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七年级科学下册华师大版精讲精练
第四章 单元测试卷-七年级科学下册华师大版精讲练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章 单元测试卷-七年级科学下册华师大版精讲练,文件包含解析卷docx、第四章单元测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1.家庭栽培花卉,每隔几年要重新换一次土,其原因是( )A.土壤的肥力降低 B.花盆中的土壤被植物吸收了 C.土壤中缺乏微量元素 D.土壤中缺乏有机物2.目前,宁波正在对水资源进行积极保护和治理,最终实现“水生态良好、水环境改善、水资源丰富、水安全保障及水文化鲜明”的多重目标,为了达到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以有利于植被对水的涵养功能 B.将工业用水灌溉农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C.抑制水中的藻类过度生长,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污染3.引起水污染的原因可能是( )①游轮燃油泄漏②城市生活污水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④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我国沿海海域有时会发生赤潮,导致养殖的扇贝、贻贝等生物大量死亡。下列不属于发生赤潮的原因是( )A.海水中氮、磷等有机物过剩 B.海洋藻类过度繁殖 C.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 D.海洋鱼类过度繁殖5.下列对施肥的认识,错误的是( )A.施肥越多,农作物产量越高 B.不同植物需施肥的种类不同 C.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期施肥量不同 D.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土壤板结6.花生因地下结荚,要求土质疏松,不喜潮湿,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俗称为“落花生”。根据它的这一特性,它适于生活的土壤类型是( )A.砂土类土壤 B.壤土类土壤 C.黏土类土壤 D.三类土壤均可7.取一片载玻片,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土壤浸出液,把载玻片放在空气流通处,水分蒸发后,再载玻片上留下了结晶物质,该结晶物质主要是( )A.无机盐 B.水 C.有机物 D.土壤8.下列有关赤潮和水华现象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增加水体中氮、磷的含量是防治赤潮和水华的重要措施 B.是单细胞生物在水体中过量繁殖造成的危害 C.有毒的藻类和蓝细菌释放的毒素会使水质变坏 D.会导致鱼类因缺氧或中毒死亡,危害渔业生产9.甘蔗在水分充足、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 )A.山坡较干的沙地 B.湿润的黏地 C.比较干旱的黏土地 D.河边湿润沙地10.关于合理施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微量无机盐可忽略 B.幼苗期多施磷肥 C.化肥肥效高,能改良土壤 D.无土栽培能更好地满足植物对无机盐的需求11.形成土壤的正确过程是( )①形成原始土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②岩石风化③高等植物生长④形成矿物颗粒、释放矿物成分⑤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土壤形成⑥低等植物着生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⑥①③⑤ C.①③④②⑤⑥ D.③⑤⑥④②①12.下列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土壤中砂粒含量最多②土壤中生活着多种动物,而这些动物也会对土壤产生影响③最适合各种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勃土④土壤供给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水分,植物使土壤变得更加肥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3.水稻和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土壤板结,两者根的呼吸作用会受到影响 B.若施肥过多,两者会出现“烧苗”现象 C.根尖成熟区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两者种子结构中的胚乳是人类食用的主要部分二.填空题(共6小题)14.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 和 。15.水污染的主要根源是 , 废水, 污水,农业、化肥等都会污染水环境.16.如图是三种土壤的模型,请指出保肥性能最强的是 ;最适宜耕种的是 (填序号)。17.为了测定土壤中不同颗粒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学在校园中采集了土壤的样品。经测定,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空气水粉砂粒砂粒黏粒有机物25%25%15%17%16%2%(1)该土壤样品的类型为 。(2)该地的土壤通气性能 (填“较好”或“较差”),透水性能 (填“较好”或“较差”),对植物生长 (填“有利”或“不利”)。18.连续阴雨衣过后,张华发现自家菜园积水,辣椒苗出现萎蔫现象,并发现是烂根所致.为探究辣椒苗烂根原因,他设计了如下方案:第一步:作假设:辣椒苗烂根是由于根部缺氧造成的.第二步:制定和实施方案(1)取两个烧杯并编号A,B,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放入等量、健壮、大小相近的辣椒苗.(2)A烧杯内通入氧气(或空气);B烧杯 .(3)一段时间后,观察和记录A、B装置中产实验现象.(4)请你帮小明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结果实验结论aA.B都烂根或都不烂根 b c 说明烂根是有氧造成19.如图所示是小娜同学学习土壤类型后所画的土壤中各成分体积分数的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可判定土壤的类型应是 类土壤。该土壤 (填“宜于”或“不宜于”)耕种。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0.为了测定土壤中不同颗粒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学在校园中采集了土壤的样品。经测定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空气水粉砂粒砂粒黏粒有机物25%25%15%17%16%2%(1)该土壤样品的类型为 。(2)该地的土壤通气性能 (填“较好”或“较差”),透水性能 (填“较好”或“较差”),对植物生长 (填“有利”或“不利”)。21.某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三类土壤颗粒的组成,做了一个实验:称取相同质量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各一份,分别放入大玻璃容器中,注满水后,让颗粒自由沉降,直至上面的水变清。请回答:(1)称取相同质量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各一份的目的是 。(2)三类土壤在水中自由沉降的先后次序是 ;原因是 。四.解答题(共1小题)22.根据表中土壤颗粒的分类情况,回答问题:名称直径(毫米)砂粒2.0~0.02粉砂粒0.02~0002黏粒<0.002(1)从池塘底部清理出的淤泥,黏粒含量多,保水性 (选填“好”或“差”)。(2)如图“桃蛋”是一种多肉植物,它喜欢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它耐旱性强,适应疏松、排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生长。则种植“桃蛋”的土壤中应含有较多的 (选填“砂粒”、“粉砂粒”或“黏粒”)。(3)土壤根据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的组成比例不同,可以分为砂土类、黏土类、壤土类三种土壤类型。其中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