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提升
    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按要求赋分)
    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李白《行路难》中“□□□□□□□ ,□□□□□□□ ”这两句诗运用典故来表达自己仍渴望遇到贤君明主,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奇特想象描写雪花的句子是:□□□□□□□ ,□□□□□□□ 。
    4.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修辞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句子是:□□□□□□□ ,□□□□□□□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8分)
    东北抗联精神,是伟大的牺牲精神。为了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抗联将士以置生死于度外的勇气和超越人类极限的忍耐力,克服了举世罕见的困难。在战场上,东北抗联将士奋勇杀敌、不畏牺牲,哪怕落入敌手也坚贞不屈、大义凛然;面对大自然的严酷考验,东北抗联将士忍饥受冻,从来没有半点退缩。冰雪严寒中以棉絮枯草为食、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的杨靖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百般诱惑仍然严守机密的赵尚志,被敌人酷刑逼供数月后英勇就义的赵一曼……这些烈士的事迹,桩桩件件都是东北抗联精神的印证。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如果没有革命先辈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山河锦绣、国泰民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回顾救亡图存的悲壮历史,缅怀民族先烈浴血奋战的英雄业绩,弘扬历久( )mí新的东北抗联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今天的青年而言,纪念九一八,重温中华大地上那些不屈抗争与无畏牺牲,不仅是为了学习历史、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坚定信念、担当历史使命,努力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1)把“天地英雄气”五个字,用楷书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汉字或给加点汉字填上拼音。(2分)
    ①历久mí( )新 ②退缩( )
    (3)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缅怀”是追念,怀念,强调对已故人的思念。通常用于“缅怀亡友”、“缅怀先祖”。
    B. 文中的“忍饥受冻”、“ 国泰民安”、“ 棉絮枯草”这些词语都是并列短语,“严酷考验”、“ 严守机密”分别为偏正短语和动宾短语。
    C. 选文列举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几个英雄事例印证了东北抗联精神就是伟大的牺牲精神。
    D. “如果没有革命先辈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是因果关系复句。
    (4)请用一幅对联抒发你对抗联精神的歌颂。(每联不少于5个字)(2分)
    上联: 下联:

    得分 评 卷 人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0题。(10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本文选自《 》,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1分)
    7.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皆朝于齐朝气蓬勃 B.孰视之 孰能无惑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精诚团结  D.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引锥刺股
    8. 齐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2分)


    9.请从齐威王的角度概括出齐国强大的原因。(2分)

    【小明】邹忌善于思考,有自知之明,所以他不会被妻妾客蒙蔽。
    【小兰】妻、妾、客赞美邹忌比徐公美,并无恶意,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10.学习本文的第1段,小明和小兰就邹忌的经历得出了有不同的思考,对于他们的想法你怎么看?(3分)

    (乙)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5分)
    天石砚铭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①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②,顾无贮水处。先君③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④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⑤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⑥。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
    【注释】①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②发墨:指砚磨墨浓,有光泽。③先君:这里指苏洵。④德:品质。⑤祥:吉祥之兆。⑥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1.文中“不可易也”一句中“易”的意思是:(1分)

