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 二氧化碳精品练习题
展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仅占0.03%,而你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却约占4%。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利用二氧化碳和其他原料制造出可口的饮料;二氧化碳还可用于灭火和在舞台上产生云雾缭绕的幻境;还可用于人工降雨等。
2、二氧化碳常温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它微溶于水,通常一体积水能溶解一体积二氧化碳,增大压强可使溶解的更多。在加压和降温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无色液体,甚至变成雪花状固体,通常把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3、在充满二氧化碳的薄28、人工降雨的原理:向云层中施放某些物质,使云层中的水汽凝结为水滴降下来。常用的降雨剂有干冰、碘化银等。当人们利用飞机等将干冰洒落在云层中时,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而未来得及升华的干冰又是很好的水汽凝结中心,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得云层中的水汽迅速凝结变为水滴,天空便开始下雨了。
4、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吹气和鼓入空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鼓入空气的无变化,吹入人呼出气的变浑浊了。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 碳酸钙+水 ,这个反应的字母表达式 CO2+Ca(OH)2 →CaCO3+H2O 。该实验原理可用于实验室鉴定二氧化碳气体。
(2)向盛有蒸馏水的两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用同样方法分别吹气和鼓入空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吹气的那支试管中溶液变红色,另一支无变化。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碳酸 ,这个反应的字母表达式 CO2+H2O→ H2CO3 。对变红色的溶液加热,我们又会观察到溶液红色消失又变成紫色。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碳酸→二氧化碳+水 ,这个反应的字母表达H2CO3 → CO2+H2O。说明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
(3)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会变浑浊,如果继续向浑浊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又变澄清,因为碳酸钙可与二氧化碳和水进一步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 ,它的字母表达式为CaCO3+CO2+H2O → Ca(HCO3)2 ,这个反应是溶洞形成的原理。将含有碳酸氢钙碳的溶液加热,碳酸氢钙就会分解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溶液又会变浑浊,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氢钙→碳酸钙+二氧化碳+水 ,它的字母表达式为Ca(HCO3)2 →CaCO3+CO2+H2O
这个反应是形成美丽的石笋、石柱和钟乳石的原理。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典例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增大压强,可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
C.通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D.二氧化碳不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2.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仅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来灭火
B.二氧化碳制成干冰作制冷剂
C.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
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变式训练
3.下列对干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干冰是二氧化碳加压冷却条件下变成的固体
B.干冰是水在0℃以下变成的固体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D.干冰升华变为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
4.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C.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的二氧化碳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5.2020年5月11曰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超临界二氧化碳既有气态二氧化碳的性质,又有液态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氧化物 B.有一定毒性
C.具有可燃性 D.有很强的腐蚀性
知识点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典例
1.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2.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汽水中,观察是否熄灭
B.振荡汽水瓶,观察瓶子是否变扁
C.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闻有无刺激性气味
D.振荡汽水瓶,将喷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
3.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两支蜡烛最先熄灭的是( )
A.长的先熄灭 B.短的先熄灭 C.同时熄灭 D.无法判断
变式训练
4.如图所示,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5.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
C.加热能使二氧化碳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D.CO2具有酸性
6.通过右图各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 1
④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等体积的塑料瓶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的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用图示两种方法收集满二氧化碳后,旋紧瓶盖振荡,则( )
A.甲瓶没有任何变化,乙瓶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甲、乙两瓶紫色石蕊试液均变红,甲、乙瓶均变瘪
C.甲、乙两瓶紫色石蕊试液均变红,甲瓶变瘪,乙瓶外形不变
D.甲瓶变瘪,乙瓶试液变红
8.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 B.
C. D.
9.证明空气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A.仔细闻空气,是否有二氧化碳气味
B.通过吸管往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C.用打气筒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压入空气,石灰水变浑浊
D.燃着的木条放在空气中观察是否熄灭
10.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无色-红色
11.小丽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现石蕊试液变红(图甲)。对此她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碳酸、还是二氧化碳、或者是水?
(猜想假设]①是CO2;②是水;③是水与CO2反应生成的H2CO3
[查阅资料]:CaCl2是中性干燥剂
[实验探究]她用带橡胶塞的雪碧和蓝色石蕊试纸做了如下实验(图乙a、b、c、d);
[实验步骤]试管内放一条千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Ⅰ.摇晃雪碧瓶,打开止水夹,使CO2先通过装有CaCl2的干燥管后(图a)再通入试管中,发现试纸不变红(图b);
Ⅱ.再往试管内滴加水,发现试纸湿润,但不变红(图c);
Ⅲ.再次摇晃雪碧,往试管中通入CO2,发现试纸变红(图d)。
(1)[实验分析]做实验Ⅰ、Ⅱ的目的是 。
(2)[实验证明]通过实验说可证明上述假设正确的是 。
(3)[讨论交流]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的性质是 。
(4)若用图丙装置证明: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碳酸,不是水,也不是二氧化碳。有以下操作:①从b端通N2;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广口瓶中滴加适量水;③从a端通CO2;④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广口瓶中。应采取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其中①②③可重复使用)。
12.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CO2的性质。操作步骤如下:用3个250 mL的烧瓶收集满CO2进行实验。如图一所示,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水、澄清石灰水、40%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全部注入三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三个烧瓶。得到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二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中,曲线1、2、3中导致气压快速变小(如cd段)的操作是 。
(2)曲线2对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3)根据图二可得出的结论是 (填字母)。
A.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40%氢氧化钠溶液比澄清石灰水更适合用于吸收二氧化碳
知识点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典例
1.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C.在加压和降温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淡蓝色液体,甚至变成雪花状固体
D.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的热,因而用作制冷剂
2.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这一性质决定了它可用来( )
A.制汽水 B.人工降雨 C.作温室肥料 D.灭火
3.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性质活泼,不仅能支持呼吸,还是一种优质的燃料
B.氮气性质较活泼,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
C.各种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成霓虹灯
D.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增多可能会导致酸雨
变式训练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以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B.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C.因为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有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D.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它能用于灭火
5.(2021·丽水中考)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相互平衡(如图)。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生物的呼吸作用
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二氧化碳用来灭火——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7.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物质,下列各项应用与二氧化碳无关的是( )
A.人工降雨 B.用作燃料 C.灭火 D.制碳酸饮料
8. (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大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可得到四氧化三铁
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C.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
D. 将点燃的木条伸入收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9. (2021年陕西省中考)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______。
(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______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
(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______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4)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
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
10.(2021年北京市中考)用如图实验验证CO2的性质。
(1)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2)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
是 。
11.(2021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灭火 B. 生产汽水 C. 气体肥料 D. 供给呼吸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阳光的组成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阳光的组成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33太阳的组成讲义docx、33太阳的组成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阳光的传播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阳光的传播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32太阳的传播讲义docx、32太阳的传播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期中模拟卷2-七年级科学下册华师大版精讲练: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期中模拟卷2-七年级科学下册华师大版精讲练,文件包含第二套解析卷docx、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期中模拟卷2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