铁,E会转化成盐酸,会与氧化铁、氢氧化钙反应,所以E是硫酸,C会与氢氧化钙相互转化,所以C是水,氧化铁转化成的A会与盐酸反应,所以A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物质的化学式为H2O;
(2)B和F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实验现象为: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3)能和E反应生成B的物质是BaCl2;
(4)F→A发生的置换反应可以是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或氢气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Fe2O3+3C4Fe+3CO2↑(或Fe2O3+3H22Fe+3H2O)。
4.如图,长方形相邻顶点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A、B、C为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与各自长方形顶点上其他物质的类别不同。A的固体常作制冷剂。
分析1:A与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分析2:B的物质类别是 。
分析3:C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合理即可)
【答案】分析1:CO2+Ba(OH)2=BaCO3↓+H2O;
分析2:盐;
分析3:Fe+H2SO4=FeSO4+H2↑(金属活动性位于氢之前的金属都可以)。
【解析】A的固体常作制冷剂,可知A为二氧化碳,A、B、C为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与各自长方形顶点上其他物质的类别不同,B能氢氧化钡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根据碱的性质可知B属于盐类;C能与硫酸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且与A、B为不同种类,因此C为活泼金属;
分析1:根据推断过程可知,A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故填:CO2+Ba(OH)2=BaCO3↓+H2O;
分析2:根据推断过程,B为盐类,故填:盐;
分析3:根据分析过程,C为活泼金属,活泼金属与硫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故填:Fe+H2SO4=FeSO4+H2↑。
5.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奕晴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图案。图中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A、B、C、D、E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中的一种,其中A是具有吸附性的黑色固体,C、E在农业上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1)A的化学式为 。
(2)D属于题中所述物质类别中的 。
(3)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4)F和G对应的物质可能是 。(填序号,双选)
①水和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答案】(1)C;
(2)酸;
(3)CuO+H2SO4=CuSO4+H2O;
(4)①②。
【解析】A、B、C、D、E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中的一种,其中A是具有吸附性的黑色固体,故A是碳;C、E在农业上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故C、E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中的一种,碳能与氧化物B反应,且B能生成C,故B是氧化铜,C是硫酸铜,E是氢氧化钙,D可以是酸;氢氧化钙生成的F能与G相互转化,F可能是水,则G可以是氧气,F可以是氢氧化钠,G可以是碳酸钠,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碳,其化学式为C,故填:C;
(2)D属于酸类物质,故填:酸;
(3)B→C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故填:CuO+H2SO4=CuSO4+H2O;
(4)F可能是水,则G可以是氧气,F可以是氢氧化钠,G可以是碳酸钠,故填:①②。
6.如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A、B、C、D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甲的浓溶液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乙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丙的溶液呈蓝色,D是蓝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和丁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若C是单质,则它的化学式为 ,D物质为 (填名称)。
(3)丁物质的类别是 (填“酸”“碱”或“盐”)。
(4)写出甲的稀溶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复分解反应。
(2)Cu;氢氧化铜。
(3)碱。
(4)Fe+H2SO4=FeSO4+H2↑。
【解析】甲的浓溶液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故甲是硫酸,乙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故乙是铁,丙的溶液呈蓝色,故丙可能是硫酸铜,D是蓝色沉淀,故D是氢氧化铜,乙是铁,丙是硫酸铜,二者反应生成的C可能是铜,硫酸铜和丁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丁是碱,可能是氢氧化钠,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丙和丁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所属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2)若C是单质,则是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的铜,它的化学式为Cu,D物质为氢氧化铜,故填:Cu;氢氧化铜。
(3)丁物质所属类别是碱,故填:碱。
(4)甲的稀溶液与乙反应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故填:Fe+H2SO4=FeSO4+H2↑。
7.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C的用途为 。
(3)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B→D发生的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1)CaCO3;
(2)用作食品干燥剂;
(3)Na2CO3+Ca(OH)2=CaCO3↓+2NaOH;
(4)不属于。
【解析】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是碳酸钙,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则D是碳酸钠,A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则C是氧化钙,E是氢氧化钙,且D和E可发生反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A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
(2)C是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3)D是碳酸钠,E是氢氧化钙,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4)B→D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8.如图所示“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D的俗名叫烧碱,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A的化学式为 ;
(2)C与F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舱C成功对接(如图所示),则载人舱X代表的物质可能是 (填序号)。
A.C B.CO2 C.Fe2O3 D.CaCO3
【答案】(1)H2O;
(2)复分解反应;
(3)Na2CO3+Ca(OH)2=CaCO3↓+2NaOH;
(4)B。
【解析】(1)“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A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A是水,D的俗名叫烧碱,所以D是氢氧化钠,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所以E是盐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钠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碳酸钠,水和B可以相互转化,B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B是氢氧化钙,F也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F可以是氯化钡,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为H2O;
(2)C与F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3)C→D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舱C成功对接,X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载人舱X代表的物质可能是CO2,故选:B。
专题03 物质的鉴别、检验问题-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 这是一份专题03 物质的鉴别、检验问题-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文件包含专题03物质的鉴别检验问题-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解析版docx、专题03物质的鉴别检验问题-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2 物质的除杂问题-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 这是一份专题02 物质的除杂问题-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文件包含专题02物质的除杂问题-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解析版docx、专题02物质的除杂问题-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2 物质的推断-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第04期): 这是一份专题22 物质的推断-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第04期),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