    1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13. 下列句子中的“赐”“付”都是父亲将砚交给儿子,请分析两句中分别传达出苏轼怎样的情感?(2分)
    (1)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2)甚喜,以付迨、过。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4分)
    一件小事
    铁 凝
    ①15岁那年,我很迷恋打针,找到母亲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作老师,向她学会了注射术。
    ②自从我学会了打针,便开始期盼眼前有病人,不论是家人或外人。我备齐针具,严格按照程序一次次操作着。一天,有位邻居来找我,说她每天都要去医院注射维生素B12,我若能为她注射,便可免去她每天跑医院的麻烦。
    ③我愉快地接受了她的请求。
    ④这位邻居本是天津知青,因病没有下乡,大约在天津又找不到工作,才到我们的城市投奔她的姨母,并在一家小厂谋到了事做,她好像是那种心眼儿不坏,但生性高傲的姑娘,学过芭蕾,很惹男性注意。这样的邻居求我,弄得我心花怒放。
    ⑤每日的下午,我放学归来,便在我家像迎接公主一样迎接我的病人。一连数日,事情进行得都很顺利,我的手艺也明显地娴熟起来。熟能生巧,巧也能使人忘乎所以乃至贻误眼前的事业。这天我的病人又来了,我开始做着注射前的准备:把针管、针头用纱布包好放进针锅(一个小饭盒),再把针锅放在煤气灶上煮。煮着针,我就和病人聊起天来,聊着小城的新闻,聊着学生的前途。不知过了多久,我才突然想起煤气灶上的事。
    ⑥有句很诙谐的俗语形容人在受了惊吓时的状态,叫做“吓出了一脑袋头发”,这形容正好用于我当时的状态。我已意识到我受了很大的惊吓,那针无疑是超过了要煮的时间。我飞奔到灶前关掉煤气,打开针锅观看,见里面的水已烧干,裹着针管的纱布已微煳,幸亏针管、针头还算完好。
    ⑦我不想叫我的病人发现我被吓出的“一脑袋头发”和这煮干了的针锅,装作没事人似的,又开始了我的工作。我把药抽进针管,用碘酒和酒精为病人的皮肤消过毒,便迅速向眼前那块雪亮的皮肤猛刺。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我一次次往下扎,针头一次次变作弯钩。针进不去,我那邻居的皮肤上,却是血迹斑斑。我心跳着弄不清眼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注射的失败是注定的了。这实在是一个大祸临头的时刻,唯有向病人公开宣布我的失败,我才能尽快从失败里得以解脱。我宣布了我的失败,半掖半藏地收起我那难堪的针头,眼泪已噼里啪啦地掉下来。
    ⑧我的邻居显然已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事,穿好衣服站在我眼前说:“这不是技术问题,是针头退了火,隔一天吧,这药隔一天没关系。”
    ⑨邻居走了,我哭得更加凶猛,耳边只剩下“隔一天吧,隔一天吧……”难道真的只隔一天吗?我断定今生今世她是再也不会来打针了。
    ⑩但是第二天下午,她却准时来到我家,手里还举着两支崭新的针头,她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微笑着对我说:“你看看这种号对不对?六号半。”
    ⑪这次我当然成功了。两个新的六号半,这才是我成功的真正基础。
    ⑫许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因为一件小事的成功而飘飘然时,每当我面对旁人无意中闯下的“小祸”而忿忿然时,眼前总是闪现出那位邻居的微笑和她手里举着的两支六号半针头。
    ⑬许多年过去了,我深信她从未向旁人宣布和张扬过我那次的过失。一定是因了她的不张扬,才使我真正学会了注射术,和认真去做一切事。
    14.第⑤段画线的句子中的“熟能生巧”与我们初中学过的哪篇课文主旨意思相同,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分)



    15.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我哭得更加凶猛,耳边只剩下“隔一天吧,隔一天吧……”难道真的只隔一天吗?我断定今生今世她是再也不会来打针了。


       
    16.为什么我在许多年后“飘飘然”和“忿忿然”时,眼前会“闪现出那位邻居的微笑和她手里举着的两支六号半针头”?(4分)



    17.文章第⑬段可以删去吗?结合文意,简述你的理由。(4分)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1分)
    战胜自己
    ①如把我们日常所经历过的种种痛苦烦恼,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这痛苦的来源有一大部分都是战不胜自己。
    ②当我们需要勇气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懦弱;需要洒脱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执迷;需要勤奋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懒惰;需要宽宏大量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浅狭;需要廉洁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贪欲;需要公正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偏私。
    ③战胜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很大的勇气与坚定的信念,想一想看,你战胜自己的次数多吗?还是时常姑息纵容自己?
    ④一个人,如果他勤奋,那必定是他战胜了自己的懒惰。懒惰是我们最难克服的一个敌人。许多本来可以做到的事,都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懒惰拖延,而把成功的机会错过了。
    ⑤当我们尝试一项新工作,接触一个新环境,应付一个新场面的时候,总难免有一种向后牵拽的力量。我们常会退缩地想:还是安于现状吧!还是省事为妙吧!还是不要冒险吧!于是,就在这种种消极的决定中,不知多少可贵的机会流失了。许多人抱怨自己一事无成,恐怕这消极地处理事情的习惯,是使他失败的一个最大原因。
    ⑥每一个人都知道公正廉洁是可敬的,偏私贪欲是可耻的。但是,事到临头,往往就会有一些你在事先所想不到的理由来影响你正面的决定。比如说:你会把责任推给环境的压力,风气的不良,或一则消极退守的成语。如“__________”之类。其实,那正是你被另一个自己所战败的明证。一个人在必要的时候战不胜自己,是可耻的,任何理由都无法掩饰这种羞耻。一个人应该有力量让自己那光明的一面战胜。否则,你的人生就失败了。
    ⑦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只够使我们知道怎样明辨是非。在明辨是非之外,就要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念和约束自己的力量,去遵循我们所知道的正确的路。那需要经过很艰苦的奋斗,需要动用你一切内在的向上向善的力量,才能把握你所预定应走的方向。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9.本章第②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它在表达上有何作用?(3分)


    20.请你谈一谈选文第⑤自然段有何用意?(3分)


    21.根据选文内容在第⑥自然段的横线处,填写成语( )(2分)
    A.审时度势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趋炎附势 D.识时务者为俊杰
    (三)名著阅读(5分)
    2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水浒传》中李逵的情节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沂岭杀四虎②假李逵剪径劫单人③打死殷天锡④元宵闹东京⑤斗浪里白条
    A. ⑤②①③④ B. ①⑤③④② C. ⑤②④③① D. ①⑤③②④
    (2)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下列各题。(3分)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馀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愚。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愚。”金有馀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错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①《儒林外史》这部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    (人名)的著作。(1分)
    ②众人认为周进“撞死在地下”是“中了恶”,你觉得他们说的合理吗?请结合相关篇章内容阐述理由。(2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3.初中生活像一首诗,初读平淡无奇,实则姿态万千……忘不了这个校园,忘不了这个班级,我愿留住这一段美好的时光。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为此,班级将组织“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追逐梦想】
    (1)初三奋斗的一年,为了更好的迎接中考,你把( )作为自己的学习座右铭。(2分)
    A.金钱损失了还能挽回,一旦失去信誉就很难挽回。
    B.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C.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D.做学问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线上赛场】
    (2)前几天学校在线上举行了跳绳比赛,你是班级的啦啦队队长,请写下为本班运动员设计的一条鼓励口号。要求:运用一种修辞,不超过20字。(2分)



    【出征号角】
    (3)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还有200多天,我们就要中考了,写一段文字为自己加油、鼓劲!不少于80字。(6分)


























































































    (二)写作(50分)
    24.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一)身边的风景也动人
    作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作。
    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一只丑小鸭可变成美天鹅,一星火种竟致燎原之势,那是梦想、信念和真理的力量;
    细小的溪流汇成了浩瀚的江河,弱小的水滴穿透了坚硬的岩石,渺小的蚂蚁抱团冲出了火墙的包围,那是日积月累、锲而不舍、同舟共济的力量;
    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勇敢坚韧、不屈不挠、洁身自好精神品格的力量;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阅说明:
    1.阅卷前务必认真研究试卷并讨论评阅说明,以减少评阅误差。
    2.考生答卷时出现的错字、别字,每个扣0.5分,在所在题内扣,扣完该题分数为止(作文除外)。同一个错字、别字反复出现,不重复扣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第1—4题每句1分,错字、别字、漏字、增字不得分;第5题、第6题根据要求赋分)
    1.不尽长江滚滚流(1分)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2分,各1分)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分,各1分)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分,各1分)
    5.(1)楷书书写,规范工整,正确得满分(2分)
    (2)①弥 ②suō(2分,各1分)
    (3)D(2分)假设复句。
    (4)宽对即可(2分)。示例:上联:英雄气概千古 下联:历史意义非凡
    6.战国策 (1分)
    7.B (2分)
    8. 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2分,意思对即可)
    9. “统治者要善于纳谏,广开言路;不偏听偏信,赏罚分明”回答即可。(2分)
    10.小明说的对。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才能在溢美之词面前能经得起考验,正如邹忌那样不会被蒙蔽。或:小兰说的不对,虽无恶意,但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虽然都是邹忌身边亲近之人,但都没有从邹忌的角度考虑问题,给出邹忌客观的结论,这是不负责的。(3分,意思对即可)
    11.交换 换 (1分)
    12.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2分,各1分)
    13. “赐”是赐予的意思,一般用来长辈给晚辈或上级给下级某物,先父赐砚教导,表达了先父对作者的厚望,作者对先父的思念,这个词语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付”是交给的意思,有托付的意味,表现了作者的郑重,作者后来把石砚交给了儿子,希望后人也要像天砚一样有德。这两个词语都表现了作者对这方砚的珍视。(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苏轼十二岁的时候,在所住的纱縠寓所空地上,和一群少年玩掘地的游戏。得到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鱼,外表色温润晶莹,呈现浅绿色,里外都点缀着细小的银星,击打它就发出铿锵的声音。试着拿它当砚使,很容易发墨,只是没有储水的地方。先父说:“这是一方天砚啊!具有砚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于是把它还给我,说:“这是你文章发达的祥瑞之兆。”我十分珍爱地使用它,并在上面刻上铭文说:“一旦接受了上天的造就,就永远不再改变初衷。或以品德为高,或要保全形体。如果两者都有,那我取法什么?仰人鼻息跪人脚下吗?这样的人世间有很多。”
    元丰二年秋七月,我获罪入狱,全家人流离失所,书籍也丢失散乱。第二年来到黄州,寻找我那方砚台,却怎么也找不到,我以为把它丢失了。元丰七年七月,乘船到到当涂,翻开书箱,忽然又看见了它,非常高兴。于是把它交给儿子苏迨和苏过。装砚的匣子虽然不十分精致,却是先父亲手雕刻的啊,并命匠人按砚的形状做的,不能更换。
    14.《卖油翁》(1分);内容上,暗示我过失的原因和结果。(1分)结构上,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埋下伏笔。(1分)
    15.运用了心理描写(1分),写出了我当内心的后悔、自责;为后文她再次来找我打针时我的惊喜做铺垫,并让我从中懂得了人要有宽容之心,不能不一点儿成就就飘飘然。(2分)
    16.因为是邻居当年的“微笑”,展现了她的宽容大度和善解人意,她用自己的不张扬保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让我永远感激。(2分)“针头”分明是对一个失败者的鼓励与信任。它警示“我”成功时不要飘飘然,面对别人的过失要有宽容之心。(2分)(意对即可)
    17不能删去。结尾一段拓展和升华了主题,更深刻地反映了“一件小事”对我懂得“认真去做一切事”而获得成功的实际意义和深远影响。(4分,言之成理即可)
    18.战胜自己。我们要战胜自己(的不足)。(3分)
    19.排比(1分)。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增加语势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证明每个人的“敌人”处处存在,突出了战胜自己的必要性(2分)。
    20.揭示了失败是由于自己消极退缩的道理;从反面来论证本文中心论点要战胜自己。(3分)
    21.D(2分)
    22. (1) A (2分)
    (2)①吴敬梓(1分) ②不合理。周进好不容易进入贡院,回想起自己读书数十年的经历,却没能中个秀才,悲痛难耐,于是一头撞上去,而不是因为“中了恶”。(2分)
    23.(1)D(2分)
    (2)修辞1分,口号1分。 示例:全神贯注,坚持不懈,燕舞轻盈,勇夺第一。
    (3)符合题意即可。(6分)示例:备战中考,做最好的自己!课堂上听讲,一丝不苟;课后做练习,持之以恒;做事有计划,按部就班;考试认真答,总结经验;总之,把每一个今天认真度过,明天就一定有收获,就能实现目标,成就最好的自己。
    24.略(50分)
    评阅说明:
    (1)评阅前,要进行试评,确立各等次的样例文;评阅时,要求三名教师独立评阅,分数取平均值,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评阅全部试卷时,请以二等、三等之间的38分为基准,根据作文实际上下浮动。
    (3)评阅每份试卷时,首先确定等次,然后根据所评等次的基准分,上下浮动。
    (4)字迹规范美观、卷面整洁的作文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加3分;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的作文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扣3分。
    (5)作文中出现无标题或写错标题,写真实校名或姓名等情况,要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扣1-2分。
    (6)作文中出现低俗的、不规范的语言以及使用外语表达情况,要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扣1-2分。
    (7)标点符号错误每两个扣1分,扣至3分为止;错字、别字每个扣0.5分,扣至3分为止。
    (8)评阅有争议的作文时,要慎重对待,要集体讨论、评定其等次和分数,要鼓励考生自由、有创意地表达。
    (9)学生作文不唯美词美句作为加分条件,不可套作。评阅时对“用质朴的语言自然地表达;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生活或观点”的作文给予肯定。
    评阅时请注意:
    (1)作文(1)写作内容必须符合命题。
    (2)作文(2)不要求考生必须引用材料中的文字,但是所写的内容要与材料相一致。
    (3)作文(2)任选一个角度或整合多个角度均可。
    25.评分标准:
    (1)满分50分。(立意深刻、选材新颖、构思巧妙、语言富有个性、表达真情实感、书写美观、标点使用正确、行款格式规范)
    (2)一等:47-49分,基准分48分。立意深刻、选材新颖、构思巧妙、语言富有个性、表达真情实感。
    (3)二等:38-46分,基准分42分。主旨明确,表达流畅。
    (4)三等:30-37分,基准分34分。主旨基本明确,文从字顺。
    (5)四等:30分以下,基准分25分。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行款格式不规范。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庄河市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庄河市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填空,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名著阅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填空,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名著阅读, 于是,就, 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